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漳州古城建造沿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5809
颗粒名称: 一、漳州古城建造沿革
分类号: K295.74
页数: 6
页码: 1-6
摘要: 唐贞元二年,漳州自开漳后一百年整,漳州州治从漳浦李澳川移进龙溪县登高山麓桂林村,修筑城池。营建城池有一定的模式,惯例是首选山之阳(南)、水之阴(北)的坡地,掘壕取土,夯筑土城,这是一举两得之举,土城建成了,护城濠也完成了,城池由此产生。漳州古城选址西溪北岸,也是山之阳,水之阴。登高山南麓,东、西两边各有湖泊。1918年,陈炯明率粤军入闽,以漳州为中心建立闽南护法区,进行一系列市政改造。1997年旧城改造,古城遗址均被拆除,漳州古城仅存一段物证至此消失。
关键词: 漳州 古城建造 沿革

内容

唐贞元二年(786),漳州自开漳后一百年整,漳州州治从漳浦李澳川移进龙溪县登高山麓桂林村,修筑城池。
  营建城池有一定的模式,惯例是首选山之阳(南)、水之阴(北)的坡地,掘壕取土,夯筑土城,这是一举两得之举,土城建成了,护城濠也完成了,城池由此产生。漳州古城选址西溪北岸,也是山之阳,水之阴。登高山南麓,东、西两边各有湖泊。整座城呈西北高,东南低,既能迎纳温润的东南风,又可顺畅地疏导城中水流。先贤们非常巧妙利用天然地理位置,将水位较高的西湖水引入护城濠,经环绕城区再注入西溪,形成城外江水环抱,城内水陆双双畅通,城内城外水系贯通一气的良性水运网络,占尽水陆两便之利。
  1.古城建造年代。宋淳祐《清漳志》未说明古城创建的具体年代,但从其他相关记载中可作推测。在明正德《漳州府志》工纪中,清楚说明名第桥(东桥)的建造年代,“名第桥,上覆亭,宋志谓唐元和间(806至820)建,以周匡物发第,桥适成,故名,今更曰东清。”“丙申桥,在天庆观东,上建亭,唐元和丙申(816)年所建。”东桥即今东桥亭,东桥建于东护城濠上,按常理,应是先掘濠筑城,然后才有在濠上建桥。既然唐元和年间已修筑桥梁,可以肯定,在此之前城已建成,也说是说,漳州古城始建于唐代无疑。
  2.古城初建时的四至。古城初建时就分为内外二重,内城用生土夯筑,是官府及驻军所在地,平民住在外城,以木栅栏作为外城城墙。内外城南面重迭,都是以溪流(南门溪)为界。内城遇长四里,四至清晰,其地名也延用至今,即东起东桥亭,西抵西桥亭,南至南门溪,北到北桥亭(今北桥市场)。外城的周长十五里,竖木栅栏为城墙。
  以下引明正德《漳州府志·城池》记载:“漳为州,初在漳浦,移徙龙溪而城创始未详所自。考宋淳祐志谓内为子城(官府廨舍所在,古所谓牙城也)。”,“宋咸平二年(999),始浚河,环抱子城。祥符六年(1013),守王冕加浚西河,又于西南隅凿水門,接潮汐,通舟楫。其外城(庶民所居)周回一十五里,惟列棘而已。”
  3.内外城城门的命名初建内城开六门:东曰“名第”、曰“清漳”,西曰“登仙”、曰“朝真”,南曰“云霄”,北曰“庆丰”。外城木栅栏轩门名称无记载。之后历代重建和重大修城时数次重新命名城门,本文以时间为序标出。
  宋绍定三年(1230),开七门:东曰“朝天”,西曰“安丰”,南曰“通津”,北曰“贡珠”,西北为“小关门”,西南为“龙溪门”,东南为“朝宗门”。北门改名“贡珠”,是缘于一个典故。据明正德《漳州府志·礼纪》记载:“大中祥符七年(1014)三月,龙溪渔民丘善于九龙溪获一鱼,破之,中有珠一,围阔三寸七分,旁有小珠七,状如七曜。”此珠被作为神物上贡朝廷,因九龙溪(北溪)在城之北,此次改筑石城之时,将北门更名为“贡珠”,北门附近的聚落因而也叫宝珠园,这一地名延用至今。
  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将原来七门减至东西南北四座门,即东“朝天门”,西“安丰门”,南“通津门”,北“贡珠门”。
