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南镇简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6039
颗粒名称: 浦南镇简介
分类号: K925.7
页数: 55
页码: 210-265
摘要: 浦南镇位于芗城区东北郊,地处九龙江北溪下游,东部、东北部与长泰县、华安县相邻,西接天宝林场,西南连后房农场和石亭镇,南部与龙文区交界。2013年统计,全镇面积6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891亩,户数9039户,人口30629人,男15626人,女15003人。其中畲族2008人,男1193人,女815人。辖19个行政村共46个自然村、一个社区居委会,一个果林场。镇人民政府驻浦南镇府路1号,距市区18公里。境内还有后房农场。浦南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就有人类活动。清代驻有绿营旗,设检查站,称浦南汛。明、清时期分属龙溪县二十三四都。1985年7月,县级漳州市改称芗城区,浦南为区辖镇。镇区沿江房舍由东向南建筑,成为块状。
关键词: 芗城区 浦南镇 漳州

内容

浦南镇位于芗城区东北郊,地处九龙江北溪下游,东部、东北部与长泰县、华安县相邻,西接天宝林场,西南连后房农场和石亭镇,南部与龙文区交界。2013年统计,全镇面积6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891亩,户数9039户,人口30629人,男15626人,女15003人。其中畲族2008人,男1193人,女815人。辖19个行政村共46个自然村、一个社区居委会,一个果林场(附表:地图)。镇人民政府驻浦南镇府路1号,距市区18公里。境内还有后房农场。
  浦南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就有人类活动。唐总章二年(669)陈政率府兵平蛮啸乱,就是从浦南香州(今溪园村)渡江,进军龙溪县。唐景龙二年(708)在浦南创办松洲书院,系全国最早的讲学书院。清代驻有绿营旗,设检查站,称浦南汛。
  明、清时期分属龙溪县二十三四都。民国24年(1935)属龙溪县第五区(浦南区)的南洲镇(辖8保)、沧浦乡(辖8保);民国36年(1947)属龙溪县浦南乡,辖13保.1949年9月,属龙溪县第五区;1950年11月,属龙溪县第八区(浦南区);1956年3月,属龙溪县石亭区的浯沧乡、鳌浦乡、宏道乡、浦南镇;1958年9月,属龙溪县星火公社;1959年3月,属浦南公社;1960年8月浦南公社属龙海县,1961年6月,由龙海县划归县级漳州市,析为浦南、浦林2个公社;1980年8月,浦南、浦林合并为浦南公社;1984年10月,撤销公社设浦南镇人民政府。1985年7月,县级漳州市改称芗城区,浦南为区辖镇。
  自元、明、清至民国初期,浦南水路交通方便,集市繁荣,历史上是漳平、华安、安溪、长泰等地土特产集散地,尤以糖、纸为著。清代设有闻名闽南的造纸坊。镇区沿江房舍由东向南建筑,成为块状。主产水稻和甘蔗、竹笋、蘑菇等。盛产香蕉、文旦柚、芦柑等名果。省道漳华路穿境而过,工业主要分布在漳华公路两侧,一个工业园区,即“三宝”工业园区,有三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集钢铁科研、生产、物流、贸易于一体的集团企业,集团旗下有福建三宝钢铁有限公司、福建省三宝特钢有限公司、福建三宝铸造有限公司等多家控股75%以上的控股子公司,占地面积2000亩,固定资产40多亿元,员工4000多人,具备年产350万吨钢生产能力的炼铁、轧钢及配套加工的先进生产装备设施。2012年创产值超90亿元,上缴税收1.86亿元,连续9年获漳州市人民政府授予“纳税大户”称号,是福建省最具竞争力的民营钢铁企业、福建省百强企业、福建省守合同重信用单位,连续两年荣获“中国民企制造业500强。据2012年统计,全镇规模以上企业7家,实现工业总产值100亿元。
  辖区内名胜古迹有松洲书院旧址,园坑石鼓山陈元光墓,鳌浦大濑湖,其中南岸有一巨型五叠石,雕有清康熙侍郎蔡世远撰写的唐开漳陈元光古墓记,有清康熙御笔“恩纶”石碑等。
  (王和贵 撰)
  附:芗城区浦南镇行政村、社区基本情况浦南镇区域图
  芗城古村落之十七
  松洲村
  村社概况
  松洲村,位于九龙江北溪北岸,距漳州市城区16公里。北邻浦南镇区,南临诗朋村,靠近山后村,西面与后房农场柳坑作业区接壤,是浦南镇所辖的少数民洲族村之一。全村面积3.25平方公里,辖松洲、洲尾、新洲尾3个自然村,2014年末有人口406户1822人,其中畲族有403户1621人。
  松洲村主产水稻、甘蔗,兼植香蕉、龙眼、荔枝等。改革开放以后,香蕉、龙眼、荔枝等得到极大发展,成为松洲村最主要的农业,在发展农业的同时,积极发展商贸,开拓农副产品市场。村中办有水果购销门市部、饮食店、食杂店。截止至2013年,全村社会总产值411.61万元,人均纯收入10000元。
  松洲村50%家庭拥有摩托车;95%以上家庭有电视机;90%以上村民住上砖混结构新居;60%以上村民打井抽水。村中有舞狮队、锣鼓队、龙舟等体育娱乐。人民文化生活得到极大发展。
  松洲村,唐时为苦草镇松洲堡,宋时为游仙乡,明清时期属龙溪县二十三四都,浦南汛。民国时期属浦南乡。1958年属龙溪县星火公社。1961年属漳州市浦南公社诗朋大队。1987年元月,诗朋村委会析出松洲、洲尾、新洲尾等3个畲族自然村建立松洲村委会。
  姓氏源流
  据海澄屿上(旧称官山或冠山)村谱原序记载:“钟姓先祖讳安字伯宁,居江西省吉安府永丰县乐仁里,任兴化同知。宋隆兴元年癸未(1163),钟姓之祖讳准字道器,由乡试任漳州府教授,择官山居焉,生下六子”。(仙秀、仁峰、燕贻、福寿、隐逸、化城)。其化城一脉后裔昌盛,移居诏安、厦门、龙溪等各地,其中明洪武九年(1376)耿坊一支钟得玉(节玉、泮儒、永玉),入垦松洲村。一世祖得玉生四子:志仁、志义、存义、志雍。二世祖志雍生二子:松江、松溪。其中三世祖松江(长子)生二子:君锡、君用。三世祖松溪(次子)生三子:君潜、君谟、君省。四世祖君用生弼、君锡生卢、敏。四世祖(三子)君省生二子:崇恩、耀宛。五世祖(次子)耀宛生二子:子浩、子渊。六世祖(长子)子浩生四子:琛盛、琛振、琛贤、琛鑾。七世祖(长子)琛盛生朝试。八世祖朝试生四子:参云、参月、参虎、参龙。九世祖(长子)参云生二子:超然、浩然。九世祖(次子)参月生美然。另五世祖崇恩生明宿。六世祖明宿生三子:振荣、振茂、振起。七世祖振起生惟文。八世祖惟文生绎如。九世祖绎如生英敏。……时至如今已传至第26世。松洲钟姓昭穆:琼景淮数晃,广谆玉泉汝添,英以天文永,开光……(不全)
  另据漳州市浦南镇松洲村《纯嘏堂钟氏族谱》载:“朝公……后移福建白虎村安家立业,兴发大旺,多买田地,续奉降旨,令坟主创建府行,又将田产舍人开元寺。因此迁居南岭地面不尽坑,有童谣歌云:‘南岭奔秋好风流,做得花篮胜过州。祝愿儿孙代代旺,流传万世及千秋。’……朝公在南岭住,至胜公自迁祖骸十穴,游至广东大埔长富、长客等社,卜葬坟茔,凡所分属,悉本诸此。其上杭、武平、漳州、泉州、程乡(今改嘉应)长乐、潮州、惠州、东莞。闽粤二省等处支派,皆是汀州府黄门侍郎朝公传下子孙,可相寻究根系,庶不差矣。”据载,十三世文枢、文陀二人具往台湾无回,不知下落。
  村落建筑
  纯嘏堂,约建于明正统十二年(1447),距今约600年历史,坐右向卯,面积216米,二进砖木结构,硬山顶,前后埕,两过廊,中间天井。前有小河流过,面对五叠石,风景独好。
  堂联:“颖川辉映万古松,川水源远流九州。”
  松洲书院,位于芗城区浦南镇松洲村,是一座距今约千年的文物古迹。据史志记载为唐景龙二年(708)由陈珦主持筹建,“并与士民讲学”之所。
