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古论今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5894
颗粒名称: 谈古论今
分类号: K295.74
页数: 5
页码: 113-117
摘要: 他同蔡大燮、陈虹、陈松年等老友聊天时,所以也荣幸获得彭老给的两个雅号“问他参加新四军后到了哪个部队,并认真研究了华东野战军战史及解放战争时全国的战略背景,彭老在同蔡大燮、陈虹等人聊天”彭老也是相爷呀,蔡老问我“我当即把研究过的有关漳州的史料说了一下!深得族叔蔡世远的疼爱和扶持,成为日后嘉庆皇帝的老师,彭老现在的职位同蔡新当时的职位差不多,漳州只有彭老身居高位,彭老眯着眼很认真的在听。对蔡老、陈老说,我也逐渐了解了彭老的一些内心世界,彭老给我讲了为什么解放初他会回到福建工作。
关键词: 彭老 漳州 蔡新 纵队

内容

彭老来漳时,我除了搞好接待,也喜欢同他聊几句,他同蔡大燮、陈虹、陈松年等老友聊天时,我也常去凑凑热闹,久而久之也就混熟了,开始插几句嘴,后来插一段话,用彭老的话讲,叫吹吹牛皮。所以也荣幸获得彭老给的两个雅号:一曰“小秀才”,一曰“小古董”。
  有一次我陪彭老散步时,问他参加新四军后到了哪个部队。他讲先到新四军第二支队,抗战时属于新四军江南指挥部,解放战争爆发后改编为华中野战军第6纵队18师,全军统一整编时改编为第三野战军第24军72师。我接过话题,讲了第6纵队也是华东野战军主力之一,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中原时,中央电令华野迅速组成外线兵团策应刘邓大军,该兵团由粟裕指挥,共有6个纵队,为第1、4、6纵队,江南新四军老部队,原属华中野战军,另为第3、8、10纵队,是山东八路军老部队,原属山东野战军,两军后来并为华东野战军等历史沿革,和各纵队司令员的名字,以及外线出击时打的几个主要战役等情况。彭老很吃惊的问我,你怎么知道这么详细?我据实相告,我担任过解放军第28军,也就是原华野10纵的军战史主编,采访了我军100多位高级将领,掌握大量的资料,并认真研究了华东野战军战史及解放战争时全国的战略背景。他听后恍然大悟,对身边的人说:“这是个小秀才”。
  还有一次,彭老在同蔡大燮、陈虹等人聊天,说到漳州的历史和历史人物,我在一边旁听。他们谈话停顿的时候,我对蔡老、陈老说:“按照老的说法,彭老也是相爷呀!漳州这二、三百年也就出了这颗星”。蔡老问我:“此话怎讲?”我当即把研究过的有关漳州的史料说了一下。在清朝的乾隆、嘉庆朝时,漳州出了一个重要的人物蔡新,是漳浦下布村(今大南坂下楼村)人,生于1707年,卒于1799年,享年93岁。蔡新三岁丧父,家境贫寒,深得族叔蔡世远的疼爱和扶持。蔡世远当过乾隆皇帝的老师,深受皇帝的重用。受其影响,蔡新自幼立志,十年寒窗,25岁考中举人,29岁考中进士,因才华横溢,文章出众,被乾隆皇帝选择入值上书房,教导皇子读书,成为日后嘉庆皇帝的老师。由于蔡新人品端正,尽忠职守,清正廉明,为朝野所敬仰,屡受重用,先后任过工、礼、吏、刑、兵部五部尚书,后擢升为文华殿大学士,入值军机,官居一品。因清朝沿用明朝例不设宰相职位,大学士相当于宰相之位,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相爷”了。我接着说,彭老现在的职位同蔡新当时的职位差不多,应该也算是“相爷”了。我考证过,蔡新之后二百多年了,漳州只有彭老身居高位,没有第二人,这是不是漳州一颗星吗?我在说的过程中,彭老眯着眼很认真的在听,最后会心一笑,对蔡老、陈老说:“他也算是个小古董”。
  由于有彭老的这两个“封号”,我以后同他聊天,交谈时胆子大了一些,领域也宽了一些。他是党和国家领导人,我只是一个处级干部;他是革命的老前辈,我只是一个小小的晚辈;他博古通今,学贯中西,而我只是小有学问,略有心得而已。尽管双方悬殊这么大,但日久生情,关系融洽,逐渐成了忘年之交。他每次来漳公务之余,有时喜欢叫我同他聊聊天,我也逐渐了解了彭老的一些内心世界。
  彭老给我讲了为什么解放初他会回到福建工作?福建解放后,国民党残余势力逃到了台湾等岛屿,中央接着准备解放诸岛。因彭老会讲闽南话,受组织的委派准备秘密潜入台湾搞地下工作。到福州时,他去看望了老首长、时任福建省人民政府主席张鼎丞,张主席问他来福建干什么?彭冲把情况向他作了汇报。张主席说,福建现在非常缺干部,你不要去了,留在福建工作,我向中央报告要人。就这样彭冲就留在福建任省委秘书长,组织另派别人替代他去执行任务。后来台湾地下党组织遭到严重的破坏,去的同志牺牲了。彭老讲到这里,心情非常沉重的说:“我也是个幸存者啊!”
  1994年春节,彭老一行回漳州过年。2月10日,大年初一下午,彭老午休起床后,临时对我说,他要上烈士陵园去看看。我赶快作了布置。从烈士陵园回到宾馆后,我听到有人在嘀咕,有人问我:大年初一的怎么会想到去烈士陵园?这老爷子怎么想的?我淡淡一笑,不作回答。我深知,像彭老这样南征北战、浴血沙场、在枪林弹雨中走过来的人,对为新中国成立而壮烈牺牲的战友们、烈士们,都怀有一种深厚的思念之情,每逢佳节更是强烈,这就是他的内心世界。
  人到晚年,经常会回想往事,彭老也是这样。1996年春节彭老来漳时,已经81岁高龄了。有一天他把我叫去,说想到龙海颜厝镇的白云岩去看看。我知道彭老有个心结未了。有一次,他在同老朋友闲聊时,曾讲了这样一件事。他三岁时母亲染病去世了,一直由他祖母带大,相依为命,感情深厚。有一次祖母带他上白云岩去拜菩萨,庙里有一个老尼姑,看到少年的彭冲聪明伶俐,气质不凡,讨人喜欢,对他祖母说:“这个孩子很聪明,以后很有出息,会做大官的”。他祖母听后急忙对老尼姑说:“谢谢你的吉言。”说到这里彭老讲了一句:有机会真想再上山去看看。事过几十年了,而冥冥之中似有定数,彭老真的身居高位了,他想旧地重游一番,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后因交通不便,山道崎岖,向他汇报后只好遗憾作罢了。我还听彭老的亲属说,晚年的彭老,有时拿着祖母的遗照端详凝思,热泪盈眶。儿孙们知道他的心思,彭老去世后,在中南海家中设的灵堂里,他的遗像边上放了一张他祖母的遗照。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芗城文史资料》

本书系统介绍了漳州市芗城区的史料,其中包含故园踪影、往事寻踪、文革残忆、历史街区、星火拾遗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吴海盐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