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龙文山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5832
颗粒名称: 一、龙文山
分类号: K295.74
页数: 3
页码: 40-42
摘要: 《大明漳州府志·龙溪县·山川》记载:。腾龙山,起凤山,俱在城西南隅,平地突出,二峰高数丈。考旧志腾龙旧名龙亭,以山瞰南溪,时有龙跃,及建亭在上得名。其起凤山旧名高亭。宋举八行科吴勋作书堂在上,后废。国朝成化间,知县李棨重新本县儒学,以二山在学前,改今名。《大明漳州府志》是明朝最早的漳州地方志。“文革”中1970年腾龙山一带划给漳州食品公司;1980年,儒学划给漳州师范专科学校。宋朝修有几部漳州地方志,可惜不存,仅留有旧序。腾龙山有旧亭,到清朝漳州府志出现俗名龙文山。上引说明龙文山建过亭,塔,均废,又重建。
关键词: 追忆 龙文塔 龙文山

内容

《大明漳州府志·龙溪县·山川》(《大明漳州府志》修于正德八年,即1513年,陈洪谟修,周瑛纂)记载:
  腾龙山(即后称龙文山),起凤山(即后称虎文山),俱在城西南隅,平地突出,二峰高数丈。考旧志腾龙旧名龙亭,以山瞰南溪,时有龙跃,及建亭在上得名。其起凤山旧名高亭。宋举八行科吴勋作书堂在上(吴勋,宋进士,后当潮州教授),后废。国朝成化间,知县李棨重新本县儒学,以二山在学前,改今名。
  《大明漳州府志》是明朝最早的漳州地方志。所引记载需要说明的有三点:
  1.记载中提到三个地方:腾龙山、起凤山,儒学,解放后均在漳州市第二中学校内。“文革”中1970年腾龙山一带划给漳州食品公司;1980年,儒学划给漳州师范专科学校(今闽南师范大学)。现在漳州二中仅存起凤山,即虎文山。本文只介绍腾龙山。
  2.“考旧志腾龙旧名龙亭”。旧志指的是宋朝漳州地方志。宋朝修有几部漳州地方志,可惜不存,仅留有旧序。元朝无志。宋朝旧志就有记载腾龙山,可见腾龙山历史在千年以上。
  3.腾龙山旧名龙亭,是宋朝漳州方志记载,明朝才有腾龙山这名称。
  明万历癸丑(1613)所修《漳州府志》卷之二“舆地志中·山川”还记载“腾龙山,城西南偶,平地突起,奇石攒凑。俯看溪流,相传有龙腾于溪,乃建亭。今废。嘉靖乙未(1535),知县刘天授建石塔其上,今亦废”。记载中引了宋书法家蔡襄(进士,曾在漳州任职)的诗:
  要看红日照龙台,白玉堂高锦障开。树色一番连雨净,溪光几曲抱山来。云归深洞天形瘦,风落前村笛弄哀。拟结青耧遍题咏,思王何吝斗量才。
  腾龙山有旧亭,到清朝漳州府志出现俗名龙文山。清各府志都是形容“平地突起,奇石攒凑”,建过亭,建过塔,均废。
  正德志后各府志介绍腾龙山较详细突出并常为人引用的是清光绪三年(1877)由沈定均修,吴联薰纂的《漳州府志》:
  腾龙山,俗呼龙文山,城西南偶,平地突起,奇石攒凑。俯看溪流,相传有龙腾于溪,乃建亭,后废。嘉靖乙末,知县刘天授建石塔其上,后又废。国朝雍正十年(1732)知县刘良璧从形家言,谋于里人林编捐赀重建。
  上引说明龙文山建过亭,塔,均废,又重建。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芗城文史资料》

本书系统介绍了漳州市芗城区的史料,其中包含故园踪影、往事寻踪、文革残忆、历史街区、星火拾遗等。

阅读

相关人物

郭锦飙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