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园踪影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5807
颗粒名称: 故园踪影
分类号: K295.74
页数: 45
页码: 1-45
摘要: 漳州古城设置沿革梗概,漳州古城于民国七年(1918)拆除,从现存旧方志中的地图及相关记载、古城遗址残迹,探寻先贤建城的理念和古城的布局设置。一、漳州古城建造沿革。漳州州治从漳浦李澳川移进龙溪县登高山麓桂林村,惯例是首选山之阳(南)、水之阴(北)的坡地,漳州古城选址西溪北岸。形成城外江水环抱。城内城外水系贯通一气的良性水运网络。宋淳祐《清漳志》未说明古城创建的具体年代“清楚说明名第桥(东桥)的建造年代,漳州古城始建于唐代无疑。内外城南面重迭,都是以溪流(南门溪)为界。南至南门溪。
关键词: 漳州 芗城区 故园踪影

内容

漳州古城设置沿革梗概
  田丰
  漳州古城于民国七年(1918)拆除,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变化,特别是新千年之际的城市改造,城市布局发生巨变,古城文化面临断层和消失的险境。另一方面,快速扩大的新城部分尚未形成城市轴心,新城区的文化尚未积蓄,自然有人就会怀念古城丰富的人文情境。此时此景,有必要了解古城文化,吸取传统文化中有益的元素,为新城建没和文化繁荣提供正反两面的借鉴。从现存旧方志中的地图及相关记载、古城遗址残迹,进行比对、推测,结合口口相传的老地名和典故,探寻先贤建城的理念和古城的布局设置,可大致还原古城风貌。
  本文综合明清方志资料,从古城建造沿革和设置梗概两方面分别说明。
  一、漳州古城建造沿革
  唐贞元二年(786),漳州自开漳后一百年整,漳州州治从漳浦李澳川移进龙溪县登高山麓桂林村,修筑城池。
  营建城池有一定的模式,惯例是首选山之阳(南)、水之阴(北)的坡地,掘壕取土,夯筑土城,这是一举两得之举,土城建成了,护城濠也完成了,城池由此产生。漳州古城选址西溪北岸,也是山之阳,水之阴。登高山南麓,东、西两边各有湖泊。整座城呈西北高,东南低,既能迎纳温润的东南风,又可顺畅地疏导城中水流。先贤们非常巧妙利用天然地理位置,将水位较高的西湖水引入护城濠,经环绕城区再注入西溪,形成城外江水环抱,城内水陆双双畅通,城内城外水系贯通一气的良性水运网络,占尽水陆两便之利。
  1.古城建造年代。宋淳祐《清漳志》未说明古城创建的具体年代,但从其他相关记载中可作推测。在明正德《漳州府志》工纪中,清楚说明名第桥(东桥)的建造年代,“名第桥,上覆亭,宋志谓唐元和间(806至820)建,以周匡物发第,桥适成,故名,今更曰东清。”“丙申桥,在天庆观东,上建亭,唐元和丙申(816)年所建。”东桥即今东桥亭,东桥建于东护城濠上,按常理,应是先掘濠筑城,然后才有在濠上建桥。既然唐元和年间已修筑桥梁,可以肯定,在此之前城已建成,也说是说,漳州古城始建于唐代无疑。
  2.古城初建时的四至。古城初建时就分为内外二重,内城用生土夯筑,是官府及驻军所在地,平民住在外城,以木栅栏作为外城城墙。内外城南面重迭,都是以溪流(南门溪)为界。内城遇长四里,四至清晰,其地名也延用至今,即东起东桥亭,西抵西桥亭,南至南门溪,北到北桥亭(今北桥市场)。外城的周长十五里,竖木栅栏为城墙。
  以下引明正德《漳州府志·城池》记载:“漳为州,初在漳浦,移徙龙溪而城创始未详所自。考宋淳祐志谓内为子城(官府廨舍所在,古所谓牙城也)。”,“宋咸平二年(999),始浚河,环抱子城。祥符六年(1013),守王冕加浚西河,又于西南隅凿水門,接潮汐,通舟楫。其外城(庶民所居)周回一十五里,惟列棘而已。”
  3.内外城城门的命名初建内城开六门:东曰“名第”、曰“清漳”,西曰“登仙”、曰“朝真”,南曰“云霄”,北曰“庆丰”。外城木栅栏轩门名称无记载。之后历代重建和重大修城时数次重新命名城门,本文以时间为序标出。
  宋绍定三年(1230),开七门:东曰“朝天”,西曰“安丰”,南曰“通津”,北曰“贡珠”,西北为“小关门”,西南为“龙溪门”,东南为“朝宗门”。北门改名“贡珠”,是缘于一个典故。据明正德《漳州府志·礼纪》记载:“大中祥符七年(1014)三月,龙溪渔民丘善于九龙溪获一鱼,破之,中有珠一,围阔三寸七分,旁有小珠七,状如七曜。”此珠被作为神物上贡朝廷,因九龙溪(北溪)在城之北,此次改筑石城之时,将北门更名为“贡珠”,北门附近的聚落因而也叫宝珠园,这一地名延用至今。
  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将原来七门减至东西南北四座门,即东“朝天门”,西“安丰门”,南“通津门”,北“贡珠门”。
  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一场大洪水淹没漳州城,水退后,南门溪露出三台洲,知府韩擢建新桥,并重新命名四座城门:东曰“文昌”,南曰“三台”,北曰“太初”,西曰“太平”。
  清康熙八年(1669),改南门名曰“时阜”。
  4.外城城墙的升级。漳州城(外城)先是木栅栏,后改为土城,很快又升级,改为石城。
  明正德《漳州府志·城池》记载:“绍兴年间(1131-1162),守张成大始筑土城,环其三面,独南一面阻溪,以为固。嘉定四年(1211),守赵汝譡始于东门左右垒石为城,高十级,长五百馀丈。绍定三年,邻寇猖獗,倅林有宗复以石砌西、南、北三面,为丈二千五百有奇,石为级二十,高一丈七尺,设箭隔,造圜门,建楼橹,浚河隍,开七门。……城上建候亭二,于其下为闸河三。”
  从记载中可知,绍兴年间(1131-1162)外城由木栅栏改为土墙,内城城墙可能随之拆除,内城护城河形成城内沟渠。嘉定四年(1211),漳州城从东门两边开始改砌石墙,绍定三年(1230),其馀三面全部换成石墙。城周长二千五百多丈,高一丈七尺,有二十级台阶。城开七门,城上建设二座瞭望亭,城下设三处水闸。此次修城工程至第二年,经继任太守江模接力完成。淳祐己酉(1249)章大任复筑城背并砌石路与城相周匝。也就是说,在南宋,漳州城已是完备石城,沿城墙修砌环城石路,随后历经官民的不懈努力,城中街道皆铺砌石路。
  5.外城四至的变迁从方志记载看,漳州城池始建时间不详,已知是建城时已分内外城,内城夯土,环绕护城河,外城竖木栅栏。内城与外城的南面重合面临溪流,护城河与溪流相通。漳州城由此奠定了基本格局,在此后延续千年。尽管其间屡毁屡建,其城址始终没有产生位移,只在外延产生二次大的变动。
  唐宋漳州城(外城)其精确四至无从知晓,仅知南面临溪,其周长二千五百多丈。这座原创古城延用唐宋元三个朝代,至元末的一次攻城战而受到改变。
  明正德《漳州府志·城池》记载:“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福建参政陈有定取漳,罗右丞战死。有定命总制郡事官曰张理问者改筑城东西北三面而缩入之,独南一面仍旧,周围计二千一百七十三丈,高三丈五尺,惟西北一隅依山,高二丈三尺,月城各周围五十丈。浚河而深之。”经过此次攻城战(请参见拙文《千年经幢人未识》),陈有定觉得漳州城范围太大,不易防守,遂将城缩小,并加高城墙,深挖护城河,减少城门,将原来七门减至东西南北四座门。
