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书院与霞薰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5648
颗粒名称: 丹霞书院与霞薰里
分类号: G649.299.57
页数: 5
页码: 94-98
摘要: 漳州城现在的修文东路东段,东起新华南路,西至北京路,明、清及民国时名霞薰里。漳州郡以“霞”字命名有多处,这是因为城南有一座丹霞山,属福建丹霞地理地貌,故有“郡之四郊皆称霞,霞东、霞南、霞西、霞北”说法。漳城东厢昔时称丹霞镇,而在威镇阁附近有座书院称“丹霞书院”。这是莘莘学子求知的地方,可以说是当时漳州最高学府,有许多名儒在这里讲过学,先后培养出许多名人、官宦。同治三年太平军犯漳,尽烧佛庙寺院道观,丹霞书院被其认为是传播封建礼教的基地,随被拆毁。至光绪十六年官方出面重修,并扩大范围至霞薰里,继续培养人才。为扩大税源,又同意把丹霞书院折价七万元大银卖给绅商,任其经营,以坐取渔利。
关键词: 漳州 丹霞书院 霞薰里

内容

漳州城现在的修文东路东段,东起新华南路,西至北京路(现漳州五中大门口这段),明、清及民国时名霞薰里。漳州郡以“霞”字命名有多处,这是因为城南有一座丹霞山(南山寺后山),属福建丹霞地理地貌,故有“郡之四郊皆称霞,霞东、霞南、霞西、霞北”说法(《漳州府志》)。漳城东厢昔时称丹霞镇,而在威镇阁附近有座书院称“丹霞书院”。
  丹霞书院始建于清乾隆二年(1737年),书院中供奉南宋理学家朱熹,院外有半月楼、魁星楼、奎文阁、藏书楼和书舍等建筑。这是莘莘学子求知的地方,可以说是当时漳州最高学府,有许多名儒在这里讲过学,先后培养出许多名人、官宦。同治三年(1864年)太平军犯漳,尽烧佛庙寺院道观,丹霞书院被其认为是传播封建礼教的基地,随被拆毁。至光绪十六年(1890年)官方出面重修,并扩大范围至霞薰里,继续培养人才。有诗赞曰:“聚集漳贤半月楼,丹霞书院出名流。真儒遗教金瓯定,炽盛文风启我俦”。
  丹霞书院前面有一口方塘,应是取自朱熹的《观书有感》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彩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活水源头来。”之意。半月楼背后有一座土山,据说是挖掘方塘的土块垒积起来的,寓意“后有靠山”。山上树木花草遍布,顶上有一大石,形如母鸡抱窝,故民间呼之“鸡母岫山”,其义不喻自明。
  辛亥革命后,官府在丹霞书院办起汀漳龙初级师范,有施伯初、季永绥、许地山等著名学者任教过。后改为省第二师范,还连带办起附属小学,为师范生提供教学实习基地;1927年中共闽南特委在这里举办农工运动讲习所,共产党人翁泽生、谢志坚等人任教,王占春、庄克、李金发等人便是从农工运动讲习所培养出来的杰出人物。
  其时中国大地军阀重开战,漳州这块肥沃的九龙江冲积平原,物产丰富,商业兴旺,又是闽南交通枢纽,是兵家历来必争的肥肉。先是陆军第一师师长张毅独霸漳州,后被国民革命军北伐军东路军将领何应钦驱逐出漳,接着蒋介石派其独立第四十九师师长张贞进驻漳州,真所谓“城头变幻大王旗”。军阀盘踞某地,便横征暴敛,鱼肉百姓,这是普遍情况。张贞进驻漳州,独揽军政大权,办过一些好事,如修建公路以便交通,兴办闽南医院以惠平民,兴建中学校舍以益师生,设立民兴银行以利交易。但出于统治者利益,其本质就是压迫、剥削人民。据大革命时期任过县长的郑先生统计,张贞时期的税收有三十九种之多,故民间流传一句话:“张毅换张贞,捐税加二升”(一斗米为十升,意则加两成)。为扩大税源,又同意把丹霞书院折价七万元大银卖给绅商,任其经营,以坐取渔利。
