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古城设置沿革梗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5808
颗粒名称: 漳州古城设置沿革梗概
分类号: K295.74
页数: 12
页码: 1-12
摘要: 漳州古城于民国七年拆除,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变化,特别是新千年之际的城市改造,城市布局发生巨变,古城文化面临断层和消失的险境。另一方面,快速扩大的新城部分尚未形成城市轴心,新城区的文化尚未积蓄,自然有人就会怀念古城丰富的人文情境。此时此景,有必要了解古城文化,吸取传统文化中有益的元素,为新城建没和文化繁荣提供正反两面的借鉴。从现存旧方志中的地图及相关记载、古城遗址残迹,进行比对、推测,结合口口相传的老地名和典故,探寻先贤建城的理念和古城的布局设置,可大致还原古城风貌。本文综合明清方志资料,从古城建造沿革和设置梗概两方面分别说明。一座城池建成,必设置官署,即内城。
关键词: 漳州 古城设置 沿革梗概

内容

漳州古城于民国七年(1918)拆除,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变化,特别是新千年之际的城市改造,城市布局发生巨变,古城文化面临断层和消失的险境。另一方面,快速扩大的新城部分尚未形成城市轴心,新城区的文化尚未积蓄,自然有人就会怀念古城丰富的人文情境。此时此景,有必要了解古城文化,吸取传统文化中有益的元素,为新城建没和文化繁荣提供正反两面的借鉴。从现存旧方志中的地图及相关记载、古城遗址残迹,进行比对、推测,结合口口相传的老地名和典故,探寻先贤建城的理念和古城的布局设置,可大致还原古城风貌。
  本文综合明清方志资料,从古城建造沿革和设置梗概两方面分别说明。
  一、漳州古城建造沿革
  唐贞元二年(786),漳州自开漳后一百年整,漳州州治从漳浦李澳川移进龙溪县登高山麓桂林村,修筑城池。
  营建城池有一定的模式,惯例是首选山之阳(南)、水之阴(北)的坡地,掘壕取土,夯筑土城,这是一举两得之举,土城建成了,护城濠也完成了,城池由此产生。漳州古城选址西溪北岸,也是山之阳,水之阴。登高山南麓,东、西两边各有湖泊。整座城呈西北高,东南低,既能迎纳温润的东南风,又可顺畅地疏导城中水流。先贤们非常巧妙利用天然地理位置,将水位较高的西湖水引入护城濠,经环绕城区再注入西溪,形成城外江水环抱,城内水陆双双畅通,城内城外水系贯通一气的良性水运网络,占尽水陆两便之利。
  1.古城建造年代。宋淳祐《清漳志》未说明古城创建的具体年代,但从其他相关记载中可作推测。在明正德《漳州府志》工纪中,清楚说明名第桥(东桥)的建造年代,“名第桥,上覆亭,宋志谓唐元和间(806至820)建,以周匡物发第,桥适成,故名,今更曰东清。”“丙申桥,在天庆观东,上建亭,唐元和丙申(816)年所建。”东桥即今东桥亭,东桥建于东护城濠上,按常理,应是先掘濠筑城,然后才有在濠上建桥。既然唐元和年间已修筑桥梁,可以肯定,在此之前城已建成,也说是说,漳州古城始建于唐代无疑。
  2.古城初建时的四至。古城初建时就分为内外二重,内城用生土夯筑,是官府及驻军所在地,平民住在外城,以木栅栏作为外城城墙。内外城南面重迭,都是以溪流(南门溪)为界。内城遇长四里,四至清晰,其地名也延用至今,即东起东桥亭,西抵西桥亭,南至南门溪,北到北桥亭(今北桥市场)。外城的周长十五里,竖木栅栏为城墙。