  明朝取代元,漳州城依照元末规模重修,在四座月城内外各建城楼,并在城墙上增建战楼、水关楼及守军铺舍。明代多次修筑城楼,疏通城内河渠。至清順治十二年(1655),郑成功率军撤离内陆,命令拆除漳州城。隔年,清军再築城,周圍一千九百七十一丈一尺。四門各築城樓。此时漳州城,比元末建的城更小,比宋城小了三分之一。顺治十三年(1656)重建的漳州城,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古城,其四至东起文昌门,西至管仔头,南抵博爱道,北到体训基地及射击场一带。
  1918年,陈炯明率粤军入闽,以漳州为中心建立闽南护法区,进行一系列市政改造。漳州古城池被拆除,用城墙条石围砌江岸,铺马路,但东月城部分城墙保存下来,共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高约7米,有石阶由北而南再向西而上;残存城墙有南、北两段,共100多米,高约5米。1997年旧城改造,古城遗址均被拆除,漳州古城仅存一段物证至此消失。
  二、漳州古城设置梗概
  一座城池建成,必设置官署,即内城。如都城必设皇城,宫殿前面一般有左祖右社的规制,祖是皇城的太庙,社是社稷坛。地方的城一般是左文右武,即文东武西,东边是文庙,西边是武庙,即使是官衙的设置也是文东武西。本文简要介绍古城必设建制,如官署,文、武庙,山川社稷坛等,城隍庙,威惠庙等,并罗列幸存至今的重点古迹。
  1.官署,漳州古城在唐称州、称郡,宋延用州,元称路,明、清称府。官署设置自建城时就文武兼备,直至明后期,海防战事吃紧,武署逐渐迁徙沿海,文署一直在原地,千年不移。
  唐、五代无考,已知宋文武官署设在子城的中央,即今台湾路以北,瑞京路以南,青年路以东,延安南路以西的整片街区。文武官署毗连,开两门,东“崇仁”门,西“怀恩”门。文武官吏分别由东、西两门出入,老地名“双门顶”指的就是这一方位。龙溪县衙署在古城西南隅(今县后路以西),县官署千年不变。
  元代延用宋规制,文署称漳州路总管府,武署称漳州州路万户府。
  明初文署仍然在东区,西区为漳南道和漳州卫,延用元万户府地盘。仍然保持原来完整封闭的建制,功能区分也没变化。现在还可从老地名来指明其方位,东区是今中山公园的府衙遗址及相邻的经历巷(原经历司所在地),西区有漳南道巷、卫巷(今芳华里),老地名府口、卫口,就是指其相应方位。至明末,分巡道、巡海道陆续在漳州城设立官署,以加强东南沿海的战备。其位置在今延安北路与新华西交叉口,老地名道口就是指这个方位。
  清初裁撤漳州卫,保留文署,西区武署逐渐转为民居,原巡海道改为汀漳龙道。
  民国初,漳州文署一度改作龙溪县公署。陈炯明进漳后,在原文武官署中央地带开辟一横(芳华横路)和一纵(芳华直路,后改芳华南、北路)二条街道,将官署区切成四小块,便于通行。文署大堂及仰文楼改作公共图书馆。汀漳龙道官署改作闽南护法区司令部。粤军撤走后,改作张贞四十九师师部,后为警察署。1958年,建筑物拆除,拓建延安北路。
  2.庙坛(文武庙、山川社稷坛、城隍庙、威惠庙)
  文庙,漳州城是州与县共同的治所,既有州(府)文庙,也有县文庙,文庙都附设官学。州(府)文庙和府学在州(府)署的东南侧(即现在的西桥小学)建于宋庆历四年(1044);县文庙和县学在县署前方(今漳州二中)。
  武庙,原于官署西南,与文庙同一条横轴线上,始建年代不详,明万历年间,总兵呼延朋另择址芝山南麓(今机关幼儿园)另建武庙,原武庙转为民间祭祀,称古武庙。
  坛祀,坛祀自唐宋已成定制,社稷坛设在西郊,山川坛设在南郊,厉坛设在北郊。洪武三年(1370)重建,后相继重修。
  城隍庙,建自宋,设于州(府)官署东南侧,宋元祐(1086-1093)重修。民国七年,粤军入漳,改为海味馆(今延安南路与修文路交叉口)。
  威惠庙,原名唐将军庙,祀开漳圣王陈元光将军,宋建炎四年(1130)建,位于州(府)城北门外,俗称北庙。清同治三年(1864),遭太平天国军焚毁,后官府虽略有修缮,但一直未能恢复原貌。民国时期作为糖市、牛墟,日渐荒废。解放后曾作为厂房车间,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造为商住区,现属通北街道北庙居民社区。
  3.书院,宋代以来,漳州城内书院与寺院互相争夺地盘,形成犬牙交错状态。芝山上有龙江书院、养正书院,霞北书院(今市图书馆),城东南有丹霞书院(今零五单位),城中有云龙书院(今人民新村东南区)
  4.桥梁
  宋绍兴年间(1131-1162)外城由木栅栏改为土墙,内城城墙可能随之拆除,内城护城河形成城内马蹄形沟渠。为方便城内通行,护城河上架设了多座桥梁,仅著名的就有“七阴八阳”十多座桥梁,仅举历史上著名和幸存至今者如下:
  名第桥,在东路,上建亭,建于唐元和年(806-820),建成时,正好赶上漳州第一名进士周匡物榜上有名,为庆贺此事,桥命名为名第桥,桥边还建有名第坊。明朝名第桥更名为东清桥,因桥上有亭,民间称东桥亭。
  登仙桥,在西路,上建亭,明朝更名为西清桥,民间称西桥亭。
  东、西桥亭,现桥仍然在使用,桥亭早在宋代就迁到桥侧,扩建设为三进庙宇,东、西桥亭成为庙名,也是该地地名。东、西桥亭,既是唐宋子城地标式建筑,又集古桥梁、古庙、古街坊、古护城河为一体的精典载体,值得珍惜。
  东河头桥,在东铺街,上建亭。后称东铺桥(今东铺头)。
  庆丰桥,在北门,上建观音亭,旧名瑞丰桥,明朝更名中清桥。民间称北桥,是漳州城内最华丽的桥。新千年建北桥市场时覆盖为路面(请参见拙文《漳州的街坊与桥亭》)。
  丙申桥,在天庆观东,上建亭,唐元和丙申(816)年所建,宋淳熙丙申(1176)年重建,因此以丙申为名。明朝更为北清桥,亦名澄清桥。桥北侧建遗爱祠,祀姜谅,清朝遗爱祠迁丁方桥,改名姜公祠(今战备大桥东侧)。
  丙申桥所在位置,在明代府志和清代府志记录上有差异。明府志记在城西天庆观东(今钟法路与新华西路交叉口),清府志记在城东北巡海道衙后(今延昌桥)。
  三、城池功能区的分布
  城池建好之后,从中央(官署)向四城门辐射四条主干道,形成四大片街区,造就各具特色的功能区,漳州古城四方功能分明,民间传神地总结成谚语:“东门金,南门银,西门马粪,北门苍蝇。”
  东门金-城东一带是高价值商业区。如银庄、参茸药材行、纺织业及相关手工业等。
  南门银-城南濒临溪流,密布码头区及仓储货栈。山海产品交易区及相关手工业等。
  西门马粪-城西为武署机关和军营、军储重地等。
  北门苍蝇-北门设糖市,因北郊大面积种植甘蔗及密布榨糖作坊。
