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口街历史变奏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5883
颗粒名称: 府口街历史变奏曲
分类号: K878.3
页数: 9
页码: 91-99
摘要: 府口街就座落在漳州历史保护街区范围之内,是一条东西走向、长近一里的小街道,因其是古时漳州府衙门前的一条横街,又称府前街,老人们干脆直呼其为“府口街”。府埕以至南边直通文庙的街道改称始兴北路,府口街以府埕口为分界,东边街道改称始兴东街,西边称始兴西街,直通旧桥头的双门顶街改名广南路。在这一特殊时期改名台湾路,或许就是这一情况的反映。以府口街为代表的历史街区,是漳州历史文化名城最具代表性的区域。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市政府在市区改造和建设的规划中,就把唐宋古城区列为重点保护对象。台湾路的民居是前店后坊上住宅的“
关键词: 府口街 历史 变奏曲

内容

这是一条承载着厚重历史与人文积淀的古老街道。
  一、始建于唐、最聚人气的古街
  磨得有点沧桑的石板路,错落有致的闽南民居,红的砖,白的墙,那门楣上镶嵌着大小不等、历经风雨的商家店号招牌,百货、药材、食杂、日杂、文具、糕饼、油灯、棉布、诊所、茶馆、酒楼等各色店铺鳞次栉比,一间接着一间地排列在这历史悠久的小街两侧。还有那分布在这条街边缘两座高耸而威严的明代石牌坊,宋代朱熹朝圣讲学的文庙、州学,以及每天熙熙攘攘的人流,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浓厚的市井生活气息,使这条街道充盈着古老而温馨的氛围。这便是家乡漳州古老得有点名气的府口街。
  府口街就座落在漳州历史保护街区范围之内,是一条东西走向、长近一里的小街道,因其是古时漳州府衙门前的一条横街,又称府前街,老人们干脆直呼其为“府口街”。
  府口街是漳州最早的街道之一。漳州自唐垂拱二年(686年)陈元光创建于云霄西林之后,经过两次的州治北迁,于贞元二年(786年)再从漳浦迁至九龙江下游平原登高山下的桂林村今址,郡衙就建在今天中山公园里面(今仰文楼处,如今拱形的郡衙大门还在)。当时漳州市区周围仅4里①,现存明万历《漳州府志》和清光绪《漳州府志》的《城池》记载了唐城范围:东起东桥亭濠沟,西到西桥亭濠沟,北至北桥亭濠沟,南至南门溪北岸。创设商业街区是新创建的城区官民第一需要,因此可以说,府口街是唐贞元二年郡衙创建之后就着手开辟的街道,至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之后宋代朝廷南移,中原人士的大量南迁,漳州人口急剧增加,经济不断发展,至南宋,街道数量已增加至“九街十三巷”,府口街区也向东、西、南三个方向延伸。
  到了明朝中后期,随着月港的开洋,浦头港的兴盛,漳州城区商业经济进一步繁荣,据万历《漳州府志》卷二之《厢里》所载:其时市区已有较繁华的商业街21条,府口街名列其首,其时该街长度已达今天规模,从西至东依次分为卫口街、府前街、崇仁庙街、雨伞街四个街段,而以府前街为最热闹,这里商铺比肩而立,经营民众日常生活用品为主,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已形成天益寿老药店、蔡同昌布行、广隆百货行、万圆钱庄、金可行鞋庄、奇苑茶庄等信誉著称、资金雄厚的商号,并享誉漳城内外。而府口街北连知府衙门的一片长方形砖埕(现为石埕)——府埕,从唐代直至上世纪八十年代,一直是漳州市区人气最旺、最为繁华的街区,这里以汇聚蚵仔煎、手抓面、豆干面粉、锅边糊、春卷、五香、卤面、豆花、肉粽、牛肉丸、炒粿条等漳州名点小吃而闻名遐迩。这里还是打拳卖膏药、算命、代书、杂耍等三教九流的麇集之处,还有讲古场、戏台等场所,许多民间艺人来这里表演布袋木偶戏,讲述杨文广平闽十八洞等民间传奇故事,以致这里整天车水马龙、人气鼎沸。
  二、近代以来街名屡更
