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6016
颗粒名称: 南山村
分类号: K925.7
页数: 9
页码: 177-185
摘要: 南山村,位于芗城北郊,属石亭镇辖区的一个行政村,由南山社、楼脚社、山仔顶社3个自然村组成。南山村的方位正好处于近年建成的三条公路的夹角之中,东南走向是漳华路,北是厦成高速公路,西南走向是厦蓉高速公路,这三条公路形成的大三角,正好圈住南山村绝大部分的地盘。南山村可种植土地约1600亩,其中耕地约1200余亩,丘陵约400余亩。总人口900多人,250户。主要姓氏有黄、陈、郑、李、邱、林、邹、王,宗祠有黄氏宗祠崇本堂,陈氏宗祠孝思堂。玄天上帝庙,设在永耀楼内,由南山社黄氏族人修建。
关键词: 芗城区 石亭镇 南山村

内容

南山村,位于芗城北郊,属石亭镇辖区的一个行政村,由南山社、楼脚社、山仔顶社3个自然村组成。其四至是:东邻鳌门村,西接天宝埔里村,南连秋坑村,北抵浦南镇布坑村。南山村的方位正好处于近年建成的三条公路的夹角之中,东南走向是漳华路,北是厦成高速公路,西南走向是厦蓉高速公路,这三条公路形成的大三角,正好圈住南山村绝大部分的地盘。南山村可种植土地约1600亩,其中耕地约1200余亩,丘陵约400余亩。总人口900多人,250户。主要姓氏有黄、陈、郑、李、邱、林、邹、王,宗祠有黄氏宗祠崇本堂,陈氏宗祠孝思堂。
  南山村的名称,在明清方志中有明确记载,宋属龙溪县游仙乡瑞泉里,明属龙溪县二十三四都,清代改为二十一都南山保,设有南山墟,据传,明代就形成繁荣的农贸集市,当年四面八方来赶墟的商贩熙熙攘攘,有一南安生意人来此做买卖,还把南山宫的香火带回去,分香膜拜,现村中尚存墟场的遗址。南山村坐落于九龙江北溪与西溪之间的隆起带,按传统说法,南山是坐在龙脉上的村庄。龙脉自西北向东南绵延,这是天宝大山向芗城延伸的山脉,南山村正处于天宝大山的东南麓的高地,这也许是得名南山的一个缘由。南山村范围内,大有六座山头,六座山头成西北向东南走向分布,这与龙脉行龙方向一致。其中四座在村落的西北边缘,二座在村落之中。村外的四座山分二组,成南北对峙,北端山头上古代曾建有南山寨(现仅见遗址),与之相毗连的是石山,山上石料丰富,是当地建筑取材的石矿,从前在此山采石建南山寨,寨子废弃后,石材运下山,建永耀楼。石山现已被厦成高速公路一分为二,南边的两座山头是黄脖子山、崎山。两组山头隔着山谷,山谷有涧流,是灌溉农田的主水源。涧流发源于天宝大山,水流稳定,当地人称为大涧,村民在山谷底设闸修渠,引水灌溉农田。四座山头与村落之间,间隔三大片平整过的农田。南山村落北端有一座山冈,叫山仔顶,与之成东南犄角之势的是石交椅山,村落建筑群在二座山头之间,大致形成南北走向的纵形分布。近年来,新村建设往古村落的东、西、南二个方向扩展。
  南山村历史上称有十八社半,自北向南有:山仔顶、院后、下埤、岽坂、土坑尾、田下角、南山墟、石路角、庵滨杨、下寨林、社尾、鸡厝、铁扇虎、后山、后壁顶、内厝里(李)、石堀、湖内底。这此自然聚落依地势星罗棋布,随着人口增长,聚落扩大,连成一片,形成如今南山村的村貌。
  南山村主要生产方式,由于有源自天宝大山稳定的水系,南山村曾是产粮区,拥有连片的水稻田,约600亩,园地种植甘蔗、花生、地瓜等经济作物,在秋季,田园广种小麦。体制下放后,出现有多种经营,原来的稻田大部分改种蔬菜,有的挖塘养鱼,坡地种植果树,如龙眼、香蕉,部分园地改作养殖场、加工厂等。村中从事农业劳动的人越来越少,生产模式呈多样化。
  姓氏源流