  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一场大洪水淹没漳州城,水退后,南门溪露出三台洲,知府韩擢建新桥,并重新命名四座城门:东曰“文昌”,南曰“三台”,北曰“太初”,西曰“太平”。
  清康熙八年(1669),改南门名曰“时阜”。
  4.外城城墙的升级。漳州城(外城)先是木栅栏,后改为土城,很快又升级,改为石城。
  明正德《漳州府志·城池》记载:“绍兴年间(1131-1162),守张成大始筑土城,环其三面,独南一面阻溪,以为固。嘉定四年(1211),守赵汝譡始于东门左右垒石为城,高十级,长五百馀丈。绍定三年,邻寇猖獗,倅林有宗复以石砌西、南、北三面,为丈二千五百有奇,石为级二十,高一丈七尺,设箭隔,造圜门,建楼橹,浚河隍,开七门。……城上建候亭二,于其下为闸河三。”
  从记载中可知,绍兴年间(1131-1162)外城由木栅栏改为土墙,内城城墙可能随之拆除,内城护城河形成城内沟渠。嘉定四年(1211),漳州城从东门两边开始改砌石墙,绍定三年(1230),其馀三面全部换成石墙。城周长二千五百多丈,高一丈七尺,有二十级台阶。城开七门,城上建设二座瞭望亭,城下设三处水闸。此次修城工程至第二年,经继任太守江模接力完成。淳祐己酉(1249)章大任复筑城背并砌石路与城相周匝。也就是说,在南宋,漳州城已是完备石城,沿城墙修砌环城石路,随后历经官民的不懈努力,城中街道皆铺砌石路。
  5.外城四至的变迁从方志记载看,漳州城池始建时间不详,已知是建城时已分内外城,内城夯土,环绕护城河,外城竖木栅栏。内城与外城的南面重合面临溪流,护城河与溪流相通。漳州城由此奠定了基本格局,在此后延续千年。尽管其间屡毁屡建,其城址始终没有产生位移,只在外延产生二次大的变动。
  唐宋漳州城(外城)其精确四至无从知晓,仅知南面临溪,其周长二千五百多丈。这座原创古城延用唐宋元三个朝代,至元末的一次攻城战而受到改变。
  明正德《漳州府志·城池》记载:“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福建参政陈有定取漳,罗右丞战死。有定命总制郡事官曰张理问者改筑城东西北三面而缩入之,独南一面仍旧,周围计二千一百七十三丈,高三丈五尺,惟西北一隅依山,高二丈三尺,月城各周围五十丈。浚河而深之。”经过此次攻城战(请参见拙文《千年经幢人未识》),陈有定觉得漳州城范围太大,不易防守,遂将城缩小,并加高城墙,深挖护城河,减少城门,将原来七门减至东西南北四座门。
  明朝取代元,漳州城依照元末规模重修,在四座月城内外各建城楼,并在城墙上增建战楼、水关楼及守军铺舍。明代多次修筑城楼,疏通城内河渠。至清順治十二年(1655),郑成功率军撤离内陆,命令拆除漳州城。隔年,清军再築城,周圍一千九百七十一丈一尺。四門各築城樓。此时漳州城,比元末建的城更小,比宋城小了三分之一。顺治十三年(1656)重建的漳州城,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古城,其四至东起文昌门,西至管仔头,南抵博爱道,北到体训基地及射击场一带。
  1918年,陈炯明率粤军入闽,以漳州为中心建立闽南护法区,进行一系列市政改造。漳州古城池被拆除,用城墙条石围砌江岸,铺马路,但东月城部分城墙保存下来,共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高约7米,有石阶由北而南再向西而上;残存城墙有南、北两段,共100多米,高约5米。1997年旧城改造,古城遗址均被拆除,漳州古城仅存一段物证至此消失。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芗城文史资料》

本书系统介绍了漳州市芗城区的史料,其中包含故园踪影、往事寻踪、文革残忆、历史街区、星火拾遗等。

阅读

相关人物

田丰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漳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