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血缘神缘传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5933
颗粒名称: 五、血缘神缘传统
分类号: K819
页数: 3
页码: 21-23
摘要: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前,村村都要举行神明巡安踩街保平安活动,每逢神明寿诞日都要祭拜庆祝,这些活动已经成为芗城村庄的民俗活动。
关键词: 漳州 血缘 神缘 传统

内容

古村落的形成与姓氏家族的繁衍发展密切相关,芗城的古村落,为许多单姓,或为几个大姓聚居的血缘聚落,村村都建有姓氏祠堂,始建年代大都与聚落形成时间同步,虽经屡毁屡建,至今仍香火缭绕,如康山村林氏祠堂——耕礼堂;渡头村陈氏祠堂——企思堂;前山村胡氏祠堂——胡氏大宗;洪坑村戴氏祠堂——世泽堂;山美村沈氏祠堂——锦山崇本堂;珠里村五里沙林氏祠堂——永和堂;茶铺村钟氏祠堂——乐仁堂;路边村韩氏祖祠——遹追堂;墨溪村戴氏祠堂——追远堂;大寨村韩氏祠堂——世德堂;乌石村高氏祠堂——孝德堂;埔尾村王氏祠堂——继述堂;南山村黄氏宗祠与陈氏祠堂——孝思堂;塘边村黄氏祠堂——黄氏祖祠;香坂村许氏祠堂——敦本堂;北斗村黄氏祠堂——崇本堂;松洲村钟氏祠堂——纯嘏堂;后林村杏苑杨氏祠堂;鳌浦村吴氏祠堂——追远堂;溪园村林氏祠堂——崇本堂;渡东村李氏祠堂——追远堂。这些祠堂是村民祭祀祖先场所,每逢亡故亲属的生卒日要“祭祀”,俗称“做忌”;或者凡族中人升学、升官、生儿婚庆,也要到祠堂向祖宗行告祖礼;还有凡重大祭祀,举族同聚,摆宴欢饮,也都在祠堂举行,也是族中大事的议事场所。
  芗城古为闽越族聚居地,崇鬼尚祀之风自古而然。西晋永嘉之乱后,北方士族庶民不断南迁,带来中原文化和风俗习惯。道教、佛教分别于东晋末、南朝梁传入境内,盛于五代、唐,明代被称为“佛国”,民众信仰佛教、儒教、道教、民间诸神,共生共存,互相影响,但又各成体系。除大的寺庙宫观外,一般小庙,佛道不分,既供奉观音菩萨,又祀玄天上帝、关帝君,不管何方神圣,只要能庇护乡里,给百姓带来平安希冀,多数人既拜佛又敬神,见庙即拜,成为闽南民俗的一个显明特色。芗城21个古村落都有庙宇,供奉的主神众多,如三宝佛、观音、伽蓝爷、玄天上帝、关帝君、开漳圣王、马仁、三平祖师公、妈祖、保生大帝、王爷公等等神明。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前,村村都要举行神明巡安踩街保平安活动,每逢神明寿诞日都要祭拜庆祝,这些活动已经成为芗城村庄的民俗活动。
  芗城古村落都有酬天敬地的传统习俗,每逢农历正月初八晚“子时”到初九凌晨,家家户户都要高摆香桌,备设三牲或五牲大礼,敬奉“天公”,俗称做“天公生”。
  珠里村玉尊宫从初八晚十一时即“子时”,举行祭拜“天公”诞辰日的祭天仪式,一直持续到初九凌晨。在主祭人带领下,前来祭拜的信众数千人排成24排,在排满供品的数百张桌案前,向“天公”行祭拜礼,上香膜拜、奠烛、敬供品、献鲜花,至少经过九道仪式。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场面壮观,隆重热烈。每逢农历八月十五日都备酒肉、月饼敬祀“土地公”,以酬谢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天地庇佑之恩。另每月逢初一、十五要敬神。做生意人每月初二、十六则敬“土地”,确保平安,生意兴隆。
  在芗城农村中还有醮年之祀,分为“清醮”、“王醮”两种;清醮祀玉皇,王醮祀王爷,乡村以王醮为多。
  埔尾村每三年举办一次“王醮”,以清宁地方、消灾祈祥为目的。它与古代以驱逐疫鬼和各类邪神精魅、保护地方安宁为主要目的的傩礼相类似,具有很强的民俗性,是一种传统文化活动。
  值得指出的是,芗城区古村落的血缘、神缘、文缘传统文化等和台湾地区一脉相承,同宗共祖,语言相同,风俗相似,改革开放以来,台湾同胞大量到芗城古村寻根问祖,交流频繁,留下一段段佳话。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芗城文史资料》

本书系统介绍了漳州市芗城区农村与街道的史料。内容包括:芝山镇简介、天宝镇简介、石亭镇简介、浦南镇简介、街道及其城中村简介等。漳州市芗城区,即原县级漳州市。芗城是福建省漳州市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属东南沿海重镇、军事战略要地。

阅读

相关人物

王和贵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漳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