  以下引明正德《漳州府志·城池》记载:“漳为州,初在漳浦,移徙龙溪而城创始未详所自。考宋淳祐志谓内为子城(官府廨舍所在,古所谓牙城也)。”,“宋咸平二年(999),始浚河,环抱子城。祥符六年(1013),守王冕加浚西河,又于西南隅凿水門,接潮汐,通舟楫。其外城(庶民所居)周回一十五里,惟列棘而已。”
  3.内外城城门的命名初建内城开六门:东曰“名第”、曰“清漳”,西曰“登仙”、曰“朝真”,南曰“云霄”,北曰“庆丰”。外城木栅栏轩门名称无记载。之后历代重建和重大修城时数次重新命名城门,本文以时间为序标出。
  宋绍定三年(1230),开七门:东曰“朝天”,西曰“安丰”,南曰“通津”,北曰“贡珠”,西北为“小关门”,西南为“龙溪门”,东南为“朝宗门”。北门改名“贡珠”,是缘于一个典故。据明正德《漳州府志·礼纪》记载:“大中祥符七年(1014)三月,龙溪渔民丘善于九龙溪获一鱼,破之,中有珠一,围阔三寸七分,旁有小珠七,状如七曜。”此珠被作为神物上贡朝廷,因九龙溪(北溪)在城之北,此次改筑石城之时,将北门更名为“贡珠”,北门附近的聚落因而也叫宝珠园,这一地名延用至今。
  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将原来七门减至东西南北四座门,即东“朝天门”,西“安丰门”,南“通津门”,北“贡珠门”。
  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一场大洪水淹没漳州城,水退后,南门溪露出三台洲,知府韩擢建新桥,并重新命名四座城门:东曰“文昌”,南曰“三台”,北曰“太初”,西曰“太平”。
  清康熙八年(1669),改南门名曰“时阜”。
  4.外城城墙的升级。漳州城(外城)先是木栅栏,后改为土城,很快又升级,改为石城。
  明正德《漳州府志·城池》记载:“绍兴年间(1131-1162),守张成大始筑土城,环其三面,独南一面阻溪,以为固。嘉定四年(1211),守赵汝譡始于东门左右垒石为城,高十级,长五百馀丈。绍定三年,邻寇猖獗,倅林有宗复以石砌西、南、北三面,为丈二千五百有奇,石为级二十,高一丈七尺,设箭隔,造圜门,建楼橹,浚河隍,开七门。……城上建候亭二,于其下为闸河三。”
  从记载中可知,绍兴年间(1131-1162)外城由木栅栏改为土墙,内城城墙可能随之拆除,内城护城河形成城内沟渠。嘉定四年(1211),漳州城从东门两边开始改砌石墙,绍定三年(1230),其馀三面全部换成石墙。城周长二千五百多丈,高一丈七尺,有二十级台阶。城开七门,城上建设二座瞭望亭,城下设三处水闸。此次修城工程至第二年,经继任太守江模接力完成。淳祐己酉(1249)章大任复筑城背并砌石路与城相周匝。也就是说,在南宋,漳州城已是完备石城,沿城墙修砌环城石路,随后历经官民的不懈努力,城中街道皆铺砌石路。
  5.外城四至的变迁从方志记载看,漳州城池始建时间不详,已知是建城时已分内外城,内城夯土,环绕护城河,外城竖木栅栏。内城与外城的南面重合面临溪流,护城河与溪流相通。漳州城由此奠定了基本格局,在此后延续千年。尽管其间屡毁屡建,其城址始终没有产生位移,只在外延产生二次大的变动。
  唐宋漳州城(外城)其精确四至无从知晓,仅知南面临溪,其周长二千五百多丈。这座原创古城延用唐宋元三个朝代,至元末的一次攻城战而受到改变。
  明正德《漳州府志·城池》记载:“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福建参政陈有定取漳,罗右丞战死。有定命总制郡事官曰张理问者改筑城东西北三面而缩入之,独南一面仍旧,周围计二千一百七十三丈,高三丈五尺,惟西北一隅依山,高二丈三尺,月城各周围五十丈。浚河而深之。”经过此次攻城战(请参见拙文《千年经幢人未识》),陈有定觉得漳州城范围太大,不易防守,遂将城缩小,并加高城墙,深挖护城河,减少城门,将原来七门减至东西南北四座门。
