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家乡投身革命 戎马一生报国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5609
颗粒名称: 从家乡投身革命 戎马一生报国
分类号: K827
页数: 3
页码: 2-4
摘要: 在漳州市区塔口庵和平巷有一个略显沧桑的小院落,院门口挂着一块匾额,上书“莲山陈寓”。这是彭冲岳父陈祖基的住宅,是上世纪30年代中共漳州地下党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彭冲当年居住过的地方。彭冲同志在龙溪师范学校读书期间,开始学习和接受马克思主义。彭冲同志积极投入剧社工作,编导并参加演出进步话剧,成为剧社骨干。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民族危机日趋严重。1937年10月,彭冲同志参加新四军。就这样,彭冲从家乡走出去,转战多处,倾尽心力报效国家。直至1993年3月,彭冲同志退出党和国家领导岗位后,仍然关心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坚决拥护党中央的领导,关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进程。
关键词: 芗城区 彭冲 人物传记

内容

在漳州市区塔口庵和平巷有一个略显沧桑的小院落,院门口挂着一块匾额,上书“莲山陈寓”。这是彭冲岳父陈祖基的住宅,是上世纪30年代中共漳州地下党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彭冲当年居住过的地方。
  如今,陈祖基的孙子陈仁谦在莲山陈寓居住。陈仁谦指着院墙上的几个方形孔洞介绍说:“这几个孔是原来安放房梁用的,这里原来是一个小房间,姑父他们从事地下工作的时候,都在这个房间里聚会的,当时莲山陈寓的后面是一片竹林,这个房间有个后门直通竹林,一旦有反动派过来捣乱,他们就从后门跑进竹林躲避。”
  彭冲同志在龙溪师范学校读书期间,开始学习和接受马克思主义。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20世纪30年代前期,彭冲同志在漳州地区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先后担任中共漳州地区地下党团支部书记、党支部书记,在学生中秘密宣传马克思主义,吸收进步青年加入党团组织,组织领导学生运动,与反动当局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
  1934年,受中共漳州工委委派,彭冲同志加入由左翼知识分子组织的进步文艺团体虹桥文艺研究社,并逐步将其改造成为党领导的革命文艺团体芗潮剧社。彭冲同志积极投入剧社工作,编导并参加演出进步话剧,成为剧社骨干。芗潮剧社高举爱国主义旗帜,积极宣传党的主张,在闽南大地产生了重要影响。从事地下革命工作期间,他一次次摆脱敌人的盯梢追捕,化险为夷,转危为安。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民族危机日趋严重。1937年,中共地下组织决定以芗潮剧社为骨干力量,在闽南地区开展大规模的抗日宣传活动。彭冲同志与其他党员一道带领剧社前往厦门进行巡回公演,积极促成建立闽南地区抗日文艺联合战线,使之成为闽南地区抗日革命斗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年,遵照上级党组织指示,彭冲等同志恢复建立中共漳州工委,他任工委组织部部长,发起组织了民众救国服务团,参与领导漳州地区抗日救亡运动。不到两个月,民众救国服务团就发展成为有着30多个分团、几十个分队、3000多人的抗日救亡组织。
  1937年10月,彭冲同志参加新四军。就这样,彭冲从家乡走出去,转战多处,倾尽心力报效国家。直至1993年3月,彭冲同志退出党和国家领导岗位后,仍然关心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坚决拥护党中央的领导,关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进程。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芗城文史资料》

本书收录“彭冲与沧江小学”、“追溯往事”、“开辟闽粤公路先驱施大鎏”、“新加坡籍华人郭其超先生热爱故乡的事迹”、“林语堂先生爱国怀乡轶事”等20余篇文章。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