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家乡 终极一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5684
颗粒名称: 热爱家乡 终极一生
分类号: K828.8
页数: 3
页码: 175-177
摘要: 曾友梅出身贫寒,从小受人关怀资助,内心充满感恩之情,立志成人之后一定要报答父老乡亲们的扶助之恩回报社会。所以养成了乐于助人,体恤穷苦百姓。因此,他与南洋、潮汕、香港等地的生意都无法进行,不少入股的企业收盘停业,损失惨重。已经过五十岁的他对日本鬼子的野蛮侵略无比憎恨,他怀念与关怀远在印尼的侨胞好友们的下落,对他们生活拮据的眷属给予照顾和资助。日寇侵占厦门后,经常空袭轰炸漳州等后方城乡,为此,他出资帮助一些亲友及有困难的侨眷,并亲自安排公司的汽车帮他们内迁到华安县的山乡避难,数年之后又帮助他们迁回漳州。漳州解放后由国营运输公司赎买接收漳龙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关键词: 印尼 归侨 曾友梅

内容

曾友梅出身贫寒,从小受人关怀资助,内心充满感恩之情,立志成人之后一定要报答父老乡亲们的扶助之恩回报社会。所以养成了乐于助人,体恤穷苦百姓。遇到有困难需要帮助的人,他都慷慨解囊给予资助,而且不求回报,不向人讨债,由借债人自己主动送还;他在印尼,常热心帮助从国内“过番”来的同胞,如许松山(原香港大丰行董事长、曾桶泉、曾粪扫、曾溪金、曾成、蔡宝鼎等,先为他们担保,后帮助他们就业站稳脚跟。他每次从国外还乡探亲,都要带回大量好药,如熊胆、羚羊角、白树油、金鸡纳霜等,让自己的夫人郑嘉为家乡亲朋好友、左邻右舍行善治病;1938年后,日本法西斯发动侵华战争及太平洋战争占领大片中国领土,还入侵东南亚诸岛国。因此,他与南洋、潮汕、香港等地的生意都无法进行,不少入股的企业收盘停业,损失惨重。已经过五十岁的他对日本鬼子的野蛮侵略无比憎恨,他怀念与关怀远在印尼的侨胞好友们的下落,对他们生活拮据的眷属给予照顾和资助。日寇侵占厦门后,经常空袭轰炸漳州等后方城乡,为此,他出资帮助一些亲友及有困难的侨眷,并亲自安排公司的汽车帮他们内迁到华安县的山乡避难,数年之后又帮助他们迁回漳州。他为了感谢恩师培养之情,从南洋返乡后,便先择与恩师施念庭先生住在一起或在邻近处购房安家,以便照顾老师一家,他还替老师到“笃诚赐记人参行”记帐,把领到的薪水如数交给老师。厦门沦陷后,他投资的漳龙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迁到龙岩,在极端困难下,由董事长蔡竹禅先生、股东汤辉邦、蔡铭江、蒋天德、曾思汉(曾友梅长子)等人,发动并与全体员工一起克服种种困难,度过难关,使公司不但能生存下来而且发展壮大了。漳州解放后由国营运输公司赎买接收漳龙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曾友梅先生的一生是在旧中国的乱世中度过的,他从小经历列强对中国的欺凌,腐败清朝的灭亡,民国的诞生,军阀的混乱,日本的侵略,“过番”艰难打拼,回国创办事业,热心教育。1930年,由被誉为“岁寒三友”的曾友梅、蔡竹禅、许松山等人创办的华侨钱庄和地方缙绅出资支持漳州省立第八中学在芝山下兴建“干之楼”“裕康楼”两栋教学楼(即今漳州一中的新华楼与五爱楼)。他操劳一生,终于积劳成疾,于1944年得了肺结核病不治而终,年仅58岁。
  善良的好人,爱国的归侨曾友梅先生走了,但他高尚的人品,体恤穷人的心肠,爱乡爱国的情怀,知恩必报的良知,创业的毅力,敬业的精神令后人怀念及传颂!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芗城文史资料》

本书收录“彭冲与沧江小学”、“追溯往事”、“开辟闽粤公路先驱施大鎏”、“新加坡籍华人郭其超先生热爱故乡的事迹”、“林语堂先生爱国怀乡轶事”等20余篇文章。

阅读

相关地名

曾友梅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