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典诚教授和我的师生情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5787
颗粒名称: 黄典诚教授和我的师生情
分类号: K825.4
页数: 6
页码: 203-208
摘要: 厦门大学黄典诚教授是海内外闻名已久的语言学家,也是漳州籍为数不多的学者之一。他在厦门大学中文系执教数十年,桃李遍布大陆及港、澳、台、东南亚等地区。他在闽方言尤其闽南方言、古代音韵、训诂、诗经韵读等方面精湛研究,功力深厚。日本学者盛赞他是“闽语研究公认之权威”。黄典诚教授于1914年10月出生在漳州城南布观音社,1933年考入厦门大学语文系,1937年毕业后留校任教,直至1993年6月6日逝世。当他知道我也是漳州人后,对我格外亲切,关心并耐心指导。反右斗争时,黄老师受到冲击。一个多月调查完毕回校,交上调查成果,受到黄老师的赞扬。光阴如流水,几十年过去了,我一直牢记我们深厚的师生情。我永远感谢他对我的培养与教诲。
关键词: 黄典诚 语言学家漳州

内容

厦门大学黄典诚教授是海内外闻名已久的语言学家,也是漳州籍为数不多的学者之一。他在厦门大学中文系执教数十年,桃李遍布大陆及港、澳、台、东南亚等地区。他在闽方言尤其闽南方言、古代音韵、训诂、诗经韵读等方面精湛研究,功力深厚。日本学者盛赞他是“闽语研究公认之权威”。
  黄典诚教授于1914年10月出生在漳州城南布观音社(今蜈蚣山路),1933年考入厦门大学语文系,1937年毕业后留校任教,直至1993年6月6日逝世。他还是福建语言学会会长,一生兢兢业业治学、教学,发表的学术专著(包括主编)有12部,在海内外发表的论文有100多篇。
  我于1956-1960年就读厦门大学中文系。黄典诚是我钦敬的老师。当他知道我也是漳州人后,对我格外亲切,关心并耐心指导。我上大学一年级时,便请我到他在鼓浪屿的宿舍,热情招待、交谈,并让我参观他广博、厚重的书库。各种古代的书籍琳琅满目,令人大开眼界,尤其是音韵、训诂、古代文学名著格外丰富。我对黄老师说:“您的古书真多,绝大多数我从未见过。教授与众不同,真了不起啊!”黄老师微笑一下,对我说:“你上大学和中学大不相同,你要发奋多读各种古代名著,成为有学问的人。”接着,他又亲切地说:“我这里的书,你爱读哪一本你就拿去读,不必客气。”我点点头表示感谢。几十年来,我一直忘不掉我初次到他家时的热情接待。
  在我上大学的那些年代里,极“左”的政治运动不断出现。反右斗争时,黄老师受到冲击。自此,不许他讲课,让他每天打扫公共卫生。记得当他打扫完毕时,总会在我们宿舍走廊上放一张小桌子,独自一人低声背诵《诗经》。
  1958年大跃进时期,我们中文系师生都到三明钢铁厂劳动。黄老师到那里又是打扫卫生。有一次我上厕所,正好看见他在打扫。旁边没有人,我低声叫他黄老师,并说:“让老师给学生打扫厕所,真不好意思。不过一切都会过去的。”他点一下头,不敢说话。二十多年后,他来北京参加一次学术会议时,约我交谈。他说,那时没有一个学生敢同他说话,我在厕所说的那两句话,令他永生不忘。
  1959年全国普查方言。厦大中文系让黄老师“解放”了,出来参与指导闽南方言调查工作。在他的指导下,我懂得方言调查,记录各种方言音。他让我带领一个方言调查组,到龙溪地区(今漳州市)普查10个县的方言。我们先到华安、南靖、长泰、漳州、石码、海澄调查,后又到漳浦、云霄、东山、诏安普查,记录各县方言(包括语音、词汇、语法)。那时有一本全国统一的调查记录册。一个多月调查完毕回校,交上调查成果,受到黄老师的赞扬。
  1960年上半年我在厦大最后一学期,黄老师为我们讲“汉语史”课,重点是讲古代语音史。从中国上古、中古一直讲到近代语音变化的历史。这是内容很丰富、深奥的课程。在厦大中文系中,只有黄老师能讲授这门课程。他讲得条理分明,重点突出,语言也很流畅,颇受学生钦佩。
  大学毕业时,我特地到黄老师家告别,惜乎他外出,我只能怏怏离别。
  1980年,我回到厦门参加全国第一届汉语方言会议,黄老师也做为学会理事受邀参加。会毕,黄老师盛邀我到他鼓浪屿的家住一夜,热情招待并倾心交谈到深夜。第二天上午,我们又如老朋友一样,讲了许多心里话——主要讲他的坎坷经历,尤其是曾被赶到农村,一个月只给20元生活费。我十分佩服他,身处逆境,仍然坚持刻苦治学,取得卓越成就。
  光阴如流水,几十年过去了,我一直牢记我们深厚的师生情。我为故乡漳州拥有这样一位闻名海内外的语言学家而自豪!我永远感谢他对我的培养与教诲。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芗城文史资料》

本书为福建省漳州芗城文史资料汇编,包括红军进漳八十周年、故园踪影、漳台交流、文革残忆、改革历程、往事寻踪、邑人履痕、星火拾遗几大栏目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郭锦桴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黄典诚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