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6033
颗粒名称: 北斗村
分类号: K925.7
页数: 8
页码: 202-209
摘要: 芗城区石亭镇北斗村因地处漳州古城北门外,地形似手掌,周围有五个小山头凹下如斗,故名,宋时称永香。该村位于市区北郊五公里处,坐东向西。东与下高坑村接壤,南与北星村连成一片,西邻芝山镇上坂村,北与仙景村毗连。交通便捷,东有漳华公路,后近三一九国道。村域面积1.3平方公里,现有耕地210亩,全村176户,9个村民小组,2380人,均为黄姓。北斗村属丘陵台地,是漳州北乡甘蔗的主产区和蔗糖生产基地,除此还种植水稻、地瓜、花生等,近年还发展柑桔、香蕉。截止2013年统计,全村经济产值2458万元,人均年收入8493元。世称马仁刚烈威猛,神勇无比,在岳山战事中,为保护主帅陈元光突围,血战阵前,脑袋掉了,身躯仍
关键词: 芗城区 石亭镇 北斗村

内容

芗城区石亭镇北斗村因地处漳州古城北门外,地形似手掌,周围有五个小山头凹下如斗,故名,宋时称永香。该村位于市区北郊五公里处,坐东向西。东与下高坑村接壤,南与北星村(同一自然村)连成一片,西邻芝山镇上坂村,北与仙景村毗连。交通便捷,东有漳华公路,后近三一九国道。村域面积1.3平方公里,现有耕地210亩,全村176户,9个村民小组,2380人,均为黄姓。
  北斗村属丘陵台地,是漳州北乡甘蔗的主产区和蔗糖生产基地,除此还种植水稻、地瓜、花生等,近年还发展柑桔、香蕉。著名的宝新引水渠流至该村,有效灌溉田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发展多种经营,开办厂场,修建水泥路面2千多米,扩建710千伏变电站等基础设施,该村经济转变为以工贸为主。尤其是征用本村耕地1500亩,进驻上百家企业的北斗工业园就在村外,虽然隶属金峰开发区,但接纳村民就业达300多人。截止2013年统计,全村经济产值2458万元,人均年收入8493元。
  北斗村一带自远古时代就有人类活动,据《芗城区志·古遗址》记载:北斗出土不少石器,出土石核、石片、刮削器、镞形器103件。但村落形成于南宋庆元二年(1197)迄今800多年。明嘉靖十三年(1534)属龙溪县二十六都霞石社所辖,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属二十六都乌石保所辖,民国28年(1939)属龙溪县浦南区北亭乡,民国36年(1945)区署撤销后属石亭乡,新中国成立初属龙溪县第五区北斗乡,1958年属龙溪县浦南公社。(见《龙海县志》)1961年属漳州市北斗公社,1980年属漳州市石亭公社,1984年属漳州市石亭乡,1992年属芗城区石亭镇。(见《芗城区志》),通行闽南方言漳州口音。
  姓氏源流
  北斗村为黄姓聚居地,据《漳州姓氏》记载,属肇漳黄岸(黄硕卿)派系。“唐垂拱年间(685—688),黄岸从河南光州固始县出任闽潘镇抚,任职四年后,卜居莆田涵江。宋时,十六世裔孙黄颜卿(讳经、字孟典),号致政,任龙岩尉与朱熹交往甚善,朱熹择地漳州龙溪北斗曰:“‘此地大难不忧,大旱丰收’,黄颜卿随即定居于龙溪北斗(今芗城区北斗村)。嘉定六年(1213),黄经携五子黄桂,迁至龙溪霞苑贤舍(今龙海市海澄镇莲花一带)。”
  又据明嘉靖四年(1525)《黄氏族谱(霞苑)原序》记载:黄经(致政)于宋嘉定六年(1213)令椿、松、桧、柏四子留守北斗,带五子黄桂至龙溪霞苑贤舍(今龙海市海澄镇莲花八斗)另行开基繁衍。并分支溪北,屿上、豆巷等地。
  北斗村自黄姓始祖传衍至今二十八世。现有大房、大二房及胶东仔、鼓仔内、祠堂边、南山角、七房头等支脉。现存《黄岸公总谱北斗支系》族谱一册、由黄剑岚为主编的新族谱正在编纂中。
  村落建筑
