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末任漳州知府陈嘉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5640
颗粒名称: 清代末任漳州知府陈嘉言
分类号: K820.52
页数: 7
页码: 71-77
摘要: 2008年重阳,我回湖南衡山老家修缮祖坟,施工时意外发现《清翰林院编修给事中福建漳州知府陈公梅生先生墓志铭》,墓志由两块长128公分、高53公分的石碑组成,约一千五百字,为时人称“江南一枝笔”的康和声书丹。年底修缮工程完成,准备将该《墓志铭》的照片寄给黄永汉先生,方知先生已故去,悲痛之余写此文表达对先生的祭奠。正是在修墓时发现了陈嘉言墓志。母张太夫人是进士、福建台湾府同知张学尹之女,受庭训博通经史、工为诗文,陈嘉言从母授学。己丑成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掌京畿道监察御史。
关键词: 漳州 知府 陈嘉言

内容

2008年重阳,我回湖南衡山老家修缮祖坟,施工时意外发现《清翰林院编修给事中福建漳州知府陈公梅生先生墓志铭》,墓志由两块长128公分、高53公分的石碑组成,约一千五百字,为时人称“江南一枝笔”的康和声书丹。年底修缮工程完成,准备将该《墓志铭》的照片寄给黄永汉先生,方知先生已故去,悲痛之余写此文表达对先生的祭奠。
  2007年黄永汉先生寄赠黄仲琴著作《嵩园文史论丛》,扉页上是他1997年前往香港祭祖的照片,“家祭勿忘告乃翁”,他在写给我的信中说:“中国自古‘保持祭祀祖先的传统’;崇敬祖先承前启后是中国文化独有的特征,是中国拥有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古老文明的原因。”我早有回乡祭祖的想法,始终没能下定决心,被黄永汉先生“敬祖尊亲、溯源报本”的虔诚所触动,我写信给湖南省衡东县政府,建议修复在极左思潮肆虐时遭到破坏的陈嘉言墓,使之成为民族精神家园中一棵绿树。正是在修墓时发现了陈嘉言墓志。
  我认识黄永汉先生要从2007年去漳州旅游说起。
  “莅位九州越十年,愧无德政慰先贤。清风两袖常随我,不负闾阎不负天。”
  该诗是陈嘉言所作《离任福建漳州知府》。陈嘉言(1851-1934年)是我的祖父,字梅生,湖南衡山(今衡东县)人。1903年任漳州知府,直至辛亥革命,是漳州最后一任知府。我的父亲陈少梅(1909-1954年),讳云彰,以字行,是近代画坛领军人物之一,1909年4月9日出生在漳州。〓与漳同音,故名云〓,后更名云彰,三岁时,陈少梅随父拜别漳郡父老。
  因为这些渊源,2007年春节我心怀忐忑踏上这片熟悉而又陌生的土地,不敢奢望会有什么发现,百年沧桑也许抹去了一切历史痕迹?然而,在漳州邂逅市图书馆张大伟馆长,张馆长告诉我陈嘉言为官清廉在漳州口碑甚佳;辛亥革命时,陈嘉言“向革命倒戈,出安民告示,自动去职,返湖南老家为民;将两个幼女卖了800银元作路费。”(《孙宗蔡先生逝世六十纪念文集》)后来还帮我寻找两个姑母的下落,将有关资料寄给我。而更加令人兴奋的是,经张馆长介绍,我结识了黄永汉先生。
  黄永汉先生是著名学者黄仲琴之孙。黄仲琴(1884-1942年),名嵩年,号嵩园,以字行,广东省海阳县人,祖辈来闽经商,遂在闽定居。清末曾任龙溪县丞,辛亥革命后,任漳州军政府教育局长,对漳州早期教育现代化颇有建树,后进中央研究院转入学界,任中山大学教授,抗战爆发,受命赴香港考审从沦陷区抢救出来的文化古籍,出任香港文化协会委员、岭南大学教授,后香港沦陷,忧愤成疾,1942年在港辞世。黄仲琴工诗词、擅书法,在考据、订史方面,成就卓著。