  按《中国教育史》载,以书院为学校名称“其始于唐代丽正书院”(即唐开元六年(718))。现依史料记载,浦南松洲书院要比丽正书院早10年,造成松洲书院失录原因,大概与历史上漳州地属偏隅,松洲书院不及闻名有关。不过,从漳州地方志的记述中,我们可以看出,时人对松洲书院是漳州文化的肇基的肯定和推崇。《漳州府志》载:陈珦“辟书院于松洲,与士民讲习,时州治初建,俗尚弇鄙,珦开行古义,于风教多所裨益。”这充分说明当时松洲书院以礼乐改善陋俗,以华夏文化提高人们的素质,使原来所谓“蛮獠”的穷乡僻壤地区,逐步进化演变成一个讲究礼教,重视培养人才的海滨邹鲁。据史料记载,漳州郡在唐代得科名12人,其中龙溪县10人,漳浦县2人,居全省第4位。可见,松洲书院在当时文化建设中所起的作用和影响。从此漳州注重兴办学校,大力提倡封建文化蔚然成风,为唐代之后漳州进一步发展文化教育打下了良好基础。
  该书院现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整座书院在原来基础上,按照“修旧如旧”原则,进行重建,得到了有效保护。但要想重复当年规模和恢弘景象还尚须时日。
  松洲威惠庙,创建于唐贞元年间。唐代漳州首任刺史陈元光于景云二年(711)因平寇乱战殁,朝廷念其开漳有功,下诏立庙,初名“将军庙”。唐贞元二年(786)漳州治所从李澳川(今漳浦绥安镇)迁入龙溪,当年于漳州北郊松洲书院内兴建将军庙,以纪念陈元光、陈珦父子二刺史对开发漳州的功德,并官定为漳州文武官员于春秋祭日进庙致祭。据唐漳州司马欧阳秬作《陈珦墓志铭》载:“贞元迁州,遂以松洲书院祀龙湖(陈元光,号龙湖)而葬之。”宋宣和二年(1120),朝廷诏令对将军庙赐额为“威惠”,由此,漳、泉二州各属县所立的将军庙均改称为威惠庙。明代太仆寺卿陈天定《北溪纪胜》载:“由溪西直上三里许,则唐将军威惠庙在焉。古所为苦草镇松洲堡是也。”
  松洲威惠庙与松洲书院在建筑上合为一体,形成前庙后校,别具一格,整座建筑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庙倚石鼓山坐北向南,占地面积5亩许。庙前原辟有三级平台和一片开阔地,庙内主殿、偏殿及走廊、两厢坐落有序,整座庙宇显得宽广淳朴,庄严肃穆。至清末特别是咸丰年间太平天国李世贤部入漳,因战乱遭兵燹,庙里祀奉的塑像、神牌被焚烧殆尽。据当地老者介绍,该庙后来由松洲村善信进行简单地修整,在主殿石莲花上泥塑陈元光像,在东西厢仍祀许天正、李伯瑶、马仁等部将,供当地村民进香、参拜。
  新中国建立初期,威惠庙和书院被列为迷信场所,庙里塑像、神牌又遭破坏,后由粮食部门接管,对其屋顶与墙壁稍加修整改为粮食仓库,由此,整座庙宇的场地与殿堂保存下来。
  1990年为落实宗教政策,威惠庙和书院交由松洲村管理。历经一年整修,基本恢复了前庙后校的原貌。现在,庙分三进,面积达2125平方米,庙前辟有一个9级石阶的进庙平台,庙门上额横书“威惠庙”。庙里一进为石埕,宽17.3米,深14米,埕面达242平方米,石砖铺砌仍保持宋代重修时原状,石埕中心铺有一块长方形的拜石,作为主祭人膜拜的地方,整个石埕宽广可容300人在此同时下跪祭拜。石埕北端左右两边各砌有7级石阶而上为小平台,俗称“小王埕”,小平台左右也砌有两个5级石阶,往上即是中殿基座,座中靠北建一殿堂,内祀一尊比人还高的陈元光塑像坐在石莲花座上,显得威武尊严;塑像前置一供桌,上摆一尊陈元光木雕神尊坐在木轿里,作为民间迎神出游的神座。中殿门上彩条横书“开漳圣王”;殿门口凿有一口长方形水井,井口石沿镌刻“宝佑戊午”(即南宋宝佑六年,公元1258年),这是当年威惠庙举行大祭,俗称“王醮”时开凿的,此井意为何用,不得而知。井因年久失修,已填入许多砂土而淤塞。由中殿基座向北延伸有一段通道即到松洲书院,书院内面宽5间,深3间,面积310平方米。
  据村里老人介绍,院内原有中厅和左右两间居室,为陈珦在此讲学时的居所。但由于历史久远,书院屡经重修、改造,现书院内已无隔墙,空荡一室,仅存二根石柱,文字模糊不清,左柱阴刻:“进士马慈考舍口口堂石柱成对衍求”,右注:“嗣圣州岁存乙巳舍王淳佑五口口夷腊月志”。在书院门口左右两端由北向南至石埕两边,建有东西二条长廊,长45米,宽5米。分列在松洲书院与松洲威惠庙两边。这两条又长又宽的长廊,在众多古寺庙中实属罕见。另外在东西两条长廊南段,该庙又向外拓建两个偏殿,殿门由长廊进出;东殿祀漳州郡司马许天正、西殿祀李伯瑶、马仁和钟氏祖先钟发兴。这两座偏殿何时建筑,无可考。
  作为民间信仰,漳州一带群众仍认定松洲威惠庙是“开漳圣王”陈元光的发祥宝地,因此,一千多年来信众不断前往朝拜,香火旺盛。进入八十年代后,随着改革开放不断发展,对外交流与人员往来日趋频繁,海外人士返乡探亲揽胜、谒祖认亲也日益增多。十几年来,港、台、澳同胞和海外侨胞返乡探亲或组团前来参观逐年增加,特别是唐代陈元光几位主要部将,如许天正、林孔著、李伯瑶、宋用等的茔墓都埋葬在松洲威惠庙的周围,他们的后裔和旅居海外的宗亲都先后组团到松洲威惠庙和各个墓地寻根谒祖,进香祭拜。
  如今,每逢陈元光、许天正、李伯瑶、马仁的诞辰日,朝拜者更是人山人海,威惠庙里古乐悠扬,香烟缭绕、祭品垒叠、鞭炮轰鸣,并聘请戏班或电影演出,以答谢祖先的荫佑。现在,松洲威惠庙及陈元光部将诸墓已成为海内外宗亲朝圣地,同时也是联络、凝聚海内外同胞的纽带、芗城对外的重要窗口。
  民俗文化
  “圣王巡安”活动,松洲村每年都要举行一次。据了解,圣王巡安活动由来已久,当地民众为缅怀开漳先贤,每逢农历正月十七,都会采用“圣王巡安”这一民俗方式,来表达对陈元光及其将佐的崇敬与怀念之情,同时祈求当地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圣王巡安”有一整套的严格仪式和内容:“圣王巡安”活动仪式开始。
  1、抢花。陈元光及夫人和各员大将的木塑像经过街道时,家家户户燃放鞭炮,村民持香膜拜,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平平安安。其中一个吸人眼球的节目是抢花。抢花也是人们祈福的古老形式之一,当陈元光夫人雕像的轿子出了威惠庙后,轿夫将夫人雕像身上堆积的花朵抛向天空时,村民们纷纷上前抢花,得到花者寓意来年得贵子。
  2、巡安马队。马队同样吸引人们的眼球。26匹马参与“圣王巡安”,除最后一匹王马,是圣王王威的象征,排在队伍最后外,其余25匹马载着孩子,象征人们希望孩子能健康平安成长。
  整个“圣王巡安”活动前后时间近4个小时,队伍主要环绕松洲村游行。“圣王巡安”表演形式极具漳州特色。不仅继承了延续千年的文化传统,成为浦南镇挖掘与保护“开漳圣王”文化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且有利于促进海外特别是闽台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与交流。
  乡贤名人
  松洲村自古以来,名人辈出,影响甚大。其中有陈珦、钟昭等。
  对地方文化建设贡献很大。
  古有:1、陈珦,字伯珙,号松洲,陈元光子。陈珦于“万岁通天元年(696)举明经,授翰林承旨直学士。见武后称制,乞疏归养。”景龙二年(708)“龙溪县尹席宏隆礼聘主乡校,府君(陈珦)辟书院于松洲。”景云二年(711)陈元光战殁,朝廷诏令陈珦袭父职,任漳州刺史兼岭南行军总管。开元三年(715),陈珦率军夜袭巢洞,斩蓝奉高,俘其余党,得以平乱。开元二十五年(737),57岁的陈,“疏乞衰龄待终,复就松洲别业,聚徒教授,品风月。”这是陈珦二度到松洲书院讲学,直至天宝元年(742)卒,终年62岁。2、钟昭,明解元。
  今有:1、钟万水,上海复旦大学教授2、钟川瑞,青岛市纪检副书记、监察局局长等等。
  (资料提供:钟仁和 钟金生;林盛发 文/图)
  芗城古村落之十八
  杏苑村
  村社概况
  杏苑村(又名寨仔村)是后林行政村的一个自然村。九龙江北溪,出华安入芗城是由北向南直流而下的,寨仔村恰好位于区县交界处的北溪西岸。村子南边紧挨着后林村,北向与金沙村相望,整座寨子坐东朝西,西边是天宝大山,面山背水使该村享有独特的自然风光。从村前至山麓一马平川,成片水田逼近山下,再连着一圻一圻的梯田爬上山腰,果树、蕉林错落在水田之间,千百年来,农耕劳作支撑着寨仔村的生存和发展。