  明朝取代元,漳州城依照元末规模重修,在四座月城内外各建城楼,并在城墙上增建战楼、水关楼及守军铺舍。明代多次修筑城楼,疏通城内河渠。至清順治十二年(1655),郑成功率军撤离内陆,命令拆除漳州城。隔年,清军再築城,周圍一千九百七十一丈一尺。四門各築城樓。此时漳州城,比元末建的城更小,比宋城小了三分之一。顺治十三年(1656)重建的漳州城,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古城,其四至东起文昌门,西至管仔头,南抵博爱道,北到体训基地及射击场一带。
  1918年,陈炯明率粤军入闽,以漳州为中心建立闽南护法区,进行一系列市政改造。漳州古城池被拆除,用城墙条石围砌江岸,铺马路,但东月城部分城墙保存下来,共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高约7米,有石阶由北而南再向西而上;残存城墙有南、北两段,共100多米,高约5米。1997年旧城改造,古城遗址均被拆除,漳州古城仅存一段物证至此消失。
  二、漳州古城设置梗概
  一座城池建成,必设置官署,即内城。如都城必设皇城,宫殿前面一般有左祖右社的规制,祖是皇城的太庙,社是社稷坛。地方的城一般是左文右武,即文东武西,东边是文庙,西边是武庙,即使是官衙的设置也是文东武西。本文简要介绍古城必设建制,如官署,文、武庙,山川社稷坛等,城隍庙,威惠庙等,并罗列幸存至今的重点古迹。
  1.官署,漳州古城在唐称州、称郡,宋延用州,元称路,明、清称府。官署设置自建城时就文武兼备,直至明后期,海防战事吃紧,武署逐渐迁徙沿海,文署一直在原地,千年不移。
  唐、五代无考,已知宋文武官署设在子城的中央,即今台湾路以北,瑞京路以南,青年路以东,延安南路以西的整片街区。文武官署毗连,开两门,东“崇仁”门,西“怀恩”门。文武官吏分别由东、西两门出入,老地名“双门顶”指的就是这一方位。龙溪县衙署在古城西南隅(今县后路以西),县官署千年不变。
  元代延用宋规制,文署称漳州路总管府,武署称漳州州路万户府。
  明初文署仍然在东区,西区为漳南道和漳州卫,延用元万户府地盘。仍然保持原来完整封闭的建制,功能区分也没变化。现在还可从老地名来指明其方位,东区是今中山公园的府衙遗址及相邻的经历巷(原经历司所在地),西区有漳南道巷、卫巷(今芳华里),老地名府口、卫口,就是指其相应方位。至明末,分巡道、巡海道陆续在漳州城设立官署,以加强东南沿海的战备。其位置在今延安北路与新华西交叉口,老地名道口就是指这个方位。
  清初裁撤漳州卫,保留文署,西区武署逐渐转为民居,原巡海道改为汀漳龙道。
  民国初,漳州文署一度改作龙溪县公署。陈炯明进漳后,在原文武官署中央地带开辟一横(芳华横路)和一纵(芳华直路,后改芳华南、北路)二条街道,将官署区切成四小块,便于通行。文署大堂及仰文楼改作公共图书馆。汀漳龙道官署改作闽南护法区司令部。粤军撤走后,改作张贞四十九师师部,后为警察署。1958年,建筑物拆除,拓建延安北路。
  2.庙坛(文武庙、山川社稷坛、城隍庙、威惠庙)
  文庙,漳州城是州与县共同的治所,既有州(府)文庙,也有县文庙,文庙都附设官学。州(府)文庙和府学在州(府)署的东南侧(即现在的西桥小学)建于宋庆历四年(1044);县文庙和县学在县署前方(今漳州二中)。
  武庙,原于官署西南,与文庙同一条横轴线上,始建年代不详,明万历年间,总兵呼延朋另择址芝山南麓(今机关幼儿园)另建武庙,原武庙转为民间祭祀,称古武庙。