  原来,早在我与黄永汉先生认识之前一百年,我们的祖辈即已结下深厚友谊。黄仲琴1906年于江苏法政学堂毕业,返漳在府劝学所工作,受陈嘉言赏识,擢任龙溪县丞。两人协力兴学育才,设学堂,实施教育新制。1907年龙溪水灾,陈嘉言统筹安排,黄仲琴就近署理,浚河筑堤、兴修水利。陈嘉言与黄仲琴不仅是同僚,且论学结交,分袂以后,几十年间,彼此仍有书信来往,共勉和探讨学问。在已出版的《黄仲琴全集第二辑》中收录有1920年他写的《寿陈梅生先生》《寿陈梅生太夫子》诗两首,以及他书写的陈嘉言的长诗《木棉庵行》。
  辛亥革命,“镇道闻风先遁”,陈嘉言“恐匪徒乘机煽动,乃召漳郡父老协商安抚事宜,听其自治。”且谕之曰:“幸全城生命财物均无恙,今挂冠去矣,愿公等好自为之以俟新命。”陈嘉言“贫不能成行,郡民集千金赆之,乃克至沪,循海南归。”(见熊希龄等《衡山陈梅生太史事略》)黄氏祖上在广东、福建经商,在上海、武汉设货栈,陈嘉言自漳州坐船经上海溯长江返湘,黄仲琴先生嘱货栈迎来送往竭力照料,陈嘉言则将途中所赋诗文书赠。《离任福建漳州知府》以及“远携沧海千山月,来泊昭潭半夜钟。”“东陵明岁瓜田守,故国新添一老农。”“多谢江干梅万树,汉阳相送到长沙”“傲骨欲除偏激在,声名已尽自陶然”等名句,自此在闽湘两地传诵。
  黄氏三代致力地方文献史籍的收藏保护,百多年来战乱变迁,历经劫难保存了珂珞版《衡山陈梅生先生行谊录》等十六件有关陈嘉言的珍贵文献。在《衡山陈梅生先生行谊录》中著文、赋诗、题词的何键、李觉、鲁涤平、刘建绪、曹典球、曹伯文等30人,是当时湘闽两省军政要员,撰写《衡山陈梅生太史事略》的熊希龄、萧荣爵、赵启霖、夏寿田、郑家溉等10人皆为学养深厚的社会贤达。黄永汉先生写信告诉我:他“敬仰嘉言前辈为人”,在他编辑《黄仲琴全集第三辑》时,“同时介绍嘉言前辈生平事迹”,“当漳州市二中修建虎文山碑林之际,提供资料,建议为嘉言前辈树碑立传。”还准备将拓片寄给我。黄永汉先生每次来信都洋洋洒洒,提供了大量资料,愤愤不平,慷慨批驳歪曲历史的评论,痛心疾首于文献史籍的散失,期望整理出“嘉言前辈传世资料”,且是“平易畅达积厚薄发之作”。还提出许多寻找、选择、正确认识陈嘉言史志资料的建议。
  一百多年前陈嘉言莅位漳州,一百年后在祖父任职的地方,邂逅张大伟馆长,结识黄永汉先生,给我极大震撼,自惭对祖父了解太少。此后生平首次返祖居地湖南,拜谒衡山(今衡东县)陈嘉言墓、衡阳夏明翰故居、郴州夏明震纪念碑、湘潭刘烈士祠……在长沙,年近百岁的堂兄陈禹文送给我他珍藏的民国初年出版的《衡山正气集》,陈嘉言在《衡山正气集》中与孙中山、黄兴等一起,热情讴歌同盟会首义烈士刘道一,还为刘烈妇曹庄立传。刘道一被害,其妻殉夫,其兄刘揆一,“以己子(刘孝光)为弟立后”,而陈嘉言则将孙女陈佩珉许配给刘孝光。近百年来陈刘两家风雨同舟,陈佩珉2007年1月逝世,葬于刘烈士祠。在衡阳,走进夏明翰故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巨幅夏母教子图,及夏母陈云凤的画像,并介绍:陈云凤“出自衡山一个世代书香门第,是清朝进士、翰林院编修、民国国会参议员、国史馆秘书陈嘉言的长女。”故居陈列着夏明翰就义前写给母亲的诀别信,信中说:“你用慈母的心哺育了我的童年,你用优秀古典诗词开拓了我的心田,爷爷骂我、关我,反动派又将我百倍熬煎,你和他们从来就是格格不入,你只教我为民除害,为国锄奸。在我和弟弟、妹妹投身革命的关键时刻,是你给我们精神上的关心,物质上的支援。”夏府堪称豪宅,明翰当年为何背叛夏府?一名记者评论说:参观夏明翰故居,“仿佛穿过时空隧道,目睹了夏母引导明翰读屈原《橘颂》时的感人情景,聆听到那抑扬顿挫的朗读声;明翰当年为何背叛夏府?从他的成长经历中,我们这些后来人找到了答案。”
