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苑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6046
颗粒名称: 杏苑村
分类号: K925.7
页数: 7
页码: 226-232
摘要: 杏苑村是后林行政村的一个自然村。九龙江北溪,出华安入芗城是由北向南直流而下的,寨仔村恰好位于区县交界处的北溪西岸。村子南边紧挨着后林村,北向与金沙村相望,整座寨子坐东朝西,西边是天宝大山,面山背水使该村享有独特的自然风光。从村前至山麓一马平川,成片水田逼近山下,再连着一圻一圻的梯田爬上山腰,果树、蕉林错落在水田之间,千百年来,农耕劳作支撑着寨仔村的生存和发展。杨姓一族入住于明成化年间,初到时无田可种,纯粹出卖劳力。有的上天宝大山割茅草,卖给砖窑;有的采摘竹叶编制竹品出售;有的上山打猎;有的在北溪的帆船上当船工。寨仔村现有村民小组3个,164户,人口503人。
关键词: 芗城区 浦南镇 杏苑村

内容

杏苑村(又名寨仔村)是后林行政村的一个自然村。九龙江北溪,出华安入芗城是由北向南直流而下的,寨仔村恰好位于区县交界处的北溪西岸。村子南边紧挨着后林村,北向与金沙村相望,整座寨子坐东朝西,西边是天宝大山,面山背水使该村享有独特的自然风光。从村前至山麓一马平川,成片水田逼近山下,再连着一圻一圻的梯田爬上山腰,果树、蕉林错落在水田之间,千百年来,农耕劳作支撑着寨仔村的生存和发展。
  寨仔村至迟在明代就已形成,再往前的年代暂无可考。杨姓一族入住于明成化年间,初到时无田可种,纯粹出卖劳力。有的上天宝大山割茅草,卖给砖窑;有的采摘竹叶编制竹品出售;有的上山打猎;有的在北溪的帆船上当船工。后来生活逐渐起色,才买地耕耘,以水稻种植为主,同时也种些柚子、柑橘和香蕉,而今田园有785亩,基本用于园艺业和养殖业,外出经商、务工有100多人,以耕种为根本的生活方式沿袭几百年,现在正悄悄起变化,逐步脱贫,目前人均收入约7800元。
  该村属龙溪县二十三四都,明清年间先后归金沙社、杏林保所辖。民国初期,寨仔村乡绅杨之云命村名为杏苑村,因约定俗成,寨仔村一名流传甚广,雅号杏苑村反倒鲜为人知。民国28年(1939)该村属龙溪县第五区沧浦乡管辖,再于民国36年为浦南乡管辖。解放后的1950年行政管辖是龙溪县第八区浦南乡后林村,1961年6月随行政区域调整划入漳州市,1985年7月“地改市”以后为漳州市芗城区浦南镇后林村管辖,至今。寨仔村现有村民小组3个,164户,人口503人。
  姓氏源流
  寨仔村是杨姓聚居地。据《杨氏族谱》记载,该村杨氏开基祖杨进卿、杨遂卿兄弟,原住“延平府将乐县”,今福建省南平市将乐县,其间逢“元季之乱”,陈友谅据江西、福建等地为王,杨氏兄弟不甘栖居其下,便装带资金南下漳州做生意。后来,朱元璋的明军平定陈部,明朝一统全国,杨氏兄弟于明洪武四年(1371)入籍龙溪县,并在漳州卫军任“编户”一职。此时他们生活稳定,杨氏后人逐渐从将乐老家南移漳州。至成化年间,第六代裔孙杨子器、杨子章兄弟寻得城外北郊杏林村边上寨子,认可安身立命之地,遂携家人入住。其实寨仔村本来也不是杨姓聚居地,据杨氏后裔口口相传得知,这里原本是杂姓混居地。当时寨仔村西寨门入口处,有两座墓穴,大概是当初寨主夫妇坟墓,杨子器、杨子章兄弟携家人入住时算是后来者,他们遵惯例得找一处供奉祖先的祠堂,无奈他姓人家已经捷足先登,杨姓祠堂只好在先寨主旧墓堆后边安个位置,逢年过节祭祀活动,也就一并敬拜。不料,事后几年寨子发生传染病,不是姓杨的死了不少,一时谣言骤起,此地非杨姓者不可留,大家纷纷搬迁。杨姓祠堂歪打正着,异姓寨民落荒而逃却造就寨仔村成为杨氏族人独姓居住,经五百余年繁衍生息,即为今日寨仔村。其昭穆字辈,旧字辈是:卿德性显弘,子良硕士文,金源树焕在,铭鸿乐灿奎。新字辈是:钦求东烈里,锡泽植熙基,锦注荣秋报,鉴澈格光坚。
  村落建筑
  寨仔村顾名思义是类似防守用的栅栏式建筑,多数是以靠近某村而名,如该地比邻后林村,人称“后林寨子”,直至民国初期方有“杏苑村”之正式村名。寨仔村地势是东高西低,东有北溪水,岸边耸起一道高坡,成为天然屏障,当初寨主在南、西、北三面筑上围墙,保一方平安,寨子里的人即可安以营生。在朝南和朝西两个方向各开一道门,叫“寨子门”。墙和门都是花岗岩条石垒就的,寨墙厚度近2米,十分坚固。石寨里的面积约有三十亩,顺着地势横排着南北走向的三条街,由高而低分别是顶街、中街、下街,每条街两两相对盖着房子,一条街有三十几间房屋。街道狭长,约七八十米长,二米多宽,上下街相距二十几米,一律铺着石板。俯瞰全村,瓦片铺就的人字形屋顶有序排列,成一块方形斜面,再画上三条平行线,四周树木葱茏。岁月的冲刷,寨墙条石已经流失,寨门依旧挺立,风雨的剥蚀叫门石显得光滑透亮。
