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消失的行栈长街——厦门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5644
颗粒名称: 已消失的行栈长街——厦门路
分类号: K928.78
页数: 3
页码: 80-82
摘要: 厦门路位于古城南墙之外,夹在城墙与南门溪之间,建城之初,此地只是江滩沙岸,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逐渐形成货物聚散的行栈街。全长一公里有余,超过当年郡城东西轴线的长度,是一条繁荣而忙碌的行栈长街。商铺后门直接进货,店面轻松自如做生意,互不干扰,甚至不会影响街面交通和任何一家的生意。杉巷是一条专营杉木行业街,因此得名。这股小而缓的水流被充分利用,从三湘江引入,与西闸口合流后,一直被疏导至东闸口流回南门溪。历经沧海桑田的南门溪,壅淤与日俱增,江滩沙岸逐步外延,沙洲也摇身一变,成为街肆。
关键词: 古城 厦门路 行栈长街

内容

厦门路位于古城南墙之外,夹在城墙与南门溪之间,建城之初,此地只是江滩沙岸,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逐渐形成货物聚散的行栈街。全街由许多小路段组成,自东向西是:大庙口(新桥威惠庙)、坝仔桥(石路头)、节孝坊(钱氏大宗祠)、张厝(盘龙楼)、李厝(七星巷)、丁方桥(大路头)、东闸口(帝君庙)、石佛殿、清惠宫(陈公巷)、杉巷等。全长一公里有余,超过当年郡城东西轴线的长度,是一条繁荣而忙碌的行栈长街。从长街布局及构造上看,原本的江滩沙岸,可能在宋代就出现了行栈。古代行栈往往选择临水区域,背靠水流搭建连片的栈房,批量货物经水运直接从屋后呑吐,屋前是店面,作接洽生意或零售之类,楼上有供商旅客人入宿用房。这种栈房在宋代已很盛行,特别是处于水系发达的江淮一带集镇或城市,都留下典型的栈房模式,延用了上千年。漳州的行栈长街,虽不能算是中规中矩的江南行栈街,但其形制与古代行栈街是一脉相承的,即使是作为商铺或作坊,这样的构造也是很合理和适用的。商铺后门直接进货,店面轻松自如做生意,互不干扰,甚至不会影响街面交通和任何一家的生意。手工作坊,后门进原材料,直接进行制作,店面销售,也一样得心应手。相比之下,现今我们的商品街或商业批发城的规划和布局水平,应自愧弗如。如果厦门路不被拆除的话,从杉巷、杉巷尾和洋老洲街的旧址形状,就能清晣还原栈行街的构造。杉巷是一条专营杉木行业街,因此得名。其形成并不是偶然或随意的,杉巷南面是瀛洲(后叫洋老洲),之间隔着一叉小水流,聪明的先人巧妙利用这支平缓的水流,将西溪上游放排下来的杉木等原木拖入比较好控制的小水流,送进岸边杉行的后门。这股小而缓的水流被充分利用,从三湘江引入,与西闸口合流后,一直被疏导至东闸口流回南门溪。历经沧海桑田的南门溪,壅淤与日俱增,江滩沙岸逐步外延,沙洲也摇身一变,成为街肆。瀛洲变成洋老洲街,原杉巷与洋老洲之间是一座洋老洲桥,桥上有瀛洲亭,亭中祀奉观音菩萨,是漳州古城五观音亭之一,在陈炯明拆城拓路改造中,瀛洲亭移往新沙岸(今瀛洲亭)。
  1918年,陈炯明奉孙中山之命,率粤军援闽,入漳建护法区,对漳州古城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造。当年市政工程处将拓宽后的道、路、街、巷一一作了规划:(1)路面宽50尺以上的称为“道”;(2)路面宽20尺至30尺之间的称为“路”;(3)路面20尺以内的称为“街”。大庙口至杉巷全线拓宽取直,沿街立面全部修建为骑楼街廊,并命名为醒民路。民国33年(1944年)3月,时值抗日战争末期,国民党厦门市政府迁入漳州,办公机构选在醒民路(大路头),随后不久,醒民路改名为厦门路。
  厦门路名称一直延用至2000年,在新千年的城市改造热潮中,厦门路与博爱道、澄观道一起被拆除,开发商在原路址一带陆续建起高层商品楼,古老的行栈街销踪灭迹。沿路的古迹如陈公巷(据说是陈元光后裔宅厝)均随之消失,唯姜公祠幸存下来。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芗城文史资料》

本书收录“彭冲与沧江小学”、“追溯往事”、“开辟闽粤公路先驱施大鎏”、“新加坡籍华人郭其超先生热爱故乡的事迹”、“林语堂先生爱国怀乡轶事”等20余篇文章。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