  东门金,说的是城东区(新华西东段)及东门街(今新华东路)都是商业区,漳州的富人大多住在东区。东门附近有很多中药行,比如参茸行,东北的人参、高丽参等药材铺都集中在东门附近。漳州中医院的选址位置跟这个很有关系,当时中医院附近就是中药材批发集散地。上世纪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漳州市医药公司的中药批发部也设在新华东。由于东区聚集巨商豪贾,银庄及金银手饰店密布,东门一带称得上是金字当头。纺织业也集中在东门街(今新华东),明清时期,漳州纺织品垄断东南亚及台湾市场供给,漳州纺织品从海外换取巨额的白银,东门聚集许多经营布匹丝绸行业的富商,东门街中下段,民居中十有六七的家中拥有织布机。直至上世纪七、八十代,漳州丝纱厂,纺织厂(织布厂),帐罗厂,敷料厂,针织厂都集中在新华东路。
  南门银,指的是南门面临九龙江,都是码头区,仓储货栈,山海产品交易及相关手工业等。就现在已知的,南门已销迹的各种码头有三十几座。有粗货,有细货,有海鲜,有山林产品,如竹木等。上游是山货,由水路顺流而下,运抵城南;下游的是海鲜或舶来品,溯流运上;上下游的货物到南门附近交易。住在南门附近的厦门路或者澄观道的老漳州人都知道,南门一带的店铺很高大宽敞,往往店铺后面有一条河。厦门路与博爱道中间有一条河渠,原是南护城河,商家巧妙利用,作为输送货物的水上通道,这是古代行栈街的典型结构。
  西门马粪,指的是武衙附设机关和军储重地,西门附近有驻军及练兵的西校场。古城西区有一条河流就叫洗马河,就在军营附近,常常就近洗涮战马而成名。洗马河及遗址在今钟法路口至市医院儿科楼(老卫校)一带,其中防疫站与物资大楼之间的绿化带就在洗马河故址上修成的,该绿化带即名命洗马河绿化带。
  北门苍蝇,指的是这里有榨糖业。现在北郊的经济作物也比较多,像北斗、浦南这片地区属红砂壤,种经济作物的比较多,比如榨糖业的原料——甘蔗的种植区域集中在北门附近。民国初,北门外的北庙残址改作糖市,有糖的地方苍蝇比较多,因此慢慢形成“北门苍蝇”的说法。
  中国传统建筑有一整套完备的体系,仅就城池建造来说,先贤既能遵照礼制营建,又结合当地地理条件及建材特性,进行富有智慧的创造。在择址定位,布局设置等方面,扬长避短,因势利导,使城内外各片功能区与其地理优势相适宜,一筹一划,皆有事半功倍的良效。古城自创建起,持续千年,繁荣无虞。个中合理而科学的成份,值得我们虚心学习和借鉴。
  云洞司岩朱熹诗寺刻辨
  云洞岩众多的题刻中,有朱熹一首五言小诗。“文革”期间,我陪同沈雪夜老师、王作人先生在一次寻访题刻的活动中,不经意间在霞窝北侧之岩壁,发现了刻有署名“晦翁“的一首诗。当时借助西斜的日光,在淋上薄薄的一层水后,终于在依稀中辨读出全诗。诗云:“君家一编书,不自圯上得,石室倚云端,时来玩幽赜。”
  多年来,我一直在寻思诗刻的来由,最后终于发现这首题于云洞岩的诗刻,竟是朱熹典牧漳州之二十二年前写于潭州之旧作。宋乾道三年(1167)八月,时三十八岁的朱熹到潭州造访张栻,并一道游历了潭州的名胜古迹。两人在游历中写了大量的诗作,互相唱和,朱熹于是写了《奉和敬夫兄城南之作》二十首,其中题为《书楼》的诗,正是刻于云洞石壁的一小诗。张栻的书楼建于潭州妙高峰上,是平时研习学问的所在,朱熹参观后十分欢喜,于是写下《书楼》一诗。该诗的第三句为“石室寄林端。”与云洞诗刻略有小异。
  明了《书楼》一诗的创作背景和时间,再与朱熹知漳之时代来衡量,可以判断,此诗并非朱熹守漳时为云洞题刻。因为作为一代名宦的朱熹是不会拿青年时期的旧作来刻在云洞的岩石上,更何况诗的内容与云洞又风牛马不相及
  参见第159页照片。
  ⊙李竹深
  逃墨归儒说芝山
  田丰
  芝山位于漳州城的西北角,为漳城的主山。按堪舆家的说法,主山之上又有祖山,即天宝山。天宝山南延起伏至第十二峰为望高山(因其“明秀耸特,出于众山”而得名),望高山南面即芝山,原名登高山。登高山东脉耸三峰派二山,三峰是:日华峰(旭日东升,因先得晨曦而成名,清代建日华亭)、万松峰(松树成林并建松关坊)、禅月峰(据说夜间能自行发光);二山是保福山(五代建保福寺,后并入净众寺,也叫净众峰)和隆寿山(传言居此地者多长寿)。登高山右脉有净安峰(因有净安寺得名)。登高山左右两脉犹如一双巨臂在匡护郡城,左臂(亦称龙臂)即三峰二山(今电视台、气象台至体育馆一带),右臂(亦称虎臂)净安峰(今湖内村后山一带),“天融地结,气象万千”(宋陈淳语)。实际是先贤颇具慧眼,非常高明地选择登高山作为郡城的支柱,依托山势进行谋篇布局,苦心经营。唐宋时代,登高山已是庙宇、书院林立,亭台星罗棋布。原本钟灵毓秀的登高山,更是人文荟萃,独领风骚数百年。享誉青史的名人如义中和尚(三平祖师公)、朱熹、文天祥等,曾在此留下的足迹,演绎脍炙人口的故事,谱写令人神往的篇章。这里也是宋儒理学与佛门禅学角逐的必争之地,儒释两家的明争暗斗一直持续到近代。
  登高山之巅建有临漳台,是绝佳的观景台,古人誉为“溪山最胜处也!”陈淳写诗赞叹:“台前一带绕漳溪,台下回环万象齐。”半山腰有半漳台,也是当年官员及文人墨客流连忘返之地。宋摄知州事郭祥正诗:“飞檐突兀压林丘,见尽临漳一半州。”自唐开元年间,僧人便在临漳台下建小刹,天长日久,侵蚀台基。宋绍熙元年(1190),朱熹就任漳州知州,时常登上临漳台,欣喜不已。计划在此建书斋,因在漳时间太短暂,未能实现。宝庆乙酉(1225)知州危稹于此拆除四座小刹,仿照白鹿洞书院形制建龙江书院,以实现朱子的意愿。书院中设讲堂,堂东侧立祠祀周程诸先生。书院题楹联:“五百年逃墨归儒,跨开元之顶上;十二峰送青排闼,自天宝以飞来。”这副楹联成为名联,被传颂几百年。继任知州不约而同地将废寺的田产拨给书院,充实经费。淳祐丙午(1246)知州方来增建道源堂,祀朱文公,以陈淳配祀。
  登高山座落规制宏大的众多寺院,如东麓有净众寺,南麓开元寺,西麓法济寺,寺院创自唐代,五代沿袭,至宋代,寺院财大气粗。“举漳州之产而七分之,民户居其一,而僧户居其六。”僧人“以灭伦败教,不耕不蚕,无故窃据而奄有之,闲居以安享之。所与坐食之众,上寺不过百人,其次不及百人,或数十人,其下仅五六人,或止孤僧而已。则岁费类皆不能十之一,所谓九分者,直不过恣为主僧花酒不肖之资,是果何为也哉?(陈淳语)”这种现状,令地方官员及理学儒生等大为担忧和不安。朱子的得意门生陈淳认为,风光名胜用来作为学校场地最为合理,可惜被寺院占据。“登高在乾,其形雄伟秀杰,为诸山之冠。惜其下以浮屠镇之,浮屠无父无君之教,非圣世所宜容。而所谓开元寺者,又非圣朝创建,特有唐之陋俗,而五代之所沿袭。移之他所,有何不可?”陈淳不惜笔墨大书《上赵寺丞改学移贡院书》,建言将登高山上的寺院改作学校,以崇儒重道。朱熹知漳时,发布多道移风易俗的政令,关闭以礼佛为名的私自聚众场所,禁止四十岁以下的女子出家为尼。这一系列措施,目标明确,直指僧堂,大刀阔斧地切断僧俗之间似是而非的联系。闽南地区盛传朱文公与开元寺恶僧斗法的民间故事,是有其历史依据的。
  明洪武十三年(1380),登高山上长紫芝,知府徐恭上报朝廷,皇帝赐名紫芝山,简称芝山。明代秉承朱子理学的地方官员与既得寺院利益的僧人之间的较量,一如既往地进行,芝山上的书院与寺庙成犬牙交错状此消彼长。龙江书院曾几度荒废,战乱中被僧人占为佛堂。明初知府王文重建书院讲堂,旷地仍为僧人占用。正德年间(1506-1520)知府陈洪谟撤走僧人,重建龙江书院。嘉靖间又两度重修,后又燬于兵火。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通判胡宫重建,五十四年,知府魏荔彤重修,并于文公祠东侧建仰文书院,后龙江、仰文合二为一。乾隆二十一年(1756),知府奇灵阿集绅士重修。此外,嘉靖三十五年(1556),龙溪知县蔡亨嘉也在开元寺东井之上拆毁一片僧房,辟为五经书院。
