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亭镇简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6001
颗粒名称: 石亭镇简介
分类号: K925.7
页数: 62
页码: 148-209
摘要: 石亭镇位于芗城区北郊,因驻地有一乌石大磐和一座古亭而得名“乌石亭”,简称石亭。东连龙文区朝阳镇,西靠天宝镇,南接北环城路,北与浦南镇毗邻。2013年统计,全镇面积46.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0311亩,户数11770户,人口42562人,其中男21506人、女21057人,辖24个行政村共49个自然村,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镇人民政府驻石亭南路1号,距市区8公里。明清时期属龙溪县二十六都。石亭是革命老区,乌石、埔尾、高坑、塘边4村是1929年至1932年漳州北乡农民运动革命据点村。1930年5月29日,爆发了农民武装暴动,称为“乌石暴动”;1932年4月红军入漳前后,埔尾庵是漳州北郊农民赤卫队营地。乌石村为多姓居住地,以高姓为主。
关键词: 芗城区 石亭镇‘漳州

内容

石亭镇位于芗城区北郊,因驻地有一乌石大磐和一座古亭而得名“乌石亭”,简称石亭。东连龙文区朝阳镇,西靠天宝镇,南接北环城路,北与浦南镇毗邻。2013年统计,全镇面积46.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0311亩,户数11770户,人口42562人,其中男21506人、女21057人,辖24个行政村共49个自然村,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附表、地图)。镇人民政府驻石亭南路1号,距市区8公里。
  明清时期属龙溪县二十六都。民国24年属龙溪县第五区;民国28年属龙溪县浦南区,有北亭乡(辖8个保)、龙园乡(辖8个保)与五凤乡的高坑、下浦、上浦、塘边4保;民国36年属龙溪县乌石乡,辖14个保。1949年9月,属龙溪县第五区;1952年,分属龙溪县的第五区和第十区;1956年3月属龙溪县石亭区的石亭乡、北斗乡;1958年撤区并乡,石亭、北斗合并为石亭乡;1958年9月属龙溪县星火公社;1959年3月,石亭属龙溪县天宝公社、北斗属浦南公社;1960年8月,天宝、浦南2个公社均属龙海县;1961年6月由龙海县划归漳州市,建立石亭、北斗两个公社;1980年8月石亭、北斗合并为石亭公社;1984年10月撤销公社设石亭乡人民政府;1985年7月市改区,石亭为区辖乡;1992年4月改制为石亭镇。
  石亭是革命老区,乌石、埔尾、高坑、塘边4村是1929年至1932年漳州北乡农民运动革命据点村。1930年5月29日,爆发了农民武装暴动,称为“乌石暴动”;1932年4月红军入漳前后,埔尾庵是漳州北郊农民赤卫队营地。
  镇境属平原丘陵地带,主产水稻和甘蔗、花生等,盛产香蕉、西瓜、蔬菜、畜禽。1996年以后,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速农业生产综合发展,取得较好成效。先后被列为“省科技示范乡镇”、“省农科教结合示范乡镇”、“全省农业专业合作社建设示范点”、漳州市“菜篮子“基地。2013年统计,全镇规模以上企业40家,实现工业总产值275445.35万元,其中规模以上238142.10万元。
  辖区内文物古迹有塘边宝莲寺、龙湫陈氏宗祠功德堂;南山村旅游景点有“开漳圣王”南山威惠庙、千年铁树、参天古榕树、古井等“北乡四宝”;农民赤卫队营地旧址——埔尾庵。
  附:芗城区石亭镇行政村、社区基本情况
  石亭镇区域图
  2013年完成农业总产值3.05亿元;规模工业产值7.01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5.6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4.43亿元,其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2.42亿元,比增220%;限额以上社会零售额9650万元,比增86.7*;实现合同外资3080万美元,外贸出口1300万美元;财政收入7156万元,比增22.9%。农民人均纯收入7760元,比增12%。
  今年共引办注册300万元以上企业5家,其中:工业2家,注册资金分别为1000万元、100万元美元;商贸企业3家,注册资金共2600万元。注册资金2980万美元的卫浴节能产品项目已办理外资批准证书。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投建3个;新征项目建设用地530亩。
  (王和贵 撰)
  芗城古村落之十一
  乌石村
  村社概况
  乌石村,位于漳州城西北方向10公里处,村庄北接石亭镇区,南对高坑村,东临蔡前、田边村,西靠塘边村与埔尾村。乌石村土地面积1.5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68亩,人口1685人,332户,8个村民小组。明清时期属龙溪县二十三四都。民国时期属龙溪县五区五凤乡,1958年属龙溪县星火公社石亭耕作区,1961年属漳州市石亭公社,1984年属石亭乡,1992年属石亭镇,辖乌石、许厝厝林2个自然村。乌石村主产甘蔗、水稻、花生。1962年大水港水利工程建成后,水稻生产大幅度增长,乌石村成为水稻和甘蔗重要产区。2013年,社会总产值9125.12万元,年人均纯收入12389元。
  村庄得名乌石,是因为村庄东面的一个小山上自古耸立着一处巨大而怪异的乌石磐。这乌石磐通体乌黑浑圆,沿中间裂成两半,突出耸立在小山顶处,高20米左右,占地约6-7分。这乌石磐是周围一带的制高点,方圆数十里外四里八乡的百姓远远就可以瞅见,甚是显眼。站在其顶上往南可远眺江东马崎九龙江西溪与北溪两江汇合处,近可看到漳州西门和北门汽车沿土路驶出卷起的灰尘;往南望则与九龙江西溪对面的圆山遥遥相对。
  关于这乌石磐,有一个远古的传说。相传远古时,上天降下两妖物,一个化为圆山,为土山;另一个化为乌石磐,为石山,分别矗立在九龙江西溪的南北两岸。这两山不断地竞相长大,要一争高低、大小,眼看着就要堵住九龙江了,土地神急急忙忙赶上天廷奏明玉皇大帝。于是玉帝派虎神下界按住圆山,沿其周围不断地往下耙土,形成圆山十八道沟壑,自此圆山不再是圆的,有十八面。玉帝又派雷神把乌石磐劈成两半。自此两山不再长大,四乡百姓安居乐业。
  这乌石磐本是一处奇异的地理景观,可惜的是,由于漳州北乡自古缺少建筑用石料,1953年后,乌石磐遭到解体的厄运。这年春,漳华路改扩建时,公路沿途涵洞用石取自乌石磐。之后漳州机场、漳州人民剧场、华侨新村里的西沟池等地的建设用石也都来自乌石磐。到1963年,乌石磐彻底消失!连同其周围较小的石块都被取走,乌石山几乎被铲平。
  姓氏源流
  乌石村为多姓居住地,以高姓为主。据《龙溪县志》记载,最早迁入乌石村是高姓,约在元泰定二年(1325),按此推断,乌石建村历史距今应有700年。高姓刚在乌石村立足,接踵而来的是陈姓、林姓,也不知在什么年代,杨、吴、卞、黄、李、许、郑等姓也相继迁入。现在,高姓约占全村人口的60%,陈姓约占全村人口的20%,林姓约占全村人口的10%;杨、吴、卞、李、黄、许、郑等其他姓大都只有10余户,或数户。
  据现有史料考证,乌石村高姓最早从石码高坑迁来定居,再往上溯,石码高坑、乌石高姓祖上均来源于漳浦城关高厝巷。陈、林两姓到明初始迁入,陈姓来源于龙海九湖马岭;林姓来源于龙文区土白社。后来,杨、卞、吴相继来此定居,后人相传有“乌石先有高、陈,后有林、杨、吴等。”
  最早在元泰定二年(1325)迁来乌石村定居的高姓先人现已无从考究。但按照乌石村高姓现存的族谱记载,乌石村高姓先祖最早可追溯到明嘉靖年间,至今已繁衍到十六世。在乌石村,高姓后裔按其在村庄里的居住方位和来源现分为:大井高、井尾高、尾厝高、青砖高、三间高、五间高。乌石村高姓的一世公名叫高有,以流浪补伞为生(后代祭祀时呼其名为“乞食公”),葬于乌石村与田边村交界处的西山林。之后,二世公为大井高、井尾高的先祖;三世公为尾厝高的先祖;四世公为青砖高的先祖。高有的后人传五代后,便开始兴旺起来。当时有高姓兄弟二人(为五世公)先后富裕起来,兄长先建起三间砖房;小弟后来居上,建起五间砖房,这两座三间、五间砖房保存至今。现在乌石高姓约有150人是建起三间砖房的兄长的后代,称三间高;约有700余人是建起五间砖房的小弟的后代,称五间高。其他的大井高、井尾高、尾厝高、青砖高的后代共约有100人。