  寨仔村至迟在明代就已形成,再往前的年代暂无可考。杨姓一族入住于明成化年间,初到时无田可种,纯粹出卖劳力。有的上天宝大山割茅草,卖给砖窑;有的采摘竹叶编制竹品出售;有的上山打猎;有的在北溪的帆船上当船工。后来生活逐渐起色,才买地耕耘,以水稻种植为主,同时也种些柚子、柑橘和香蕉,而今田园有785亩,基本用于园艺业和养殖业,外出经商、务工有100多人,以耕种为根本的生活方式沿袭几百年,现在正悄悄起变化,逐步脱贫,目前人均收入约7800元。
  该村属龙溪县二十三四都,明清年间先后归金沙社、杏林保所辖。民国初期,寨仔村乡绅杨之云命村名为杏苑村,因约定俗成,寨仔村一名流传甚广,雅号杏苑村反倒鲜为人知。民国28年(1939)该村属龙溪县第五区沧浦乡管辖,再于民国36年为浦南乡管辖。解放后的1950年行政管辖是龙溪县第八区浦南乡后林村,1961年6月随行政区域调整划入漳州市,1985年7月“地改市”以后为漳州市芗城区浦南镇后林村管辖,至今。寨仔村现有村民小组3个,164户,人口503人。
  姓氏源流
  寨仔村是杨姓聚居地。据《杨氏族谱》记载,该村杨氏开基祖杨进卿、杨遂卿兄弟,原住“延平府将乐县”,今福建省南平市将乐县,其间逢“元季之乱”,陈友谅据江西、福建等地为王,杨氏兄弟不甘栖居其下,便装带资金南下漳州做生意。后来,朱元璋的明军平定陈部,明朝一统全国,杨氏兄弟于明洪武四年(1371)入籍龙溪县,并在漳州卫军任“编户”一职。此时他们生活稳定,杨氏后人逐渐从将乐老家南移漳州。至成化年间,第六代裔孙杨子器、杨子章兄弟寻得城外北郊杏林村边上寨子,认可安身立命之地,遂携家人入住。其实寨仔村本来也不是杨姓聚居地,据杨氏后裔口口相传得知,这里原本是杂姓混居地。当时寨仔村西寨门入口处,有两座墓穴,大概是当初寨主夫妇坟墓,杨子器、杨子章兄弟携家人入住时算是后来者,他们遵惯例得找一处供奉祖先的祠堂,无奈他姓人家已经捷足先登,杨姓祠堂只好在先寨主旧墓堆后边安个位置,逢年过节祭祀活动,也就一并敬拜。不料,事后几年寨子发生传染病,不是姓杨的死了不少,一时谣言骤起,此地非杨姓者不可留,大家纷纷搬迁。杨姓祠堂歪打正着,异姓寨民落荒而逃却造就寨仔村成为杨氏族人独姓居住,经五百余年繁衍生息,即为今日寨仔村。其昭穆字辈,旧字辈是:卿德性显弘,子良硕士文,金源树焕在,铭鸿乐灿奎。新字辈是:钦求东烈里,锡泽植熙基,锦注荣秋报,鉴澈格光坚。
  村落建筑
  寨仔村顾名思义是类似防守用的栅栏式建筑,多数是以靠近某村而名,如该地比邻后林村,人称“后林寨子”,直至民国初期方有“杏苑村”之正式村名。寨仔村地势是东高西低,东有北溪水,岸边耸起一道高坡,成为天然屏障,当初寨主在南、西、北三面筑上围墙,保一方平安,寨子里的人即可安以营生。在朝南和朝西两个方向各开一道门,叫“寨子门”。墙和门都是花岗岩条石垒就的,寨墙厚度近2米,十分坚固。石寨里的面积约有三十亩,顺着地势横排着南北走向的三条街,由高而低分别是顶街、中街、下街,每条街两两相对盖着房子,一条街有三十几间房屋。街道狭长,约七八十米长,二米多宽,上下街相距二十几米,一律铺着石板。俯瞰全村,瓦片铺就的人字形屋顶有序排列,成一块方形斜面,再画上三条平行线,四周树木葱茏。岁月的冲刷,寨墙条石已经流失,寨门依旧挺立,风雨的剥蚀叫门石显得光滑透亮。
  寨子里的住房挨挨挤挤,瓦片的屋顶,红泥巴墙,显得粗糙。每户人家的规格基本划一,房子的宽约3米多,长约10米多,一房一厅一天井,天井边盖上半爿屋顶充当厨房。谁家有人站在厅口朝天井大声吆喝,大概半个村子都能听见。虽然村小屋小,但是通风和排水的结构都很周全。每家每户的厅都面对天井,不砌墙,容纳东西南北来风,朝街的门一关,不会对流,又不至于遭狂风或冷风的侵袭。每条街都有一条阳沟依傍着,水流从两侧由高往下流,家里天井也有水沟通到外面,如果大雨倾盆,沟里水流哗哗,一起涌到村前大池塘,寨子里不会积水。从安全角度说,是防外不防内,户与户之间没有防备,甚至是很容易沟通的,其严格的防卫设施是村庄的整体性,两个寨门一关,贼人进不来,个把的溜进来,恐怕也难走出去。听说历史上曾有外姓人想攻进寨里,踩点以后都不敢行动,民国时期抓壮丁的人,来到这儿都碰壁。这一切建筑设计,反映了当时寨民生存的需要,从简陋、实用的建筑群看出他们的坚韧、睿智。
  村子的中心地域在中街,中街南段有块开阔地,建一座宫庙,名“鳌楼宫”,供奉开漳圣王陈元光等神像,这里是村民议事场所。宫庙并无特殊装修,只是场所较大而已。另有一处小庙叫“猛将公”,供奉张飞,位于东边临江的山上,砖砌的神龛,一平方米左右,村子原先有习武的传统,故顶礼膜拜者,为数甚多。寨仔村说得上小巧玲珑,经受几百年风雨的洗刷,至今基本保留古朴、结实的模样。
  民俗文化
  自古以来,寨子村是小村社,地域小、人口少又是外来移民,所以形成内部团结,外部和睦的风气。然而,先人有自强不息、防患未然的观念,寨子里的小伙子都要习武,不想伤害别人但求防身自卫,所以奉三国时代的张飞为偶像,建祠敬拜,号之“猛将公祠”。定每年七月初六为猛将公圣诞,是日,家家户户端上供品前去奉敬。随着时代的变迁,习武之风渐渐淡化,敬拜将军之诚愈增,百姓认定猛将公是保佑村社福荫家人的神明。在闽南一带民间信仰中,所谓“猛将公”该村是独一无二的。
  农历八月十三是寨子里热闹的节日,这是秋收刚刚结束,家家户户谷米丰满的时候,朴实的农民感恩土地公带给大家的幸福。这一天,每家每户准备丰盛的菜肴,把自家最好吃的食品带到土地公庙敬拜,然后回家办上几桌邀请七邻八舍的亲朋好友,共庆丰收的节日。有时请来戏班漏夜唱戏,迎来周边村庄的客人,其热闹场面超过新年。
  寨仔村婚丧嫁娶的习俗也别于市区和近郊农村。娶亲日子新郎不出门,而是新郎的好友一二十号人,浩浩荡荡去到新娘家用花轿将人娶回来。这一天,村子里几乎不开伙食,一家有喜全村参与,婚宴从中午到晚上,一桌接着一桌,熙熙攘攘,其乐融融。倘若遇到某家治丧,这里也是全村关心的,灵柩得安放在祠堂里,以供大家悼念。每年扫墓的时间是在冬至这一天,传承了北方中原的风俗。
  乡贤名人
  清朝最后一批科举,寨仔村杨之云有幸进秀才,为漳州府最后一批贡生,备考之时遇停试,然而其学识其为人在北溪两岸乡里,口碑甚佳。
  杨之云(1881—1963)字静同,号仁侯,乳名泰山。幼时入私塾,精于儒家典籍,工于书法,光绪年间进秀才,因在生员中成绩较好又被漳州府选为贡生拟加深造,恰逢科举终止,转入新兴学校读书,1909年从龙溪县立高等学校毕业。杨之云先生回乡后,首先积极办学,先是在浦南、丰山等地教私塾,继而在浦南与几位朋友办新学,首创珠江学校,解囊投资充作办学经费,还担任历史、地理义务教师。1920年春担任龙溪县第十六国民学校校长。杨之云先生在浦南镇承继父业,兼营手工业作坊,又于故里寨仔村购地兼作农业,抗战事发,难民逃入,即抚恤灾民,帮其就业。因历史的原因,杨之云先生垂暮之年静居陋室,八十高龄无疾而终。
  寨仔村在天宝大山和九龙江怀抱之中,保留着古老村落的风貌,趁改革开放东风也向外拓展,新旧村落并存,相得益彰,甚是可爱,值得观赏。
  (资料提供:杨石生 杨宏亮;摄影:许江鸿;庄宗沛 撰)
  芗城古村落之十九
  鳌浦村
  村社概况
  鳌浦村地处芗城区北部,位于浦南镇九龙江北溪畔,距漳州市区15.5公里。鳌浦村东北邻九龙江北溪,分别与龙文区扶摇村、浦南镇蓬莱村隔江相望,西邻园坑村,南与崎岭、蓬洲村相接壤。
  据《芗城区志》记载:明嘉靖十三年(1534)该社属龙溪县二十三四都;清乾隆二十七年(1726)属龙溪县二十三四都陈宏保;民国28年12月隶属龙溪县第五区(驻浦南)南洲镇浦南南保;民国31年第五区改为浦南区;民国36年隶属浦南乡鳌浦保;1949年10月,废除民国时期乡镇保甲制,设立区公所;1950年11月,浦南为第八区;1960年8月,龙溪、海澄二县合并为龙海县;1961年浦南从龙海县划归县级市的漳州市管辖;1962年3月鳌浦大队拆出东坑大队,隶属漳州市浦南公社管辖;1984年政社分开,公社改为乡(镇),鳌浦(又称“吴浦”)大队改称鳌浦村,隶属漳州市浦南镇管辖。1985年7月市改区,鳌浦村、东坑村隶属芗城区浦南镇管辖。鳌浦社分鳌浦、东坑2个村;按角落分:坑仔底、山顶平、下边、溪米沙尾、寨尾街、淳前;寨仔顶、下楼仔、坑底、五家伙、山仔尾、顶厝尾、下灶等。现鳌浦社辖鳌浦、东坑二个行政村,18个村民小组1030户4500人,村域面积2.63平方公里,拥有耕地4280亩。
