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落建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6019
颗粒名称: 村落建筑
分类号: K925.7
页数: 5
页码: 180-184
摘要: 南山村曾建有多座古建筑,有一古山寨叫南山寨;有两座石楼叫永耀楼和龙福楼;有两座寺院叫大竹院和黄脖子院。这些古建筑,除永耀楼还残存墙体外,其余都已不见原物,虽然原建筑物没有保留下来,但其名称却作为该方位的地名,流传至今。全部由条石垒砌,开一拱门,楼墙厚约3米,楼圆径约100米,水井一口,没有楼匾。南山村保存较好的古建筑有二座,一是南山威惠庙,一是玄天上帝庙。可惜朝兴宫的石鼓已失踪。朝兴宫在解放后,改为村生产队仓库,体制下放后,恢复由陈氏族人管理的传统。近年来,因水土流失,大涧已淤塞,加上周边道路网建设通车,古桥梁和古道几乎处于荒废状态。
关键词: 芗城区 石亭镇 南山村 村落建筑

内容

南山村曾建有多座古建筑,有一古山寨叫南山寨;有两座石楼叫永耀楼和龙福楼;有两座寺院叫大竹院和黄脖子院。这些古建筑,除永耀楼还残存墙体外,其余都已不见原物,虽然原建筑物没有保留下来,但其名称却作为该方位的地名,流传至今。
  永耀楼,是圆形石楼,共两层。全部由条石垒砌,开一拱门,楼墙厚约3米,楼圆径约100米,水井一口,没有楼匾。1960年,修建大水港水利工程,石楼除尚有人居住房的14间保留,其余拆解,石料运送大水港水利工程,此后,石楼逐渐废弃。村中留有残石匾,仅碎片二枚,上残存“南山”二字楷书,未知是那座古建构件,村子里还散落一些古石槽、古石臼等。南山村保存较好的古建筑有二座,一是南山威惠庙,一是玄天上帝庙。
  南山威惠庙,原名朝兴宫,始建年代不详。从古庙址中遗留下来的建筑石构件中,有宋代风格的石柱础,石盂,石鼓,原朝兴宫有一对石鼓,其形状和浮雕的花纹,酷似现存松洲威惠庙里的石鼓。可惜朝兴宫的石鼓已失踪。庙前遗存朝兴宫拜亭覆盆式石柱础一对,圆径65厘米。由以上文物来推测,南山威惠庙前身至迟在两宋之际就已建成,南山村此时已是人口众多,经济活跃的一个村落。
  朝兴宫在解放后,改为村生产队仓库,体制下放后,恢复由陈氏族人管理的传统。
  2005年,南山村全村村民集资重修朝兴宫,重修之后改称威惠庙。庙共两进,悬山顶。首进供奉观音,保留明万历年间的石神案。内殿主祀开漳圣王陈元光,左右配祀马仁、关云长。
  南山威惠庙是泉州南安县石井镇仙景村安保宫的祖庙,仙景村洪氏乡亲每年都来南山威惠庙谒祖。仙景安保宫,主祀开漳圣王,据传早在明代,南山威惠庙的香火由来此做生意的石井商人传到仙景,并且保持每年正月(原为六月)来南山挂香的传统,以前都步行前来,每次来人数百人,甚至超过千人。2005年6月30日,金门县原县长陈水在率200人的参拜团来南山威惠庙朝拜。2007年,新加坡开漳圣王文化联谊会会长陈宽成回大陆参加开漳圣王文化联谊大会,听说南山村的千年铁树及威惠庙,慕名来南山威惠庙祭拜,并赠送牌匾存念。除远道而来的台胞和华侨,周边的乡亲也不乏慕名而来的事例,2012年,长泰县林墩下圩社乡亲百馀人,组团来南山威惠庙朝圣、联谊,并已形成惯例,常来常往。
  南山威惠庙是漳州市开漳圣王文化联谊会的单位会员,踊跃参与了开漳圣王文化的交谊活动,2006年,派代表赴新加坡参加首届国际开漳圣王文化交流大会,2008年,派代表赴台湾参加国际第二届开漳圣王文化交流大会,参会期间,广泛地与彼岸的高雄凤山开漳圣王庙、草湖玉尊宫进行交流,2012年,南山威惠庙派代表赴马来西亚槟城参加国际第四届开漳圣王文化节,与马来西亚陈坤海会长互赠礼品。南山威惠庙至始至终积极参与国际开漳圣王文化的交流,同样,也热衷与周边的开漳圣王宫庙进行密切的联谊,先后组团与芗城新桥威惠庙、天宝凤园威惠庙、天宝葫芦庵,南靖凤安庙、龙文檀林等威惠庙等进行圣王文化交流,增进了解,促进圣王文化的深入开展。初步估计,每年来南山威惠庙朝圣的民众超过万人,不仅有本地,也有外地来的,不仅本省,也有外省,不止是大陆,也有海外的。
  玄天上帝庙,设在永耀楼内,由南山社黄氏族人修建。单进悬山顶,主祀玄天上帝,配祀南海观音、关帝。前几年,黄氏族人捐资,将玄天上帝庙修葺一新。
  千年铁树,南山村有一宝物是千年铁树,铁树长在山仔顶南麓,威惠庙前,据说树龄已有1200年。据《漳州地名录》:“南山村内有千年铁树,高6米,胸围2.32米,直径0.7米,曾长树杈42枝,树冠4米馀,为国内罕见古苏铁。”千年铁树的干、枝象佛手,每年都要结出金灿灿的花蕊,花蕊末端结圆珠子,很象凤凰的眼睛,碧绿的叶尾酷似凤凰的羽毛。每到花开季节,在铁树顶端中央,有球状十多朵小花蕊围绕几朵大花蕊,外围是舒展勃发的翠叶,整个造型犹如凤凰展翅,跃跃欲飞。1997年,千年铁树被列入福建古树名木,是芗城区首批入选的省级古树名木之一。
  南山墟,南山村坐落于北溪与西溪之间高地带,站在村中山头,两溪如带,尽收眼底。南山村东路通浦南镇,西路达天宝镇,北溪与西溪,天宝与浦南之间,水陆两路几乎是在南山等距相遇,也自然形成了南山墟。墟场设在村落的西北角,清代曾是漳州北郊的一大农贸市场,至抗战时期,因水陆交通受限,南山墟逐渐废弃,现存遗址。
  古石桥,位于村北布坑前社交界的大涧上,由三片大条石拼铺的卧式桥梁,可通牛车、马车,自古是南山村与北溪溪畔村社的交通线上必经之地。近年来,因水土流失,大涧已淤塞,加上周边道路网建设通车,古桥梁和古道几乎处于荒废状态。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芗城文史资料》

本书系统介绍了漳州市芗城区农村与街道的史料。内容包括:芝山镇简介、天宝镇简介、石亭镇简介、浦南镇简介、街道及其城中村简介等。漳州市芗城区,即原县级漳州市。芗城是福建省漳州市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属东南沿海重镇、军事战略要地。

阅读

相关人物

陈亚金
责任者
张大伟
责任者
江焕明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漳州
相关地名
千年铁树
相关专题
永耀楼
相关作品
南山威惠庙
相关作品
玄天上帝庙
相关作品
南山墟
相关作品
古石桥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