  乌石村五间高的后人对自己的先祖是如何富裕起来有一个有趣的传说。相传有一天田边村做社戏,其先祖去看戏,走到村口,就有一只大母猪紧跟其左右,在戏场看戏时也始终不肯离去。戏散后,也跟着先祖回家,先祖心想也许是邻社某人家走失的母猪,就在偏屋暂且收留它。第二天,在收留大母猪的偏屋发现满地的金银财宝。从此他发家致富、子孙满堂。这一传说也许可以反映出乌石村历史上就有繁殖猪仔的鼎盛时期。
  村落建筑
  现在乌石村庄的主体结构是由高姓奠定的,整个村庄背靠安山,面朝南,稍微偏东,依山势渐次降低排开。原村庄前有一大池塘,约30余亩,整个村庄靠山临水,甚是别致。只可惜后来池塘逐渐淤积,并不断有村民在其上建房屋,到如今剩下不足5亩,现在村委会就建在原池塘的上面。
  村里现存的古厝多为闽南传统民居“二进三间起”(一进为门厅及左右两间正房,二进为大厅及左右两间正房,中间为天井及左右偏房)样式;也见二、三座精致的“二进五间起”(相比“三间起”是一进和二进间各多出两间正房)。村里现存的最早古厝为高姓所有,为“三间起”,据村里的老人讲,是明万历年间留下的,房屋的下部为石条所砌,上部则为土墙,现在基本倒塌。明万历后,民居建筑的下部为石条所砌,上部则为红砖或青砖,现在保存完好也还有十余座,有“三间起”的,也有“五间起”的。到清朝、民国时,村里的民居或为砖木、或为土墙,显然不如明代的。
  乌石村里其他姓都不与高姓混居,而是另辟地点聚居。在村庄主体结构的西南角是杨、卞、吴的居地;再往南100米,是陈姓聚居地;继续往南200余米是许厝林自然村,是林姓聚居地。1993年后,随着漳华路改扩建以及石亭镇区扩大,村民大都迁出旧村,沿漳华路两边及在石亭镇区建新房。
  乌石村现有高氏宗祠和林氏宗祠两座,高氏宗祠名孝德堂,始建于清嘉庆二十年(1815)。该祠坐南朝北,分前、后二进,宽13.5米,深12.5米,占地0.65亩。前面通街,后面通山。为砖木结构,平房厅堂,上下对廊。原内祠有砖雕图案,人物、山水、禽兽、鸟虫栩栩如生,供先祖高东溪牌位。该祠于1976年倒塌,1996年4月重建。大门楹联为“先驱功高报家园、祖宗德大荫子孙”,堂内大柱左联:“朋东仇桧万古言忠臣,德珩后裔垂迹渐饈乎登堂”,右联:“获鹿感鱼千秋称孝子,孝哉先贤游鳞亦知其爱母”。匾额在“文化大革命”中被砸毁。
  林氏宗祠2001年8月始建,该祠坐南朝北,也分前、后二进,宽9.5米,深11米,旁边还建有偏房,兼做厨房,用于林氏宗族红白喜事之用。宗祠前广场占地1.1亩。大门楹联左联:“忠孝有声天地老,林门世代报佳音”,右联:“古今无数子孙贤,同宗耀祖建功德”。
  乌石村与闽南漳州大多数村庄一样,有一座供奉天地神灵的庙宇,名乌石庵。该庵位于村庄东南方,大约始建于明初,迄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庵坐东朝西,庵内分两进,面宽三间,硬山顶,中留天井,左右留有边门。庵内有石雕龙柱和凤柱各一对,青石浮雕麒麟二方,龙柱雕有盘龙卷云游动;凤柱雕有凤凰展翅欲飞。庵内前为拜亭,后为主神殿,祀玄天上帝,俗称“上帝公”,塑像端坐在神台上,脚下伏有龟蛇各一只,相传这是玉皇大帝令玄天上帝下降人间收伏妖魔,将坎离化为龟蛇摄于脚下,闽南漳州民间尊玄天上帝为降妖伏魔的神灵,百姓供奉,保境安民。
  乌石庵占地600余平方米,2012年重修。原庵前留有宽广的庙埕,是村里举办重大活动与演戏的场所。原乌石村口也从庵前经过,后漳华路开通,村民改走漳华路,此处倒成了偏僻所在。庵前左方立有一阴刻石碑,村民都不知碑文内容。1992年,厦门大学历史系教授带学生进行乡村考察,到乌石村拓过此碑。碑文原来记载的是明崇祯年间,有三个刁丐进乌石村乞讨,不知何故被村民驱赶。数日后,丐帮纠集100余乞丐进村强乞,与村民对峙。村民告至龙溪县衙,官府驱散群丐后,颁布乞丐强乞禁令,并以石刻之,立在村口。
  红色革命史迹
  乌石村是民国时期漳州北乡著名的革命基点村。1930年5月29日,在此地发生了共产党人发动的抗捐抗税,有3000余农民参加的“乌石暴动”,此事惊动漳州城以及漳州四乡百姓。随后1931年至1933年,闽南漳州革命者、共产党人王占春和西、北乡农民武装总指挥、乌石村人高渭南武装割据这一带,与盘踞在漳州城内的国民党四十九师张贞部抗衡。
  乌石村有光荣的革命历史,1928年,由于漳州城里的白色恐怖,共产党人纷纷避开城市,来到农村地带活动。闽南漳州革命者、共产党人王占春、李金发、魏朝宗等人活动于漳州南乡的九湖邹塘、颜厝半林墟以及程溪和漳州北乡的下苍、乌石、埔尾、丰乐、浦林、丰山一带,组织革命活动。漳州北乡的下苍、乌石是王占春的主要落脚点。1929年,乌石村人高渭南、高时,丰乐村人郑华,埔尾人王汝士,浦林村人杨文德、杨文生兄弟,丰山人杨裕德等在其影响下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夏,中共漳州北乡区委在下苍村成立,以郑华为书记。不久中共北乡区委建立了乌石、埔尾、塘边、高坑、霞苍、丰乐、浦林、浯沧、华安丰山等9个村庄赤卫队,以高渭南为总指挥。
  1930年春,中共北乡区委认为大规模的农民暴动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在5月29日,在乌石亭墟场发动了惊动漳州城以及漳州四乡的乌石农民暴动。暴动指挥部由郑华、高渭南、王汝士、杨文德组成,郑华、高渭南分任正、副指挥。参加暴动的有来自乌石、埔尾、塘边、高坑、后塘、凤园、山尾、茶铺、后巷、霞苍、竹仔围、丰乐、蔡前、坂园、田边、董坑、仙景、庵下、新厝、蔡坑、下高坑、金沙、吉洋、后林、浦仔、浯沧、角青、福林以及鳌门、南山、洋尾、白秋坑、寮仔、后园以及华安丰山一带30余村3000多农民和60余名北乡赤卫队。
  张贞得知北乡乌石暴动的消息,派团长杨逢年带领2个连的兵力,到北乡进行“清乡”。北乡赤卫队退至天宝大山的梅仔埕(今浦林一带)。气急败坏的杨逢年便洗劫了不少乡村,以乌石村最为惨烈。但是北乡赤卫队并没有被消灭,而是在高渭南带领下,集中在天宝大山下吉洋村一带打游击。1930年12月,合并编入陶铸、王占春领导的闽南游击队第一支队。
  1931年,在王占春、李金发、高渭南等人的艰苦努力下,北乡赤卫队基本建立了以乌石、埔尾、塘边、高坑为中心的游击基地,他们利用这一区域地理上丘陵起伏、道路崎岖曲折、树林果树遍地隐蔽的特点,在这一带建立多个革命基点,与漳州城里的张贞抗衡。到1932年,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攻克漳州时,高渭南在埔尾庵(埔尾村武兴堂)竖起北乡赤卫队大旗,建立赤卫队大营,以高渭南为总指挥,吸引四里八乡30余个村庄的700余人参加北乡赤卫队,后来有50余人报名参加了中央红军,随军北上。中央红军在漳州期间,高渭南等人在乌石亭、天宝过塘分别建立漳州北乡苏维埃和漳州西乡苏维埃,分别以韩子文(天宝大寨人)和陈辉(天宝埔里人)为主席。
  乌石村为闽南漳州革命事业做过很大的贡献。1930年5月,发生乌石暴动后,被张贞派团长杨逢年洗劫过;1932年7月,高渭南带领北乡苏维埃和西乡苏维埃以及北乡赤卫队撤离乌石亭前往天宝大山和程溪后,又被十九路军独立团派兵洗劫过。两次洗劫使乌石村十室九空,房屋被烧毁不少,损失惨重。乌石村民被公开杀害有17人,逃往他乡的近百人。乌石村光荣的革命历史永存后人记忆中。
  乡贤名人
  高渭南(1907—1933)
  乌石村人,自小练武,早年就读于漳州崇正中学,在校期间,受共产党人李金发、王占春等人的启发,接受进步思想,自此走上革命道路。1928年,经王占春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初,受中共漳州县委委派,到乌石、埔尾、下苍村组织农民运动。
  1929年7月,漳州县委在下苍村成立北乡区委,以郑华(石亭镇丰乐村人)为书记,高渭南、魏朝宗、王汝士等人为委员;同时成立赤卫队指挥部,以高渭南为总指挥。1930年4月,郑华和高渭南策划领导了著名的乌石暴动。1930年12月,陶铸主持闽南特委,并成立中国工农红军闽南游击队第一支队,高渭南率领北乡赤卫队加入了红一支队。
  1932年4月20日,毛泽东率领由中国工农红军攻克漳州。在中央红军的帮助下,高渭南在埔尾村成立赤卫队大营,任总指挥,同时成立北乡、西乡苏维埃政权。中央红军撤离漳州后,高渭南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坚守在天宝大山以及南靖程溪一带打游击。1933年4月,受其结拜兄弟、郭坑土匪头吴某的诱骗,高渭南被枪杀于郭坑一家酒店内。
  高时(1907—1933)
  乌石村人,1928年,在王占春、李金发、魏朝宗的启发下参加革命活动,到各村散发传单,宣传革命道理。1930年5月29日,参加郑华、高渭南领导的乌石武装暴动,带领赤卫队占领乌石亭伪联防团。1931年7月,由王占春介绍,高时光荣地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同年9月间,由魏朝宗(龙岩人)带路,高时随同王占春、高渭南、高硿、杨品(女)等七人,到闽西上杭向上级汇报闽南游击队活动情况。
