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最后一位进士——汪春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5569
颗粒名称: 台湾最后一位进士——汪春源
分类号: K820.857
页数: 11
页码: 149-159
摘要: 本文记述的是汪春源,号杏泉,字少羲,晚年自署柳塘,台湾府城安平柱仔巷街人。曾先后受业于名儒黄子及、李占五、施士洁。光绪八年于县、府试列邑庠生,为知县祁征祥所提携,学业大进。光绪十二年,深得唐景崧识拔,入读海东书院。光绪十四年中举,割台后内渡福建。光绪二十九年为进士,尝任江西诸知县,后寄籍龙溪终老。他工诗文,且书画尤佳,为藏者所珍视。著有《柳塘诗文集》,惜不传,今仅存诗二十余首。汪春源自幼失怙,在母亲的精心教导下,发奋苦读,颇显才气;后就学于引心书院,在名儒黄子及的调教点拨下,文才倍增。又据《台南市志·祁征祥》载:。其慷慨激昂的形象令人难忘。
关键词: 台湾 进士 汪春源

内容

汪春源(1869-1923年),号杏泉,字少羲,晚年自署柳塘,台湾府城安平柱仔巷街人。曾先后受业于名儒黄子及、李占五、施士洁。光绪八年(1882年)于县、府试列邑庠生,为知县祁征祥所提携,学业大进。光绪十二年(1886年),深得唐景崧识拔,入读海东书院。光绪十四年(1888年)中举,割台后内渡福建。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为进士,尝任江西诸知县,后寄籍龙溪终老。他工诗文,且书画尤佳,为藏者所珍视。著有《柳塘诗文集》,惜不传,今仅存诗二十余首。
  勤勉学子的成才路
  汪春源自幼失怙,在母亲的精心教导下,发奋苦读,颇显才气;后就学于引心书院,在名儒黄子及的调教点拨下,文才倍增。光绪八年(1882年),在县试中(童子试)名列第二,并得到知县祁征祥的栽培。据《汪进士自述》记载:“年十四,应童子试,邑侯祁星阶师拔置第二,令入县读书。”又据《台南市志·祁征祥》载:
  “光绪八年,作宰台湾,得汪春源、陈润黄二茂才,即选入衙署,聘幕友李占五教之,后陈不寿,汪终成进士。”可见,这匹聪颖早慧、才学出众的“千里驹”——少年才子汪春源,早已为当时“伯乐”——知县祁征祥所相中。
  其后,他的才华更是得到了时任台湾分巡兵备道兼理提督学政、后任台湾巡抚唐景崧的青睐。光绪十二年(1886年),唐景崧主持岁考,聘请进士施士洁担任山长,并从台湾学子中选拔汪春源、丘逢甲(台湾著名诗人)、郑鹏云、许南英(现代著名作家许地山之父)等到海东书院同窗共读,时汪春源年仅16岁。《台湾通史·丘逢甲列传》中也提及“岁试文生,拔其尤者,读书海东书院,厚给膏火,延进士施士洁主讲。于是逢甲与新竹郑鹏云、安平汪春源、叶郑兰肄业其中”,学习的内容是“于制义试帖外,倡为诗、古文词之学”(《窥园留草·汪序》)。当年的海东书院,处处可见这些俊杰才子埋首苦读、勤奋好学的身影。
  光绪十四年(1888年),饱读诗书、满腹经纶的汪春源和丘逢甲一同到福建(福州)赶考,同榜中为举人。可以说,青少年的汪春源表现十分优秀,他能以“神童”般的聪明才智,深受台湾主政地方长官们的关注和培养,实在非同寻常。这除了与其自身天赋有关外,更主要的是跟他悬梁刺股、挑灯苦读精神有着莫大关系。
  “公车上书”第一人
  平地一声惊雷起。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四月十七日,清朝签订《马关条约》的消息传来,举国震惊,在京应试的举人群情激愤,特别是“割让台湾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以及“台湾澎湖内中国居民,两年之内任便变卖产业搬出界外,逾期未迁者,将被视为日本臣民”的条款(《马关条约》第五条款之规定),莫不令那些在京参加应试的台湾举人“垂涕”“哀之”,悲悯不已。
  四月二十八日,台湾举人汪春源、罗秀蕙、黄宗鼎痛心疾首,愤然而起,联合在京任户部主事的台湾进士叶题雁、翰林院庶吉士李清琦等,联名向都察院上书,强调台湾为东南门户,“无台地则不特沿海七省岌岌可危,即京畿亦不能高枕”,割让台湾,台民“如赤子之失慈母,悲惨曷及”;“台民终不免一死,然死有隐痛”。疾言“与其生为降虏,不如死为义民”,充分表达了他们誓死抗日、保家卫国的心声。(《清光绪朝中日外交史料》卷三十七《上都察院书》)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的完整上,以汪春源为代表的台湾民众,从血脉中,从骨子里,进发出了荣辱与共的民族大义和不屈不挠的爱国热忱。