  南山村姓黄的人数最多,约有500人。无族谱,据《漳州姓氏》介绍,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黄郡庠从坂头(今龙文区朝阳镇坂头社)迁来南山定居,为南山黄氏开基祖。南山黄氏属黄杰派,黄杰,河南固始人,唐天宝年间(742—756)任枢密使。后裔黄文夔,迁龙溪篁坑(今龙海角美石美村东门社)。文夔传三子,度、护、保,后人称“三黄派”。另据《坂头黄氏族谱》(残本)记录,黄文夔,别名天祥,唐嗣圣年间(684)随陈元光入漳,传至五代后梁贞明间(915—920)曾孙兴嗣,择居海洋里锦宅。传到南宋黄体中,于淳熙八年(1181)登进士(特奏名)任广州推事官,不久,隐居北溪坂头。后裔再迁天宝南山东,具体年代及开基祖不详。南山村有黄氏宗祠。
  南山陈氏的人数约300人,据村中众多老人回忆,南山陈氏祖坟原在五里沙,迁回村中时,墓碑已无存。由于南山陈氏族谱失传,祖墓碑记失踪,至今尚无法确认南山陈氏来自何方。南山村有陈氏宗祠,堂号孝思堂。
  南山村还有郑(12人)、李(26人)、邱(13人)、林(30人)、蒋(19人)、邹(10人)等姓氏若干。
  村落建筑
  南山村曾建有多座古建筑,有一古山寨叫南山寨;有两座石楼叫永耀楼和龙福楼;有两座寺院叫大竹院和黄脖子院。这些古建筑,除永耀楼还残存墙体外,其余都已不见原物,虽然原建筑物没有保留下来,但其名称却作为该方位的地名,流传至今。
  永耀楼,是圆形石楼,共两层。全部由条石垒砌,开一拱门,楼墙厚约3米,楼圆径约100米,水井一口,没有楼匾。1960年,修建大水港水利工程,石楼除尚有人居住房的14间保留,其余拆解,石料运送大水港水利工程,此后,石楼逐渐废弃。村中留有残石匾,仅碎片二枚,上残存“南山”二字楷书,未知是那座古建构件,村子里还散落一些古石槽、古石臼等。南山村保存较好的古建筑有二座,一是南山威惠庙,一是玄天上帝庙。
  南山威惠庙,原名朝兴宫,始建年代不详。从古庙址中遗留下来的建筑石构件中,有宋代风格的石柱础,石盂,石鼓,原朝兴宫有一对石鼓,其形状和浮雕的花纹,酷似现存松洲威惠庙里的石鼓。可惜朝兴宫的石鼓已失踪。庙前遗存朝兴宫拜亭覆盆式石柱础一对,圆径65厘米。由以上文物来推测,南山威惠庙前身至迟在两宋之际就已建成,南山村此时已是人口众多,经济活跃的一个村落。
  朝兴宫在解放后,改为村生产队仓库,体制下放后,恢复由陈氏族人管理的传统。
  2005年,南山村全村村民集资重修朝兴宫,重修之后改称威惠庙。庙共两进,悬山顶。首进供奉观音,保留明万历年间的石神案。内殿主祀开漳圣王陈元光,左右配祀马仁、关云长。
  南山威惠庙是泉州南安县石井镇仙景村安保宫的祖庙,仙景村洪氏乡亲每年都来南山威惠庙谒祖。仙景安保宫,主祀开漳圣王,据传早在明代,南山威惠庙的香火由来此做生意的石井商人传到仙景,并且保持每年正月(原为六月)来南山挂香的传统,以前都步行前来,每次来人数百人,甚至超过千人。2005年6月30日,金门县原县长陈水在率200人的参拜团来南山威惠庙朝拜。2007年,新加坡开漳圣王文化联谊会会长陈宽成回大陆参加开漳圣王文化联谊大会,听说南山村的千年铁树及威惠庙,慕名来南山威惠庙祭拜,并赠送牌匾存念。除远道而来的台胞和华侨,周边的乡亲也不乏慕名而来的事例,2012年,长泰县林墩下圩社乡亲百馀人,组团来南山威惠庙朝圣、联谊,并已形成惯例,常来常往。
  南山威惠庙是漳州市开漳圣王文化联谊会的单位会员,踊跃参与了开漳圣王文化的交谊活动,2006年,派代表赴新加坡参加首届国际开漳圣王文化交流大会,2008年,派代表赴台湾参加国际第二届开漳圣王文化交流大会,参会期间,广泛地与彼岸的高雄凤山开漳圣王庙、草湖玉尊宫进行交流,2012年,南山威惠庙派代表赴马来西亚槟城参加国际第四届开漳圣王文化节,与马来西亚陈坤海会长互赠礼品。南山威惠庙至始至终积极参与国际开漳圣王文化的交流,同样,也热衷与周边的开漳圣王宫庙进行密切的联谊,先后组团与芗城新桥威惠庙、天宝凤园威惠庙、天宝葫芦庵,南靖凤安庙、龙文檀林等威惠庙等进行圣王文化交流,增进了解,促进圣王文化的深入开展。初步估计,每年来南山威惠庙朝圣的民众超过万人,不仅有本地,也有外地来的,不仅本省,也有外省,不止是大陆,也有海外的。