  1932年4月,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攻克漳州后,高时被组织委派到南靖程溪组建赤卫队,打土豪,筹集款物,支援红军。红军撤离漳州后,高时跟随高渭南等人奉命回北乡,在白色恐怖的环境下,继续在高坑、乌石、埔尾等村重建赤卫队,坚持武装斗争。1933年5月3日,高时从蔡前赶回高坑,在山上召集高坑赤卫队员马灵通、刘应水等人开会,当夜住宿在胞妹高茶家里,由于叛徒告密,不幸被捕。5月18日中午,在西校场的山坡下遭枪杀,就义时年仅二十六岁。
  (资料提供:杨志忠 李开兴;陈金资 文/图)
  芗城古村落之十二
  埔尾村
  村社概况
  埔尾村位于芗城区北郊,距漳州城区11公里。村庄东至石亭镇区和乌石村,南连塘边村、茶铺村,西接天宝镇后巷村、凤园村,北与龙秋村毗邻。土地面积3.50平方公里,耕地2304亩。
  埔尾村是王姓村庄,全村3890人,1170余户,20个村民小组。明清时期属龙溪县二十六都。民国时期属龙溪县5区五凤乡,1958年属龙溪县星火公社埔尾耕作区,1961年属漳州市石亭公社,1984年属石亭乡,1992年属石亭镇。辖埔尾、门都、大厝顶、亭坪4个自然村。埔尾村主产水稻、甘蔗、花生,兼种植香蕉、龙眼、荔枝,还有淡水养殖等。埔尾村是漳州北乡传统的竹编专业村,有悠久的历史,从业者甚众。农闲时节,几乎家家户户都在做。晒席、斗笠、大小簸箕、箩筐、筛子等传统竹编制品销往附近十余个村庄。但到了上世纪80年代初,这些传统竹编制品在市场上的需求量在急剧减少,由于没有创新而逐渐衰落消失。同时,由于花生产量的扩大,埔尾村的民间作坊榨油业兴盛,花生油销往周围十几个村落。同时家庭养猪业也逐渐兴旺。九十年代后,为解决村民就业出路,村里开始组建建筑施工队伍,逐渐走上建筑专业村道路。2013年,社会总产值9466.58万元,人均纯收入12590元。
  姓氏渊源
  埔尾村的历史可追溯到元末明初,距今650多年。根据埔尾村王氏世谱记载,唐末光启元年(885),河南光州刺史王绪率3万官兵,共36个汉族姓氏,主要是庞大的王氏族人南下,唐景福二年(893)攻占福州。王绪系出周灵王太子晋四十八世孙,育有三子,长子王潮、次子王圭、三子审知。唐乾宁四年(897),唐昭宗封王审知为琅琊王福建武威军节度使。不久,又晋升为闽王,建立闽国,史称开闽王氏。
  王审知的四子王延政初为福州刺史,后为建州刺史,封富沙王,后称帝,国号殷。宋太祖即位后,以金陵内附加封太师,迁漳,去世后葬漳州北门外仪凤山。王延政的长子王继成任漳州刺史,传13世后,到元末明初,其后裔之一,当时任泉州副总管的王白野因病离职到龙溪县二十一都茶铺社定居,育有二子,长子王普泽开基在埔尾社,次子王普惠则到南靖后街开基。
  王普泽为埔尾村王姓的开基祖,为一世,育有三子,为二世。长子王石齐,传本社,育有二子,名恂真、恂坦,为三世;次子王确齐传大厝顶自然村;三子王玉齐,传亭坪自然村。
  按埔尾村王氏世谱记载,五世王养淳生于明正德十年(1515),照此往上推算,埔尾村王姓的开基祖王普泽应该生活在1340年前后,距今650年左右。
  埔尾村王姓到清光绪年间,已传至十八世,可谓人丁兴旺。民国20年(1931),埔尾村王姓人口达1000余人,为漳州北乡大村。到现在传至二十八世,人口达3890余人。
  村落建筑
  埔尾村在民国时期为漳州北乡最大的自然村,村庄主体形状似半圆形。四周丘陵起伏、水潭星布、道路崎岖曲折、树林果树遍地隐蔽。这种村庄形态一直保留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后,富裕起来的村民陆续搬出旧村,往东靠近石亭镇区方向建新房。所以到现在,整个村庄的形状近似两头尖的橄榄形,村庄外围多数是4至5层的水泥砖混楼房,村庄中心倒是存留许多整齐的旧房,整个村庄占地近1.5平方公里。
  埔尾村老的民居建筑主要是建于明清和民国时期的古屋,多数古屋因为年久失修而破损严重,有些甚至已经成为危房而被废弃;因为没有人住,放杂物以及人畜粪便,房屋四周也长满杂草灌木,以至于很好的红砖腐蚀掉落,用不了很长时间,墙脚的红砖就会腐蚀倒塌。现在,从古屋的巷道铺设的石板、鹅卵石观察,旧村原来还是有一定的气派。
  埔尾村现存有价值的古房子不多,最有价值的是埔尾武兴堂和王氏宗祠,还有一大片明清时期的古屋。大多数古屋是一层的红砖红瓦房屋,也有几栋精致的二层青砖、红砖灰瓦房屋。村里现存的古厝多为闽南传统民居“三间起”,中间为大厅,左右各一间正房。右间正房边加建厨房等设施。在现今村庄的中心地带,这些房屋按照正面朝南,整齐排列,很是好看,但现在多无人居住。
  埔尾村与闽南漳州大多数村庄一样,有一座供奉天地神灵的庙宇,名武兴堂,埔尾武兴堂位于村庄东南方,始建于元末明初,迄今600多年,终年香火甚旺。整座建筑外观经两次修整成现貌,但基本上保持明代以前的原有风貌,内部更是历经数百年不变,整座建筑古朴、雅致,石、木雕刻工艺精湛。
  武兴堂主殿坐北朝南,二进单开间,硬山顶,堂内中留天井,两边带回廊,左右留有两边门。堂内分上下殿,下殿立有两根盘龙石柱,有盘龙卷云游动;上殿为主神殿,立有两根飞凤石柱,祀关圣帝君,塑像端坐在神台上,左右石柱上刻有对联赞:“褒贬著春秋大义深明公第一”、“美恶分刘魏英雄守三世无双”。武兴堂右侧建有偏殿,祀王爷公。这种结构倒是十分罕见。
  现存堂内的最有价值的文物为明崇祯年间的石香炉一座以及大门两旁元代石雕两对以及大门前端坐的元代石狮一对。
  武兴堂是漳州北乡较为古老的道教遗址,极具地方特色,具有一定的文物价值,被列为漳州市级文物保护点。1997年武兴堂成立整修保护委员会,经多方筹集善款,1999完成了最大规模的整修,主要修缮主殿的屋顶和偏殿一座。现武兴堂占地面积1300平方米,建筑面积700平方米。堂前留有宽广的庙埕,约3000余平方米,是村里举办重大活动与演戏的场所。
  埔尾村现有埔尾王氏宗祠一座,始建于明初,堂号为继述堂,该祠坐南朝北,分前、后二进,三开间,外带围墙,小山门。宽15米,深18米,占地1.65亩。前面通街,为砖木结构,平房厅堂,上下对廊。原内祠有砖雕图案、山水诗刻。供奉埔尾王氏先祖一世王白野牌位,二世王石斋牌位,三世王恂真、王恂坦牌位,该祠1997年修葺成功,被定为漳州市文物保护点。
  民俗文化
  埔尾村至今保留有一项传统的民俗活动——“王醮”,这是一种古老的醮会,在漳州北乡是独一无二的,由来已久,代代传承。“王醮”源于何年暂无从可考,但和闽南、台湾、广东各地广泛流传的醮会应是一脉相传。1949年以前,埔尾村“王醮”一直未断。1949年后,由于历史的原因,此项民俗活动中断30余年,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直到1982年才恢复。
  埔尾“王醮”是一项由村民集资、聘请道士主持的大型醮仪,每3年定期举办一次,一般在农历11月,最近一次“王醮年”是2012年。每到醮年的农历正月,即由本村的族会相商,确定本届醮会的主事一人、副主事二人、协办主事二人,共同组织操办本届醮会。“王醮”举行的时间是农历十一月择日举办,一般三天左右。
  “王醮”的仪式,由聘请来的道士全程担任主持,每届醮会一般聘请8-11名道士。道士们自带锣鼓班,三天的“王醮”期间一直敲锣打鼓、念经、做法事。
  “王醮”前一个月要先到九龙江迎请“王爷船”,入村居住,保佑村民年年好收成,人丁兴旺,社稷平安。这一仪式十分慎重,由本届醮会的主事、副主事、协办主事和聘请来的道士组成迎请“王爷船”的队伍,一路敲锣打鼓到九龙江茶埔处恭请“王爷船”进预先搭好的醮坛内安置拜祭。醮场布置是十分重要,除了醮坛及灯篙之外,醮坛中还可以看到很多纸糊的神明及器物,纸糊的神明包括山神、土地神、大士爷、四大元帅等。随后举行主祭拜仪式,由道士建坛进表启请神明,然后念诵种种经谶、诵经拜忏,请神明来鉴醮,执事人员要跟随着持香叩拜。
  “王醮”的第一天,醮会的重头戏是“王爷船”的巡游活动。在活动当天,一支由1000人组成的巡游队伍,有棚艺、马队、龙队、舞狮队、腰鼓队、大鼓凉伞队,徒步数小时,绕本社以及门都、大厝顶、亭坪3个自然村巡游一圈,从巡游开始到结束,炮仗轰鸣就没停过。此时,村里家家门口都是张灯结彩,而且还在门口摆放着长长的鞭炮,等候着巡游的队伍途经时点燃。巡游结束后,“王爷船”回到醮坛,村民家家户户都去道场跪拜上香,念经祈福。随后祭祀开始,此时各家各户都把准备好的祭品送到醮场前摆在牲礼架上,有杀猪宰羊的人家,猪羊则放在猪羊架上,然后一起点香祭拜神明鬼魂,一直要到午夜子时才结束。祭拜的物品包罗万象,鸡鸭鱼肉、丰醴果品、面点米粉、各类粿点等等不一而定。祭拜期间,道士设坛念经做法事、走过火,还有请来的歌舞、舞龙舞狮、烧铁铳炮……。
  “王醮”期间,依例是要演戏。一般要请设二台戏,各在埔尾庵前和村里的主戏台。在“王醮”仪式正式开始前一夜演起,直至醮仪结束,而且一般都是通宵达旦。