  “今者闻朝廷割弃台地以与倭人,数千百万生灵皆北向恸哭,闾巷妇孺莫不欲食倭人之肉,各怀一不共戴天之仇,谁肯甘心降敌?纵使倭人胁以兵力,而全台赤子誓不与倭人俱生,势必勉强支持,至矢亡援绝数千百万生灵尽归糜烂而后已。”汪春源慷慨陈词,进而沉痛地指出:不知“弃此数千百万生灵于仇雠之手,则天下人心必将瓦解;此后谁肯为皇上出力乎?大局必有不可问者,不止京畿已也。”(摘引《台湾京官户部主事叶题雁、翰林院庶吉士李清琦、台湾安平县举人汪春源、嘉义县举人罗秀蕙、淡水县举人黄宗鼎为弃地畀敌泣呈效死条陈》)这份奏书深深地震撼了同为读书人的维新派领袖康有为之心。
  台湾举子“垂涕而请命”的爱国义举,使康有为看到了“士气可用”。五月二日,康有为及其学生梁启超“乃合十八省举人于松竹庵会议,以一昼二夜草为万言书,请拒和、变法、迁都三者”,形成了影响巨大的“公车上书”事件(《康南海先生自编年谱》载)。汪春源在《窥园留草·汪序》中也痛心地提及:“亡何,割台祸起,时春源以公车诣阙上书,不报;君(指许南英)与台帅(唐景崧)同仇戮力,赍志不酬,恝然为蹈海之举……”“公车上书”虽然没有取得实效,但却唤醒了国民的自强和革新意识,诚如梁启超所说:“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由于在事关民族荣辱的历史时刻,汪春源能够挺身而出第一个勇敢振臂高呼,所以《台湾三部曲》作者阎延文博士称汪春源为“公车上书”第一人;在其历史小说《台湾风云》中,汪春源出现十余次;在电视连续剧《台湾·1895》的第33集中,也有汪春源带头上书的镜头出现。其慷慨激昂的形象令人难忘。
  眷念故土的台湾进士
  台湾沦为日本殖民地后,汪春源耻为异族奴,黯然举家内渡。先是住在厦门史巷,后到南安(泉州)寻根未果,最后寄籍龙溪县(也即现在的漳州。如今,在漳州的振成巷,还保留着汪春源的“进士第”)。《台湾日日新报》(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十月十五日)以《入山愈深》为题报道了汪春源由厦到漳的迁徙:“闻台南安平汪杏泉自乙未内渡,寓厦岛史巷,因尘市之地不可久居,近已挈眷卜迁于漳州府属,盖入山恐不深之意也。”
  面对破碎的家国,汪春源怆然而涕下,然而胸怀安邦定国之抱负、拯民救世之理想,促使他一次次参加殿试,锲而不舍,奋斗不止。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汪春源再次赴京参加会试,中为贡士。由于“戊戌变法”,殿试被取消,读书救国愿望未能实现。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入都补行殿试,本来他可以在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列名辛丑恩科进士,却又因“庚子事变”、“八国联军”的入侵,烧毁了最高殿试机构——北京贡院,再次击碎了他的忧国救民梦想。直到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两科(辛丑恩科与癸卯科)合并,汪春源终于成为癸卯科三甲第120名进士,即台湾历史上32名进士中最后一位。然而,此时的台湾,陷落已经整整八年了。漫长的科举岁月,使汪春源经历了无数坎坷、磨砺和悲怆,深刻领悟了书生的责任和使命,从而更加坚定了他忧国忧民的信念。
  故土不堪回首月明中。清廷由于害怕激怒日本殖民者,不准台湾举子据实书写籍贯。但在汪春源的内心深处,台湾永远是中国的土地,自己永远是中国人。因而,他在填写“亲供”(相当于现在的履历表)时,毫不畏惧,仍然堂堂正正地填上了自己的籍贯:中国台湾省安平县人。当他写下这几个字时,个人的科举史变成了台湾的历史——他成了清代台湾的最后一位进士。至今,北京国子监的明清进士碑上,还有汪春源的姓名事迹拓片。