  龙江书院至清代中期改称芝山书院,院东的道原堂,也改为朱子祠。那副名联“五百年逃墨归儒,跨开元之顶上;十二峰送青排闼,自天宝以飞来。”镌刻在芝山书院石柱上,可惜的是,石柱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失踪。
  芝山上还有其他书院,如万松峰下有道南书院;隆寿山下有霞北书院(今漳州市图书馆一带),原叫法华精舍。康熙四十一年(1702),龙溪知县曹家甲以寺僧行为不端,驱逐寺僧,沒收斋舍充当义学。乾隆二十年(1755)和三十八年,龙溪县官吏相继建葺,四十一年由知县潘鸣谦最后完成修造工程。
  清同治三年(1864),太平天国李世贤部攻占漳州,郡城及属县官署寺庙几乎全被战火焚毁。芝山上的寺院、书院也未能幸免。两年后,漳州府官员及士绅顺势在开元寺废墟上修建试院。谁能料想,陈淳的改寺为学的主张,竟然在六百多年之后,借助太平天国军队毁寺后而得以实现,真是应验“五百年逃墨归儒”一语之谶!当时闽浙总督左宗棠指挥镇压太平军,几度驻扎漳州,应地方官员的请求,文韬武略的左宗棠为试院撰写柱联,并写下一段跋文:“宋陈北溪先生曾有‘开元改建试院’之议,然有其举之,莫敢废也。咸丰三年,寺毁于寇,而栋宇尚有存者。迨同治三年粤寇陷城,寺宇尽付一炬。余督师过此,结营寺后,适漳人议修复试院。因令即寺故址焉之,且示以北溪旧议,曰:‘陈先生命我矣!’五年春,余自梅州班师过漳,试院工已逾半。观察夏君、太守刘君乞题柱,因遂书此。”左宗棠所撰联句:“经始问何年,果然逃墨归儒,天使梵王纳土;筹边曾此地,大好修文偃武,我从瘴海班师。”光绪三年,知府沈定均在试院增建外棚。
  清末朝廷废科举,光绪三十一年(1905)试院改为漳州府中学堂,由此,漳州第一所新式学校在芝山诞生了。
  民国元年(1912),漳州府中学堂与汀漳龙师范学堂合并为漳州师范中学堂,同年夏,又将师范、中学分设,中学改称为漳州中学校,民国七年改称省立第八中学,后又改称省立龙溪中学。1952年暑假,省立龙溪中学改为漳州第一中学。民国三年,英教会在芝山书院创办华英中学堂,因经费不足,于民国八年停办。民国十二年,设于鼓浪屿的英美教会学校寻源中学,看中钟灵毓秀的芝山,选址芝山西麓法济寺旧址建造一批校舍,两年后,寻源中学整体迁入芝山。1951年,寻源中学改办为龙溪农业学校。
  今天,芝山树木葱茏,是城区仅有的一座自然山林。建于明代的芝山三亭,尚存威镇、仰止二亭。其龙虎臂依稀可辨,龙臂是漳州一中校区,是漳州学子神往的殿堂,其虎臂现为市府大院,是漳州党政首脑机关。晨钟暮鼓早已从芝山销声匿迹,取而代之是朗朗读书声。新式学校在芝山已走过有百年时光,从这里脱颖而出的优秀学子层出不穷,他们都受益于芝山的灵气的薰陶。芝山,真可谓地灵人杰!
  孟子说:“逃墨必归于杨,逃杨必归于儒。归,斯受之而已矣。”朱子说:“墨氏务外而不情,杨氏太简而近实,故其反正之渐,大略如此。”有人评道:“墨子无父,杨朱无君。”如此说来,墨杨两家似乎与浮屠合流了。如果这样看待问题,未免草率。墨子的兼爱(利人),多数人难于做到。杨朱的利己,不被大多数人所接受。二者各据情理之端,处世惟艰。中庸之道趁机而入,兼得左右逢源之利。不如回过头来再读读孟子的话:“归,斯受之而已矣。”俗话说“殊途同归”,此话直指结局,对于途中的行路人来说,迫切想知道的是,前途该往左?还是往右?
  谨以此文祈愿芝山常青,文脉永续。
  〓
  许初鸣
  2012年11月17日,芝山公园改造工程一期竣工,正式向市民开放。天然的湖光山色中点缀着新建的亭台桥榭,展示了漳州“田园都市、生态之城”的美丽景观,让前来游览的市民眼前一亮,流连忘返。如今,这里每天游人如织,成为市民休闲游玩的一个好去处。
  古城文脉
  芝山也称紫芝山,在漳州市区的西北面,海拔70米,地势曲折起伏,坡度在10至25度之间,呈圆缓低丘陵地貌特征。虽然山不高,坡较缓,但由于处于九龙江中下游平原,显出几分雄伟,是市中心的天然制高点,古时在这里可以俯瞰整个城区,是漳州古城的主山。《漳州府志·卷四》这样记载:“紫芝山,郡城绕焉。山在城西北隅,初名登高山。明洪武十三年(即公元1380年,笔者注)产紫芝,知府徐恭表上,锡今名。”自古以来,这里就是文化昌盛之处,可谓为漳州古城文脉。
  芝山三峰耸立,峰顶各建有一亭。左边一峰叫日华峰,因其得日最先,故名;峰顶有亭,始建于明崇祯年间,并以旭日初升、丹曦满亭而取名日华亭。右边山峰上的石亭名甘露亭,相传嘉靖十六年(1537)天降甘露,御史李元阳作表称贺,知府孙裕建亭纪念祥瑞。威镇亭位于芝山峰顶,始建于明朝弘治年间,正德年间郡守陈洪谟题诗形容此亭:“城上孤亭面面空,满城风景入亭中。溪流东下潮声壮,山势西来地脉雄。边檄无虞钲鼓静,黎民有喜岁明丰。公余到此情无限,北极迢迢望未穷。”嘉靖十九年(1540),重建为八角亭。清顺治十七年(1660),海澄公黄梧重加修建,不久又毁。康熙五十二年(1713),郡守魏荔彤重建,改名为万寿纪恩亭,俗称万寿亭。
  山麓原有开元寺、法济寺、净众寺3座古刹。据《漳州府志》记载,“开元寺在府治西北紫芝山麓。唐嗣圣间,建于漳浦。明皇二十六年改今名。贞元间,徙州治,与开元道观同移建今所。”“净众寺在府治西北。寺殿东向,左枕日华峰,右挹蒲月池,后倚保福山,前望石壁洞。梁贞明三年建,为祝圣道场。”“法济寺在开元寺之右。南唐保大十一年建。元至正二十七年,陈友定取漳州,筑城,截寺于城外。僧觉聪等请右丞罗氏故宅改建。”这些古刹多毁于清末太平天国的兵燹。劫后仅存一座咸通塔,曾移至中山公园内,后收入漳州市博物馆。据翁国梁的《漳州史迹》(1935年出版),民国初年建寻源中学时在法济寺旧址挖掘出3尊完整的石罗汉,还有几尊断头断臂的,当时给这些石雕像拍照后又将其埋到地下。《漳州史迹》一书附有这张珍贵的石罗汉照片。
  芝山还先后建有多座书院,如建于宋朝的龙江书院,后改称芝山书院。《漳州府志》记载:“龙江书院,在府治西北登高山上,旧为临漳台。宋朱文公守漳时将筑室讲学,未果,后守危稹乃创为之,以成公志。宋季毁于兵,遗址归浮屠氏。明知府王文、陈洪谟相继重修,遗址犹未尽复。嘉靖三十年,知府孙裕辟新路,立碑路口。三十五年,知县蔡亨嘉毁僧房,自东井以上,辟为五经书院……院东旧有道原堂,后为朱子祠,今为芝山书院。”此外,还有道南书院、霞北书院等。
  芝山历代成为以开元寺为代表的佛教思想和以芝山书院为代表的儒家思想纷争的场所。漳州有“南方佛国”之称,唐代以来佛事渐盛。朱熹知漳后,很想把开元寺改成研习和宣传理学的书院,但遭到佛教信徒的抵制,只好在开元寺后另行择址建书院,朱熹曾写一副对联表达他的心愿:“五百年逃墨归儒,跨开元之顶上;十二峰送青排闼,自天宝以飞来。”后来,佛、儒在芝山上虽有纷争,但长期并存,儒家子弟的琅琅书声和佛教徒的木鱼声此起彼伏。1902年(也有记载是1905年),漳州知府孙传兖在芝山净众寺旧址上创立了漳州府中学堂,1930年更名为省立龙溪中学,这就是漳州一中的前身。1923年,寻源中学从厦门鼓浪屿搬到漳州续办(1925年整体搬迁过来),校址也选在芝山,1951年9月改办为农业技术学校(漳州农校1965年迁往圆山脚下,校址转给福建第二师范学院),因此漳州农校也把寻源中学作为自己的前身。
