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社概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6059
颗粒名称: 村社概况
分类号: K925.7
页数: 2
页码: 247-248
摘要: 溪园村位于浦南镇九龙江北溪东岸与长泰溪(龙津溪)交汇的三角地带,北邻渡东村,南邻蓬莱村,东邻长泰县张山村,西靠九龙江北溪东岸以及隔江对岸龙峙山的一片山林地。距漳州城约17公里,距浦南镇3公里。溪园古称环溪、溪环、香洲溪园。明清时期溪园属于龙溪县二十三四都香洲社,民国时期称浦南乡溪渡保,新中国成立初为龙溪县五区路边乡,1955年析出并入鳌浦乡,1960年至1962年并入长泰县古农农场,1962年划属浦南公社溪园大队,现为浦南镇溪园村。全村区域面积约2.25平方公里。溪园村土地肥沃、风景秀丽,一年四季花果飘香,山前屋后遍布龙眼、香蕉、三角梅等花果树木。现今磨菇和木耳种植为溪园村的主要农作物和经济收入来源。
关键词: 芗城区 浦南镇 溪园村

内容

溪园村位于浦南镇九龙江北溪东岸与长泰溪(龙津溪)交汇的三角地带,北邻渡东村,南邻蓬莱村,东邻长泰县张山村,西靠九龙江北溪东岸以及隔江对岸龙峙山的一片山林地。距漳州城约17公里,距浦南镇3公里。
  溪园古称环溪、溪环、香洲溪园。溪园村开基于唐贞元二年(786),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明清时期溪园属于龙溪县二十三四都香洲社,民国时期称浦南乡溪渡保,新中国成立初为龙溪县五区路边乡,1955年析出并入鳌浦乡,1960年至1962年并入长泰县古农农场,1962年划属浦南公社溪园大队,现为浦南镇溪园村。今溪园村由溪园、蚵(蚝)边、东山3个自然村组成,其中溪园分尾厝、湖仔、崎顶、水阁、楼仔5个角落。全村区域面积约2.25平方公里。
  溪园村土地肥沃、风景秀丽,一年四季花果飘香,山前屋后遍布龙眼、香蕉、三角梅等花果树木。除了传统的农业耕作外,古时许多村民以江为生,至今还有部分人家从事摆渡、挑江水煮饭、在江边洗涤衣物等习惯。现今磨菇和木耳种植为溪园村的主要农作物和经济收入来源。据统计,2013年全村每年种植蘑菇230000平方米,产值约3200万元,纯收入2000万元;种植木耳500万包,产值约750万元,纯收入300万元。加上养殖业和其他副业,全村年收入约3200万元,2013年村民人均收入一万元左右。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芗城文史资料》

本书系统介绍了漳州市芗城区农村与街道的史料。内容包括:芝山镇简介、天宝镇简介、石亭镇简介、浦南镇简介、街道及其城中村简介等。漳州市芗城区,即原县级漳州市。芗城是福建省漳州市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属东南沿海重镇、军事战略要地。

阅读

相关人物

林招顺
责任者
林炎根
责任者
林南中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漳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