  为官一任 造福一方的良吏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考中进士的汪春源奉命出任江西乡试同考官,从而开始其宦游生涯。据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十一月六日《台湾日日新报》报道:“台南安平进士汪杏泉明府。春元签分江西省甫禀,到后即蒙上宪派充江西省文闱同考官。”即其第一个职位是乡试的同考官,他以荐拔半多寒峻自喜,即他所选拔的人才,多半是穷苦生员。
  除了在政治上倾向于寒门学子,他还在策问题目上标新立异,积极引导。如光绪二十九(1903年)江西乡试时,就有“西国学术有形而上、形而下之分,其已成学科者凡几?要旨若何”,和“保商之法,阻来货,奖外轮,务令出口之货常多于进口,乃征诸英吉利自行平税之政,而商务大兴,其进出之差为负而商利自厚。其故何欤”(《江西闱墨》)等等。这种着眼将来、与时俱进的思路,使江西生员较早地接触到了西方学术、国际贸易、西方兵制、外交政策、海上霸权等各种理论知识。这种构想,与林则徐的“放眼世界”和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考务结束后,汪春源被下派到南安府大庾县,负责处理税务。其间,他“剔除中饱,严杜司巡苛勒留难诸积弊,凡各陋规,和盘托出,化私为公”,上峰对他的评价是“该令奉公洁己,办事认真筹划,甚资得力”。
  此后,汪春源历任宜春、建昌、安义、安仁知县。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深受当地百姓爱戴。据当地的文史资料所载,政声颇佳。
  在宜春,他审理案件,缜密推断,曲直分明,堪称办案高手。“建邑有统役杨发,素为民害。源出示招告,通详上台,将该役监禁十年。人心大快,差役敛迹”,“又改良监狱,修理待质所,务使空气光明,无拖累之苦。每听讼,可保则保,可释则释。明查暗访,严禁监卒看守私拷、凌虚诸弊”,处处可见其嫉恶如仇,秉公而断,细致勘查之精神。
  另据光绪末年宜春县讼师秘本记载的汪春源办案批语,如在“索诈碎抢”案中批注:“物必腐而后虫生,该僧住持慈化寺如果恪守清规,毫不非为,罗才森纵非善良安能平空索诈,纠党殴抡,其中显有隐匿别情。”在“预奉存防”案中批注:“男女婚姻全凭庚帖媒证,氏孙珠牙虽经李行茂面许女妻之,既未行聘纳采,何致遂收氏孙姓名入伊家乘,且近既因事挟葛,彼此不愿联姻,曾经中保处明,前言作为罢论,何致尚虑有他。”字里行间,可见当年他据情推理、明查秋毫的风采。
  在建昌(1904—1907年)知县任上,面对“教案迭出”的问题,他都能妥善处理。由于当时全国各地常发生外国教会与本地民众冲突的教案,西方列强往往借题发挥,干预我国内政。因而,他格外谨慎,却又不失果断、公允、得体,而所得教民两安。故他在《自述》中写道:“该邑教案迭出。又与教士樊体爱开诚布公,迅速断结,民教相安。”此外,他积极推动教育,“建邑学堂湫隘,源将考棚修葺,遴选各科教员,并捐廉购置图书多种,附设阅报,以供诸生观览”,极大地促进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
  在安义,汪春源倡办并成立了安义县戒烟善会。为杜绝鸦片在中国的蔓延及危害,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光绪皇帝批准下发了政务处提出的《禁烟章程十条》,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清政府在新定的《新刑律》中确定了鸦片烟罪。为此,他“每下乡,轻车简从,自备火食,禁绝烟赌及采茶淫戏”。而且还仿林则徐在湖北禁烟的作法,“捐廉制备药丸”。由于其禁烟颇有章法,收效较佳,而深受上级嘉许、百姓爱戴。
  汪春源勤政为民,政绩显著,其上司南康府朱云甫以“大计卓异”密荐,评价很高。“该令审理案件,整理学堂,劝民种植,振兴工艺,水利诸事,莫不实心经理。奉饬设立统计处,调查各事,尤能详尽。征收丁漕,该令因银贵钱贱,虽有亏赔,而督催未敢稍懈,故近年该县征收之数均在八成以上。本年举办地方自治,因款无可筹,该令将统计处常年经费悉数拨充自治。所有统计经费捐廉担任。禀蒙督、抚宪批示褒奖。知府每遇安邑士绅,详加询问,佥称汪令‘勤政爱民’,溢于言表,知其治理之感人者深矣。有执私不能干,砥砺任事,实为州县中不可多得之员,政绩实在卓著……”云云,真不愧是朝廷的良吏,百姓的父母官。