  民国七年(1918年)初,孙中山发动“二次护法”运动,陈炯明奉广州军政府大元帅孙中山之命,于当年9月率领援闽粤军进驻闽西南,在漳州设立司令部(址在原汀漳龙道衙,今延安北路南端,从中闽百汇至延北医药公司一带),在辖区建立“闽南护法区”。陈炯明到漳州之后,提出了“提倡新文化,建立新社会”口号,成立工部局,先后任命林我锵、周醒南为局长,开始了漳州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市政建设,大兴拆房屋建马路扩街道,新辟的几条主要街道统一以“骑楼”的形式筹建,以便为街上行人蔽日遮雨,并冠以新的街名,如以他(陈炯明)的名将衔命名的定威南路、定威北路(今延安南、北路。“定威”是当时北京政府黎元洪总统授以他“定威将军”的职衔)、陆安东路、陆安西路(今新华东、西路。“陆安”是陈炯明的号)。这也是漳州骑楼建设之始。这次市政建设,还拆除了知府衙门的周边建筑,兴建起“漳州第一公园”(五年后北伐军进漳改为中山公园),沿公园西边和南边分别新辟出了芳华北路、芳华南路、芳华横路。府埕以至南边直通文庙的街道改称始兴北路,府口街以府埕口为分界,东边街道改称始兴东街,西边称始兴西街,直通旧桥头的双门顶街改名广南路。②
  在这次城市改造中,明代起建的漳州石城墙遭到拆毁,拆掉的城墙条石被用来铺设新开辟的街道路面,于是,陆安路、定威路、府埕、始兴东西街、始兴南街等主要街道都铺上了城墙石。
  民国34年(1945)漳州商会档案资料可以看到,抗战胜利前夕的1944年10月底,府口街改名台湾路,在稍前一个月改名的街道还有:广南路改名香港路,醒民东、西路改名厦门路,大通中、南路改名青年路③,这些街名相沿至今。这些街道改名的个中缘由,文献资料缺乏记载。笔者曾为此采访台湾路129号王老先生,王老先生今年86岁,是台湾路现健在的年纪最大老居民。头脑还十分清楚的他告诉笔者,他就在这里出生和生活,目睹了台湾路的沧桑变化。当笔者问及改名台湾路的原因时,这位一辈子住这里的老居民也说不出所以然,只知道是抗战末期改的名。笔者从一些资料了解,抗战时期,府口街周围成为许多不愿接受日本奴化教育的台湾同胞的聚居处。在这一特殊时期改名台湾路,或许就是这一情况的反映。古代史上漳台关系异常紧密,而改名台湾路则彰示近代漳台关系也同样紧密。
  三、浓郁而温馨的市井生活气息
  在一千多年的风云变幻中,尽管这条街名屡次变更,居住这里的人们至今仍固执而亲切地唤着她的旧名:“府口街”。该街商脉天成,根深蒂固,几经风雨而不衰。抗战8年,厦门沦陷,漳州成了抗战前线,日机一日数次轰炸,炸弹多次落在街邻,于是商家纷纷关门“跑日本飞机”,府口街繁华不再,抗战胜利后又逐渐恢复生机;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左”的时期,个体商贩被视为“投机倒把”、“复辟资本主义的孳生温床”,列为取缔对象,于是这里一爿挨着一爿的个体商家不复存在,府埕也变得冷冷清清;从八十年代初开始,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鼓励发展个私企业的富民政策,台湾路、府埕等古街区再焕青春活力,无数的个体商户重新在台湾路开张,个体餐饮摊贩在埕内两侧撑起了巨大的太阳伞,各种别具风味的漳州小吃重新回到了府埕经营。1983年,政府还出资搭建起了“府埕小吃点市场”,撤去了那五颜六色的大太阳伞,整个府埕上空盖起了宽阔的玻璃钢瓦,设置了固定的小吃摊位。此时的府埕迎来它最为繁华的时期。从早上到深夜,站在台湾路口,耳畔总是一片热闹嘈杂的声响:掌勺的“头手”们招徕客人的吆喝声,锅铲的磕碰声,噼噼啪啪的炸油声,小伙子们的猜拳声,弥漫了所有的空间,刺激着人们的耳膜和肠胃。
  四、古街区奏响新乐章
  作为一条具有丰富民俗资源和历史文化积淀的漳州老街区,府口街(台湾路)还是研究闽南建筑史、漳台文化亲缘史和中外商业交流史的重要实物资料:东段(雨伞街)是仿照英国“麦加顿”式建筑的骑楼店面,上楼下廊,富有“西欧风情”;中段是典型的中西合璧式建筑,许多建筑具有“南洋风格”;西段则是闽南特色民居,还有些许唐宋遗韵。一些来漳州投资的台商说,漳州的府口街和台南的一些旧街道十分相像。
  以府口街为代表的历史街区,是漳州历史文化名城最具代表性的区域。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市政府在市区改造和建设的规划中,就把唐宋古城区列为重点保护对象。街区内有台湾路、香港路、始兴南街、始兴北路(府埕)、芳华横路、芳华南北路等老街道,包含两座明代石牌坊及漳州文庙、比干庙等三处国家级文物,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共福建省临委旧址、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多处,还有现代作家杨骚故居、台湾徐氏后裔的祖厝徐厝巷等。台湾路的民居是前店后坊上住宅的“竹竿厝”建筑,又有典型“中西合璧”的非骑楼式建筑,其代表性建筑有“天益寿”药店、“万圆钱庄”、“新生布行”等著名老字号商铺,建筑风格具有明显的南洋风格。