  鳌浦村邻九龙江北溪西岸,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地貌属丘陵山地。鳌浦的古村落地形以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延伸或倾斜,村的东南侧的低洼处自然形成池塘,俗称“芋仔田窟”。农业生产种植水稻、以及花生、萝卜、茭白、甘薯外,盛产甘蔗、香蕉、龙眼和芦柑、柚子等经济作物。早期,隆兴茭白、石鼓寨花生、鳌浦萝卜、鳌浦柚子、芦柑和红糖的农产品闻名漳、码、厦等地。近年统计村民人均年收入8000元。
  姓氏源流
  据鳌浦关圣帝君庙记载:早在元朝时期,鳌浦为四姓(即:一冼二廖三王四蔡)居住地,至明永乐二年(1404),吴奇迁居鳌浦社后,传衍至今,鳌浦社成为吴姓聚居地。
  据《漳州姓氏》记载:吴姓起源于黄帝,出自姬姓,始自太伯、虞仲。《史记五帝本纪》称:“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皇甫谧云:“黄帝生于寿丘,长于姬水,因以为姓。”因而成为后世姬姓和所有从姬姓分衍出来姓氏的祖先。黄帝正妃嫘祖,生二子,长子玄嚣,次子昌意,二子继承了黄帝本姓姬。吴姓从玄嚣这一支系发派传递而来。
  据《漳州姓氏》载:吴姓最早入闽始于汉。据《汉书》载: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余善叛乱称帝,汉武帝派横海将军韩说与东越衍侯吴阳,一齐歼灭余善。吴阳被封为外石侯,食邑1000户。外石侯吴阳应是最早进入福建的吴氏先人之一。唐、宋及其以后,因随军、任职、战乱、投亲、避祸或逃荒等,入闽的吴氏日益增多,族系繁杂,很难逐一细述。入闽后,其裔孙又辗转移居漳州,主要有五个派系。吴伯玉为肇漳十一个派系之
  据《漳州姓氏》载:吴伯玉为广溪吴氏始祖,于元代开基长泰县广坑(今长泰县岩溪镇上蔡村广坑),何时何地迁入不详。吴伯玉生二子,长胜起,次胜隆。胜起生宾一。祥,宾祥生吴奇(系广溪吴氏始祖吴伯玉第四世孙),为鳌浦吴氏始祖。吴奇又称吴别驾,讳奇,字允平。于明永乐二年(1404)从长泰县广坑迁入鳌浦,建祖祠“坑底大厅”。传衍至今24世4500人。同时,传衍浦南镇下灶、龙兴、谢坑、园坑、胶碑头、山后等村(社);分衍广东桃花令德社。
  村落建筑
  鳌浦村地形特点系西北高、东南低,民居依坡而建,层层迭落,直至相对低处自然形成池塘,俗称“芋仔田窟”。其满足排、蓄水需要,又为村落增光添彩,令人赞叹。鳌浦村的民居早期部分兴建于较低洼处,1960年“6·9”洪水造成1/3民居倒塌,夷为平地,而兴建于相对高处的古民居幸存保留。现存的古民居多为闽南传统民居“三间起”,部分为“五间起”或“大厝起”。“三间起”为二房抱一厅,“五间起”为四房抱一厅。无论“三间起”或“五间起”的民居,其建筑的下部多为石条所砌,上部则分为土墙或砖墙,屋顶为红瓦,砖(土)木结构,大多保存完好,相当一部分仍有居住。具有代表性的古民居属八房厅和秀才厝,八房厅兴建于清代,坐落于鳌浦村的近中部,坐北朝南,建筑面积642平方米,主体建筑为二进一院落,外加左右护厝,护厝又分主体建筑左右侧护厝厝和埕两侧护厝厝,分别为6间房和5间房,呈“同”字排列,为砖、木结构;主厝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抬梁式木构架,为二进悬山顶燕尾脊、砖墙、红瓦建筑,属典型的南方古民居。该厝厝于1982年火灾,至今未修复,仅留左右房和后座。厝前建有层叠式砖埕二坪和一条通廊,上、下砖埕面积均为252平方米,落差0.8米,通廊宽3.2米,体现依坡而建的格局。秀才厝系吴秉均(第十七世)所建,位于东坑村下灶角的中部,坐西北向东南,为三间起(二房抱一厅),悬山顶燕尾脊,正面建有走廊,门框、窗和窗栅均为花岗岩,走廊上方垂莲斗拱木雕,梁架间制安透雕花板,雕刻极为精细,墙裙制安花岗岩石板,三片叠,底片石板上浮雕祥云等图案,线条流畅,为闽南古民居之少见,西南侧外加护厝(二房抱一厅)和相对封闭的通廊。
  早期的鳌浦社,曾建有寨尾街、糖行、典当行、大庙、三层高炮楼二座等古建筑。如今大庙保存完好,糖行因年久失修成危房,炮楼仅留存一座,但高度仅存不到二层。
  鳌浦社现存主要文物古迹有:
  鳌浦大庙又称“关圣帝君庙”或“关帝庙”。兴建于元朝,原由四姓(一冼二廖三王四蔡)建大庙后座;清顺治年间(1644—1661),吴氏祖修后座建前座,并扩建左、右及后厢(管理)房;咸丰光绪年间(1875—1908),江南水师提督吴世忠坐镇大整修,并扩建大庙埕,形成现在规模。鳌浦大庙是鳌浦社吴氏族人的大庙,2010年列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庙位于村的东北部,坐西南向东北(坐坤向艮兼申寅),面向九龙江北溪,庙门朝东北,依山傍水,景色怡人,故名“大庙”。总占地面积603.86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203.9平方米,通面宽16.22米,进深15.74米,系宫殿式、悬山顶燕尾脊结构。按中轴线依次排列:前埕、前殿、天井、两廊(过水廊道)、正(主)殿、后厢房等组成。庙面阔三间,进深一柱,开三门,明间门堵(墙裙)保留制安花岗岩石板,石板上浮雕麒麟一对,东南侧落款为“乾隆二年(1737)重兴”,西北侧落款为“顺治十八年(1661)卜建”。石板上方镶嵌有透雕麒麟螭虎窗一对,大门前青石狮门墩一对,次间保留花岗岩素面石门墩各一对。梁架为穿斗抬梁混合式,梁为月梁,坐斗有狮象斗和花斗,其它方斗为梅花斗,主殿主梁架精雕有“双龙戏珠”,金光灿烂,辉煌无比,梁架间制安透雕花板,雕刻精美,题材图案与表现手法丰富多样,装饰繁杂有序,风格雍丽大方,具有古建筑研究价值。前殿前廊各设一组垂莲斗拱,主殿明间制安四抹头隔扇,襻间斗拱为一斗三升式,拱为透雕龙头拱。正殿内吊挂一对元朝时期的红木匾对联,上书:“后文宣而圣山东一人山西一人,先武穆而神大宋千古大汉千古。”正殿内立有二对圆形素面花岗岩石柱。前殿内檐有圆形素面花岗岩石柱一对,上楷书阴刻对联:“学同孔圣自生民来未有夫子也,志在麟经能知我者其惟春秋乎”。落款:“光绪丁酉年(1897)玖月日吉置”。每根石柱下均配有石鼓(石墩)。天井边立二对方形花岗岩石、木柱,石柱高1.24米。庙正面右(西北)侧墙上镶嵌有一块“纶恩”(双面)玉石匾一通,落款“康熙御笔之宝”,匾高0.37米,宽2.33米,其字体刚劲有力,蕴含着大庙辉煌历史;庙前建有混凝土埕,面积286平方米。管理房山墙嵌有花岗岩碑记一通,碑石阴刻“重修大庙碑记”(时乾隆癸丑年(1793)菊月吉日立);庙南侧厢房内立有2012年重修“碑记”;天井由花岗岩铺就;正殿供奉关帝君、关平、周仓、伽蓝大王、土地公等神像。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三和五月十三为祀拜日,并举行神巡游、大鼓凉伞、腰鼓、舞龙、舞狮和扇子舞等活动,热闹非凡,场面十分壮观。该庙历来香火旺盛。
  坑底大厅(又称:“吴氏大祖祠”)位于东坑村的坑底内,为鳌浦社吴姓宗祠。该祖祠距鳌浦关圣帝君大庙约400米。祠堂坐东南向西北(坐巽向乾兼己亥),面积185平方米,为砖、木结构。该祠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抬梁式一斗三升式木构架,斗为狮、象斗。祠堂内有圆形光面花岗岩石柱3对,每根柱下均配有青石墩(鼓)。该祖祠历代均有修葺。同治时,江南水师提督吴世忠主持重修,整理祠埕,清理祠前大池塘(又称:坑底窟、聚福塘)及两边水沟;民国也曾大整修,近期的2003年和2006年均有修整。
  据吴良俊家藏《族谱》记载:明朝永乐二年(1404),长泰县广溪社吴奇养鸭群至鳌浦斜尾山搭寮居住,二、三年时间遇一位名师涂纯途经此地,与之言谈,突然阴云四起,天降大雨,吴奇至将留住,并以礼相待,地理名师感吴奇厚礼,次日天气晴和,名师同吴奇于左右游山玩水来到东坑社坑底内,名师对吴奇说:此处是大地也,号“铁炉穴”,将此建筑厝房居住。吴奇尊名师之言,遂移来坑底内居住,创业后再请名师涂纯先生改为祖厝,号为“坑底大厅”。地理名师并赠诗曰:“龙脉石鼓来发祖,吴田圆山为旗鼓;前堂宽广峰重叠,七浮七沉结铁炉;巽山辛水向朝乾,幸喜天马在眼前;劝君宗祠穴中立,望族必发八招现”。吴奇纳办,兴建祖祠。