  玄天上帝庙,设在永耀楼内,由南山社黄氏族人修建。单进悬山顶,主祀玄天上帝,配祀南海观音、关帝。前几年,黄氏族人捐资,将玄天上帝庙修葺一新。
  千年铁树,南山村有一宝物是千年铁树,铁树长在山仔顶南麓,威惠庙前,据说树龄已有1200年。据《漳州地名录》:“南山村内有千年铁树,高6米,胸围2.32米,直径0.7米,曾长树杈42枝,树冠4米馀,为国内罕见古苏铁。”千年铁树的干、枝象佛手,每年都要结出金灿灿的花蕊,花蕊末端结圆珠子,很象凤凰的眼睛,碧绿的叶尾酷似凤凰的羽毛。每到花开季节,在铁树顶端中央,有球状十多朵小花蕊围绕几朵大花蕊,外围是舒展勃发的翠叶,整个造型犹如凤凰展翅,跃跃欲飞。1997年,千年铁树被列入福建古树名木,是芗城区首批入选的省级古树名木之一。
  南山墟,南山村坐落于北溪与西溪之间高地带,站在村中山头,两溪如带,尽收眼底。南山村东路通浦南镇,西路达天宝镇,北溪与西溪,天宝与浦南之间,水陆两路几乎是在南山等距相遇,也自然形成了南山墟。墟场设在村落的西北角,清代曾是漳州北郊的一大农贸市场,至抗战时期,因水陆交通受限,南山墟逐渐废弃,现存遗址。
  古石桥,位于村北布坑前社交界的大涧上,由三片大条石拼铺的卧式桥梁,可通牛车、马车,自古是南山村与北溪溪畔村社的交通线上必经之地。近年来,因水土流失,大涧已淤塞,加上周边道路网建设通车,古桥梁和古道几乎处于荒废状态。
  民俗文化
  南山村的民俗活动,以围绕威惠庙和玄天上帝庙的神明崇拜,也就是以黄、陈两姓族群的活动为主线,族群之间彼此进行互动互联,形成风气,世代沿袭下来。
  正月十五,是南山村全村的盛大节日,以最隆重的仪式进行庆祝,这天举行游神活动,开漳圣王、玄天上帝和庙里供奉的神像,悉数坐銮轿出巡,全村村民都动员起来,锣鼓乐队开道,大鼓凉伞队殿后,年轻人轮番抬銮轿,游神队伍环绕全村,一路上锣鼓喧天,热热闹闹,妇女们在家门口设供桌,摆祭品,燃香点烛,恭迎神明到来。一听到巡神锣鼓声,妇女们就举香膜拜,焚烧银纸寿金。神明銮轿临近家门时,孩子们点燃鞭炮烟花等,全家老少祈求神灵降福攘灾,合家平安。在解放前,游神仪式安排在夜间,护送銮轿队伍人人手持火把照明,并家家户户分送大红芦柑。
  二月十三,是开漳圣王诞辰,全村各姓氏村民及围边信众进庙上香,求神保佑合家平安。传统的做法,此日是陈氏村民宴请本村黄氏村民和亲戚好友的节日。
  三月初三,玄天上帝生日,村民带祭品到庙上香。
  四月初一,伽蓝爷诞辰,村民信众自备祭品进庙上香。
  五月十三,帝君诞辰,全村信众自备祭品进庙祭拜。
  六月十八,观音诞辰,全村信众自备祭品进庙祭拜。
  八月十五,土地公诞辰。
  九月十八,辅顺将军(马仁)诞辰,此日是南山村又一个大节日,村中请来戏班,连续几夜通宵演出地方戏,每家每户设宴款待外来的亲朋好友。
  十月十五,三界公诞辰,全村信众自备祭品进庙祭拜。
  南山村有二组锣鼓乐队,一组大鼓凉伞队。每逢开漳圣王诞辰、马公诞辰等或大型庆典,锣鼓队和大鼓凉伞队到场助兴,增加喜庆气氛。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芗城文史资料》

本书系统介绍了漳州市芗城区农村与街道的史料。内容包括:芝山镇简介、天宝镇简介、石亭镇简介、浦南镇简介、街道及其城中村简介等。漳州市芗城区,即原县级漳州市。芗城是福建省漳州市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属东南沿海重镇、军事战略要地。

阅读

相关人物

陈亚金
责任者
张大伟
责任者
江焕明
责任者

相关地名

芗城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