  沿着先辈的足迹,寻根溯源。根据发现的史料和黄永汉先生提供的资料及其建议,锲而不舍,“时近易于查,地近易于核”;“以熊希龄等先贤撰写的《衡山陈梅生太史事略》为纲”,其他资料相互佐证,“缺者补之”、“误者正之”、“疑而不知者阙之”,逐步接近了真实的陈嘉言,逐步对鼎革时期漳州最后一任知府的为人为官,有了较清晰的认识,并从此揭开了一段被尘封的历史。
  陈嘉言善诗文,工书法,为官数十年,两袖清风,满腹经纶,更难能可贵的是,鼎革时期支持民主革命,堪称一代雅儒。
  陈嘉言,清咸丰元年(1851年)二月初一生于湖南衡山。父早逝。母张太夫人是进士、福建台湾府同知张学尹之女,受庭训博通经史、工为诗文,陈嘉言从母授学。“为文雄奇跌宕,目无余子,诗格上逼盛唐”,光绪壬午科乡试,中第一名解元,与胞兄毓光同榜,一时传为佳话。己丑成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掌京畿道监察御史。陈嘉言居京师十五年,以京察一等升迁工科掌印给事中记名,癸卯(1903年)福建漳州府缺出,有司仍以京察具名题奏,遂奏朝命补缺。同僚抱不平,问“何不先请注销原案?”先生曰:“道府一也(一样),注销岂不多事?”夷然就道不以为屈。陈嘉言天怀雅旷,淡泊名利,“其生平简略不汲汲仕进,多类此。”后来,闽中大吏“保荐卓异将入觐,以宦囊涩濡滞行期。”是又一例。(见熊希龄等《衡山陈梅生太史事略》)陈嘉言治漳九年,三遇水灾、浚河筑堤,赈济以时,事必躬亲,“其科士兴学督理警政,尤无不精当,条理灿然,为全省郡县取则焉。”(见熊希龄等《衡山陈梅生太史事略》)
  陈嘉言治漳,郡中利弊,力能兴者必兴之,力能去者必去之,时水患频仍,兴修水利是头等大事,筹募钜款,购买机器、聘请英、日工程技术人员,考察九龙江北溪220多里沿岸,制定并实施疏浚河道、蓄水灌溉、排水分洪等工程;兴学育才之举,尤其殚心竭力,重用黄仲琴,广设学堂,教育由私塾旧制向学堂新制转变。陈嘉言不侈言吏治,缓带轻裘围棋丝竹,亲民爱民平易近人,广交社会各界,漳郡士绅、侨领、教会等踊跃捐助,治水、赈灾、建学堂,共襄善举。历史上闽台往来密切,陈嘉言的岳丈曾任台湾府同知,甲午战败,清廷割地赔款。“奸臣取国不失国,失国之朝无一策”,他的长诗《木棉庵行》道出了他的愤懑。台湾富商板桥林尔嘉、雾峰林资铿,愤慨台湾沦丧,不愿作清朝弃民,举家内渡。同仇敌忾,陈嘉言与二林等“海东遗民”(丘逢甲语)互相支持,二林持续多年赞助漳州治水兴学。其中1907年水灾,林资铿捐银五万两,林尔嘉募银三万两。
  陈嘉言于1914年受聘国史馆编纂。袁世凯阴谋称帝,遣人以二万金请他写文“劝进”,被他严词拒绝;后被湖南省推举为国会议员,旅京期间曾任湖广会馆第一界董事会董事长,(董事皆是德高望重的名宿耆老、辛亥元勋,其中有熊希龄、刘揆一等。)晚年回湘主持衡阳船山书院,1934年4月20日病逝。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芗城文史资料》

本书收录“彭冲与沧江小学”、“追溯往事”、“开辟闽粤公路先驱施大鎏”、“新加坡籍华人郭其超先生热爱故乡的事迹”、“林语堂先生爱国怀乡轶事”等20余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陈长龙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陈嘉言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