  祠堂内主供奉始祖吴奇等27个神位。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为吴姓家族祭拜日,祈求祖上庇佑,添丁发财,兴旺发达。解放前,还分设60岁以上、70岁以上、80岁以上和90岁以上的等级宴席,即按岁数分为:普通宴、猪肉宴、牛肉宴和羊肉宴,岁数越高宴席越讲究,体现福禄寿三星拱照,传承着恭孝悌一堂和敬老爱老之美德,场面十分喜庆与隆重。
  祖祠前自然形成一圆形池塘,名为“聚福塘”,池塘直径19米,深4米,面积580平方米。
  除坑底大厅的祖祠外,鳌浦现存的主要祖祠有:二房(5世)、石壁小宗(8世)、五房厅(10世)、七房厅(10世)、八房公的厅(9世);东坑现存的主要祖祠有:寨仔顶小宗(8世)、山仔尾(12世)、下灶(13世)等。
  陈元光墓(又称“陈元光陵园”)位于浦南镇鳌浦石鼓(狗)山北麓,1961年5月列为福建省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坐北(西北)向南(东南),距鳌浦“关圣帝君大庙”1300米,墓丘呈龟背形,高2米,宽4米,长3米,墓前有依次递落土墓埕四层,墓埕中分别摆放花岗岩石质高2.05米的石像生二尊、高1.53米石马一对、高1.03米石羊一对、高1.08米石虎一只、高1.09米石狮一只、高2.56米石笋二对、旗杆台二座,墓的正前方华表一座,墓的西南侧建有拜亭,拜亭内、外有石碑各一座,拜亭边有石马一只。明、清和现代均有修整,墓碑用三块花岗岩板拼合成圆弧顶墓碑,高1.4米,宽2.71米,上竖刻楷书:“唐开漳陈将军墓”,系清初修整此墓时所立。
  陈元光(657—711),字廷炬,号龙湖。陈元光自幼学经史,习骑射,文武双全。唐总章二年(669),其父陈政奉命率军入闽戍边,出镇绥安。陈元光21岁时其父病逝,依例袭父职带领兵众。永隆二年(680),陈元光以积功授正议大夫,岭南行军总管。
  唐景云二年(711)十一月初五,“蛮獠”酋领蓝奉高等潜入岳山。变起仓卒,陈元光率轻骑防御,中伏受伤而亡,时年54岁,葬于绥安溪大峙原(今云霄县火田乡割布山)。事闻,诏赠豹韬卫镇军大将军。贞元二年(786)州治迁于龙溪,改葬州治之北的九龙里松洲保高坡山。
  据陈元光墓华表约160米的五叠石上崖刻: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礼部侍郎蔡世远撰并书的《唐开漳圣王陈将军墓记》。据《亲人故土》载:陈元光墓自唐贞元二年迁葬浦南鳌浦石鼓山以来,历代均有维修,至今墓葬保护完好。
  陈元光一生,驻闽四十二年,任岭南行军总管二十七年,漳州刺史二十五年,堪称唐代拓疆开漳之祖,被尊奉为“开漳圣王”。
  五叠石(又称“大石步”)位于陈元光墓的东南侧,于“鳌浦大濑”北岸边,即陈元光墓至鳌浦村的路边南侧,距陈元光墓约380米,距鳌浦村约1000米,有五层石头自然相叠而成,约有3-4个人高。五叠石中有一石洞,洞内安置有石步(头)公和土地公,供信众祭拜,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为其祭拜日。五叠石的东南侧有崖刻二则。近中(左侧)阴刻有:“皇明蒙龙溪县呈准修苏坑堤,自本年正月兴工至十二月完成。详守道批允,堤工已落成,当刊石记事,毋致湮废。□蒙此,遵例勒碑,以垂永在,不许附近人等开掘崩坏,违者呈究。万历岁乙卯仲冬(四十三年1615)吉。乡众仝立。”其右侧阴刻有:“唐开漳陈将军墓记。公讳元光,谥文惠。开漳惠民,历代累封侯王。原葬云霄大峙原,贞元二年,徙州治,奉敕移葬此山。岁久,墓旁居民侵地种园,坟脑仅存其半。于是,乡绅士庶,呈官示禁,鸠金修坟。呜呼!叔子流风,尚存残碣,召伯遗爱,勿剪甘棠。嗟我后人,毋伤斯冢。康熙戊戌岁腊月,翰林院庶吉士蔡世远记(篆印两方)。”
  吴浦渡(又称:“鳌浦渡、云英渡”)。位于鳌浦村东南部,邻“关帝庙”。起自鳌浦社,止于对岸蓬莱村,相距900米;同时停靠龙文区的扶摇村,相距4000米。为宋元明清时期官渡,通长泰大路。古置官渡船2艘;同时,于解放前,也是通商重要渡口之一,上通华安,下达石码、厦门。
  据陈侨森等人编著《漳州掌故》“刘国轩败溪西”记载:“郑成功死后,他的儿子郑经继承王位。康熙十七年(1678),他派刘国轩带兵攻占长泰,继续反清复明。清朝的福建总督姚启圣发兵攻打刘国轩。双方在溪西展开大战。当时适逢“九降风”(农历九月寒露至霜降之间的西北风,闽南称久降风),对郑家军的炮战不利,一连被清军攻破十六营,斩首数千人,俘虏千余人。郑家军战败,退至云英渡(与鳌浦村相邻的东坑村龙兴社),因无船过渡,遭到追击,溺水而亡万余人。”这场战役,《长泰县志》、《龙溪县志》等也均有记载。
  鳌浦古井 鳌浦现存古井有:芋仔田窟、四角仔内(又称“糖行内”)等二眼。四角仔内古井位于鳌浦古潭边,井沿用四片长0.84米、高0.54米的花岗岩凿成榫齿交错砌筑,成方形井栏,井墙为红砖砌筑,井深6米,直径0.8米;村中古井早期供村民日常饮用,如今已装上自来水,古井仅供村民洗涮。
  鳌浦古潭 俗称“芋仔田窟”,其位于鳌浦村的近中部,距“关帝庙”200多米,“芋仔田窟”形似鸭蛋,其长80米,宽50米,深2米,面积5亩。
  鳌浦大濑位于陈元光墓东南侧,相距约380米,位于陈元光墓的华表前,系芗城区最大的自然湖泊。该湖泊长800多米,宽度70-80米,现有面积约90亩,湖深10多米。据传:该湖的形成系古时发洪水自然形成,当时曾有一棵老龙眼树被洪水连根拔起冲入湖中,不见踪影。
  一品夫人墓(又称“太妈墓”)位于东坑村井头山的西侧,座东北向西南,墓碑用三块花岗岩板拼合成圆弧顶墓碑,高1.25米,宽3.33米,上竖刻楷书:“一品夫人墓”,光绪己卯仲春立。墓埕中立有六棱形花岗岩石烛(柱)一对,柱高3.65米,棱宽0.14米,上阴刻有“马鬣最高山爱梅花香不断,鳌头先占池分莲叶碧无痕”。墓手有花岗岩石狮一对(现仅可见狮脚和底座)。
  乡贤名人
  吴允隆(18—),缅甸国驸马爷。
  吴世忠,同治年间江南水师提督衔总兵。
  吴秉均(19—),秀才。
  吴宏晖(又名吴宝寿),黄埔军校第十七期毕业,少校军衔。
  现代吴氏名人
  吴寿渊(19—),福建省水产厅海运局局长(副厅级),退休。
  吴建章(1950—),福建省地质局副总工程师。
  吴宗宏(1956—),现任漳州市劳动局局长(正处级)。
  吴立明(1967—)福建师范大学副院长。
  吴国渊(1973—),福建省煤炭进出口公司副总经理。
  吴刘庆云(1975—),东海舰队团长(正处级)。
  重大历史事件
  土匪头—吴赐据《漳州市芗城文史资料》(合订本)载:“吴赐原籍同安,本姓王,因在龙溪县鳌浦乡赘于吴家,乃改名吴王赐,后仅用吴赐,通称吴仔赐”。
  吴赐成年后曾在邻乡长泰偷盗耕牛,接着于东乡塘头“家长”陈文明开设的鸦片馆中交朋结友,成为无赖强暴之徒。1923年正月初二,吴赐伙同匪徒荣宝强夺警兵驳壳枪一支。伙同王渭西在东乡承办田亩捐(鸦片捐)。后与劣绅庄可亭等流氓勾结,先后在市尾、和东北乡一带向商户勒派“黑单”,招集匪徒,添购枪械,扩充实力,绑架勒赎。其后藉反动帮会组织的“三点会”在东北乡招诱歹徒,充当爪牙,流窜骚扰,成为漳州四乡的著匪。
  据《民国福建军事史》载,1930年10月闽南剿匪司令部成立,张贞兼任司令,吴赐所部收编为闽南剿匪司令部的一个支队,吴被委为支队长。此后吴赐名虽受编,由匪而官,却未改恶从善,反而变本加厉,以支队长名义公开勒派人枪和现款,徒众突增至四五百人。其后独立第四师改四十九师,吴赐所部亦改编为该师独立营(共辖三个连),吴委为营长。
  至1934年初“闽变”失败后,吴带便衣三五十名入漳,伺机东山再起。经短暂的修整,又纠集人枪数百,同年5-6月间,蒋东路军司令蒋鼎文因调赴闽西向赣边推进,将剿办吴匪任务交由军事委员会别动总队驻闽第二大队长龚建勋负责处理。经大队会商后,提出:对吴招抚,实行政治解决,如招抚不成,则采取军事围剿。经周旋,吴赐接受收编,番号为福建省保安处独立营,吴赐委为东路军总司令部上校参议。