  旧时,埔尾“王醮”会吸引了四里八乡的民众络绎不绝前来观赏。在埔尾村有亲戚有条件的可住宿过夜,一般都会留下来住一两天,没亲戚就要赶回去。期间埔尾村家家户户都会热情招待宴请来宾客人,比过春节还要热闹,所以做醮期间看热闹的人潮特别多,成为了漳州北乡民间一个重要的宗教盛事。醮会连续三天三夜,人山人海,热闹非凡。进入90年代后期,埔尾“王醮”由于耗资不菲,村民既要集资筹措举办醮会的经费,又要宴请亲朋好友,浪费巨大,做醮的重头戏宴请环节才逐渐消停。
  “王醮”的第三天,也就是最后一天,要举行烧王船仪式,“王爷船”被请出醮坛,隆重地送到本社池塘上烧化,期间村民持香叩拜。“王爷船”送走后,醮坛再拆除。三天三夜的“王醮”至此结束。
  历经沧桑变迁,“王醮”如今已经成了埔尾人3年一回的盛大节日,远远超过了春节的热闹程度。整个“王醮”以清宁地方、消灾祈祥为目的,用祭神和王爷船巡游来祈祷来年的风调雨顺和国泰民安,寄托着对诸多神明的无比崇高和敬意。它与古代以驱逐疫鬼和各类邪神精魅、保护地方安宁为主要目的的傩礼有一定联系,至少是同一类的活动。况且,平安幸福原本就是埔尾人、所有人的共同心愿。因此它具有很强的民俗性,是值得保存、保持的传统文化节目。
  革命渊源
  民国时期,埔尾村里稍微有钱的人家多会送儿子到漳州读书,一般都在漳州崇正中学,这所学校多接收城市贫民子女和农村子弟。当时中共地下党人都在这所学校活动,所以,许多埔尾村来的子弟就这样走上革命道路。再加上埔尾村经济上两极分化也十分厉害,贫苦的村民占大多数,在水深火热中挣扎。1928年,当中共漳州县委决定在漳州北乡掀起农民运动,王占春、冯翼飞、高渭南、郑华等人在开展革命活动时,埔尾村就是他们重点活动区域。
  1929年夏,中共漳州北乡区委在下仓村成立,以郑华为书记。不久中共北乡区委就建立了乌石、埔尾、塘边、高坑、霞苍、丰乐、浦林、浯沧、华安丰山等9个村庄赤卫队,以高渭南为总指挥。到1930年时,埔尾村就有王重、马天时、卢猪母、黄屎通、王鱼、王打铁、王牛屎、王红龟、李火水、王辉印、王粪扫、马杰、马炳、王貌近、王转水、王老站等30余人参加赤卫队,投入武装斗争。
  1930年5月29日乌石农民暴动后。在王占春、李金发、高渭南等人的艰苦努力下,北乡赤卫队基本建立了以乌石、埔尾、塘边、高坑为中心的游击基地,他们利用这一区域地理上丘陵起伏、水潭星布、道路崎岖曲折、树林果树遍地隐蔽的特点,在这一带建立多个革命基点,游击区域扩展到石亭镇的大部,浦南镇的浦林、浯沧、金沙以及华安丰山,天宝镇的埔里、大寨、过塘一带,与漳州城里的张贞抗衡。
  1932年4月,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攻克漳州,在中央红军的帮助下,高渭南在埔尾庵(埔尾村武兴堂)竖起北乡赤卫队大旗,建立赤卫队大营,以高渭南为总指挥,北乡各村青壮年农民纷纷参军,红军队伍迅速扩大,达700余人。其中埔尾村有近百个年轻人报名参加。1983年,埔尾村王某经过多方走访,整理出一份珍贵的当年报名参加红军的人员名单,可惜的是,这份名单后来被遗失了。
  埔尾村是民国时漳州北乡最著名的革命基点村,也是漳州北乡革命老区牺牲人数最多、烈士最多的村庄,为闽南漳州革命事业做过很大的贡献。国民党军队多次进村搜捕红军战士,捉拿红军家属,烧毁红军家属房屋。1930年5月乌石暴动后,被张贞洗劫过;1932年7月,高渭南带领北乡苏维埃和西乡苏维埃以及北乡赤卫队撤离漳州北乡前往天宝大山和程溪后,埔尾村又被十九路军独立团派兵洗劫过。多次洗劫使埔尾村损失惨重,埔尾村民被公开杀害有44人,逃往他乡的近百人。这段光荣的革命历史后人应牢记之,后辈更应永远不忘先烈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乡贤名人
  王建明,1962年12月生于埔尾村,就读于埔尾小学、石亭中学、漳州一中。1980年9月入厦门大学法律系法学专业学习,获法学学士学位。1983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4年8月参加工作。参加工作后一直在最高人民检察院任职,2007年获法学博士学位,2005年4月任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委员、反贪污贿赂总局局长。2009年6月任山西省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同年7月任省人民检察院代检察长;2010年1月任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党组书记;2011年11月1日,在中共山西省第十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当选中共山西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
  (资料提供:王国英王木根;陈金资文/图)
  芗城古村落之十三
  南山村
  村社概况
  南山村,位于芗城北郊,属石亭镇辖区的一个行政村,由南山社、楼脚社、山仔顶社3个自然村组成。其四至是:东邻鳌门村,西接天宝埔里村,南连秋坑村,北抵浦南镇布坑村。南山村的方位正好处于近年建成的三条公路的夹角之中,东南走向是漳华路,北是厦成高速公路,西南走向是厦蓉高速公路,这三条公路形成的大三角,正好圈住南山村绝大部分的地盘。南山村可种植土地约1600亩,其中耕地约1200余亩,丘陵约400余亩。总人口900多人,250户。主要姓氏有黄、陈、郑、李、邱、林、邹、王,宗祠有黄氏宗祠崇本堂,陈氏宗祠孝思堂。
  南山村的名称,在明清方志中有明确记载,宋属龙溪县游仙乡瑞泉里,明属龙溪县二十三四都,清代改为二十一都南山保,设有南山墟,据传,明代就形成繁荣的农贸集市,当年四面八方来赶墟的商贩熙熙攘攘,有一南安生意人来此做买卖,还把南山宫的香火带回去,分香膜拜,现村中尚存墟场的遗址。南山村坐落于九龙江北溪与西溪之间的隆起带,按传统说法,南山是坐在龙脉上的村庄。龙脉自西北向东南绵延,这是天宝大山向芗城延伸的山脉,南山村正处于天宝大山的东南麓的高地,这也许是得名南山的一个缘由。南山村范围内,大有六座山头,六座山头成西北向东南走向分布,这与龙脉行龙方向一致。其中四座在村落的西北边缘,二座在村落之中。村外的四座山分二组,成南北对峙,北端山头上古代曾建有南山寨(现仅见遗址),与之相毗连的是石山,山上石料丰富,是当地建筑取材的石矿,从前在此山采石建南山寨,寨子废弃后,石材运下山,建永耀楼。石山现已被厦成高速公路一分为二,南边的两座山头是黄脖子山、崎山。两组山头隔着山谷,山谷有涧流,是灌溉农田的主水源。涧流发源于天宝大山,水流稳定,当地人称为大涧,村民在山谷底设闸修渠,引水灌溉农田。四座山头与村落之间,间隔三大片平整过的农田。南山村落北端有一座山冈,叫山仔顶,与之成东南犄角之势的是石交椅山,村落建筑群在二座山头之间,大致形成南北走向的纵形分布。近年来,新村建设往古村落的东、西、南二个方向扩展。
  南山村历史上称有十八社半,自北向南有:山仔顶、院后、下埤、岽坂、土坑尾、田下角、南山墟、石路角、庵滨杨、下寨林、社尾、鸡厝、铁扇虎、后山、后壁顶、内厝里(李)、石堀、湖内底。这此自然聚落依地势星罗棋布,随着人口增长,聚落扩大,连成一片,形成如今南山村的村貌。
  南山村主要生产方式,由于有源自天宝大山稳定的水系,南山村曾是产粮区,拥有连片的水稻田,约600亩,园地种植甘蔗、花生、地瓜等经济作物,在秋季,田园广种小麦。体制下放后,出现有多种经营,原来的稻田大部分改种蔬菜,有的挖塘养鱼,坡地种植果树,如龙眼、香蕉,部分园地改作养殖场、加工厂等。村中从事农业劳动的人越来越少,生产模式呈多样化。
  姓氏源流
  南山村姓黄的人数最多,约有500人。无族谱,据《漳州姓氏》介绍,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黄郡庠从坂头(今龙文区朝阳镇坂头社)迁来南山定居,为南山黄氏开基祖。南山黄氏属黄杰派,黄杰,河南固始人,唐天宝年间(742—756)任枢密使。后裔黄文夔,迁龙溪篁坑(今龙海角美石美村东门社)。文夔传三子,度、护、保,后人称“三黄派”。另据《坂头黄氏族谱》(残本)记录,黄文夔,别名天祥,唐嗣圣年间(684)随陈元光入漳,传至五代后梁贞明间(915—920)曾孙兴嗣,择居海洋里锦宅。传到南宋黄体中,于淳熙八年(1181)登进士(特奏名)任广州推事官,不久,隐居北溪坂头。后裔再迁天宝南山东,具体年代及开基祖不详。南山村有黄氏宗祠。
  南山陈氏的人数约300人,据村中众多老人回忆,南山陈氏祖坟原在五里沙,迁回村中时,墓碑已无存。由于南山陈氏族谱失传,祖墓碑记失踪,至今尚无法确认南山陈氏来自何方。南山村有陈氏宗祠,堂号孝思堂。
  南山村还有郑(12人)、李(26人)、邱(13人)、林(30人)、蒋(19人)、邹(10人)等姓氏若干。
  村落建筑
  南山村曾建有多座古建筑,有一古山寨叫南山寨;有两座石楼叫永耀楼和龙福楼;有两座寺院叫大竹院和黄脖子院。这些古建筑,除永耀楼还残存墙体外,其余都已不见原物,虽然原建筑物没有保留下来,但其名称却作为该方位的地名,流传至今。