  芝山绿树成阴,风景秀丽,是踏青、登高、游览的好去处,历代文人墨客喜欢在这里聚集饮酒品茗、赏景吟诗,南宋著名理学家陈淳登临芝山上的临漳台时赋诗赞叹:“台前一带绕漳溪,台下回环万象齐。”据史志记载,吟咏芝山留存至今的古诗至少有数十首之多。较早的如唐人史维翰写开元寺:“漳溪郡有佳山水,迁客因之作胜游。怪石千峰耸晴巘,枯槎百尺拥寒流。”又如被誉为“小李白”的宋代诗人郭祥正在漳州代理知州时写过一首《半漳台》:“飞檐赤白压林丘,见尽临漳一半州。倦步且来消午暑,穿云此去彻鳌头。”宋朝著名民族英雄文天祥“驻师漳州夜宿开元寺”时也留下诗篇:“天涯有事恼寒宵,欢喜名蓝转寂寥。满目风烟迷法界,极天榛莽乱渔樵。包胥谩向秦廷乞,宋玉谁怜楚岫招。海国孤忠凭一旅,还祈佛力佑清朝。”这类古诗可谓举不胜举,为芝山抹上浓郁的人文色彩。明万历年间(1573年至1620年),漳州的一些文人墨客在紫芝山麓结玄云诗社,有“玄云七子”和“玄云十三子”之称,吟咏唱和,创作诗文,抒发雅兴,标领时誉,影响深远。《漳州府志·卷四十九纪遗中》有这样的记载:“明季漳中举伭(注:为避清康熙名玄烨之讳,清光绪的府志把“玄”字写成“伭”字)云诗社于紫芝山麓,有蒋孟育、王志远、林茂桂、高克正、戴燝、郑怀魁、徐銮、张燮、陈翼飞、黄信卿诸人皆甲乙榜,而陈范、汪有洵两山人亦与焉。”从此,漳州结集诗社、文社之风很快流行、兴盛起来。
  重建公园
  1970年9月,福建第二师范学院因“文革”冲击处于瘫痪状态(1972年停办),芝山南麓的原校址成为漳州市政府(当时称龙溪地区革委会)办公地点,被市民称为市政府大院或芝山大院。每天清晨和傍晚,许多市民成群结队来芝山脚下,沿着小路、石阶,或散步或跑步,或踏青或纳凉,十分悠然自得。这个大院在非上班时间都对市民敞开大门,成为全国少见的最开明最亲民的政府大院。
  1992年,漳州政府在芝山西麓建设公园,山顶建了一座名称富有诗意的揽月亭,供游客登临眺望。芝山公园成为漳州市中心城区最自然最原生态的景观公园,也是市区唯一的山地公园。园区环境优雅,曲径通幽,竹木众多,被市民誉为市区的“绿肺”和“天然氧吧”。然而,由于资金不足等原因,当时没有完成征地工作,农民继续在公园内的坡地上植竹育笋或从事其他活动,公园难以规范管理。而且经过20个春夏秋冬的风霜侵蚀,园内设施和绿化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坏,整个园区显得比较陈旧破败、杂乱无章。
  漳州市一直重视园林绿化建设,2006年成为国家园林城市。为提升园林绿化建设水准,市政府决定整治、改造、重建。漳州市建设局聘请全国顶尖的设计单位之一——北京的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编制规划。按照漳州市建设“田园都市、生态之城”的总体目标,定位为具有森林气息和自然野趣与文化内涵并重的集登高览胜、休闲健身、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市级综合性公园、文化型生态绿地,总占地面积28.5公顷。根据规划,公园将在东、西、南、北方向设置4个大门。其中芝山路边的南入口为主大门,北大门设在腾飞路口,东大门设在大通北路,西大门也在芝山路。4个入口设置相应的服务配套设施,共规划200多个停车位。划分为5个功能区,设置十大景点及6个专类园。5个功能区是山林休憩区、儿童活动区、登高览胜区、老人活动区和水上运动区。十大景点包括芝南拥翠、甘露升华、芝山文苑、芝山艺苑、万寿览胜、日华晨曦、香雪花海、芝西漾涛、静乐聆香、湿地泽趣等。6个专类园是雨林园、芳香园、湿地园、春韵园、儿童科普园、竹类园等。改造重建工程分两期进行,一期建设约8公顷,二期建设约20.5公顷,一期于2011年11月开工。
  虽是山地公园,但按照规划设计,水域面积仍占到公园总面积的八分之一左右。在规划设计开始时,这个水域被称为紫湖。后来,市民建议称为西湖,因为漳州原本就有西湖,就在芝山脚下,现在只不过是将它恢复。《漳州府志》就有明确记载:“西湖,在郡城右西厢。发源金仙院南,流折而东,遂潴为湖。有泉,极甘美,可辟瘴疠。宋绍兴间,统制陈敏令军士运薪填塞几平。谚曰:‘圆山青,西湖平,此地出公卿。’”与现在位于九龙公园内的东湖一样,历史上的西湖也曾经是漳州古城的一颗璀璨明珠,现在乘改造重建之机恢复西湖,可谓正当其时。公园建设部门采纳市民建议,把的这片水域正式命名为西湖,使这个公园注入历史信息,增添文化内涵。
  公园建设者们对每一个部位、每一个细节,无论从选材还是施工都认真严谨,精益求精,对民众负责,对后代负责。为选定公园主大门的标志石,建设部门领导带领有关人员到处寻觅,经多方努力找到一块较理想的石头,这是取自江西庐山北麓第四纪冰川时期形成的七彩石,长10.5米,高2.6米,厚60厘米,重48吨,体量适合,形状美观,色彩鲜艳,纹理清晰,符合园林石的审美要求。因为形体和重量太大,一般货运汽车无法装运,最后用大型吊车吊到公路边,再用大型平板车,经过3天的长途运行才抵达漳州。
  为确定这个处于公园最显眼最重要位置的“”四个大字由谁来题写,颇费公园建设者的一番心思。谁最有资格来题写公园名?还是漳州的老市长朱熹!经过认真查阅,最后从朱熹榜书《千字文》中集到这四个字,这让建设单位领导惊喜万分。曾在芝山赏景吟诗、讲学解经的朱熹老先生在天之灵对此一定会备感亲切和欣慰。
  施工过程中,建设部门制定了周密的方案,科学调度人员和机械,合理安排工期和时段,克服降雨较多等困难,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加快施工进度。为利用晴好天气,管理人员和建筑工人经常加班加点,把因下雨耽误的时间抢回来。经过建设者们一年365个昼夜的不懈努力、精心打造,一期建设完成了。
  诱人美景
  走进完成一期工程的,美丽的湖光山色就一下子映入眼帘。公园主大门迎面是一块镌刻公园名字的巨大七彩石,集自朱熹墨宝的“”四个大字刚劲有力。绕过这块七彩石,拾级步上几个台阶是一个仿古的三门式二楼牌坊,顶部采用传统闽南民居的“燕尾式”,横额两面“入胜揽翠”和“紫芝呈瑞”八个字则是集自米芾的书法遗迹。牌坊内是一面青石浮雕景观墙,刻有龙文塔、八卦楼、文庙、江东虎渡桥、白云岩书院等漳州本土名胜和朱熹、林震等漳州历史名人,长30米,高2.7米。
  再往上走,就可以踏上色彩鲜艳的红色慢行道,用彩色沥青建造而成,两边种满各种各样人们叫得出名字或叫不出名字的奇花异卉。沿着这条步行道,可以在漫步中悠闲地观赏的湖光山色。在高处眺望园区,只见西湖如同几块巨型碧玉连缀成串,镶嵌在青葱翠绿的芝山脚下。“山得水而活,水因山而秀。”蓝天白云、湖边美景倒映在清澈的湖水中。湖岸遍植柳树,垂柳依依,如诗如画,让人仿佛来到杭州西湖。湖上、湖边建有亲水木栈道,游客可以沿着木栈道缓缓前行,细细品味风月无边的美丽景观。湖边设有码头,游客也可以乘坐游船来个水上游。