  坛祀,坛祀自唐宋已成定制,社稷坛设在西郊,山川坛设在南郊,厉坛设在北郊。洪武三年(1370)重建,后相继重修。
  城隍庙,建自宋,设于州(府)官署东南侧,宋元祐(1086-1093)重修。民国七年,粤军入漳,改为海味馆(今延安南路与修文路交叉口)。
  威惠庙,原名唐将军庙,祀开漳圣王陈元光将军,宋建炎四年(1130)建,位于州(府)城北门外,俗称北庙。清同治三年(1864),遭太平天国军焚毁,后官府虽略有修缮,但一直未能恢复原貌。民国时期作为糖市、牛墟,日渐荒废。解放后曾作为厂房车间,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造为商住区,现属通北街道北庙居民社区。
  3.书院,宋代以来,漳州城内书院与寺院互相争夺地盘,形成犬牙交错状态。芝山上有龙江书院、养正书院,霞北书院(今市图书馆),城东南有丹霞书院(今零五单位),城中有云龙书院(今人民新村东南区)
  4.桥梁
  宋绍兴年间(1131-1162)外城由木栅栏改为土墙,内城城墙可能随之拆除,内城护城河形成城内马蹄形沟渠。为方便城内通行,护城河上架设了多座桥梁,仅著名的就有“七阴八阳”十多座桥梁,仅举历史上著名和幸存至今者如下:
  名第桥,在东路,上建亭,建于唐元和年(806-820),建成时,正好赶上漳州第一名进士周匡物榜上有名,为庆贺此事,桥命名为名第桥,桥边还建有名第坊。明朝名第桥更名为东清桥,因桥上有亭,民间称东桥亭。
  登仙桥,在西路,上建亭,明朝更名为西清桥,民间称西桥亭。
  东、西桥亭,现桥仍然在使用,桥亭早在宋代就迁到桥侧,扩建设为三进庙宇,东、西桥亭成为庙名,也是该地地名。东、西桥亭,既是唐宋子城地标式建筑,又集古桥梁、古庙、古街坊、古护城河为一体的精典载体,值得珍惜。
  东河头桥,在东铺街,上建亭。后称东铺桥(今东铺头)。
  庆丰桥,在北门,上建观音亭,旧名瑞丰桥,明朝更名中清桥。民间称北桥,是漳州城内最华丽的桥。新千年建北桥市场时覆盖为路面(请参见拙文《漳州的街坊与桥亭》)。
  丙申桥,在天庆观东,上建亭,唐元和丙申(816)年所建,宋淳熙丙申(1176)年重建,因此以丙申为名。明朝更为北清桥,亦名澄清桥。桥北侧建遗爱祠,祀姜谅,清朝遗爱祠迁丁方桥,改名姜公祠(今战备大桥东侧)。
  丙申桥所在位置,在明代府志和清代府志记录上有差异。明府志记在城西天庆观东(今钟法路与新华西路交叉口),清府志记在城东北巡海道衙后(今延昌桥)。
  三、城池功能区的分布
  城池建好之后,从中央(官署)向四城门辐射四条主干道,形成四大片街区,造就各具特色的功能区,漳州古城四方功能分明,民间传神地总结成谚语:“东门金,南门银,西门马粪,北门苍蝇。”
  东门金-城东一带是高价值商业区。如银庄、参茸药材行、纺织业及相关手工业等。
  南门银-城南濒临溪流,密布码头区及仓储货栈。山海产品交易区及相关手工业等。
  西门马粪-城西为武署机关和军营、军储重地等。
  北门苍蝇-北门设糖市,因北郊大面积种植甘蔗及密布榨糖作坊。
  东门金,说的是城东区(新华西东段)及东门街(今新华东路)都是商业区,漳州的富人大多住在东区。东门附近有很多中药行,比如参茸行,东北的人参、高丽参等药材铺都集中在东门附近。漳州中医院的选址位置跟这个很有关系,当时中医院附近就是中药材批发集散地。上世纪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漳州市医药公司的中药批发部也设在新华东。由于东区聚集巨商豪贾,银庄及金银手饰店密布,东门一带称得上是金字当头。纺织业也集中在东门街(今新华东),明清时期,漳州纺织品垄断东南亚及台湾市场供给,漳州纺织品从海外换取巨额的白银,东门聚集许多经营布匹丝绸行业的富商,东门街中下段,民居中十有六七的家中拥有织布机。直至上世纪七、八十代,漳州丝纱厂,纺织厂(织布厂),帐罗厂,敷料厂,针织厂都集中在新华东路。