  永耀楼,是圆形石楼,共两层。全部由条石垒砌,开一拱门,楼墙厚约3米,楼圆径约100米,水井一口,没有楼匾。1960年,修建大水港水利工程,石楼除尚有人居住房的14间保留,其余拆解,石料运送大水港水利工程,此后,石楼逐渐废弃。村中留有残石匾,仅碎片二枚,上残存“南山”二字楷书,未知是那座古建构件,村子里还散落一些古石槽、古石臼等。南山村保存较好的古建筑有二座,一是南山威惠庙,一是玄天上帝庙。
  南山威惠庙,原名朝兴宫,始建年代不详。从古庙址中遗留下来的建筑石构件中,有宋代风格的石柱础,石盂,石鼓,原朝兴宫有一对石鼓,其形状和浮雕的花纹,酷似现存松洲威惠庙里的石鼓。可惜朝兴宫的石鼓已失踪。庙前遗存朝兴宫拜亭覆盆式石柱础一对,圆径65厘米。由以上文物来推测,南山威惠庙前身至迟在两宋之际就已建成,南山村此时已是人口众多,经济活跃的一个村落。
  朝兴宫在解放后,改为村生产队仓库,体制下放后,恢复由陈氏族人管理的传统。
  2005年,南山村全村村民集资重修朝兴宫,重修之后改称威惠庙。庙共两进,悬山顶。首进供奉观音,保留明万历年间的石神案。内殿主祀开漳圣王陈元光,左右配祀马仁、关云长。
  南山威惠庙是泉州南安县石井镇仙景村安保宫的祖庙,仙景村洪氏乡亲每年都来南山威惠庙谒祖。仙景安保宫,主祀开漳圣王,据传早在明代,南山威惠庙的香火由来此做生意的石井商人传到仙景,并且保持每年正月(原为六月)来南山挂香的传统,以前都步行前来,每次来人数百人,甚至超过千人。2005年6月30日,金门县原县长陈水在率200人的参拜团来南山威惠庙朝拜。2007年,新加坡开漳圣王文化联谊会会长陈宽成回大陆参加开漳圣王文化联谊大会,听说南山村的千年铁树及威惠庙,慕名来南山威惠庙祭拜,并赠送牌匾存念。除远道而来的台胞和华侨,周边的乡亲也不乏慕名而来的事例,2012年,长泰县林墩下圩社乡亲百馀人,组团来南山威惠庙朝圣、联谊,并已形成惯例,常来常往。
  南山威惠庙是漳州市开漳圣王文化联谊会的单位会员,踊跃参与了开漳圣王文化的交谊活动,2006年,派代表赴新加坡参加首届国际开漳圣王文化交流大会,2008年,派代表赴台湾参加国际第二届开漳圣王文化交流大会,参会期间,广泛地与彼岸的高雄凤山开漳圣王庙、草湖玉尊宫进行交流,2012年,南山威惠庙派代表赴马来西亚槟城参加国际第四届开漳圣王文化节,与马来西亚陈坤海会长互赠礼品。南山威惠庙至始至终积极参与国际开漳圣王文化的交流,同样,也热衷与周边的开漳圣王宫庙进行密切的联谊,先后组团与芗城新桥威惠庙、天宝凤园威惠庙、天宝葫芦庵,南靖凤安庙、龙文檀林等威惠庙等进行圣王文化交流,增进了解,促进圣王文化的深入开展。初步估计,每年来南山威惠庙朝圣的民众超过万人,不仅有本地,也有外地来的,不仅本省,也有外省,不止是大陆,也有海外的。
  玄天上帝庙,设在永耀楼内,由南山社黄氏族人修建。单进悬山顶,主祀玄天上帝,配祀南海观音、关帝。前几年,黄氏族人捐资,将玄天上帝庙修葺一新。
  千年铁树,南山村有一宝物是千年铁树,铁树长在山仔顶南麓,威惠庙前,据说树龄已有1200年。据《漳州地名录》:“南山村内有千年铁树,高6米,胸围2.32米,直径0.7米,曾长树杈42枝,树冠4米馀,为国内罕见古苏铁。”千年铁树的干、枝象佛手,每年都要结出金灿灿的花蕊,花蕊末端结圆珠子,很象凤凰的眼睛,碧绿的叶尾酷似凤凰的羽毛。每到花开季节,在铁树顶端中央,有球状十多朵小花蕊围绕几朵大花蕊,外围是舒展勃发的翠叶,整个造型犹如凤凰展翅,跃跃欲飞。1997年,千年铁树被列入福建古树名木,是芗城区首批入选的省级古树名木之一。
  南山墟,南山村坐落于北溪与西溪之间高地带,站在村中山头,两溪如带,尽收眼底。南山村东路通浦南镇,西路达天宝镇,北溪与西溪,天宝与浦南之间,水陆两路几乎是在南山等距相遇,也自然形成了南山墟。墟场设在村落的西北角,清代曾是漳州北郊的一大农贸市场,至抗战时期,因水陆交通受限,南山墟逐渐废弃,现存遗址。
  古石桥,位于村北布坑前社交界的大涧上,由三片大条石拼铺的卧式桥梁,可通牛车、马车,自古是南山村与北溪溪畔村社的交通线上必经之地。近年来,因水土流失,大涧已淤塞,加上周边道路网建设通车,古桥梁和古道几乎处于荒废状态。
  民俗文化
  南山村的民俗活动,以围绕威惠庙和玄天上帝庙的神明崇拜,也就是以黄、陈两姓族群的活动为主线,族群之间彼此进行互动互联,形成风气,世代沿袭下来。
  正月十五,是南山村全村的盛大节日,以最隆重的仪式进行庆祝,这天举行游神活动,开漳圣王、玄天上帝和庙里供奉的神像,悉数坐銮轿出巡,全村村民都动员起来,锣鼓乐队开道,大鼓凉伞队殿后,年轻人轮番抬銮轿,游神队伍环绕全村,一路上锣鼓喧天,热热闹闹,妇女们在家门口设供桌,摆祭品,燃香点烛,恭迎神明到来。一听到巡神锣鼓声,妇女们就举香膜拜,焚烧银纸寿金。神明銮轿临近家门时,孩子们点燃鞭炮烟花等,全家老少祈求神灵降福攘灾,合家平安。在解放前,游神仪式安排在夜间,护送銮轿队伍人人手持火把照明,并家家户户分送大红芦柑。
  二月十三,是开漳圣王诞辰,全村各姓氏村民及围边信众进庙上香,求神保佑合家平安。传统的做法,此日是陈氏村民宴请本村黄氏村民和亲戚好友的节日。
  三月初三,玄天上帝生日,村民带祭品到庙上香。
  四月初一,伽蓝爷诞辰,村民信众自备祭品进庙上香。
  五月十三,帝君诞辰,全村信众自备祭品进庙祭拜。
  六月十八,观音诞辰,全村信众自备祭品进庙祭拜。
  八月十五,土地公诞辰。
  九月十八,辅顺将军(马仁)诞辰,此日是南山村又一个大节日,村中请来戏班,连续几夜通宵演出地方戏,每家每户设宴款待外来的亲朋好友。
  十月十五,三界公诞辰,全村信众自备祭品进庙祭拜。
  南山村有二组锣鼓乐队,一组大鼓凉伞队。每逢开漳圣王诞辰、马公诞辰等或大型庆典,锣鼓队和大鼓凉伞队到场助兴,增加喜庆气氛。
  (资料提供:陈亚金;张大伟 江焕明 文/图)
  芗城古村落之十四
  塘边村
  村社概况
  塘边村,位于芗城区北郊七公里处,石亭墟南三公里。北与乌石村交界,南与天宝镇珠里村相连,东邻高坑村,西北与埔尾村接壤。历史上属龙溪县二十一都,清代设乡。民国28年12月为第五区五凤乡(驻浦南)塘边保。新中国属五区埔尾乡。1958年属星火公社埔尾作业区,1961年建立塘边大队,属石亭公社。今为石亭镇塘边行政村委会所在地。
  村名起源,“塘边”或取“塘递之边”之义。《漳州市(芗城区)地名录》(1987年)认为因村北边有一约6000平方米池塘,故名。全村面积1.25平方公里,境内有山丘二:山顶山,王后山。人口1123人,耕地约742亩,水果地约206亩,传统经济以农业为主,主产水稻、甘蔗、甘薯,水果有香蕉、龙眼等。副业以制面、鞭炮、碾米为主,一部分从事养猪业,手工竹编制品外销。传统贸易墟场,有邻近天宝墟,逢一、四、七为墟日,石亭墟逢五、十为墟日,牛墟逢三、六、九为墟日。
  交通便利,有简易村道通漳华公路,现有市区公交A1路停靠村口“塘边站”,村中百分之三十村民户有私家车,全村有汽车约40辆。
  革命老区村。1929—1932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漳州北乡农民运动重要活动地点之一。1930年5月29日,北乡农会负责人高渭南率乌石、浦尾、塘边、顶高坑等农民队伍3000人,到达乌石,与郑华、郑裕德等人,指挥攻估民团部,打击土豪,处决封建族长1人。当天下午,张贞出兵“清剿”,暴动失败。
  姓氏源流
  塘边村现有村民均姓黄。无族谱,据《漳州姓氏》载:明末,黄塘源从金峰下碑村迁居塘边开基。
  南宋末年,临安(今杭州)被元兵攻破,黄天从及其子黄材随宋室南逃。祥兴二年(1279),兵败崖山,黄天从父子奉懿旨同许达甫、张世杰等以16艘船护送赵若和突破重围,欲往福州,船队经厦门湾外海时,遭遇台风,张世杰等12艘船翻沉,黄天从父子保护赵若和等四艘船舶在漳浦东部登岸,就地隐居开基。黄天从为浦西派,墓在今龙海东泗畚箕湖山。传至第六世有十六个堂兄弟,都以“均”命名,有“十六均黄”之称。今芗城区传衍黄氏有一支是黄天从派均辈支系。塘边村黄氏属黄天从派,近年曾前往畚箕湖参加五月祭祖活动。黄天从派裔孙昭穆:“鸿均志盛谊,广存纯舜持,性致温良恭,俭让聪明依,睿智宽裕发,强刚毅藏居,忠正文理密,察审笃偲怡。”祖训诗:“骏马腾腾出外乡,任从异地立纲常。家贫外境犹吾境,世乱他乡即故乡。朝夕勿忘亲命语,子孙须为祖馨香。唯祈永荷苍天佑,二八男儿总吉昌。”至今,塘边村中还有老人能背诵此诗。塘边黄氏祖墓,位于方仔林,现名荔枝果林场。
  村落建筑
  目前,塘边村村民居住房屋,大多数为新建二、三层楼房。在村北古城墙附近尚有部分旧民居。大致保留古村巷陌格局。主要古建筑有:
  黄氏祠堂,始建于清康熙十二年(1673)。坐北向南,总占地面积18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平方米。内供先人神主牌。1984年重修。今兼作本村老人活动场所。
  塘边庵,祀玄天上帝。始建年代不详,1994年重建,共二进,悬山顶,门面为凹寿式,有楹联两副:
  1.风华日丽壮志山河,万代留芳永放光芒。
  2.北极司权帝法昭垂于宇下,南山当座神灵感应乎塘边。
  第二联为嵌字联,是旧联,塘边庵重建时,换新石柱,旧石柱砌于庵埕路沿。
  宝莲寺,位于塘边村。十八社半共有,祀三宝佛。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由蔡前村曾都倡议北斗、石亭及浦林一带善信捐资兴建,初名“睦邻庙”,祀三世佛、观世音、游府千岁等神祗。清乾隆时易名“瑞云堂”、“瑞云庙”。后又经油车(榨花生油)业主捐资修建,俗称“油车大庵”或“塘边大庵”。民国期间,中共地下党组织北乡赤卫队在塘边大庵设立联络点,开展反对国民党当局抓丁征粮、苛捐杂税斗争。解放后,塘边大庵因年久失修。“文化大革命”中被列为“四旧”,遭受破坏。1981年落实宗教政策,恢复香火。1993年由黄福莲、李亚全、王里祥等善信倡议,由石亭、北斗、天宝、浦林等60多个村社的信众自愿捐资献力,按传统的“落水莲花,玉带环腰,左龙右虎,后靠卧麒麟穴”旧庙址进行扩建,改名“宝莲寺”。
  宝莲寺坐西北向东南,占地面积7亩许,建筑面积4360平方米。寺前方庙埕开阔平坦,埕中间有一个放生池,池中立一座2米高的石莲花,四周伴有十二生肖石雕像。庙埕左右各建一座凉亭,供香客游人歇息。琉璃瓦歇山顶,屋脊仿古制作剪瓷雕双龙戏珠,精美华丽。分前、中、后三殿,左侧有一偏殿。前殿面宽三间,祀弥勒佛,旁祀土地公和娘妈。中殿面宽三间,进深三间,祀观音菩萨。后殿面宽三间,进深三间,祀三世佛,附祀地藏王。偏殿祀游府千岁,后面悬挂寺僧净土和尚遗像。寺内存有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重修寺庙捐资芳名石碑二通。
  其一:“本庙肇自太戊乙卯,岁历祀数千余载,几经兴废,至大明隆武元年(1645),五社募众重修。今至乾隆四十九年,年久月深,倾颓崩坏,五社募四保助缘重修鼎建。众弟子姓名开列于左:
  寮里乡(姓名及捐资略,下同)北斗社……清太学钱元榆,城庠生戴里,太学生黄善。董坑内……楼内……茶园保……珠坑社……后园……北斗社……山头顶社……庵边社……五里沙……竹林社……珠坑社……上高坑二社……后坑社……后庵社……庵下社……龙须社……后塘社……安山社……洋尾墘……土塘社……梧裕社……南坑社……过坑社……凤梧社……董事塘边社黄广□,文都社李裕、李君、李绪,长美社李衍,协理黄□募缘鼎建。
  有柱联一对:
  “色相皆空时有瑞云闲去往,慈悲普照散来花雨遍霑施。”
  乾隆甲辰岁蒲月弟子许宗□敬题。
  古城墙。村北部池塘边有一处约长20米的夯土墙残段和墙基,村民称为“楼脚”。疑为古代塘递遗址。据清康熙《龙溪县志》卷之四“兵防”记载,漳州城守营辖有塘递,各有塘兵二至八名不等,“专司递送公文,盘诘奸宄之事”。有“北门首塘、丰乐塘、乌石塘”等三个点,均位于今塘边村周边,丰乐与乌石两个村名至今不变,塘边村名或起源于此。在村北古城墙附近,现保留下一部分老房子和旧村道。基本上保留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村貌,大部分为土坯房,尚有一些老人居住,从事编制竹篓手工劳作。有水井5~6口。
  古榕树。村口有二棵古榕树,是村民聚会乘凉的好去处。
  民俗文化
  岁时习俗:春节,每年正月初十在塘边庵“迎尪”,有踩高跷、大鼓凉伞等民间文艺活动,迎神绕社境。
  清明日祭祖,七月十四日,拜祖先。
  衣食住行,村民的衣食住行等生活习俗已经随着时代发生变化。衣着服饰与城区基本无差别,多购成衣,手工裁缝制衣已淘汰。主食大米。改革开放之前,这一带缺大米,以番薯补充口粮。大多数村民保留早餐稀饭,中餐干饭,晚餐稀干不定的饮食习惯。使用液化气替代柴火,如今有一部分村民开始使用电炉做饭。大部分村民仍然饮用井水,2013年开始通自来水。成年子女结婚后一般都独立户口。七十年代以来,村民执行独生子女的计划生育政策。传统接生方式早已淘汰。村里还有一位旧接生婆健在,已75岁。全村90岁以上老寿星有5人,1男4女,最高龄96岁,女性。村里设医疗所。实行火葬。
  方言。方言持闽南话,腔调与词汇与城区基本相同,个别字读音有细微异处。流行芗剧、锦歌、布袋木偶戏等地方戏曲。村里原有芗剧戏班,黄开山(?一2000)为戏班师傅。七十年代上演过《三家福》,八十年代上演《狄青取旗》,演员均为本村村民。至今戏班虽已不存在,但会唱戏的村民不少,各行当的演员还能上台演出。村里有高跷队,队员40多人,负责人黄荐年近八旬。队员黄清河在73岁时,尚能踩高跷。村里有专门的训练场地,吹拉弹唱俱全,文武片保留完整。逢年过节演出,十分活跃。塘边高跷队是漳州地区保护传承最完整的高跷队。
  高跷是一种民间舞蹈,起源于古代百戏中的一种技巧表演,流传入漳州的时间大约是清末民初。塘边高跷以舞队踩街的形式表演,舞队主要有鼓手1人,铜钹6人,铜锣2人,凸锣2人,共12人组成。另各有2人护伴,全队约40人。高跷用两根上方下圆的杉木棍制成,高度达2.4米,顶部有一块横板,舞者脚踏横板,用布条绑紧固定即可表演。舞者扮相俊俏,多扮演古代神话或历史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如“八仙过海”中的吕洞宾、何仙姑等,身着服饰模仿地方戏曲行头,手持棍棒、扇子等道具。踩街时集体舞队边舞边走,随鼓乐节奏,舞者能够在两米的高跷上行走自如,并能够吹拉弹唱,表演芗曲。舞者的步法可以分为单脚跳、大跨步跳、金鸡独立等;身法可以有前俯、后仰、左歪、右斜各45度以上的姿势,还可以表演叠罗汉、肩骑人、器械武打单练、对打等高难动作,有时模仿传统戏剧科介造型。表演风格上有“文跷”、“武跷”,前者重扭踩和情节表演,后者重炫技功夫,形成热烈、惊险、诙谐的民间舞蹈艺术。先前一般在庙会祭祀时表演,现在多在喜庆节日和庙会活动时表演。有时还进城参加大型节庆活动,让城里人也能够领略高跷的艺术魅力。
  塘边塘边高跷队曾参加建漳1300周年庆祝活动,在踩街表演队伍中,倍受瞩目,观众水泄不通。2003年元宵,塘边塘边高跷队进城街表演,观众如潮,为节日增添满街欢声笑语。
  乡贤名人
  黄金星,漳州市工商局办公室主任,副处级。
  黄智勇,博士在读,中国人民解放军一七五医院泌尿科主任医师。
  黄枝梅,女,硕士。
  黄艺伟,男,硕士。
  黄艺娜,女,在读硕士生。
  (资料提供:黄龙顺;张大伟 江焕明 文/图)
  芗城古村落之十五
  香坂村
  村社概况
  香坂村位于芗城区石亭镇东北面,村庄坐北朝南,距漳州市区9.5公里,东靠浦南镇宏道村,南接下仓村,西南与董坑村毗邻,北与后房农场接壤,面积1.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00亩,山地面积300亩,森林覆盖率达90%,人口777人,222户,全村人口主要有四个姓氏,许姓为主,占98%。
  香坂村原址在漳州市北门外4公里处,原名香亭坂,1953年漳州空军机场建设,迁至琼林社,1957年更名为香坂村,由琼林、东山井、甘厝三个自然村组成。1995年以前,香坂村以种粮种蔗为主,是芗城区重要的产粮区,粮食除自给自足外还有富余出售。现以种植香蕉、荔枝、龙眼
  香坂村迁家时556人合影
  和养猪为主,基本不再种水稻、甘蔗,全村蕉园面积约100亩,荔枝200亩,70%的人家养猪,有5户村民养猪存栏数500头以上,户养一两百头的占多数,因养猪者众多,70%的农家建有沼气池,沼气供日常生活使用之外还绰绰有余。
  姓氏源流
  香坂许姓村民,相传为开漳圣王陈元光部将许天正的后裔。据香坂村《许氏族谱》记载:香坂许氏源远流长,为炎帝神农氏后裔伯夷之后,创始祖姜文叔受封高阳许国,后以国为姓。唐总章二年(669),河南光州固始人许天正随父同玉钤将军陈政入闽平乱,政殁,许天正仍辅陈元光,功成加封为太尉,子孙世袭“宣威将军”,至宋绍兴二十年(1150),追封“忠照应侯”,配祀威惠庙,载入漳州史册。据《许氏族谱》记载:高阳文山十世孙邦德,字逸士,与胞弟许邦兴两兄弟见香亭坂土地平坦,一望数里,可谓一马平川,遂于宋咸淳六年(1270)开基香亭坂,一住数百年,世代昌盛,人丁兴旺。开基744年来,香坂许氏繁衍至今已至34世。民国时期,香亭坂属二十六都,新中国成立后,分辖龙溪县路头乡,1957年香坂村分辖浦南宏道乡高级社,并把琼林、香亭坂合并改称社。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分辖星火公社宏道乡霞仓耕作区第四中队,1962年独立为香坂生产大队,现属石亭镇管辖。
  因1953年国家开工建设漳州空军机场,从1954年末到1955年初,全村族人告别祖祖辈辈生活了近七百年的家园分散迁居。多数迁至琼林社,有二十多户迁至后房,有的迁至玉井暂住,有的迁至霞仓、埔尾、田丰、九湖、庵兜、董坑、龙秋、蔡坑、大坑头、小坑头、高坑、风径、埔里、龙眼塘、徐山、诗浦、田址、后坂、水头、塘边、下高坑、埔仔下社等24个地方。经族人一年多白手起家艰苦创建,1956年原香亭坂许氏族人终于陆续迁回在琼林、甘厝重建的新家园,香坂村更名而立,许氏族人团聚,开始新的生活。