  北斗村古民居原多为“三开间、五开间”联排堂屋等闽南传统民居建筑,改革开放以来,村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村民都有新建房屋并建设起排列整齐的街道楼房,北斗路、北斗一号路(金达路)、北斗二号路(金华路)远近闻名。宗祠寺庙或重修或新建,比往昔更加堂皇富丽,古村落在城镇化进程中旧貌变新颜。
  崇本堂:黄姓大宗祠堂,由北斗、北星、新厝三村共祭。位在北斗村中,“坐乙向辛兼辰戌,构成为六点金(即六全柱六半柱)计五楣一百三十六斗架,三门一天井。”(见黄文德《黄氏北斗开基述》)原占地约260平方米,建筑面积140多平方米。始建于明隆庆二年(1568),历代屡有修葺,民国28年(1939)重修,2009年重建,总占地面积2739平方米,建筑面积278平方米,为芗城区文物保护点。祠中大灯高悬,上书“理学名贤”。柱联为:北星拱秀孙枝茂;斗室朝堂世泽长。另有昭穆:迁播入南漳,莫忘赫奕先世德;启基来北斗,惟愿垂创后人贤。祠中有一牌匾:“钦赐翰林院”,为褒奖清光绪二十年(1894)甲午恩科殿试黄品潘所立。祠堂中祀有致政公之八世孙扑斋公为首居中的神主三十八尊,文革期间因破四旧欲烧毁,幸有尊宗重祖之裔孙借口“抓革命促生产”,称神主可作桶墙之用取回而藏匿,方免其厄。后于一九七八年正月十六日子时,复将神牌安位,供裔孙祭祀。现每年农历正月十二始至十八日供拜祭,并演戏数日,称“散灯戏”。
  北斗辅顺将军庙:坐落于北斗村中盐巷口右边,俗称北斗庵。该庙奉祀主神为陈元光部将马仁,民间尊称“马王爷”。因南宋绍兴年间,宋高宗敕封马仁为“辅顺将军”,故此庙应始建于南宋后期。(见《开漳圣王宫庙集(一)》)历代屡有修缮,庙内现存清乾隆、咸丰、宣统重修碑记,1992年重修,由北斗、北星、新厝三村百姓共同奉祀。配祀有观音菩萨,伽蓝爷、土地神等五尊神祗,历来香火鼎盛,为芗城区文物保护点。该庙结构为单檐歇山顶,抬梁式木构架,上下殿,中天井,三门一廊,前有大砖埕。建筑面积200多平方米,占地600多平方米。柱联为:北关受追封,唐史无名何足惜;斗宫欣揜映,闽疆有庙可同光。庙内存有一匾,额书“北方保漳”。据传此匾由来:清代太平军兴起,兵荒马乱,村民惶惶不安,宗亲黄邦瞻与漳州官府素有往来,为保全北斗全村,以防匪患兵灾骚扰,私陈于官,求匾庇护,泽彼苍生。官原与“北斗保漳”题款,但黄自谦婉辞,请改为“北方保漳”,此匾高悬至今。
  北斗“联辉”古寨:闽南许多古村落均有建寨,实际上是土楼,族人为防兵匪战乱不测之用。据传村北寨顶山原有一古寨,解放前尚留有寨墙系三合土,厚0.8米,寨门由石块垒成。但时代之更迁,寨已毁,仅存一碑,此碑现存在大宗祠堂内,上刻“北斗联辉”,落款“乾隆三十三年戊子辰月谷旦仝立”。现山脚下,北星村一小自然村正面对此寨而得名“寨脚”。
  “十二湖”集市:原村中繁华之地有一条街,俗称“十二湖”。自古以来,每日清晨,这里开店摆摊,人来人往,买卖两便,极为热闹,形成集市。而村北原有一片松林(新中国成立前存活97棵)加上周边栽有数十株龙眼树,枝繁叶茂,郁郁葱葱,被称“松柏仔林”。此林与联辉古寨相距数百米,古寨、松林相互映衬,蔚为景观。可惜大跃进时大炼钢铁,此片树林全被砍伐夷为平地,后在此建起一座北斗会场(亦作戏台),台前露天广场,长53米,宽40多米,总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于是1961年间将原集市迁来此处,以“新十二湖”称之。现仍为一农贸集市,每日早聚午散,购销活跃,便利四周村民。
  南山大厝:位于大社中坐卯向酉兼甲庚,为三座同坐向之毗连大厝,分别祀有鼓仔内,大二房、二凤之支系祖先神位,供祭祀。
  此外,全村由于地势较高,自古以来多饮用井水,现存古井多达30口,百年以上古树4株。
  民俗文化