  芝山公园以种植香樟、菩提、小叶榄仁、重阳木等树种为主,配置彩叶灌木、木本花卉及地表植被,物种多样,造型考究,馥郁芬芳,纯净秀美。通过花化彩化绿化,力图做到四时有花、四季有彩。公园内还建有假山、凉亭和各式园林建筑小品,点缀在红花绿树之间,成为游客留影的好地方。
  西湖边利用护坡建成一面160米多长的文化墙,镌刻历代名人吟咏芝山的诗歌以及南宋漳州知州朱熹诗文名句并配图,供游人鉴赏。“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朱熹的名诗人们耳熟能详。其《赋水仙花》:“隆冬凋百卉,江梅历孤芳。如何蓬艾底,亦有春风香。纷敷翠羽帔,温艳白玉相。黄冠表独立,淡然水仙装。”更是让水仙花故乡漳州的市民倍感亲切。引自《漳州府志·卷四十一》的明朝漳州人、进士徐銮的《杪秋登芝山绝顶》:“天畔孤亭接翠微,相将浊酒送斜晖。山中得句皆秋兴,局里谈兵未息机。风铎响随砧杵急,寒鸥影傍石城飞。迥然风吹云间发,十二峰头客啸归。”让人发思古之幽情,想像古人游芝山的情景。
  为了更好体现漳州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芝山公园的北大门入口处还建了一面漳州历史名人雕塑,长19米,高2.5米,选取展示漳州历史上较有代表性的10位先贤,每位人物形象配有人物简介文字。这10位名人都是漳州民众熟悉的:陈元光、朱熹、陈淳、林震、黄道周、蓝理、蔡新、许地山、林语堂、杨骚。
  充分挖掘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文化资源,使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水乳交融,是芝山公园最大的特色之一。芝山公园营造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空间,让市民得到无限的审美愉悦和精神享受。这正是建设芝山公园的美好初衷和最佳归宿。人们对公园的二期建设充满期待。
  【漳州方言】
  儱侗
  儱侗,又作“笼侗”,指尚未成才的人。《广韵·董韵》:“儱,儱侗,未成器也。”《论语·泰伯》:“狂而不值,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南朝·梁·皇侃疏:“侗谓笼侗,未成器之人也。”
  儱,现代语音lǒng,《广韵》力董切;闽南方言音16ng,柳广切。侗,现代语音tóng,《广韵》徒红切;闽南方言音dóng,地狂切。儱侗,不论合用或单用,均指幼稚无知,未成器。《庄子·逍遥游》:“侗乎其无识。”《论衡·成寿》:“太平之时,人民侗长百岁左右,气和之所生也。”《代皇太子免延安郡五第一表》:“若臣者,侗然固陋,眇尔稺蒙。”儱侗,闽南方言由“幼稚无知,未成器”义,引中为“无所事事”或“一事无成”释,如:“者人是个儱侗囝”,意谓此人游手好闲,不务正业。
  儱侗又作“直爽、通达”解。《庄子·庚桑楚》:“能翛然乎?能侗然乎?”成玄英疏:“顺物无心也。”《五灯会元·乌巨行禅师法嗣·荐福休禅师》:“瓠子曲弯弯,冬瓜直儱侗。”闽南方言称人性格豪爽,常言:“者人直儱侗。”
  ⊙李竹深
  江滨公园建设始末
  许初鸣
  2011年2月,经过近1年时间的紧张施工,位于九龙江西溪之畔的正式向广大市民开放,漳州市民又多了一处游览休闲好去处。
  九龙江是福建省第二大河,是漳州的母亲河,千百年来以她甘甜的乳汁哺育着两岸的民众。是上苍给漳州人民的恩赐,得天独厚,令人神往。她不仅供给人们以生命之源,而且创造了美好的自然风光。一个城市最美的地方肯定是在水边,国内城市上海的黄浦江、广州的珠江、重庆的嘉陵江,国外城市有巴黎的塞纳河、伦敦的泰晤士河,都是人们津津乐道的例子。漳州人民一直希望借助九龙江两岸的自然风光,把它建成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诗画境界,并利用这条风景带把市区的水系、滞洪区绿地和长洲休闲旅游度假园区连在一起,集休闲、观光、旅游、交通和防洪为一体,塑造具有闽南特色的生态城市形象,展示鱼米花果之乡的无限魅力,让这条富于灵气的黄金水道把我们的家乡映衬得更加风韵迷人。市政府把“建设新区,改善旧城,开发沿江”作为漳州城市建设的基本思路,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建设就是这一总体思路的一个重要项目。
  2010年5月,正式开工了,工程由漳州市园林管理处负责实施。公园建设者克服东南沿海夏季受台风影响降雨较多的困难,科学制定施工方案,合理安排机械和人力,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快施工进度。分管公园建设的市园林管理处副主任每天都在施工现场组织协调建设事宜。建设工程分为A、B、C三个标段,A标段从瀛洲亭到新中山桥,B标段从新中山桥到战备大桥,C标段从战备大桥至海西美食广场(建成后海西美食广场拆除)。
  作为漳州市区首个沿江滨路临水建设的公园,设计成一座生态休闲型的城市水景公园。公园全长2.32公里,总面积10万平方米,大小相当于三个胜利公园,建有瀛洲广场、紫阳广场、龙江广场三个大型休闲健身广场,设置成休闲、观光、文化、宗教、健身等若干个功能分区,同时保留三处旧防洪堤进行景观设计,对旧中山桥桥头和纪念碑进行重新装修,在注重保留原有历史遗存的同时,注入具有浓厚闽南地域特色的文化元素。
  公园内设置弘一法师塑像、朱熹知漳线雕、孙宗蔡塑像、闽南民居建筑墙及富有地方生活气息的雕塑小品。在园区的植物配置上以开花的乔灌木为主,合理搭配地被植物成自然式群落,形成季相明显、四季有花的园林景观效果。公园将成为集休闲观光、健身娱乐、文化寻访、宗教朝圣的一道靓丽风景。
  旧中山桥亭成为江滨公园一道独特的人文历史景观。1926年北伐军入漳时所建中山桥亭是典型的欧洲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桥亭高约9米,底径近5米,底座平面呈六角形,上面由六根罗马式圆形水泥柱顶托着六棱锥形的长尖顶屋盖。桥亭中心矗立着一根六角巨柱,六面各镶嵌一个石碑,其中东西面石碑用繁体阴刻着“中山桥”三个大字,其余四碑分刻着“重建中山桥记”。由于地面下陷,旧中山桥亭体已发生了23度左右的倾斜。原来亭子底座六面各有四级台阶,但在下陷最严重的西面,只有两级石阶露出地表。为了保护中山桥亭,江滨公园建设过程中,施工人员把旧中山桥亭的“扶正”作为一项重要内容,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让这座具有经历了近一个世纪风雨的文物重新笔直地竖立起来。现在,旧中山桥亭连同桥体都成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2年12月,江滨公园在园区与江滨路之间又新建了专为骑车观景铺设的自行车“绿道”。这是利用江滨路原有的人行道用红色改性沥青重新铺设的,颜色非常鲜艳,宽约3.5米。现在,市民经常三五成群地骑上自行车,缓缓行驶,悠悠向前,边听流行歌曲,边赏江滨美景,任凭带有泥土气味的江风在自己脸上轻轻抚摸,享受现代城市的慢生活,好不惬意。
