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氏家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5888
颗粒名称: 徐氏家庙
分类号: K878.3
页数: 3
页码: 100-102
摘要: 在老漳州人的记忆里,漳州古城是最有文化气息的地方,这里收纳了最富有漳州古城特色的风土人情。它曾经是漳州最为繁华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讲到古城,就不得不提到徐厝巷。徐厝巷之所以叫徐厝巷,就是因为有徐氏家庙而得名的。当初在漳州城内建这座房子的目的是为了让徐氏后裔要进京赶考、到漳州府来参加考试,或者到省城办事时有个可以祭拜祖先的地方。因此,徐厝巷七号——徐氏家庙也是古城内非常重要的一个涉台文物点。近年来,漳州突出作好“祖地”文章,着力加强漳台姓氏源流和族谱研究,积极开展族谱对接、宗亲对接等活动,吸引了大批台胞回乡寻根谒祖,增进了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
关键词: 徐氏 家庙

内容

在老漳州人的记忆里,漳州古城是最有文化气息的地方,这里收纳了最富有漳州古城特色的风土人情。它曾经是漳州最为繁华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讲到古城,就不得不提到徐厝巷。
  徐厝巷之所以叫徐厝巷,就是因为有徐氏家庙而得名的。这座老宅子始建于清朝年间。徐氏的祖先徐国海是开漳圣王陈元光的部下,当年来到漳州后,就定居在南靖山城镇的雁塔村。当初在漳州城内建这座房子的目的是为了让徐氏后裔要进京赶考、到漳州府来参加考试,或者到省城办事时有个可以祭拜祖先的地方。后来又在家庙的两边加盖了18间的厢房,是让徐氏后人来漳州落脚时,住宿用的。所以,徐氏家庙,它即是家庙又是徐氏宗亲在漳州城内的一个落脚点,具有双重作用。从徐氏家庙走出去了很多徐氏后裔,他们分布在世界各地,现在台湾桃园的徐氏宗亲也是从这座家庙走出去的,他们的先辈当年也曾来这儿祭祖、落脚。所以每年的农历十二月二十一,他们也会和其他徐氏宗亲一样,回到徐厝巷7号——徐氏家庙来祭祖。1986年的那次祭祖是台湾桃园徐氏宗亲在相隔多年后第一次回漳祭祖,据现在的房主,也是徐氏后人徐山郎回忆,当天下着雨,台湾桃园徐氏宗亲一行三十几人,在会长徐振通的带领下,先回到了徐厝巷七号祭祖,再回南靖雁塔村祖庙祭祖。因此,徐厝巷七号——徐氏家庙也是古城内非常重要的一个涉台文物点。
  占地近一亩的徐氏家庙不仅外观具有典型的闽南传统民居特色:“大厝”、“五脚距(骑楼)”“竹篙厝”、“油标砖”、“燕尾脊”。而且它的建筑结构也保留了闽南传统民居所特有格式--中间一座南北向的五开间三进院落,东西各带一排侧向护厝,围绕正厅,形成一个向心的整体。
  我们可以看到徐氏家庙,它就是三进式的,一进是大埕,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院子,两边则是护厝(厢房)。二进是正厅,一厅抱四房,正中供奉着徐氏祖先的牌位,三进是也是一厅抱两房。目前,这里住着徐氏后人徐山郎两兄弟一家。
  据徐山郎回忆,自他有记忆以来,每年的“大日子”那天,就会有很多的徐氏宗亲来这里祭祖。祭祖当天,要准备很多的食品供这些宗亲食用,“光碱面就要准备好几大筐”。老徐说,“而且,没有禁炮的时候,每次祭祖后,就要扫好几大篓的炮纸,当天的场面是非常热闹的。”
  近年来,漳州突出作好“祖地”文章,着力加强漳台姓氏源流和族谱研究,积极开展族谱对接、宗亲对接等活动,吸引了大批台胞回乡寻根谒祖,增进了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我们有理由相信,历经数百年风雨仍保留完好,已成为漳州古城里一个非常重要文化点的徐氏家庙,将在漳台两地日益紧密的文化交流中,发挥着沟通两岸同胞亲情乡谊、增强民族认同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成为两岸交流的重要平台,成为连接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思乡恋故的精神纽带。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芗城文史资料》

本书系统介绍了漳州市芗城区的史料,其中包含故园踪影、往事寻踪、文革残忆、历史街区、星火拾遗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徐山郎
责任者
杨怡静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