捐献私宅,支持抗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6090
颗粒名称: 捐献私宅,支持抗日
分类号: K825.6
页数: 3
页码: 31-33
摘要: 抗战期间,1940年5月至8月、1943年9月至1944年3月,林语堂两次回到炮火连天、硝烟弥漫的祖国。他坚持宣传中国必胜,并痛斥卖国汉奸。1940年5月,在香港,他对记者说:广州、武汉相继失守之后,美国人以为中国不行了,可是中国人越战越勇,美国人也改变了看法,美国的很多官方报道说,日本已经陷入山穷水尽。林语堂一家住在离重庆市中心20公里的北碚碚,第三天就赶上了日军的大规模空袭。林语堂作为驰名中外的文学大师,在国难当头之际以各种方式支持和参与祖国的抗日救亡,做出其他一般人无法做出的巨大贡献。七八十年过去了,他当年的爱国举动、民族信念和高尚情操人们永远不会忘记,也不应该忘记。
关键词: 漳州 林语堂 捐献私宅

内容

抗战期间,1940年5月至8月、1943年9月至1944年3月,林语堂两次回到炮火连天、硝烟弥漫的祖国。他坚持宣传中国必胜,并痛斥卖国汉奸。
  1940年5月,在香港,他对记者说:广州、武汉相继失守之后,美国人以为中国不行了,可是中国人越战越勇,美国人也改变了看法,美国的很多官方报道说,日本已经陷入山穷水尽。当时,香港的《立报》、《大公报》、《星岛日报》、《国民日报》都对此有详尽报道。
  他还痛斥汪精卫汉奸伪政府,指出:“汪精卫是个什么东西?有学问见识的美国人都晓得他不过是日本枪尖上的傀儡!最近本人曾和《纽约时报》的一位评论家聚餐,原来打算揭露一些汪精卫伪政府的情况,使国际舆论了解真相,谁知道,坐下来一聊,发现我的计划完全多余,因为这位评论家对汪精卫的了解,比我更加清楚。”
  林语堂到重庆,刚下飞机就听见学生们在唱歌:“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他觉得自己胸中荡起一股热浪,激动不已。
  林语堂一家住在离重庆市中心20公里的北碚碚,第三天就赶上了日军的大规模空袭。林语堂和普通老百姓一起,跑警报,躲防空洞,也看到了中国空军的勇敢无畏。他写信给宋美龄,认为他在国外宣传抗日救国效果可能更好,征求她的意见,宋美龄肯定他的看法。离开重庆之前,林语堂把北碚的私宅捐给了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林语堂抗战期间第二次回国时特别活跃,在重庆、宝鸡、西安、成都、桂林、衡阳、长沙、韶关等地之间,参观、访问、发表演讲,曾到抗日前线军队中去演讲。林语堂两次回国后又到海外去宣传抗日救亡,虽然受到一些人的非议,但还是得到多数人们的肯定。郁达夫认为林语堂“在国外宣传的成功”,“为我国尽了一份抗战的力”,“总而言之,著作家是要靠著作来证明身份的,同资本家要以财产来定地位一样。跖犬吠尧,穷人忌富,这些于尧的本身当然是不会有什么损失,但可惜的却是这些精力的白费。”其实,当时就有人认为,作为一个文化名人,与其在重庆天天跑警报,还不如在国外为祖国奔走呼号。这一点,林语堂在为捐赠私宅而给文协写的信里就说得很清楚:“鄙人虽未得追随诸君之后,共纾国难,而文字宣传不分中外,殊途而同归。”
  林语堂作为驰名中外的文学大师,在国难当头之际以各种方式支持和参与祖国的抗日救亡,做出其他一般人无法做出的巨大贡献。七八十年过去了,他当年的爱国举动、民族信念和高尚情操人们永远不会忘记,也不应该忘记。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芗城文史资料》

本书内容包括: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漳城记忆、往事寻踪等。收录了《记抗战时期漳州难民潮》《漳州开元寺》《漳州宋河濠沟》等文章。本书内容包括: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漳城记忆、往事寻踪等。收录了《记抗战时期漳州难民潮》《漳州开元寺》《漳州宋河濠沟》等文章。

阅读

相关地名

漳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