  林语堂文化园:亮丽的漳州文化名片
  许初鸣
  漳州市芗城区天宝镇五里沙村是世界文化大师林语堂的祖籍地,这里有林语堂祖居屋和林语堂父母的长眠地,有2001年始建、2007年扩建的林语堂纪念馆。2012年,这里又新建成占地面积45公顷的林语堂文化园,成为目前国内独一无二的打上林语堂文化印记的蕉园观光旅游园区。
  林语堂文化园是漳州市郊野公园重点项目之一,是漳州市建设“田园都市、生态之城”的一个重要举措。项目目前已经投资7000万元,采取BT投资模式进行。文化园建设遵循“以水为脉、以绿为韵、以文为魂”的郊野特色风貌的总体基调,以“世界语堂、语堂故里”为设计主题,融入语堂文化、香蕉观光、玉尊朝圣三大独创元素。工程2012年6月正式开工,由于科学安排,合理组织,仅用半年时间就建成,于当年12月正式对外开放,并在这里隆重举办首届天宝香蕉文化节。
  林语堂文化园各个景点通过呈“8”字形的双环状回路观光栈道串起来。木栈道全长2.65公里,宽3米,净宽2.5米,登山道1.48公里。栈道有水平栈道、缓坡栈道、登山栈道三种类型,架高在1至5米之间,全线设置出入口6处,配套天宝阁、悠然亭、烟云茶馆、语丝咖啡等景观节点16处,为游客提供短暂休憩、观景休闲等综合服务场所。观光栈道宛如一条长龙,在青翠欲滴的万亩蕉园中蜿蜒起伏,导引游客漫步游览。
  东大门是文化园的主大门,这个大门连同门口的广场占地面积1856平方米。以语堂先生的散文《我的家乡》为引子,将漳州风土人情融入广场设计之中。这里的大樟树、竹篱笆、鹅卵石,以及小桥流水小鱼,都极具闽南乡村特色,与周围的自然景观相得益彰。东大门设有游客休闲中心,为远道而来的游客提供一个落脚休息的好地方。
  进了东大门,走过50米长的贴地栈道,就来到快哉亭。这是一座具有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建筑小品。快哉亭得名于林语堂“不亦快哉”的提法,林语堂有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我来台后二十四快事》,体现了先生崇尚自然、乐享自由的生活哲学,林语堂文化园的建设者们希望园区的“水脉、绿韵、文魂”能够让中外游客流连忘返、不亦快哉。
  从快哉亭向西是和乐园。和乐园的命名寓意林语堂的快乐人生观,占地2788平方米,种植了香樟等名贵树木,处于整个文化园的中心位置。这里有林语堂先生少年、青年、中年、老年的四个时期的雕像,分别是“山乡孩子”、“携侣游学”、“名扬宇内”和“情系桑梓”。第一座雕像是少年林语堂与父母在一起。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对先生一生的写作产生重要的影响,使先生一生保持自然和谐的生活风格。闽南的山川风情给少年林语堂留下深刻的印象,他说自己的“天真、率直、自然”的人格来自于大山,因此自称是“山乡的孩子”。第二座雕像反映林语堂携夫人廖翠凤赴美留学,林语堂先后获美国哈佛大学硕士、德国莱比锡大学博士学位,这座雕像让人感受到林语堂夫妇之间的深挚感情。第三座雕像展示的是林语堂学成归国又走向世界,融贯东西文化,向世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这座雕像神采飞扬,刻画出语堂先生在人生巅峰时期的一种精神面貌。林语堂先生晚年思乡情切,选择定居于台湾,因为台北的阳明山貌似闽南故乡的山景,在这里他可以听到亲切的闽南语,就如置身于景色秀丽的漳州老家。第四座雕像神情自若,表现出了先生晚年的思乡之情。
  天宝阁是整个文化园的最高建筑,成为园区的标志性建筑,是远眺全园的最佳地点。登楼远眺,可将文化园的十里蕉林尽收眼底。天宝阁高21.6米,3层,各层四面都有窗可供观景。建筑采用仿木形式,内饰门窗、栏杆均用红木制作,屋檐翘角直插云天,飞檐凌空挑出,飞腾之势与敦实稳重的阁楼相得益彰。天宝阁的门窗装修的红木不同于木栈道的南方松防腐木,它采用的是菠萝格。
  在天宝阁与月牙湖之间的登山道边的蕉林中有一个亭子称天风台,亭名出自林语堂早年在美国与人创办的《天风》杂志。《天风》倡导民主自由,宣传爱国爱教,以其独特的办刊风格和清新的文风,赢得众多读者。游客可以在这个亭子稍作休息,向上可仰望天宝阁恢弘气势,向下则俯瞰月牙湖秀丽美景。月牙湖面积1131平方米,原来是一个小水库。湖底铺河沙,湖水清澈见底,湖边则用自然山石收边,岸边铺设一条环湖鹅卵石步行道。附近有乐享亭和存真亭等建筑小品,体现林语堂乐享生活和存真保诚的生活理念。
  烟云茶馆是园区内占地面积最大的建筑,建筑面积836平方米,高12.8米,设有一部疏散楼梯。架空层1层,楼层2层,其中架空层为停车场,一层为旅游科普、咖啡吧,二层为咖啡吧包厢。
  林语堂文化园设计融入语堂文化、香蕉观光、玉尊朝圣三大独创元素,就是通过观光栈道在观赏蕉林美景过程中把林语堂纪念馆、天宝玉尊宫庙两大主要景点串起来。数十个品种的香蕉树连成一片,天宝高蕉、天宝矮蕉、粉蕉、美蕉、柴蕉、红皮香蕉、贡蕉、佛手蕉、台蕉2号、角蕉,每个品种前面,都配有品种说明。
  林语堂纪念馆是中国大陆第一家林语堂纪念馆,主体是一座二层半圆形建筑,融合中西建筑风格,馆前安放一尊林语堂坐式雕像,纪念馆附近坐落着林语堂故居、林语堂双亲合葬墓等。玉尊宫是两岸民众交流的重要场所,殿宇金碧辉煌,气势雄伟,每年都会迎来数以千计的台湾信众。
  林语堂文化园距离市中心不到10公里,乘公交车只要15分钟,吸引了众多漳州市民和国内外游客,每天前来游览观光的民众络绎不绝。
  【漳州方言】
  載志
  在闽南方言中,“事情”一语多写成“代志”,这是错误的,“代”字是典型的音近字,也就是音同义乖的借代字。《台湾闽南语辞典》却写做“事志”,这是以字义为主,属倚形变声字,比用“代”字来得好。
  实际上,方言的“dai志”,是可以写成“载志”。“载”的现代语音zai,《广韵》作代切;闽南方言音dai,地皆切。且“载字字义也作“事情”解,《小尔雅·广沽》:“载,事也。”《尚书·舜典》:“咨四岳,有奋庸熙帝之载。”张衡《西京赋》:“雅好博古,学乎旧史氏,是以多识前代之载。”颜延之《赭白马赋》:“访国美于旧史,考方载于往牒。”宋代诗人刘克庄《送吴郎中》诗:“同心不同载,留滞为浮名”这些诗文中的“载”字均做“事情”解。
  从字面上讲,“载志”不单指“事情”,而是指“事情或文件的记录”。事实上,在闽南方言上,“载志”也是指发生的事件值得记述下来。
  ⊙李竹深
  追忆龙文塔
  郭锦飙
  2013年3月,漳州电视台“记者在线”的记者曾找我采访,主题是介绍龙文塔。采访后播出片断,因采访时间短促,我语焉不详,今握管详为介绍此处闻名的古迹。
  一、龙文山
  《大明漳州府志·龙溪县·山川》(《大明漳州府志》修于正德八年,即1513年,陈洪谟修,周瑛纂)记载:
  腾龙山(即后称龙文山),起凤山(即后称虎文山),俱在城西南隅,平地突出,二峰高数丈。考旧志腾龙旧名龙亭,以山瞰南溪,时有龙跃,及建亭在上得名。其起凤山旧名高亭。宋举八行科吴勋作书堂在上(吴勋,宋进士,后当潮州教授),后废。国朝成化间,知县李棨重新本县儒学,以二山在学前,改今名。