  南门银,指的是南门面临九龙江,都是码头区,仓储货栈,山海产品交易及相关手工业等。就现在已知的,南门已销迹的各种码头有三十几座。有粗货,有细货,有海鲜,有山林产品,如竹木等。上游是山货,由水路顺流而下,运抵城南;下游的是海鲜或舶来品,溯流运上;上下游的货物到南门附近交易。住在南门附近的厦门路或者澄观道的老漳州人都知道,南门一带的店铺很高大宽敞,往往店铺后面有一条河。厦门路与博爱道中间有一条河渠,原是南护城河,商家巧妙利用,作为输送货物的水上通道,这是古代行栈街的典型结构。
  西门马粪,指的是武衙附设机关和军储重地,西门附近有驻军及练兵的西校场。古城西区有一条河流就叫洗马河,就在军营附近,常常就近洗涮战马而成名。洗马河及遗址在今钟法路口至市医院儿科楼(老卫校)一带,其中防疫站与物资大楼之间的绿化带就在洗马河故址上修成的,该绿化带即名命洗马河绿化带。
  北门苍蝇,指的是这里有榨糖业。现在北郊的经济作物也比较多,像北斗、浦南这片地区属红砂壤,种经济作物的比较多,比如榨糖业的原料——甘蔗的种植区域集中在北门附近。民国初,北门外的北庙残址改作糖市,有糖的地方苍蝇比较多,因此慢慢形成“北门苍蝇”的说法。
  中国传统建筑有一整套完备的体系,仅就城池建造来说,先贤既能遵照礼制营建,又结合当地地理条件及建材特性,进行富有智慧的创造。在择址定位,布局设置等方面,扬长避短,因势利导,使城内外各片功能区与其地理优势相适宜,一筹一划,皆有事半功倍的良效。古城自创建起,持续千年,繁荣无虞。个中合理而科学的成份,值得我们虚心学习和借鉴。
  云洞司岩朱熹诗寺刻辨
  云洞岩众多的题刻中,有朱熹一首五言小诗。“文革”期间,我陪同沈雪夜老师、王作人先生在一次寻访题刻的活动中,不经意间在霞窝北侧之岩壁,发现了刻有署名“晦翁“的一首诗。当时借助西斜的日光,在淋上薄薄的一层水后,终于在依稀中辨读出全诗。诗云:“君家一编书,不自圯上得,石室倚云端,时来玩幽赜。”
  多年来,我一直在寻思诗刻的来由,最后终于发现这首题于云洞岩的诗刻,竟是朱熹典牧漳州之二十二年前写于潭州之旧作。宋乾道三年(1167)八月,时三十八岁的朱熹到潭州造访张栻,并一道游历了潭州的名胜古迹。两人在游历中写了大量的诗作,互相唱和,朱熹于是写了《奉和敬夫兄城南之作》二十首,其中题为《书楼》的诗,正是刻于云洞石壁的一小诗。张栻的书楼建于潭州妙高峰上,是平时研习学问的所在,朱熹参观后十分欢喜,于是写下《书楼》一诗。该诗的第三句为“石室寄林端。”与云洞诗刻略有小异。
  明了《书楼》一诗的创作背景和时间,再与朱熹知漳之时代来衡量,可以判断,此诗并非朱熹守漳时为云洞题刻。因为作为一代名宦的朱熹是不会拿青年时期的旧作来刻在云洞的岩石上,更何况诗的内容与云洞又风牛马不相及。
  ⊙李竹深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芗城文史资料》

本书系统介绍了漳州市芗城区的史料,其中包含故园踪影、往事寻踪、文革残忆、历史街区、星火拾遗等。

阅读

相关人物

田丰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漳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