  至1935年初,蒋军第八十师陈琪部调驻漳州,管奋庸任漳州城防侦缉处主任,专事诱杀匪徒工作。当时漳州四乡匪徒多为吴赐旧部,管经杨逢年同意,并征得蒋鼎文的格杀吴赐手令后,同年5月间在杨逢年寓所数十步的圆圈处诱杀了匪徒吴赐。
  (资料提供:吴国山 吴良俊;曾鼎文 文/图)
  芗城古村落之二十
  溪园村
  村社概况
  溪园村位于浦南镇九龙江北溪东岸与长泰溪(龙津溪)交汇的三角地带,北邻渡东村,南邻蓬莱村,东邻长泰县张山村,西靠九龙江北溪东岸以及隔江对岸龙峙山的一片山林地。距漳州城约17公里,距浦南镇3公里。
  溪园古称环溪、溪环、香洲溪园。溪园村开基于唐贞元二年(786),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明清时期溪园属于龙溪县二十三四都香洲社,民国时期称浦南乡溪渡保,新中国成立初为龙溪县五区路边乡,1955年析出并入鳌浦乡,1960年至1962年并入长泰县古农农场,1962年划属浦南公社溪园大队,现为浦南镇溪园村。今溪园村由溪园、蚵(蚝)边、东山3个自然村组成,其中溪园分尾厝、湖仔、崎顶、水阁、楼仔5个角落。全村区域面积约2.25平方公里。
  溪园村土地肥沃、风景秀丽,一年四季花果飘香,山前屋后遍布龙眼、香蕉、三角梅等花果树木。除了传统的农业耕作外,古时许多村民以江为生,至今还有部分人家从事摆渡、挑江水煮饭、在江边洗涤衣物等习惯。现今磨菇和木耳种植为溪园村的主要农作物和经济收入来源。据统计,2013年全村每年种植蘑菇230000平方米,产值约3200万元,纯收入2000万元;种植木耳500万包,产值约750万元,纯收入300万元。加上养殖业和其他副业,全村年收入约3200万元,2013年村民人均收入一万元左右。
  姓氏源流
  据2014年底统计,溪园村现有人口489户1759人。林姓为溪园村的大姓,现全村林姓有1745人,占全村总人口的97%。此外村民中还有卢姓、詹姓等姓氏。
  溪园村的开基祖为林承美。林承美是唐总章二年(669)随陈政入漳平蛮的军中祭酒林孔著的第三子。据《溪环社崇本堂林氏族谱》记载:“孔著,字秉序,溢鼎峙,原籍河南光州固始县人。唐总章二年(669)从陈政将军为军谋祭酒,娶将军之第九女,生六子,第三子承美生三子,长云卿、讳龙德;次明卿,讳虎德;三深卿,讳凤德。贞元二年(786)从州治龙溪遂居于漳二十里许,北溪香江居焉,后移址溪环,设祖置业。”
  溪园林氏奉林孔著公为一世祖,是林孔著后裔的主要繁衍播迁的祖源地。历史上溪园林氏子孙分衍外地众多。从溪园分衍出去开基置业的有芗城区的诗朋、土楼、园坑、内坑、考洋、福清(福林)、光坪、小坑头,华安县的汰内后坑、官古、蔡坂及坡头,龙海市的西安(吴宅)、恒苍(角尾镇)、岗洲、洲头(角美镇玉江村)、山头、福井(角尾镇杨厝村)、东奄、潭头(角尾镇埔尾村西隅)、吉上、金桐(含散居角尾镇北门、南门)、港西,云霄县的竹港等地。此外据《溪环社崇本堂林氏族谱》记载,从溪环播迁外地的还有:广东惠来,平和南胜溪园,长泰甘堂墘、南门、寨头、大鹤、产坑,龙海白礁、许茂州,平和衍龙丰头、高寨,华安银塘等。明清时期,溪园林氏也有分衍浙江及台湾等地。
  溪园现存有《溪环社崇本堂林氏族谱》传世,该谱为二十一世祖子亶所修,咸丰十一年(1861)林凤池、林茂夫重修。2006年、2008年林旺火、林峰山、林浦南、林招顺补充修订。
  村落建筑
  溪园村西面临江,与龙峙山三片石下孔著公墓隔江相望,风光秀美,历史文化底蕴丰厚,是一处充满浓郁的闽南风情与人文胜迹的好地方。溪园建村之初位于现溪园村所在地西南方向的香洲社旧址,因为地势较低,常常遭受水灾之患,后来村民逐渐迁移到地理位置较高的今溪园村所在地,村中建筑依村中央称山尾的小山丘延伸开来。溪园村的古厝多为闽南传统民居“三间砌”,近年来除了大小宗祠及寺庙尚保留较为完整外,精致的古民居不多。溪园村的主要历史建筑和文物古迹有林孔著公墓、溪园林氏宗祠崇本堂、奇富庵、香洲桥、古樟树等。近来随着溪园村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村里建起了许多新房,展现了一幅幅欣欣向荣,富美农村的新气象。
  林孔著公墓。位于浦南龙峙山三片石下,占地面积700多平方米,原墓碑是由三块花岗岩组成的半月形状。墓前有望柱一对,高6米。陵墓坐庚向甲,穴名“渴马饮泉”,又名“飞凤衔书”。
  漳州建置后,晚年林孔著隐居山林,“卜居漳州西安”。西安位于虎渡桥东二里(今漳州江东桥北角美镇吴宅村),唐开元十年(722)五月廿一日林孔著去逝后葬于此。宋绍兴三年(1133),林孔著墓迁葬于溪环。
  1957年,因建设漳州机场的需要,在龙峙山大量开采石头,孔著公墓呈品字形的三片石同时被爆破开采,墓地被淹没。1996年4月林氏后人在原址重新修建林孔著公墓。
  林氏宗祠崇本堂。崇本堂位于溪园村边,坐东朝西,正面向九龙江北溪。祠堂始建于明崇祯元年(1628),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咸丰十一年(1861)以及2006年都曾重修。祠堂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占地面积490平方米,由门厅,天井,两廊和正堂组成。正堂为抬梁式木构架悬山顶。前殿为仪门样式,两侧置青石条形方窗。正堂后供奉祖宗神龛,龛门由八扇镂空细木雕成。
  溪园崇本堂主祀溪园林氏始祖林孔著及夫人陈氏,以及林孔著第三子承美,及承美三子明卿、云卿、深卿等共36个神位。神龛上悬“崇本堂”牌匾,两边石柱镌刻联句:“拜祭酒以建军谋折冲御侮韬略已见有象,由河南而宅溪北择地开基奕叶直礽无疆”。祠堂内悬挂的文魁牌匾,铭注有十二名进士、举人名号。祠内还保存明代崇祯石碑一方。
  溪园奇富庵。奇富庵位于溪园村村中,为悬山顶土木建筑结构,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宽26.64米,深13.81米,建筑面积约370平方米。奇富庵始建何时不详。庵中主供保生大帝,注生娘娘、高妈娘娘。配祀法主公、康王爷、当境王、伽蓝大王、北溪先生、蔡妈夫人。
  奇富庵内挂藏一尊洪武铜钟,古钟直径约1米,高1.6米。钟上铭文曰:“龙溪县二十三四都奇富社福瑞堂,募众等谨发诚心,铸造洪钟,己巳入于福瑞堂,永充供养,祈求合境平安者。洪武己巳年正月日题。”洪武己巳年为1389年,说明古钟铸造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漳州地区现存年代较早的一座古钟,十分的难得。
  香洲桥。又称寨桥。该桥长约25米,宽1.4米,桥设八孔,桥面由三块2至3米长石板合并铺跨。桥面有五处石板镌刻有捐助建桥的文字,文字依稀辨有“迎福寺普礼助贰间”“宝塘山汤□□□□拾乙间”等字样,原桥头还立有一方“香洲桥”石碑,惜文革期间被毁。此桥是古时长泰县通往漳州府官道的必经之路。
  香洲桥始建时间不详,据村中老人回忆,民国时期桥曾经加高重修。
  古港渠。溪园港渠历史久远,但何时挖凿,没有详载。从现有规模看,港渠工程浩大,是溪园先祖在水利建设方面的杰作。港渠始自蓬莱村临长泰溪,向北寨山麓,穿越寨桥,弯绕剖开蚵边浦与大浦之间,行至山塔尾东山垄过鲎尾山,向东延伸至张山村边,经过溪园石桥至珠浦社边,连绵约5公里。港渠宽处约20米,深可达3至4米。前半段较宽,后半段分支后渐窄。至今港渠还在滋润和灌溉着大片良田,惠及后人。
  溪园渡口。渡口江面宽约400米,自古以来,溪园人过江办事,赶圩交易,往漳州城、浦南圩,都得靠渡船过江出行。
  溪园古樟树。在溪园村林氏崇本堂沿江向北100米处,有棵古老的樟树,据说崇本堂建成时便种植此树,树龄已近400年。
  讷庵墓道碑。该碑为溪园林氏二十六世公林克舒的墓道碑,高2.55米、宽0.72米。碑文内容为:“皇明庚午进士奉议大夫南直隶镇江府通判升本任同知讷庵林先生暨配宜人温静魏氏墓道。天启玄孙有煊倡诸孙合立”。
  民俗文化
