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源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6054
颗粒名称: 姓氏源流
分类号: K819
页数: 3
页码: 234-236
摘要: 据鳌浦关圣帝君庙记载:早在元朝时期,鳌浦为四姓居住地,至明永乐二年,吴奇迁居鳌浦社后,传衍至今,鳌浦社成为吴姓聚居地。据《漳州姓氏》记载:吴姓起源于黄帝,出自姬姓,始自太伯、虞仲。《史记五帝本纪》称:“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黄帝正妃嫘祖,生二子,长子玄嚣,次子昌意,二子继承了黄帝本姓姬。吴姓从玄嚣这一支系发派传递而来。据《漳州姓氏》载:吴姓最早入闽始于汉。吴阳被封为外石侯,食邑1000户。据《漳州姓氏》载:吴伯玉为广溪吴氏始祖,于元代开基长泰县广坑,何时何地迁入不详。吴伯玉生二子,长胜起,次胜隆。吴奇又称吴别驾,讳奇,字允平。传衍至今24世4500人。
关键词: 芗城区 浦南镇 鳌浦村

内容

据鳌浦关圣帝君庙记载:早在元朝时期,鳌浦为四姓(即:一冼二廖三王四蔡)居住地,至明永乐二年(1404),吴奇迁居鳌浦社后,传衍至今,鳌浦社成为吴姓聚居地。
  据《漳州姓氏》记载:吴姓起源于黄帝,出自姬姓,始自太伯、虞仲。《史记五帝本纪》称:“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皇甫谧云:“黄帝生于寿丘,长于姬水,因以为姓。”因而成为后世姬姓和所有从姬姓分衍出来姓氏的祖先。黄帝正妃嫘祖,生二子,长子玄嚣,次子昌意,二子继承了黄帝本姓姬。吴姓从玄嚣这一支系发派传递而来。
  据《漳州姓氏》载:吴姓最早入闽始于汉。据《汉书》载: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余善叛乱称帝,汉武帝派横海将军韩说与东越衍侯吴阳,一齐歼灭余善。吴阳被封为外石侯,食邑1000户。外石侯吴阳应是最早进入福建的吴氏先人之一。唐、宋及其以后,因随军、任职、战乱、投亲、避祸或逃荒等,入闽的吴氏日益增多,族系繁杂,很难逐一细述。入闽后,其裔孙又辗转移居漳州,主要有五个派系。吴伯玉为肇漳十一个派系之
  据《漳州姓氏》载:吴伯玉为广溪吴氏始祖,于元代开基长泰县广坑(今长泰县岩溪镇上蔡村广坑),何时何地迁入不详。吴伯玉生二子,长胜起,次胜隆。胜起生宾一。祥,宾祥生吴奇(系广溪吴氏始祖吴伯玉第四世孙),为鳌浦吴氏始祖。吴奇又称吴别驾,讳奇,字允平。于明永乐二年(1404)从长泰县广坑迁入鳌浦,建祖祠“坑底大厅”。传衍至今24世4500人。同时,传衍浦南镇下灶、龙兴、谢坑、园坑、胶碑头、山后等村(社);分衍广东桃花令德社。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芗城文史资料》

本书系统介绍了漳州市芗城区农村与街道的史料。内容包括:芝山镇简介、天宝镇简介、石亭镇简介、浦南镇简介、街道及其城中村简介等。漳州市芗城区,即原县级漳州市。芗城是福建省漳州市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属东南沿海重镇、军事战略要地。

阅读

相关人物

吴国山
责任者
吴良俊
责任者
曾鼎文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漳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