  《大明漳州府志》是明朝最早的漳州地方志。所引记载需要说明的有三点:
  1.记载中提到三个地方:腾龙山、起凤山,儒学,解放后均在漳州市第二中学校内。“文革”中1970年腾龙山一带划给漳州食品公司;1980年,儒学划给漳州师范专科学校(今闽南师范大学)。现在漳州二中仅存起凤山,即虎文山。本文只介绍腾龙山。
  2.“考旧志腾龙旧名龙亭”。旧志指的是宋朝漳州地方志。宋朝修有几部漳州地方志,可惜不存,仅留有旧序。元朝无志。宋朝旧志就有记载腾龙山,可见腾龙山历史在千年以上。
  3.腾龙山旧名龙亭,是宋朝漳州方志记载,明朝才有腾龙山这名称。
  明万历癸丑(1613)所修《漳州府志》卷之二“舆地志中·山川”还记载“腾龙山,城西南偶,平地突起,奇石攒凑。俯看溪流,相传有龙腾于溪,乃建亭。今废。嘉靖乙未(1535),知县刘天授建石塔其上,今亦废”。记载中引了宋书法家蔡襄(进士,曾在漳州任职)的诗:
  要看红日照龙台,白玉堂高锦障开。树色一番连雨净,溪光几曲抱山来。云归深洞天形瘦,风落前村笛弄哀。拟结青耧遍题咏,思王何吝斗量才。
  腾龙山有旧亭,到清朝漳州府志出现俗名龙文山。清各府志都是形容“平地突起,奇石攒凑”,建过亭,建过塔,均废。
  正德志后各府志介绍腾龙山较详细突出并常为人引用的是清光绪三年(1877)由沈定均修,吴联薰纂的《漳州府志》:
  腾龙山,俗呼龙文山,城西南偶,平地突起,奇石攒凑。俯看溪流,相传有龙腾于溪,乃建亭,后废。嘉靖乙末,知县刘天授建石塔其上,后又废。国朝雍正十年(1732)知县刘良璧从形家言,谋于里人林编捐赀重建。
  上引说明龙文山建过亭,塔,均废,又重建。
  二、龙文塔
  龙文山上建龙文塔始于何时?前引漳州府志最后一部光绪志已记载:
  清雍正十年,知县刘良璧从形家言,谋于里人林编捐赀重建。
  也就是说漳州人林编听从知县刘良璧捐资建龙文塔,时间是雍正十年。
  龙文塔花岗岩砌成,共七层,八角形,每层有檐突出。每一层有弧形隧道式石门两个,一向东南,一向西北,相通。第二层也有两门相通,一个向东北,一个向西南。第三层以上砌实,不设门,是实心。
  龙文塔和八卦楼(威镇阁)成为漳州标志,是漳州古迹。龙文塔是一个景点,常有游人参观,照相留影。孩子在塔上娱乐,胆大的敢于爬至塔顶。塔的几处石缝长出榕树枝叶。
  龙文塔建成后,龙文山下曾经建有王中文祠,供奉漳州通判王袆,后为废地,但仍为散游之区。清末民初,漳州理学宗师王履亨先生曾有诗记游:
  荆棘几时删,花阴出锁关。荒城消散地,馀屋两三间。庭树不知恨,塔峰相对闲。夕阳残照里,嗟我独来还。
  龙文塔在民间有一个传说,说龙文塔是宋朱熹所建。朱熹于绍熙元年(1190)4月乘船来漳州任知州。他在北溪与西溪汇合处见到“狮象把嘴口”,即称赞地理不错,远望圆山,不觉一惊,认定圆山是虎穴,漳州竟然有狮象、虎把守,必出帝王。但是当他船到新桥草寮尾、竹排澳附近,喟然叹气,从这截溪流地理看,漳州是竹排穴,水上竹排,浮荡摇晃,动荡不定,其帝王难出啊。上任后又察看芝山,认定是老鼠穴,时运办事,虎头老鼠尾,事业更难成。于是为了解决竹排穴动荡不定,便建了龙文塔。塔如竹篙,直插入竹排缝隙,固定于江底,以破竹排穴。
  传说是荒谬的,朱熹任漳州知州时龙文塔尚未建。这也反映民间对朱文公治漳的尊敬,但是传说荒诞不稽,不足为训。
  三、“文革”拆塔
  “文革”时,漳州要建战备大桥,需要石料,竟然来拆龙文塔做建桥石料,偌大龙文塔能供多少石料,那时还认为两百多年历史的古迹是“四旧”。拆塔同时也到虎文山用炸药炸石,炸出的是风化石,不能用。因此,虎文山得以保存。
  拆龙文塔时有不少人围观。笔者对龙文塔感情颇深。1946年笔者就学的龙溪县立初级中学(今漳州二中)迁至县学,龙文塔虽然不在校内,可是常和同学去爬龙文山,攀龙文塔。解放后龙文塔划在漳州二中校内,笔者又在漳州二中执教,几乎天天和龙文塔“见面”,也写过龙文塔考证文章。拆塔时,笔者做为“牛鬼蛇神”,打入学校“专政队”,在校内农场劳动。有幸当了“专政队队长”,有了小自由,偷偷去看拆塔,塔是从上而下拆,一场浩劫也波及龙文塔,龙文塔何辜,历史会做出结论。
  四、龙文山等地划出二中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龙文塔拆后剩下龙文山,山麓西边是二中不规范足球场,场四周是跑道。足球场左侧是学生射击训练靶场。龙文山麓西南是桃花园,每逢桃花盛开,姹紫嫣红,招蜂引蝶,有不少游人来参观,那时漳州“军管”,一天,军管会生产指挥部的一名部队领导和几个人来了,这位部队领导一看学生在运动恼火了:“全市少肉吃,这里还是踢足球,打靶,游娱地方,不行”!手一比划:“统统做养猪场。”于是龙文山等地划出二中,事后没有做养猪场,而是盖了食品公司,据说他们办公楼被占用。从此龙文山及龙文塔坐在食品公司内。
  五、讨地无“据”
  解放后漳州二中土地一百多亩,除了漳州碾米厂在1958年政府有公文划出建厂,还有1980年龙溪专署有公文划出县学给漳州师范专科学校(今闽南师大)建校(泮池仍属于二中),二中原来的植物园,动物园被占用建漳州木箱厂,炭黑厂,加上龙文山等地被盖食品公司,只剩60亩左右土地面积,“文革”结束,拨乱反正,在几位人民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关心下,各写提案,要求将没有公文规定被占用土地归还二中,可是二中得拿出土地凭据。解放后“土改”分地,哪有办理土地契据,就因讨地无据,不能讨回被占用土地,占用土地的单位也是没有土地契据,却可以仍然占用。
  好在古迹起凤山(虎文山)尚在校内,学校加以保护,注意水土保持,加以美化,山麓建环山碑园,保留几百位从前漳州书法家和在漳州当官的书法家及著名书法家在漳州书写的字迹。
  六、龙文塔复建
  龙文塔是漳州古迹,“文革”后各方反映应该复建,建在哪里?原址已建食品公司,建在近九龙江,像八卦楼重建移在原址附近九龙江旁,但是防洪堤管理部门不同意,于是塔址选在龙文区,市建委的设计方案到市人大、市政协征求意见。笔者被邀请到市政协听取建委负责人介绍方案。新龙文塔按旧龙文塔原样比例扩大,增高,所在山头要建植物园,将来做为风景区。我是二中教师,被推第一个对方案发表意见。我只说塔址定了,方案定了,没啥意见。
  重建的龙文塔我看只是龙文区标志,已经不是古迹,也没有古代痕迹。上世纪90年代,我陪旅台的漳州同学去参观新建的龙文塔。他们只走到离塔二百多米处便回身不看了,说这已经不是古迹,中国有的是塔,何必到这地方参观。
  应该说新龙文塔的建立也是不容易的,可惜历史上的龙文塔荡然无存,其形象,其典故,其文化内涵也淡出漳州记忆中。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芗城文史资料》

本书系统介绍了漳州市芗城区的史料,其中包含故园踪影、往事寻踪、文革残忆、历史街区、星火拾遗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