  2000年,中国规划设计研究院历史文化名城研究所应市政府之邀,为漳州编制了《漳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和《历史街区保护详细规划》,并通过了省政府、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的批准颁布实施。
  从2001年起,市、(芗城)区两级政府筹集4000多万元建设资金,先后实施了“漳州市区香港路历史街区北段片区修缮工程”、“台湾路西段沿街立面整治工程”、“台湾路历史街区(府埕片、文庙片)维修整治工程”,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修复工作,两年后全部竣工。工程在部分动迁的基础上,梳理了原有的街巷结构,新铺砌了石板路面,恢复了建筑的历史风格和街区的原来历史风貌;针对旧厝薄弱的生活基础设施,整治工程改造了自来水、消防水、雨水、污水、电力、电信、有线电视等工程管网,并实现地下敷设;街区还增设了休憩庭院、绿地小园林、停车场、公厕等城市设施,彻底改善了街区的居住和工作环境,提升了街区居民的生活品质。经过维修保护后的历史街区重现历史的风采,以浓郁的闽南风情赢得了世人的瞩目,成为闽南文化旅游景点之一,吸引着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连电影《台湾往事》、《云水谣》摄制组也慕名来这里拍摄外景。2004年该街区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荣誉奖,2005年4月10日由UNESCO亚太地区文化参赞理查德·英格哈特亲临漳州颁奖。2010年6月被省文化厅列入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示范园区,2010年荣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誉称。
  当年12月15日,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漳州历史古街授牌揭碑仪式在府埕隆重举行。文化部党组成员、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省文化厅党组成员、文物局局长郑国珍,中国文物报社社长解冰,中国文化报社副总编宋合意,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评选组委会秘书长,以及漳州市市长吴洪芹,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林晓峰等领导亲临现场。
  单霁翔,郑国珍,吴洪芹,林晓峰共同为第二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漳州历史古街”揭碑。
  府口街的历史变奏曲不断融入了雄浑的时代旋律,在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广袤园地里奏出了新的华彩乐章。

附注

注: ①光绪《漳州府志》卷之五·“规制(上)”转载乾隆志卷十二云:“漳州城池……,宋初筑土为子城,周围四里,为(城)门六”。 ②引民国9年编《漳州市政征信录》改建街道各商户派款清单。载漳州市图书馆2006年编《漳州民国初期文献三种》第6页。 ③民国34年3月7日龙溪县崇安镇(今市区北京路一带)合作社登记表载:合作社创立时间为民国33年11月1日,社址在台湾路门牌171号(载《芗城文史资料》第14期第6页,2003年11月编印)。这是漳州市历史资料最早出现的“台湾路”记载。而早于此记载不到一个月(民国33年10月10日)印制的《漳州市全图》中街名已改的有:广南路改名香港路,醒民路改名厦门路,大通路中和南段改名青年路,台湾路这张图上还没有出现,还沿称始兴东街、西街。由此可见,改名台湾路时间就在1944年10月底至1945年2月之间。 (作者系漳州市委党校历史学教授、漳州师院特聘教授)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芗城文史资料》

本书系统介绍了漳州市芗城区的史料,其中包含故园踪影、往事寻踪、文革残忆、历史街区、星火拾遗等。

阅读

相关人物

何池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