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社概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5959
颗粒名称: 村社概况
分类号: K925.7
页数: 2
页码: 80-81
摘要: 洪坑村位于漳州市芗城区西郊天宝镇西北部,远眺天宝山,东南与张坑村为邻,西与后寨村接壤,南与山美村毗连,北与仙都村交界。村域面积2.75平方公里,耕地130公顷。地形从东向西延伸,中心地带高,南北倾斜,一条溪流绕村流入九龙江。洪坑自然村的前后各有池塘,村口池塘波平如镜,狭长弧形,长370多米,宽20多米,环抱整个村落,俗称“鸿湖”。农业生产除种植水稻外,盛产驰名中外的天宝香蕉,蕉园环绕四周,还种植台湾青枣、杨桃、冬瓜等经济作物。村民人均年收入6500元。通行闽南方言漳州口音。2012年被评为中国传统村落。后人为纪念原洪姓居住地,故仍称洪坑村。
关键词: 洪坑村 芗城区 村社概况

内容

洪坑村位于漳州市芗城区西郊天宝镇西北部,远眺天宝山,东南与张坑村为邻,西与后寨村接壤,南与山美村毗连,北与仙都村交界。村域面积2.75平方公里,耕地130公顷。地形从东向西延伸,中心地带高,南北倾斜,一条溪流绕村流入九龙江。洪坑自然村的前后各有池塘,村口池塘波平如镜,狭长弧形,长370多米,宽20多米,环抱整个村落,俗称“鸿湖”。农业生产除种植水稻外,盛产驰名中外的天宝香蕉,蕉园环绕四周,还种植台湾青枣、杨桃、冬瓜等经济作物。村民人均年收入6500元。通行闽南方言漳州口音。2012年被评为中国传统村落。
  洪坑村村落形成于明洪武三年(1370)。据传,洪坑村原是个多姓居住的村落,尤其是姓洪居多,村前有个大坑洼地,故称洪坑。明初,谯国祖堂二十六世戴从宣从邻近的墨溪村迁此开基立派,繁衍裔脉,据《开漳戴氏源流》手抄本载:“二十六世从宣祖:德载次子,鸿湖祖,支派另开”,至今已有640多年。当年迁来洪坑时,戴姓先祖认为“洪”与“鸿”谐音,鸿喻志向远大,而洪字积水小,而湖积水多,兼又从墨溪迁徙而来,故更名“鸿湖”。后人为纪念原洪姓居住地,故仍称洪坑村。明清时期属龙溪县二十一都天宝社,民国时期先后为仙寨乡、天宝乡洪坑保,新中国成立初为第五区林前乡,1958年后改为过塘公社洪坑大队,1984年改称天宝乡洪坑村,1992年改为天宝镇洪坑村。据2013年6月统计:全村辖洪坑、林前、布坂3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902户,3167人,均为戴姓。其中,洪坑8个村民小组;林前(又名龙泉)1个村民小组,46户;布坂(原名富苑)1个村民小组,35户。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芗城文史资料》

本书系统介绍了漳州市芗城区农村与街道的史料。内容包括:芝山镇简介、天宝镇简介、石亭镇简介、浦南镇简介、街道及其城中村简介等。漳州市芗城区,即原县级漳州市。芗城是福建省漳州市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属东南沿海重镇、军事战略要地。

阅读

相关人物

戴友文
责任者
郭谋忠
责任者
冯水国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漳州
相关地名
洪坑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