  商人重利轻文字,绅商获得这块风水宝地,便大兴土木进行开发,兴建“霞薰乐园”。
  据上世纪老人的只言片语和搜集的资料,可以勾勒出“霞薰乐园”的大体轮廓。
  先是那口方塘经过疏浚扩大到霞薰里,成为人工湖,中有一段石板路连着石拱桥横跨东西两岸,供游人闲步。又在湖边四周建了许多双层楼房,经营着旅社、酒楼、茶座澡堂、妓院烟馆。湖边北隅建一座方形喷水池,中有假山,池子的四角头各竖有水泥圆柱,横挂彩旗饰品。其时漳州已有火力发电厂供电,每当入夜,此处灯光炫耀,热闹非凡,人流拥挤,车马横路。一些达官贵人、豪商富绅在这里聚会应酬,彻夜豪饮。鸦片馆内腾云驾雾,四方城中你碰我和,卖唱姑娘嗲声嗲气,卖春娼妓香沁脂流,组成了一支“糜烂交响曲”。一处本来幽静儒雅的校园,变成灯红酒绿、乌烟瘴气的销金窟,比之远近闻名的康乐道有过之而无不及。
  与此同时,霞薰乐园大门前还有一群衣冠蓝缕的乞儿丐妪在讨钱要饭,真是一个世界双重天。
  世上的事情总是物极必反,这种穷奢极侈的日子过不了几年,遇上日军全面对华发动战争。1938年厦门沦陷,日本飞机沿九龙江上空频频飞来轰炸漳州城,达官贵人富豪绅士纷纷逃难,霞薰乐园生意便十分萧条。不久日机又轰炸漳州,霞薰乐园中弹数枚,楼房石桥喷水池都被摧毁,乐园顿时变成废墟(幸喜半月楼有高树和土山遮蔽而逃过一劫),而霞薰里的民房也在此时被烧得只剩下瘦骨伶仃的屋架了。
  抗战胜利后,百业待兴,初见成效,而霞薰乐园还是一片残垣断壁。记得有一年春节游春场就设在这废墟上,母亲带我来这里玩,但见两侧搭盖许多竹棚,摊主叫卖着“鼓仔灯”、面具、关刀、风雷(空竹)。那口方塘已大半被填成平地,“打拳卖膏药”的正在这上面耍把戏;霞薰里则搭起马棚式的小店,专门收购废铜烂铁、破布鞋底、旧货杂物,自此以后霞薰里便成了估衣旧货一条街,至今没有多大改观,尚有几家这样的小店继续经营回收废品,正等待着旧城改造的到来。
  龙溪师范在抗战期间内迁到南靖,此时已迁回原址(现电大),先改址在打锡巷的文衡小学为龙师附小,后来才建校舍在霞薰乐园的旧址上,直至“文革”中“停课闹革命”时,附小撤销。这片旷地周围筑起竹篱笆,九湖花农在这里经营“長福花圃”,培植花木数年,“文革”后辟为漳州五中(龙师另觅得新桥中心小学为龙师附小)。
  霞薰乐园紧靠北京路这部分,在五十年代初由三个养奶牛者合伙在此地开办炼乳厂,生产鹰牌“奶膏罐头”,对私改造时并入漳州罐头厂,以生产水果罐头为主。为扩大生产,园内的小土山被铲平,建起厂房。“大跃进”时期漳州罐头厂迁到市尾,此地建成工人疗养院和温泉澡堂,另一部分被某单位圈用。而半月楼前的那口方塘还存在了一段时间,到前几年也被填平,盖上洋楼。
  至此有近三百年历史的丹霞书院,除半月楼外,已经没有一丝痕迹了。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芗城文史资料》

本书收录“彭冲与沧江小学”、“追溯往事”、“开辟闽粤公路先驱施大鎏”、“新加坡籍华人郭其超先生热爱故乡的事迹”、“林语堂先生爱国怀乡轶事”等20余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陈满根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