  寨子里的住房挨挨挤挤,瓦片的屋顶,红泥巴墙,显得粗糙。每户人家的规格基本划一,房子的宽约3米多,长约10米多,一房一厅一天井,天井边盖上半爿屋顶充当厨房。谁家有人站在厅口朝天井大声吆喝,大概半个村子都能听见。虽然村小屋小,但是通风和排水的结构都很周全。每家每户的厅都面对天井,不砌墙,容纳东西南北来风,朝街的门一关,不会对流,又不至于遭狂风或冷风的侵袭。每条街都有一条阳沟依傍着,水流从两侧由高往下流,家里天井也有水沟通到外面,如果大雨倾盆,沟里水流哗哗,一起涌到村前大池塘,寨子里不会积水。从安全角度说,是防外不防内,户与户之间没有防备,甚至是很容易沟通的,其严格的防卫设施是村庄的整体性,两个寨门一关,贼人进不来,个把的溜进来,恐怕也难走出去。听说历史上曾有外姓人想攻进寨里,踩点以后都不敢行动,民国时期抓壮丁的人,来到这儿都碰壁。这一切建筑设计,反映了当时寨民生存的需要,从简陋、实用的建筑群看出他们的坚韧、睿智。
  村子的中心地域在中街,中街南段有块开阔地,建一座宫庙,名“鳌楼宫”,供奉开漳圣王陈元光等神像,这里是村民议事场所。宫庙并无特殊装修,只是场所较大而已。另有一处小庙叫“猛将公”,供奉张飞,位于东边临江的山上,砖砌的神龛,一平方米左右,村子原先有习武的传统,故顶礼膜拜者,为数甚多。寨仔村说得上小巧玲珑,经受几百年风雨的洗刷,至今基本保留古朴、结实的模样。
  民俗文化
  自古以来,寨子村是小村社,地域小、人口少又是外来移民,所以形成内部团结,外部和睦的风气。然而,先人有自强不息、防患未然的观念,寨子里的小伙子都要习武,不想伤害别人但求防身自卫,所以奉三国时代的张飞为偶像,建祠敬拜,号之“猛将公祠”。定每年七月初六为猛将公圣诞,是日,家家户户端上供品前去奉敬。随着时代的变迁,习武之风渐渐淡化,敬拜将军之诚愈增,百姓认定猛将公是保佑村社福荫家人的神明。在闽南一带民间信仰中,所谓“猛将公”该村是独一无二的。
  农历八月十三是寨子里热闹的节日,这是秋收刚刚结束,家家户户谷米丰满的时候,朴实的农民感恩土地公带给大家的幸福。这一天,每家每户准备丰盛的菜肴,把自家最好吃的食品带到土地公庙敬拜,然后回家办上几桌邀请七邻八舍的亲朋好友,共庆丰收的节日。有时请来戏班漏夜唱戏,迎来周边村庄的客人,其热闹场面超过新年。
  寨仔村婚丧嫁娶的习俗也别于市区和近郊农村。娶亲日子新郎不出门,而是新郎的好友一二十号人,浩浩荡荡去到新娘家用花轿将人娶回来。这一天,村子里几乎不开伙食,一家有喜全村参与,婚宴从中午到晚上,一桌接着一桌,熙熙攘攘,其乐融融。倘若遇到某家治丧,这里也是全村关心的,灵柩得安放在祠堂里,以供大家悼念。每年扫墓的时间是在冬至这一天,传承了北方中原的风俗。
  乡贤名人
  清朝最后一批科举,寨仔村杨之云有幸进秀才,为漳州府最后一批贡生,备考之时遇停试,然而其学识其为人在北溪两岸乡里,口碑甚佳。
  杨之云(1881—1963)字静同,号仁侯,乳名泰山。幼时入私塾,精于儒家典籍,工于书法,光绪年间进秀才,因在生员中成绩较好又被漳州府选为贡生拟加深造,恰逢科举终止,转入新兴学校读书,1909年从龙溪县立高等学校毕业。杨之云先生回乡后,首先积极办学,先是在浦南、丰山等地教私塾,继而在浦南与几位朋友办新学,首创珠江学校,解囊投资充作办学经费,还担任历史、地理义务教师。1920年春担任龙溪县第十六国民学校校长。杨之云先生在浦南镇承继父业,兼营手工业作坊,又于故里寨仔村购地兼作农业,抗战事发,难民逃入,即抚恤灾民,帮其就业。因历史的原因,杨之云先生垂暮之年静居陋室,八十高龄无疾而终。
  寨仔村在天宝大山和九龙江怀抱之中,保留着古老村落的风貌,趁改革开放东风也向外拓展,新旧村落并存,相得益彰,甚是可爱,值得观赏。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芗城文史资料》

本书系统介绍了漳州市芗城区农村与街道的史料。内容包括:芝山镇简介、天宝镇简介、石亭镇简介、浦南镇简介、街道及其城中村简介等。漳州市芗城区,即原县级漳州市。芗城是福建省漳州市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属东南沿海重镇、军事战略要地。

阅读

相关人物

杨石生
责任者
杨宏亮
责任者
许江鸿
责任者
庄宗沛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漳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