  村落建筑
  1954年12月,香亭坂村让位漳州空军机场建设,村庄旧址夷为平地,原有古建筑荡然无存,所幸当年搬运出四套祖辈压榨甘蔗制糖所用的石质器具。据村中70多岁的长者介绍,这些古压榨甘蔗设备原为本村制糖所用,可是因为机械化水平不高,产能落后,加上后来所产甘蔗全部直供漳州糖厂,压榨设备便遭淘汰,再后来村里也无人种甘蔗,这些极为笨重的设备便被当做古董深埋于村庄入口处,一直不曾挪动过。对于这些古压榨甘蔗设备,人们只知道其年代十分久远,大约为清朝时期的农用工具,但具体年代不详。
  村内现存三座土木结构古民居平房,具有闽南传统民居特点,房前有一小埕,墙基用角石打底约30公分,墙体为土墙,进门为门厅,两侧为东西厢房,房外两侧则为厨房、牛舍等。属原琼林社的建筑,具体建设年代不详,由于年代久远,房子已成危房,破败松朽。有一户已另建房迁出,其余两户仍在居住。
  现有民居多为现代建筑,系常见的附带小庭院的二层或三层半水泥小洋楼,一楼有天井、回廊、厅堂、厨房;二楼则主要为卧室、阳台,房顶为天台等。
  香坂村有古墓三座及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彭冲父亲许松奇及继母黄妙玉之墓两座。五座墓相距不远,只有数步之遥,古墓分别为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彭冲的曾祖父、祖父和祖母的坟茔。彭冲曾祖父的墓碑上刻有“皇清敕授昭武骑尉畹兰许公塋辛亥年葭月下浣”字样,墓身不大,但保护完好,墓碑上字迹多数清晰可辨,有的则模糊不清。彭冲祖父的墓碑上有“皇清光绪元年”等字样,其余模糊不清。其祖母的墓碑上刻有:“高阳显祖妣陈氏妈娇民国二十六年四月男松鳞、松奇、松苞、松华”等,碑上若干孙辈的字样模糊不清。彭冲父亲的墓碑上书:许松奇先父之墓,男许铁如(彭冲)敬立,甲戌年春月重修。继母黄妙玉墓碑上书:继母黄妙玉之墓,男许铁如(彭冲)敬立,甲戌年春月重修。
  民俗文化
  香坂村重建家园后,族人认为:虽有民房住宅,但无庵庙祠堂,犹如古人云:“人无宗祠,似鸟无林。”许氏族人共议决定,再次兴建香坂大庵,供奉诸神。原在香亭坂的庵堂,因拆除让位机场建设、迁居匆忙,族人只请出庵中供奉的玄天上帝神像一尊并祖祠奉祀的开基祖先神位一座,当年一并寄居于琼林大埔一山棚内。原想待庵庙祠堂建好后,再请回恭安神位,接受民众敬拜。可是,因历史原因,庵庙祠堂建设之事一直搁浅。改革开放后,旧事重提,许氏族人议定付诸实施。于是择吉日一九九七年农历十二月初五日破土开工,在香坂村村口建造庵堂和许氏祖祠“敦本堂”。
  1999年7月,庵堂落成,屋顶四龙相望,其中二龙戏珠,活灵活现;屋脊为闽南特有的燕子翘翅形状;屋顶前方为彩塑神话故事人物,精彩华美。庵堂大门两旁镌刻有楹联:“玄妙无极任凭翻云覆——雨,天机莫测何惧作浪兴风。”庙宇坐北朝南,为二进结构,中有天井,东西两厢各有边门。前座主奉玄天上帝,庵堂后座供奉三宝佛,配祀观音菩萨、关帝君、许天正。庵内有四大青石龙柱,雕梁画栋及彩色壁画十分精美,内容为18罗汉、周文王征战赵正、38关将等。庵内立柱分别书有“神光普照千家而有感,显赫威灵万户以无疆;第传儿孙万代育贤人,名扬后嗣千秋出志士。”庵堂前为村中交通要道,东西贯通,前方广场一角建有一座六角亭“琼香亭”,正面石柱镌刻“琼阁凉亭荫桑梓心旷神怡,香火萦绕赖神庥万民欢乐”,寄托香坂村人告慰开基祖之宗功祖德,祈求祖先福佑后裔繁荣昌盛、平安欢乐的心愿。如今,庵堂平素也成了村老人活动中心,老人们在此喝茶聊天、打牌游戏,颐养天年。
  许氏宗祠为一堂一埕结构式建筑,内有祖先大龛一座,祠堂上方书额“敦本堂”三个大字,祠堂红缎彩绣顶幔幔眉绣有“高阳元宗”字样,祠堂正座恭奉琼林香亭坂开基先祖神位,祀十世显祖(肇基祖)邦德及夫人、十一世显祖敦笃、敦厚及夫人、十六世显祖许应隆及夫人牌位。祠堂左侧供奉有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冲(许铁如)及夫人骆平(陈素兰)之灵位。前廊大柱书族谱记载的祖言:“宗亲繁多来自凤翔都望族,人之蔚起从琼林肇基始祖。”祠堂中间石柱书祖言:追思祖德春祭秋祀遵礼乐,远绍宗功左昭右穆序源流。祠堂祖先神位前侧石柱上书:“墩(敦)书说礼胤追太岳,本继祖德时赞高阳。”祠堂内左右两侧绘有二十四孝壁画,均为本村村民答谢祖德,请人绘制而成。
  香坂村每年有三大节日,正月十一为抬神巡村之大礼、十月十四为拜祖日、十一月十六日为庵堂圣日,届时不但全村村民踊跃参加,凡香坂子孙,包括早年迁居时分散至龙秋、后房、蔡坑等地的香坂村许氏族人,均会赶来寻根谒祖,亲情交流,寄托敬礼神明、慎终追远、怀念祖
  香坂许氏宗祠敦本堂德的心愿。人们进香放炮、厚备瓜果牲礼敬拜,请戏班子唱戏,极为热闹。庵堂、祠堂终日香火缭绕,热闹非凡。香坂村现珍存有《许氏家谱》一册,内记载祖训:宁卖祖宗田,勿忘祖宗言,宁卖祖宗园,不忘祖宗源。
  香坂村物华天宝,得天独厚,用闽南方言说是“水土好”,拥有约50亩可做瓷器的上好材料——黑瓷土矿,香坂村的黑土,富含独特的稀有矿物质,一经高温煅烧,便摇身变为纯美的白色瓷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瓷都景德镇通过多方寻找,惊喜地发现香坂独特的瓷土,曾动用火车前来买土运土,作为他们生产名瓷的原材料,村民骄傲地说:家园有宝藏,黑土变成金。当年村里靠卖黑土收入颇丰,盖起了石头大厝作为村部,可如今几十年过去了,它已成危房。现黑土已列为保护资源,不得随意开采。
  香坂村水质清冽甘甜,矿物质丰富。为改善、提高村民生活水平,香坂村2005年选址打井,深挖70余米,安上抽水设备,供应全村人使用。上级水利部门的专家下乡时发现香坂村的井水清甜可口,瓶装回城请相关部门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各项指标均达国家一级标准。引得香坂村人的亲朋好友慕名远道而来,载水回去饮用。
  乡贤名人
  彭冲(1915—2010),原名许铁如,生于福建漳州,1934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当过学生运动领袖,领导过地下革命工作,1937年参加新四军北上抗日,历经战火硝烟的考验。新中国成立后他主政南京、江苏、上海等地,是中共第九、十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第十二、十三届中央委员;政协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第五、六、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冲是中共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工作和法制建设的杰出领导人,2010年10月18日在北京病逝,享年96岁。
  许阿根,漳州市人事局原局长。
  许海容:南京市标准计量局原局长。
  (资料提供:许瑞忠 许俊辉;徐洁 文/图)
  芗城古村落之十六
  北斗村
  村社概况
  芗城区石亭镇北斗村因地处漳州古城北门外,地形似手掌,周围有五个小山头凹下如斗,故名,宋时称永香。该村位于市区北郊五公里处,坐东向西。东与下高坑村接壤,南与北星村(同一自然村)连成一片,西邻芝山镇上坂村,北与仙景村毗连。交通便捷,东有漳华公路,后近三一九国道。村域面积1.3平方公里,现有耕地210亩,全村176户,9个村民小组,2380人,均为黄姓。
  北斗村属丘陵台地,是漳州北乡甘蔗的主产区和蔗糖生产基地,除此还种植水稻、地瓜、花生等,近年还发展柑桔、香蕉。著名的宝新引水渠流至该村,有效灌溉田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发展多种经营,开办厂场,修建水泥路面2千多米,扩建710千伏变电站等基础设施,该村经济转变为以工贸为主。尤其是征用本村耕地1500亩,进驻上百家企业的北斗工业园就在村外,虽然隶属金峰开发区,但接纳村民就业达300多人。截止2013年统计,全村经济产值2458万元,人均年收入8493元。
  北斗村一带自远古时代就有人类活动,据《芗城区志·古遗址》记载:北斗出土不少石器,出土石核、石片、刮削器、镞形器103件。但村落形成于南宋庆元二年(1197)迄今800多年。明嘉靖十三年(1534)属龙溪县二十六都霞石社所辖,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属二十六都乌石保所辖,民国28年(1939)属龙溪县浦南区北亭乡,民国36年(1945)区署撤销后属石亭乡,新中国成立初属龙溪县第五区北斗乡,1958年属龙溪县浦南公社。(见《龙海县志》)1961年属漳州市北斗公社,1980年属漳州市石亭公社,1984年属漳州市石亭乡,1992年属芗城区石亭镇。(见《芗城区志》),通行闽南方言漳州口音。