  奇富庵“迎安”出巡活动。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奇富庵都要举行一次隆重的“迎安”出巡活动。其仪式阵形浩大,上午9时活动开始,庙神北溪先生留守庙中,其余十几尊神明全部出巡“迎安”,仪式历时5小时。“迎安”队伍配有乐队、歌舞队,村中每户出彩旗一支,队伍长达800米,沿村街巷锣鼓喧天、彩旗飘飘、炮声连天、热闹非凡。各角落村民事先备好祭品迎候朝拜,祈祷神明保佑全村合家平安。
  崇本堂祭祖活动。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晚,崇本堂要举行祭祖活动。祭拜时设主祭执事7人,其中1人为祭拜执导,6人为主祭。主祭要求由林氏本宗正支,结发夫妻必须健在,年龄在60岁以上,子孙满堂的宗长担任。主祭6人由长、次、三房各推荐两人。村中当年生儿子、当年新婚的家庭都要购买一对大灯笼挂于祠堂,以答谢祖灵恩赐泽福。新婚夫妇由母亲带领集体“钻灯脚”,意在祈求早生贵子。附近的宗亲社也来参加祭拜。
  祭拜仪式在后大厅中央进行,主祭在前,陪祭在后。祭拜时敞开神龛门,摆好12桌108碗祭品,点亮香烛,张灯结彩。6名主祭恭立大厅中央,面对祖龛神灵,由执导宣读祭文,主祭按导词进行立敬跪拜、磕头敬献3次,祈福后嗣,奕世峥嵘。祭祀完毕,由宗亲社、本社当年头家依次进行祭拜。
  林孔著公祭日活动。林孔著后裔在漳州的谱系,按可溯的繁衍地分为三大派系,即铜壶派、祖庙派及祖墓派。承美公三房在溪园守墓,称祖墓派。自古以来,每年立冬本社各家各户及十几个宗亲社都要备好祭品到孔著公墓前祭拜,宣读祭文。
  据民间传说,林氏在漳州的分布,主要分成文林和武林两大派。所谓武林,为当年随陈政、陈元光开漳的将校府兵眷属的后裔,主要有军谋祭酒林孔著,府兵校尉林章,府兵队正林光非。该分支一般为武官,武官一般站着,书写林字竖画不带钩,称为“无提林”,堂号一般为“西安”。
  乡贤名人
  林孔著(642—722),字秉序,溢鼎峙,河南光州固始县人,生于唐贞观十六年(642)。唐贞观间任长史。总章二年(669)林孔著随陈政入漳平蛮,林孔著足智多谋,在平“蛮獠啸乱”军事中屡立战功,受封军职校尉、军咨祭酒。陈政去世后,林孔著辅佐妻弟陈元光讨平广潮诸蛮。垂拱二年(686),漳州建州。因建树殊功受封为经略都护、嘉议大夫。绍兴二十年(1150),追封林孔著为“竭忠谋国将军”。
  林承美,孔著公三子,官任酆州长史。溪园村开基祖。
  林俊,林承美之孙,登元和初博学宏词科,为盐铁转运使。
  林克舒,溪园林氏二十六世,讳泰、号讷庵。明景泰庚午年(1450),乡进士,官任奉议大夫,南直隶镇江府通判、同知。《溪环社崇本堂林氏族谱》收录有其于弘治元年(1488)所著《家乘小引》一文。
  林凤池(1819—1866),溪园林氏三十六世,字文翰,号筠岸。其祖辈由溪环迁至台湾彰化县沙连保大坪顶粗坑庄(今南投县鹿谷乡初乡村)。清咸丰五年(1855)林凤池回福建考中举人(乡进士),官任内阁中书加四级,内阁侍读,奉直大夫等。咸丰十一年(1861)与林茂夫重修《溪环社崇本堂林氏族谱》。
  据传,台湾冻顶乌龙茶是由林凤池从福建武夷山带种苗移植去的。林凤池去世后葬于台湾,其墓列为台湾南投县县定古迹。
  (资料提供:林招顺林炎根;林南中文/图)
  芗城古村落之二十一
  渡东村
  村社概况
  渡东村地处漳州市区北部,位于九龙江北溪畔,距漳州市区20公里,距长泰县城7公里。隶属芗城区浦南镇,古称“水东”。唐总章二年(669)出镇泉潮间之尉、府兵渡江过溪处。原为龙溪、长泰两县(现为芗城区、长泰县)水陆交通之要地(《漳州渡东陇西李氏族谱》载)。渡东村东邻长泰县古农农场,西靠九龙江北溪,与浦南镇松州村隔江相望,南连浦南镇溪园村,北与华安县和睦村相接壤,己建成的浦南大桥从此穿行而过。据《漳州渡东陇西李氏族谱》记载:自唐宋间,即有零星李氏散居于此,发展至明,扶摇李氏徙此,始成村落。李伯瑶后裔,莆田举人李元勋,崇祯四年(1631)任长泰县教谕、后升任浙江省严州同知为肇基始祖,其后裔定居渡东,遂成李姓聚居地。开闽始祖墓迁葬于斯,陇西祖祠原建于斯,可见渡东乃风水宝地,丁财两旺,人杰地灵。
  据《芗城区志》记载:明嘉靖十三年(1534)属龙溪县二十三、四都松洲社;清乾隆二十七年(1726)属龙溪县二十三、四都松洲保;民国28年12月隶属龙溪县第五区(驻浦南)南洲镇浦南东保;民国31年第五区改为浦南区;民国36年隶属龙溪县浦南乡溪渡保;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后,废除民国时期乡镇保甲制,设立区公所;1950年实行区辖乡(街),11月,农村增设第八区(驻浦南)。据《长泰县建置志》记载:1957年11月创办国营古农农场,渡东隶属长泰县古农农场溪园作业区。据《芗城区志》记载:1961年浦南从龙海县划归县级漳州市管辖,10月长泰县古农农场溪园作业区划归浦南公社,分为渡东、溪园、蓬莱3个生产大队。1984年政社分开,公社改为乡(镇),渡东大队改称漳州市浦南镇渡东村。1985年7月市改区,渡东村隶属芗城区浦南镇管辖。现全村辖渡东一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304户1217人。村域面积2.5平方公里,拥有耕地1100亩。目前,李姓村民256户1015人,占83.4%;黄姓村民27户111人,占9.1%;另吴、陈等姓21户91人,占7.5%。
  渡东村故有“三山十八仑”之说,村邻九龙江北溪东岸,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地貌属丘陵山地,地形以东北高、西南低的地势延伸或倾斜,村落依山坡而建,村的西南侧的低洼处自然形成池塘,俗称“渡东古潭”。农业生产除种植水稻、花生、地瓜外,盛产甘蔗、香蕉、龙眼和荔枝等经济作物。近年统计村民人均年收入7800元。
  姓氏源流
  渡东村的村民大多数姓李,为李姓聚居地。据《漳州渡东陇西李氏族谱》记载:“清张澍《姓氏寻源》李氏《风俗通》云:李氏伯阳之后。魏李仲璇修孔子庙碑云:其先帝高阳之苗裔,柱史之胤,左车之绵绪。《唐·世系表》李出自嬴姓,颛顼高阳氏生大业,大业生女华,女生皋陶,字庭坚,为尧大理,生益,益生恩成。历虞夏商世为大理,以官命族,为理氏。至纣时,理征字得灵,为翼隶中,吴伯以直道不容于纣,得罪死。其妻陈国契和氏与子利贞逃难于伊候之墟,食木子得全,遂改为李氏。此说本李延寿《北史》之自序。《鼠璞》云:理为李,以音改也。”又载:“自唐宋间,即有零星李氏散居于此,发展至明,扶摇李氏徙此,始成村落。”又据《漳州姓氏》记载:“李姓在唐代时有三次南迁,其中唐初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的河南李姓为最早之一。至宋时已基本遍布全国各省。从明末起,闽粤李姓陆续迁居台湾海外。福建大多数李姓郡望是甘肃陇西衍派。”渡东的“陇西祖祠”(追远堂)则道出其与甘肃陇西衍派密切相关。李姓入闽主要有七大派系。李伯瑶派系其七大派系之一。据《漳州市陇西李氏源流志》载:“李姓肇漳派系,来源从多,支脉繁杂,主要有三支派系,李伯瑶为其中之一”。李伯瑶是唐朝开国元勋李靖(陕西三原县人)之孙,唐总章二年(669)佐归德将军陈政入闽平乱,为开漳功勋,授漳州司马,卒赠“定远将军”,溢赠“武惠”,宋绍定年间封辅胜将军定远侯。为开漳始祖,远祖第49世。李伯瑶生有十三子,皆以军功授职为团练使,分守福建各地。今漳州一带很多李姓认李伯瑶为祖,主要有芗城、龙文、漳浦、云霄、诏安、东山、华安等县。且芗城区浦南镇渡东村、龙文区郭坑镇扶摇村建庙祀奉李伯瑶为祖。《漳州府志》为李伯瑶立传,说他“著绩于漳,传裔于漳”。
  《漳州市陇西李氏源流志》载:“浦南镇渡东村开基祖系李伯瑶十七世孙李怀义的七世孙李元勋”。《漳州渡东陇西李氏族谱》记载:李伯瑶后裔讳元勋(字纪常,号博斋)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乙卯举人、长泰县教谕、后升任浙江省严州同知,博斋为渡东肇基始祖,即开漳第30世,远祖第78世。德亨为渡东2世,即开漳第31世,远祖第79世,称下楼房祖。国贞为渡东7世,即开漳第36世,远祖第84世,称厝后房祖。厝后房国贞又分衍为厝厝后房降公和喜公世系。厝后房降公又分为长房世系、次房世系、三房世系和四房世系。繁衍至今,渡东已达22世系,即开漳51世,远祖第99世。
