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吏黄彦臣一门九进士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5565
颗粒名称: 良吏黄彦臣一门九进士
分类号: K820.857
页数: 4
页码: 135-138
摘要: 本文记述的是宋代漳州城区北郊,有一户黄姓人家,四代人中先后有九位登科进士,誉满八闽,光耀史册。黄彦臣在泉州任通判,通判为郡太守的左右手。时泉郡捕获一“大盗”,被酷刑招供认罪,郡太守不深入复查就深信不疑,准备斩首处决。黄彦臣审视案情,疑有冤屈,要求复查。黄彦臣冒着拖延办案责任的风险,报请郡守,暂缓行刑,再行复审。经多方侦查,终于捕获真凶,大白真相,是非厘清。疑犯释放,真凶伏刑。黄彦臣任汀州知州时,食盐专卖是政府税收一项重要来源,其时严厉禁止贩卖私盐。有个盐贩被捕,盐重上百斤,罪当处死。黄彦臣经调查,发现一些贩私盐者都是平民百姓,因生活所迫才冒险贩盐。
关键词: 良吏 黄彦臣 漳州

内容

宋代漳州城区北郊,有一户黄姓人家,四代人中先后有九位登科进士,誉满八闽,光耀史册。
  第一位进士黄彦臣,字叔灿,漳州府龙溪县人(今属芗城区),自幼聪慧勤学,宋治平四年(1067年)弱冠登进士。初任南宁州主簿,继任宿州录参,再任长汀、南安知县,泉州、广州通判。因为官清廉公正,勤政为民,提任莆田、汀州、剑州、建州知州事,官至朝散大夫。黄彦臣治家甚严,子孙多有出息,一门出了九个进士,成为八闽佳话。
  黄彦臣在泉州任通判,通判为郡太守的左右手。时泉郡捕获一“大盗”,被酷刑招供认罪,郡太守不深入复查就深信不疑,准备斩首处决。黄彦臣审视案情,疑有冤屈,要求复查。宋代治狱,定有时限,不能拖延不决,但一旦处决错了,人命关天。黄彦臣冒着拖延办案责任的风险,报请郡守,暂缓行刑,再行复审。经多方侦查,终于捕获真凶,大白真相,是非厘清。疑犯释放,真凶伏刑。
  黄彦臣任汀州知州时,食盐专卖是政府税收一项重要来源,其时严厉禁止贩卖私盐。有个盐贩被捕,盐重上百斤,罪当处死。黄彦臣经调查,发现一些贩私盐者都是平民百姓,因生活所迫才冒险贩盐。这些贩盐者都是家庭主要劳动力,杀了一人等于毁了一家。彦臣同情穷苦平民,命人把盐搁置在州衙院里,任日晒风吹雨淋,日久盐量流失,重量不上百斤,盐贩得以免死。
  宋代因边疆多乱,农民赋役负担很重。田赋则按田分等级缴纳公粮,公役则按男女丁口缴交役钱。剑州、建州因农民贫困,负担不起丁口钱,不少人不仅溺死女婴,有多生男婴者,也不愿留下。彦臣对此心极不忍,任里实行增丁不增税,又命人保证按月报告新生婴儿数目,对生活困难者,官府拨钱补助,去除了民间溺婴、弃婴之恶习。后官府拨款养婴成为定例,每任太守都遵照办理,造福一方。
  据《黄氏族谱》载,黄彦臣先祖黄膺,出自唐太宰之后,唐光启元年(885年),与兄黄敦从河南光州固始县随王审知入闽,官授秘书丞,筑庐今闽清梅溪村凤栖山下。黄膺三世孙黄鸣凤与黄惬兄弟分衍漳州。黄彦臣是黄膺八世孙。黄彦臣继承祖训,尊崇儒学,注重科举,家教甚严。他不准儿子随侍官衙,避免养成恃势欺人的恶习,要求诸子要学习先贤,寒窗苦读,潜研儒学,努力登第。彦臣有7子,依次是願、硕、预、頖、颖、顗、顕。长子黄願任晋江县尉时,造一便轿给父亲方便出行,彦臣嫌轿奢侈,大发怒气,把轿子烧掉,又修书痛责,告诫黄願为官不准特殊,如发现百姓有意见,回家将以棍子伺候,吓得黄願惶恐不安。黄願当官为民谋事,官至司农寺少卿,楚州知府,大中大夫。黄家第二、三位进士,即黄彦臣二子黄硕与三子黄预,宋大观三年(1109年)同榜登进士。黄硕初任建昌教授,调江宁州曹,累官至朝散大夫,著有《周礼讲义》传世。黄预初任汝州教授,后任桐庐知县,有惠政,升任监察御史,因直言忤奸宦蔡京,贬宜禄县,卒于任上,著有《黄预书解》。黄彦臣的四子黄頖,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进士,五子黄颖,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任应天府户曹,吉水教官,枢密院编修。黄颖温恭廉介,尤工隶书,有《周礼解义》《春秋左氏事类》等著作行世。
  第六位进士是黄彦臣孙黄涣,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举进士,先任归善县簿,改任循州推官等职。第七、八位进士是黄彦臣的曾孙黄樵仲和黄杰。二人于淳熙五年(1178年)同登进士。樵仲初任永福县尉,再调汀州录,有善政,官俸外一无所授,曾自书一联于屏,“俸薄俭亦足,官卑清自尊”。归退后,漳州知州朱熹牒请到州学为教授,称其气质浑厚,操履端正,感化诸生有方。有《黄樵仲诗解》《中庸语孟解》《礼记》《小学口义》等著作传世。第九位进士是黄彦臣曾孙黄櫄,淳熙十四年(1187年)登进士,初任南剑州学官,后官宣教郎,著有《诗经解》《中庸语孟解》及《文集》十余卷。
  黄氏一门9人登进士,成为八闽学坛佳话,究其因是黄家家教严谨,教子清慎、敦厚、去矫、去侈,潜研儒学所然。有的子孙虽未登进士,为官也宦绩显著。曾孙黄杞荫补宁化县尉等,以捕盗修堤治水有功,官至朝请大夫。曾孙黄朴荫补广西怀集县尉,寇犯怀集,朴亲率乡兵御之。又有海寇侵掠,朴纠集海船10多艘,载健儿迎敌,寇望风逃遁。朴事后任安溪县宰,崇学校,课农事,有政声。
  在儒家文化熏陶下,黄氏一门多人入仕为官,大都能清正廉明,忠于职守;勤政为民,造福一方,为民众所赞誉,为社会所敬仰,一家有黄彦臣,黄願、黄硕、黄预、黄颖、黄杞、黄朴、黄樵仲、黄櫄、黄涣等10人的事绩载入地方志书,这也是八闽史上少有的。黄彦臣一家在芗城区芝山镇甘棠村山尾社有祠堂敬祀。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芗城文史资料》

本书记录的是一部巨书,一部再现漳州中心城区——芗城150多年地方文化历史的《漳州芗城文史资料》合订本于2010年5月出版发行。这部书共六卷八册,400多万字,文稿1000余篇,插图500多幅,反映了漳州百余年的政治风云、社会兴衰、人物足迹、物产风情、地方掌故和文化特色。作者大部分是漳州本地的各界人士或全国各地高校学术单位的教授及台湾、国外的漳籍同胞,年龄从清朝光绪年间出生的老者至新中国时代的新人,他们从“亲历、亲见、亲闻”写作原则再现漳州的百年沧桑,是漳州几代人心血的结晶。

阅读

相关人物

郭上人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黄彦臣
相关人物
漳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