  姓氏源流
  北斗村为黄姓聚居地,据《漳州姓氏》记载,属肇漳黄岸(黄硕卿)派系。“唐垂拱年间(685—688),黄岸从河南光州固始县出任闽潘镇抚,任职四年后,卜居莆田涵江。宋时,十六世裔孙黄颜卿(讳经、字孟典),号致政,任龙岩尉与朱熹交往甚善,朱熹择地漳州龙溪北斗曰:“‘此地大难不忧,大旱丰收’,黄颜卿随即定居于龙溪北斗(今芗城区北斗村)。嘉定六年(1213),黄经携五子黄桂,迁至龙溪霞苑贤舍(今龙海市海澄镇莲花一带)。”
  又据明嘉靖四年(1525)《黄氏族谱(霞苑)原序》记载:黄经(致政)于宋嘉定六年(1213)令椿、松、桧、柏四子留守北斗,带五子黄桂至龙溪霞苑贤舍(今龙海市海澄镇莲花八斗)另行开基繁衍。并分支溪北,屿上、豆巷等地。
  北斗村自黄姓始祖传衍至今二十八世。现有大房、大二房及胶东仔、鼓仔内、祠堂边、南山角、七房头等支脉。现存《黄岸公总谱北斗支系》族谱一册、由黄剑岚为主编的新族谱正在编纂中。
  村落建筑
  北斗村古民居原多为“三开间、五开间”联排堂屋等闽南传统民居建筑,改革开放以来,村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村民都有新建房屋并建设起排列整齐的街道楼房,北斗路、北斗一号路(金达路)、北斗二号路(金华路)远近闻名。宗祠寺庙或重修或新建,比往昔更加堂皇富丽,古村落在城镇化进程中旧貌变新颜。
  崇本堂:黄姓大宗祠堂,由北斗、北星、新厝三村共祭。位在北斗村中,“坐乙向辛兼辰戌,构成为六点金(即六全柱六半柱)计五楣一百三十六斗架,三门一天井。”(见黄文德《黄氏北斗开基述》)原占地约260平方米,建筑面积140多平方米。始建于明隆庆二年(1568),历代屡有修葺,民国28年(1939)重修,2009年重建,总占地面积2739平方米,建筑面积278平方米,为芗城区文物保护点。祠中大灯高悬,上书“理学名贤”。柱联为:北星拱秀孙枝茂;斗室朝堂世泽长。另有昭穆:迁播入南漳,莫忘赫奕先世德;启基来北斗,惟愿垂创后人贤。祠中有一牌匾:“钦赐翰林院”,为褒奖清光绪二十年(1894)甲午恩科殿试黄品潘所立。祠堂中祀有致政公之八世孙扑斋公为首居中的神主三十八尊,文革期间因破四旧欲烧毁,幸有尊宗重祖之裔孙借口“抓革命促生产”,称神主可作桶墙之用取回而藏匿,方免其厄。后于一九七八年正月十六日子时,复将神牌安位,供裔孙祭祀。现每年农历正月十二始至十八日供拜祭,并演戏数日,称“散灯戏”。
  北斗辅顺将军庙:坐落于北斗村中盐巷口右边,俗称北斗庵。该庙奉祀主神为陈元光部将马仁,民间尊称“马王爷”。因南宋绍兴年间,宋高宗敕封马仁为“辅顺将军”,故此庙应始建于南宋后期。(见《开漳圣王宫庙集(一)》)历代屡有修缮,庙内现存清乾隆、咸丰、宣统重修碑记,1992年重修,由北斗、北星、新厝三村百姓共同奉祀。配祀有观音菩萨,伽蓝爷、土地神等五尊神祗,历来香火鼎盛,为芗城区文物保护点。该庙结构为单檐歇山顶,抬梁式木构架,上下殿,中天井,三门一廊,前有大砖埕。建筑面积200多平方米,占地600多平方米。柱联为:北关受追封,唐史无名何足惜;斗宫欣揜映,闽疆有庙可同光。庙内存有一匾,额书“北方保漳”。据传此匾由来:清代太平军兴起,兵荒马乱,村民惶惶不安,宗亲黄邦瞻与漳州官府素有往来,为保全北斗全村,以防匪患兵灾骚扰,私陈于官,求匾庇护,泽彼苍生。官原与“北斗保漳”题款,但黄自谦婉辞,请改为“北方保漳”,此匾高悬至今。
  北斗“联辉”古寨:闽南许多古村落均有建寨,实际上是土楼,族人为防兵匪战乱不测之用。据传村北寨顶山原有一古寨,解放前尚留有寨墙系三合土,厚0.8米,寨门由石块垒成。但时代之更迁,寨已毁,仅存一碑,此碑现存在大宗祠堂内,上刻“北斗联辉”,落款“乾隆三十三年戊子辰月谷旦仝立”。现山脚下,北星村一小自然村正面对此寨而得名“寨脚”。
  “十二湖”集市:原村中繁华之地有一条街,俗称“十二湖”。自古以来,每日清晨,这里开店摆摊,人来人往,买卖两便,极为热闹,形成集市。而村北原有一片松林(新中国成立前存活97棵)加上周边栽有数十株龙眼树,枝繁叶茂,郁郁葱葱,被称“松柏仔林”。此林与联辉古寨相距数百米,古寨、松林相互映衬,蔚为景观。可惜大跃进时大炼钢铁,此片树林全被砍伐夷为平地,后在此建起一座北斗会场(亦作戏台),台前露天广场,长53米,宽40多米,总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于是1961年间将原集市迁来此处,以“新十二湖”称之。现仍为一农贸集市,每日早聚午散,购销活跃,便利四周村民。
  南山大厝:位于大社中坐卯向酉兼甲庚,为三座同坐向之毗连大厝,分别祀有鼓仔内,大二房、二凤之支系祖先神位,供祭祀。
  此外,全村由于地势较高,自古以来多饮用井水,现存古井多达30口,百年以上古树4株。
  民俗文化
  “马王爷”出巡活动:每年农历正月初四举行请神祗出庙巡游全村。依俗例,全村上一年一个新婚青年和第一个生男丁者为首负责全村筹资并组织。届时,在全村身穿青布长衫手执大烛的耆老带领下,抬着马王爷、观音菩萨、伽蓝爷、土地神等神座“出巡安民”。在鼓队、乐队、旗队等护送下,一路锣鼓齐鸣,燃放鞭炮,巡游全村大街小巷。所到之处,各户门前摆上香案,焚香点烛放炮祈拜迎送,当晚还演戏酬神,祈求合社平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丁兴旺。
  “九月半节”:每年农历九月十七日,北斗村举行全年最热闹的节庆,以纪念马仁寿诞。其中缘由:据传北斗社开基之后,随着人口繁衍激增,兼之匪患病瘟时有发生,村民希望有安境护土的神灵庇佑。世称马仁刚烈威猛,神勇无比,在岳山战事中,为保护主帅陈元光突围,血战阵前,脑袋掉了,身躯仍然立于马上横刀御敌。于是祖上视为保护神,建“辅顺将军庙”奉祀,以供膜拜,延续至今。每年这一天,北斗黄姓族人家家户户杀鸡蒸粿,备有各种供品到庙朝拜马公爷公。此外,还大宴宾客,当晚演戏敬神,热闹非凡。当日亲朋戚友纷至沓来,小集市各地商贩云集,村民盛情款待客人,把节庆办成美食节。
  三平祖师公香阵:早在百年前,北斗村每家每户都有供奉祖师公神位,还自发组织“三平祖师公会”。每年春季组成香阵到平和三平寺进香朝圣。年复一年,代代相传,至今尚保存着二面民国30年(1941)梅月制作的进香大旗。当时由于交通不便,每次往返数日,所有供品都是肩挑手提。先步行到天宝茶铺坐船,直到南靖县汤坑,再步行,翻山越岭抵达三平寺。参加人数由一百多人增加到现在的四五百人。进香的日子改在农历二月,并由“祖师公定日”,即从二月初一日开始逐日掷杯,掷到连续三个圣杯的日子就是进香日。现交通发达,香阵当日返回后,当晚聘请戏班演戏,由信众出资答谢。近年,虔诚的村民自发集资175万元,建起一座总面积2100平方米的“三平祖师公北斗分庙”,于今年农历二月二十二日落成,奉祀三平广济祖师和侍者公,供善男信女朝拜。
  乡贤名人
  北斗黄氏历代重视践行“耕读为本”的祖训。耕以丰衣食,读以振家风。办书塾、学校,培养本村子弟。值得一提的是该村的北斗小学成立较早,解放前即是漳州北乡规模较大的中心小学。乌石乡十多个村的一些子弟都曾到这所小学上高小受教育。但据传北斗村信守肇基祖黄致政当年交代“留守北斗”之训,故较少外出发展。古代乡贤名人多出自霞苑贤舍(莲花八斗),加之族谱提及“北斗中断之世系现无可稽”,故乡贤有待查考补充。北斗村于新中国成立后迄今有中专生351人,大学生232人。较出色的有:黄子陆,曾任漳浦县委常委、芗城区人大副主任;黄天素,曾任福建前线部队广播电台副台长、副团职;黄奋华,曾任漳州市人大农经委副主任等,此外还有黄露祥、黄通辉等科级干部十多人。
  附:黄经(1157—1237)北斗村开基祖,据嘉靖四年(1525)修纂《黄氏族谱(霞苑)原序》载明:“绍熙元年(1190)来漳为龙岩尉(今公安局长)居官”,“廉以律己,慈以抚众,听讼之际,平易化道,不禁不刑,囹圄空虚,政隙则巡行阡陌,以劝农大得民心,公生性清逸,重风化,轻名利,莅位三载欲解绶,而垂发鬓白者约以万计叩涕恳留,壅门三日,公甚难忍,再任三载,遂致政,因以为号焉。”
  (资料提供:黄水根 黄松才黄高水;摄影:曾鼎文;郭谋忠 冯水国 撰)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芗城文史资料》

本书系统介绍了漳州市芗城区农村与街道的史料。内容包括:芝山镇简介、天宝镇简介、石亭镇简介、浦南镇简介、街道及其城中村简介等。漳州市芗城区,即原县级漳州市。芗城是福建省漳州市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属东南沿海重镇、军事战略要地。

阅读

相关人物

韩蔗根
责任者
韩银寿
责任者
胡宏伟
责任者
陈侨森
责任者
花国栋
责任者

相关地名

芗城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