  《漳州市陇西李氏源流志》载:“李元勋的后裔分传浦南的南塘、后湖、横山、宅内及石亭镇下苍、寮里等村”。还传衍至龙溪、海澄和广东的海丰、陆丰,台湾及马来西亚、泰国等地。
  村落建筑
  渡东村地貌属丘陵山地,地形为东北高、西南低,民居依坡而建,层层迭落,直至相对低处自然形成池塘,俗称“渡东古潭”。其满足排、蓄水需要,又为村落增光添彩,令人赞叹。渡东村的民居早期多建于较低洼处,1960年“6.9”洪水造成大部分的民居倒塌,200多间民居夷为平地,如今留存的古民居少之又少,只有建于相对高处的古民居幸存下来,具有代表性的古民居属李远的秀才厝,其兴建于清代,坐落于村的近中部,坐东朝西,主体建筑面积240平方米,为二进一院落,土、木结构,厝厝正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抬梁式木构架,为二进悬山顶燕尾脊、土墙红瓦建筑。属典型的南方古民居。该厝由于年久失修,如今已有部分屋顶坍塌。厝前建有层叠式三个埕,即纵向三落,依次为:上(主)埕面积90平方米,中(次)埕17平方米,下埕面积80平方米,上埕与中埕落差1米,中埕与下埕高差相对小许多,呈现依坡而建。
  渡东村现存主要文物古迹有:
  渡东宫 兴建于明代,是渡东李氏族人的家庙,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宫位于村的北部,坐东向西,面向九龙江北溪,宫门朝西,故名“渡东古庙”。总占地面积512平方米。主体建筑系宫殿式,为砖木结构,也称“青砖石壁脚”。该宫分二进,由前殿、天井、两廊和正殿组成。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抬梁式木构架,为二进悬山顶燕尾脊建筑。前殿为仪门做法,明间内凹,开三门,明间次间墙裙均制安石板,上有透雕香草龙纹圆窗,大门前一对花岗岩门墩,两侧制安透雕螭虎纹花窗。梁架为穿斗抬梁混合式,梁为月梁,坐斗有狮象斗和瓜斗,其它方斗为梅花斗,前殿梁架、主殿梁架间制安透雕花板,但做法较为朴素,前殿前廊各设一组垂莲斗拱,主殿明间制安四抹头隔扇,襻间斗拱为一斗三升式,拱为透雕龙头拱。殿内有圆形素面石柱5对,每根石柱下均配有石鼓(石墩)。宫门前建有混凝土上、下埕,上埕面积97平方米,下埕面积104平方米,下埕与村道(即“渡东古道”)合二为一。前殿右侧前廊的梁架上仍保留一木条(板),上记载:“时大清乾隆伍拾玖年甲寅花月李尊募众重修”。此后曾多次维修。至2010年间重修。重修前,其仿古建造有双燕尾的雕龙屋脊,气势雄伟,雕塑精美;重修后,依然按仿古建造双燕尾的琉璃雕龙屋脊悬山顶,宫内墙壁上彩绘260幅三国人物图案,宫正门石柱上阴刻对联:“礁水分香济世惟公大道,兆源啓宇佑民保我后生”。两边门顶分别书有:“山高、水长”。宫前新增一对石狮,使得气势更加雄伟,雕塑更加精美,颜色更加鲜艳。天井由花岗岩铺就,正殿主供奉大道公,左右配供高妈、良妈,前排还配供大锣车、二锣车、三锣车和小身大道公。右廊配供伽蓝公、黑面元帅公、佛公,左廊配供红面元帅公。每年农历的正月十六,全村举行“赛神会”(据说这是漳州历史最久的赛神会),村民人人参与,热闹非凡,场面十分壮观。历来香火旺盛。
  陇西祖祠(李氏“追远堂”),为漳郡李姓古宗祠,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明代万历年间(1573—1619),是一座有四百多年历史的古建筑,经历过多次重修。位于村中央,距渡东宫约200米。祠堂坐东向西,面积290平方米,为二进一天井悬山顶燕尾脊土、木结构。该祠由前祠、天井、两廊和正祠组成。正祠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抬梁式木构架。前祠为仪门做法,明间内凹,开三门,明间次间墙裙均制安石板,大门前一对花岗岩门墩,木制门框柱上对联:“渡江祀典追述源流绳祖武,东阁延远贻诗礼翼孙谋。”梁架为穿斗抬梁混合式,梁为月梁,坐斗有狮象斗和瓜斗,其它方斗为梅花斗,前祠梁架、主祠梁架间制安透雕花板,前祠前廊各设一组垂莲斗拱,主祠明间制安四抹头隔扇,襻间斗拱为一斗三升式,拱为透雕龙头拱,祠堂内的雕工极为精细,线条流畅,造型栩栩如生,不愧为精雕细琢,极具考古研究价值。正祠内对联以“追远”嵌头:
  左:追溯咸亨盛世,转胜开漳奏功娘子洞,源流京兆来溪北。
  右:远承武惠宏图,谟猷拓土择地虎形山,俎豆奠基在渡东。
  2011年,台湾李氏宗亲赠送红木质的李伯瑶雕像、神牌、祀桌以及对联:伯讨蓝雷功赐爵,瑶能俎豆德长馨。
  祠堂内有圆形素面木柱4对,每根木柱下均配有石墩(鼓),石墩上雕有流畅的线条,天井边另配2对方形素面花岗岩石、木柱(下石上木),石柱高1.08米。
  天井正中铺有花岗岩长石十三条(寓意为十三子),石长均为0.85米,宽均为0.3米。祠堂内供奉李伯瑶暨夫人邵氏及十三子:莅汝、朝汝、莛汝、蒂汝、董汝攻、生汝、莳汝、著汝、英汝、叶汝、莲汝、苍汝、菁汝神位。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村里便会在陇西祖祠为新生的李氏男丁“点灯”,以示庆贺,场面十分喜庆与隆重。
  祠堂两旁开边门,祖堂南侧边门外建有古井一眼(称“陇西祖祠古井”),前埕左侧(距祖祠20米)路旁立有石碑一座,其碑高1.5米,碑宽0.8米,上书“朝议大夫李公神道”八个大字,由其裔孙明万历乙卯(1615)举人、浙江严州同知李元勋立。
  渡东古墓(即李伯瑶墓),原位于漳浦县北山,宋绍兴三年(1133)迁葬在浦南镇渡东村的虎形(仔)山西侧,坐东面西,墓丘呈龟背形,明、清和现代均有修整,墓碑为青花岗岩,上用楷书写:“陇西大唐卫国公辅胜将军李公墓”。1999年1月12日重修告竣,举行立碑隆仪。重修后的墓丘高1.5米,宽3.5米,长4米;墓埕分上、中、下三层,下层呈半圆形;总占地面积400平方米。据《漳州姓氏》记载:李伯瑶与沈世纪异姓兄弟合葬于天宝峰山下(今天宝镇后寨村)。
  渡东古井(即“陇西祖祠古井”),该井沿用四片长1.08米、高0.45米,厚0.18米的花岗岩凿成榫榫齿交错砌筑,成方形井栏,井深9米,直径0.65米;早期为土井,经整修今井壁为混凝土井管,井泉旺盛,时至今日,仍供饮用;除陇西祖祠的古井外,下楼角、厝后底、中楼仔、山头底、大埕底等均有古井,其结构均大同小异,均供村民日常饮用和洗涮。
  渡东古渡位于渡东村西北部,起自渡东古码头,止于对岸何厝自然村,后来停靠水潮村,相距500米。
  渡东古潭位于村的西南部,分长丘和大池,长丘面积3亩,深2米;大池古潭呈椭圆形,面积5亩,深2.5米。
  乡贤名人
  李伯瑶(612—672)唐总章二年(669)随陈政出镇泉潮间,任前锋分营将,袭卫国公,卒赠定远将军,溢武惠。宋追封殿前都点检、威武辅胜将军。
  李元勋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乙卯科举人,福建乡试第八名亚魁,崇祯四年(1631)任长泰县教谕,历官浙江省严州府同知。
  李远(1834—)秀才。
  现代主要的名人有:
  李海水(1950—),南京军区,师级干部。
  李元兴(1953—),集美大学某学院书记(正处级)。
  (资料提供:李安金李永福李裕华李德国;曾鼎文文/图)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芗城文史资料》

本书系统介绍了漳州市芗城区农村与街道的史料。内容包括:芝山镇简介、天宝镇简介、石亭镇简介、浦南镇简介、街道及其城中村简介等。漳州市芗城区,即原县级漳州市。芗城是福建省漳州市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属东南沿海重镇、军事战略要地。

阅读

相关地名

漳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