  “马王爷”出巡活动:每年农历正月初四举行请神祗出庙巡游全村。依俗例,全村上一年一个新婚青年和第一个生男丁者为首负责全村筹资并组织。届时,在全村身穿青布长衫手执大烛的耆老带领下,抬着马王爷、观音菩萨、伽蓝爷、土地神等神座“出巡安民”。在鼓队、乐队、旗队等护送下,一路锣鼓齐鸣,燃放鞭炮,巡游全村大街小巷。所到之处,各户门前摆上香案,焚香点烛放炮祈拜迎送,当晚还演戏酬神,祈求合社平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丁兴旺。
  “九月半节”:每年农历九月十七日,北斗村举行全年最热闹的节庆,以纪念马仁寿诞。其中缘由:据传北斗社开基之后,随着人口繁衍激增,兼之匪患病瘟时有发生,村民希望有安境护土的神灵庇佑。世称马仁刚烈威猛,神勇无比,在岳山战事中,为保护主帅陈元光突围,血战阵前,脑袋掉了,身躯仍然立于马上横刀御敌。于是祖上视为保护神,建“辅顺将军庙”奉祀,以供膜拜,延续至今。每年这一天,北斗黄姓族人家家户户杀鸡蒸粿,备有各种供品到庙朝拜马公爷公。此外,还大宴宾客,当晚演戏敬神,热闹非凡。当日亲朋戚友纷至沓来,小集市各地商贩云集,村民盛情款待客人,把节庆办成美食节。
  三平祖师公香阵:早在百年前,北斗村每家每户都有供奉祖师公神位,还自发组织“三平祖师公会”。每年春季组成香阵到平和三平寺进香朝圣。年复一年,代代相传,至今尚保存着二面民国30年(1941)梅月制作的进香大旗。当时由于交通不便,每次往返数日,所有供品都是肩挑手提。先步行到天宝茶铺坐船,直到南靖县汤坑,再步行,翻山越岭抵达三平寺。参加人数由一百多人增加到现在的四五百人。进香的日子改在农历二月,并由“祖师公定日”,即从二月初一日开始逐日掷杯,掷到连续三个圣杯的日子就是进香日。现交通发达,香阵当日返回后,当晚聘请戏班演戏,由信众出资答谢。近年,虔诚的村民自发集资175万元,建起一座总面积2100平方米的“三平祖师公北斗分庙”,于今年农历二月二十二日落成,奉祀三平广济祖师和侍者公,供善男信女朝拜。
  乡贤名人
  北斗黄氏历代重视践行“耕读为本”的祖训。耕以丰衣食,读以振家风。办书塾、学校,培养本村子弟。值得一提的是该村的北斗小学成立较早,解放前即是漳州北乡规模较大的中心小学。乌石乡十多个村的一些子弟都曾到这所小学上高小受教育。但据传北斗村信守肇基祖黄致政当年交代“留守北斗”之训,故较少外出发展。古代乡贤名人多出自霞苑贤舍(莲花八斗),加之族谱提及“北斗中断之世系现无可稽”,故乡贤有待查考补充。北斗村于新中国成立后迄今有中专生351人,大学生232人。较出色的有:黄子陆,曾任漳浦县委常委、芗城区人大副主任;黄天素,曾任福建前线部队广播电台副台长、副团职;黄奋华,曾任漳州市人大农经委副主任等,此外还有黄露祥、黄通辉等科级干部十多人。
  附:黄经(1157—1237)北斗村开基祖,据嘉靖四年(1525)修纂《黄氏族谱(霞苑)原序》载明:“绍熙元年(1190)来漳为龙岩尉(今公安局长)居官”,“廉以律己,慈以抚众,听讼之际,平易化道,不禁不刑,囹圄空虚,政隙则巡行阡陌,以劝农大得民心,公生性清逸,重风化,轻名利,莅位三载欲解绶,而垂发鬓白者约以万计叩涕恳留,壅门三日,公甚难忍,再任三载,遂致政,因以为号焉。”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芗城文史资料》

本书系统介绍了漳州市芗城区农村与街道的史料。内容包括:芝山镇简介、天宝镇简介、石亭镇简介、浦南镇简介、街道及其城中村简介等。漳州市芗城区,即原县级漳州市。芗城是福建省漳州市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属东南沿海重镇、军事战略要地。

阅读

相关人物

黄水根
责任者
黄松才
责任者
黄高水
责任者
曾鼎文
责任者
郭谋忠
责任者
冯水国
责任者

相关地名

芗城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