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落建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5973
颗粒名称: 村落建筑
分类号: K925.7
页数: 4
页码: 100-103
摘要: 珠里村的五里沙、珠坑和后坑3个自然村呈三角分布,村中的民居建筑布局不很规整。五里沙分为下路埕、上角仔、楼仔角和埔仔尾4个“角头”,每个“角头”都有祖厝(宗祠),也称为“小宗”;而整个五里沙自然村还有一座总祖厝(宗祠),称永和堂。这些祖厝厝每座的建筑面积都在300平方米左右。珠坑也有祖厝(宗祠),建筑面积250平方米。这些祖厝规模在闽南农村都属一般,屋顶都是双坡,硬山顶,平脊,呈现闽南建筑的一般特色。建筑装饰朴实无华,屋顶没有闽南建筑常见的剪瓷雕等。玉尊宫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闽南民间认定农历正月初九是“天公”诞辰日,称为“天公生”,要举行隆重的祭天仪式。
关键词: 芗城区 珠里村 村落建筑

内容

珠里村的五里沙、珠坑和后坑3个自然村呈三角分布,村中的民居建筑布局不很规整。五里沙分为下路埕、上角仔、楼仔角和埔仔尾4个“角头”(“房头”),每个“角头”都有祖厝(宗祠),也称为“小宗”;而整个五里沙自然村还有一座总祖厝(宗祠),称永和堂。这些祖厝厝每座的建筑面积都在300平方米左右。珠坑也有祖厝(宗祠),建筑面积250平方米。这些祖厝规模在闽南农村都属一般,屋顶都是双坡,硬山顶,平脊,呈现闽南建筑的一般特色。建筑装饰朴实无华,屋顶没有闽南建筑常见的剪瓷雕等。
  珠里村共有宫观庵庙5座,其中五里沙有庵庙3座,珠坑有庵庙1座,后坑有宫观1座。五里沙较大的庙为玄天上帝庙,始建于清雍正七年(1729),建筑面积300平方米,供奉玄天上帝。珠坑有珠坑庙,始建于清康熙九年(1670),建筑面积300平方米,供奉伽蓝爷。后坑是珠里最小的自然村,但位于后坑的玉尊宫却是全村规模最大的宗教建筑,闻名海内外。
  玉尊宫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唐嗣圣元年(684),陈元光奉朝廷诏令肇建漳州,州治设于李澳川(今属漳浦县绥安镇),贞元二年(786),漳州州治迁入龙溪县登高山桂林村(今属漳州市芗城区),17年后,漳州刺史李登奏准迁建于州城西隅观桥顶(在今芗城区新华西路人民新村)。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扩建并易名为“天庆观”。元贞元年(1295)易名为“玄妙观”。明洪武二十年(1387)改称“玉尊宫”。民国8年(1919)陈炯明主政时被拆除。后坑社善信将神尊迎入该社,藏匿于山中,后建起简陋宫宇来奉祀。1997年由台湾草湖玉尊宫捐资修建,1999年1月竣工。修缮后的玉尊宫总占地50多亩,主建筑面积300多平方米,面阔5间,进深5间,重檐歇山顶,巍峨雄伟,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宫内木雕制作精细,巧夺天工。如今信众遍布,香火鼎盛,成为漳州西郊一处朝圣、旅游胜地,也是连接海峡两岸民俗文化交流的纽带。
  闽南民间认定农历正月初九是“天公”诞辰日,称为“天公生”,要举行隆重的祭天仪式。仪式从初八深夜约11时就开始,一直持续到初九凌晨。在主祭人带领下,前来祭拜的信众数千人排成24排,在摆满供品的数百张桌案前,向“天公”行祭拜礼,上香膜拜,奠烛,敬供品,献鲜花,共9个环节。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场面壮观,隆重热烈,震撼人心。
  珠里村虎形山下有一处比较特别的坟墓,是世界文学大师林语堂父母的合葬墓,村民称之为“番仔墓”,因为这处坟墓是基督教墓葬形式。墓碑高约1.2米,宽约80厘米,正中竖刻着“林公至诚牧师暨淑配杨夫人之墓”,上款小字记录父母的生卒年月日:“父,生于西历一八五五年十一月十六日,没于一九二二年十月三日,享寿六十八岁;母,生于西历一八五六年十一月廿日,没于一九三三年七月廿二日,享寿七十七岁”,下款小字镌刻着林语堂兄弟姐妹及孙辈的姓名。这处墓葬在“文化大革命”中逃过一劫,弥足珍贵。
  珠里村有古榕树5株,后坑3株,五里沙1株,珠坑1株,树龄都在200年以上,却枝繁叶茂,生机蓬勃。特别是在后坑自然村里玉尊宫后面的3株大榕树树冠庞大,蔚为壮观。树下安放石桌石凳,成为村民乘凉休闲的好地方。
  五里沙林语堂故居后有1株荔枝树,树龄约有百年。
  据村民说,林语堂小时候常在树下玩耍、捉迷藏。
  天宝是中国香蕉之乡,珠里村村里村外遍植香蕉,可以说是偎依在香蕉的环抱之中。村里几乎每家每户都种植香蕉,2000多村民中有一半左右经济收入主要靠香蕉的生产、销售和运输。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芗城文史资料》

本书系统介绍了漳州市芗城区农村与街道的史料。内容包括:芝山镇简介、天宝镇简介、石亭镇简介、浦南镇简介、街道及其城中村简介等。漳州市芗城区,即原县级漳州市。芗城是福建省漳州市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属东南沿海重镇、军事战略要地。

阅读

相关人物

林炳南
责任者
林古锥
责任者
许初鸣
责任者

相关地名

芗城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