  然而,随着大清帝国的坍塌,历史留给他能够有所作为的时间己经不多了。宣统三年(1911年),即辛亥年,他又从安义调任安仁,“履任未久,适值光复”,但仍忠于职守。据家族传说,他将最后一批税收上缴清廷之后,民国新政府委派来的官员不信有如此忠于职守的晚清官员,以为他私吞了,强令他要如数交给新政府。最后,汪春源只得自己亏空掏钱再上缴一次了事。随即,汪春源两袖清风地从江西安仁回到了福建龙溪,从而结束了历时八年的官场生涯。
  一生不变的爱国情怀
  回到漳州后,汪春源以教书为业,厦门大学叶国庆教授(厦大第一届毕业生)便是其门生。汪也积极参加各种爱国活动,民国三年(1914年),实业家林尔嘉在鼓浪屿成立了“菽庄吟社”,汪春源应邀加入,时常与施士洁、许南英等众多内渡的台籍才子站在海滨眺望台湾,吟诗作赋,抒发怀念故土情怀。
  作为一名封建科举进士,汪春源难免有排斥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面,在《汪进士自述》中的“当戎马倥偬之会(注:1911年10月爆发的“武昌起义”),保卫地方,幸无贻误”,就反映出了他思想上的这种局限性。民国四年(1915年)十二月,漳州光复后,汀漳道尹曹本章召集士绅,在同盟会员林者仁、余高坚等提议下,由汪春源领衔,向袁世凯上《劝进表》;并“开科取士”,登第者称为“俊士”。在改朝换代的鼎革年代,汪春源坚持站好最后一班岗,作出如此“忠君爱国”的举动,是可以被理解和原谅的。汪春源不愧为台湾进士的骄傲,中国文人的脊梁。1923年,汪春源因患肺结核病逝于龙溪,享年54岁。次年,葬于龙溪名第山(又名天城山)脚下(现龙海市九湖镇林前村)。汪春源临终前,犹念念不忘故土台湾,其后人为了却其遗愿,遂在其墓碑刻上“平生准八砖,□□□孤岛”(据推测□□□,可能为“故国萦”)。其共有四子:受田、大田、福田、祈田,除福田因故早逝外,其余三子皆成就非凡,为一时之风云人物。
  汪春源故居位于漳州市区振成巷,占地面积约800平方米,红砖墙,前为围墙大门,大门作硬山顶,燕尾脊。庭院铺红砖,前堂面阔五间,明间、次间作木隔扇门。前后堂之间为开井和两厢。梁架为穿斗式。建筑为晚清风格。2009年,漳州市人大常委会已将汪春源故居重修列入提案。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便能一睹当年汪宅“进士第”的风貌。
  斗转星移,时过境迁,加之故人凋谢,汪氏墓碑不知在什么时候丢失,一时墓地方位也难以确定,汪家后人为此忧心如焚,上下求索,几经周折,方于2006年12月,在龙海市九湖林前村村民郑顺明家屋后找到这块失落已久的墓碑,从而为解开历史之谜提供了实物证据。其墓为三合土墓葬,风字型布局,有上下墓埕,占地面积约560平方米,现墓葬主体已被掩埋,墓埕平面布局可辨,墓地被其他墓地占用,破坏较为严重。现今,龙海市已将其列为涉台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准备加以修缮,还其旧貌,以供人们凭吊追思。
  沧海桑田,历史的风雨,虽然吹破了他的门第,冲毁了他的墓碑,但汪春源平凡而又伟大的爱国情怀,以及海峡两岸携手反对割地、保家卫国的感人史实,却是所有心系领土完整、渴望祖国统一的人们所永远都不能忘却的。应当说,汪春源这位台籍才子的不平凡人生,是当时海峡两岸热血文人同仇敌忾维护国家领土完整的缩影。因此,他的事迹,包括故宅和墓葬,无疑是时今台海两岸相襟相连的重要历史见证。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芗城文史资料》

本书记录的是一部巨书,一部再现漳州中心城区——芗城150多年地方文化历史的《漳州芗城文史资料》合订本于2010年5月出版发行。这部书共六卷八册,400多万字,文稿1000余篇,插图500多幅,反映了漳州百余年的政治风云、社会兴衰、人物足迹、物产风情、地方掌故和文化特色。作者大部分是漳州本地的各界人士或全国各地高校学术单位的教授及台湾、国外的漳籍同胞,年龄从清朝光绪年间出生的老者至新中国时代的新人,他们从“亲历、亲见、亲闻”写作原则再现漳州的百年沧桑,是漳州几代人心血的结晶。

阅读

相关人物

林盛发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台湾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