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5502
颗粒名称: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序
其他题名: (据民国《福建通史》,黄超云标点注释)
分类号: K296.42
页数: 5
页码: 169-173
摘要: 漳州押衙兼南界游奕将王剬及母陈大娘、妻林八娘、男薰发愿造此宝幢。宣义郎前建州司户参军事刘镛书。帝遂留翻得之经,还僧梵本。译讫,僧将梵本向五台山入□□□不出。今前后所翻两本,并流行于代。小□语有□□者幸勿怪焉。法师于是口宣梵音,经二七日,句句委授,具足梵音,一无差失。仍更取旧翻梵本,初校所有脱错,悉皆改定其咒,初注云“最后别翻”者是也。其咒句稍异于杜令所翻者,其新咒改定不错,并注其音讫。至永昌元年八月于□□□□□西明寺上座澄法师问其逗□□□前说其翻经僧顺贞,现在□西明寺。此经救拔幽显不可思议,恐学者不知,故具录委曲以传未悟。
关键词: 漳州市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序

内容

漳州押衙(1)兼南界游奕将(2)王剬及母陈大娘、妻林八娘、男薰发愿(3)造此宝幢。(4)宣义郎(5)前建州司户参军事(6)刘镛(7)书。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者,婆罗门僧(8)佛陀波利仪凤元年(9)从西国(10)来至此土,到五台山次(11)遂五体投地向山顶礼日:“如来灭后,众圣(12)潜灵,唯有大士文殊师利(13)于此山中汲引□教诸菩萨。波利所恨,生逢八难(14),不睹圣容。远涉流沙,故来敬谒,伏乞大慈大悲普覆(15)令见尊仪。”言已悲泣雨泪,向山顶礼,礼已,举头忽见一老人,从山中出来,遂作婆□□语吾(16)谓僧曰:“法师情存慕道,追访圣踪,不惮劬劳,远寻遗迹,然汉地众生,多造罪业,出家之辈,亦多犯戒律(17),唯有《佛顶尊胜陀罗尼经》能灭除恶业,未知法师颇将此经来□□□□(18)”“直来(19)礼谒,不将经来。”老人曰:“既不将经空来何益?纵见文殊,亦何必识?师可倒向西国,取此经来,流传汉土,□(20)是遍奉众圣,广利群生,极济幽明,报诸佛恩也,师□□□□(21),弟子当示师文殊师利菩萨所在。”僧闻此语,不□(22)喜跃,遂裁抑悲泪,至心敬礼,举头之顷,忽不见老人。
  其僧惊愕,倍更虔心,系念倾诚,回还西国,取《佛顶尊胜陀罗□(23)经》,□(24)永淳二年(25),回至□(26)京,具以上事闻奏,天子大喜,遂将其□(27)本入内,请日照三藏法师及敕司宾寺典客令柱,行岂页等共译此经,施僧绢三十匹,其经本禁在内不出。僧悲泣□曰:“贫道捐躯委命,远取经来,情望□□□□□□(28)苦,□(29)不以财宝为念,不以名利开怀,请还经本流行,庶望含灵同益。”帝遂留翻得之经,还僧梵本。其僧得梵本□(30)向西明寺访得善梵语汉僧顺贞,奏共翻译。帝随其请。僧遂对诸大德共贞翻译。译讫,僧将梵本向五台山入□□□(31)不出。今前后所翻两本,并流行于代。
  小□(32)语有□□(33)者幸勿怪焉。至垂拱三年(34),定觉寺主僧志静,因停在神都(35)魏□□寺,亲见日照三藏法师,问其逗留,一如上说,志(36)遂就三□(37)法师谘受神咒。法师于是口宣梵音,经二七日,句句委授,具足梵音,一无差失。仍更取旧翻梵本,初校所有脱错,悉皆改定其咒,初注云“最后别翻”者是也。其咒句稍异于杜令所翻者,其新咒改定不错,并注其音讫。后有学者幸详此焉。至永昌元年(38)八月于□□□□□(39)西明寺上座澄法师问其逗□□□(40)前说其翻经僧顺贞,现在□(41)西明寺。此经救拔幽显不可思议,恐学者不知,故具录委曲以传未悟。

附注

注释(1)押衙,官名,唐宋两代均置。衙本作牙,官署之称。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公牙》:“近俗尚武是以通呼公府为公牙,府门为牙门,字稍讹变转而为衙也。”押衙是牙门将,掌管牙门兵,保卫主将所住牙署。唐代刺史相当节度使,具有民政军政大权,负有一方重任,其下有押衙作为侍卫之官。 (2)王剬duan,音端。 (3)向神佛发出心愿,拟作某事以为供养。此指发愿造经幢。隋唐写经、造经幢、舍宅为寺之风甚盛。 (4)宝幢,指经幢。是宗教的一种石刻,创造于唐。作柱状,用多块石刻堆建而成。柱身八面体,多刻陀罗尼、佛号或经文、佛像。 (5)宣义郎,唐文散官。 (6)建州,唐武德四年(621)置,治建安(今建瓯市)。司户参军事掌管一州户口、土地、赋税等事务。 (7)刘镛,唐懿宗时人,书陀罗尼经幢,见清孙星衍、邢澍《寰球访碑录》卷四。 (8)婆罗门教为印度古教,主张大梵天为宇宙创造神,坚持种姓制度。耆那教及佛教兴起后,婆罗门教势力大衰,至八九世纪经商羯罗改造成为印度教。佛教密宗含有婆罗门教成分。但此处婆罗门僧,乃含婆罗门教与印度国两义。因东汉后对古印度便有婆罗门国之称。 (9)仪凤元年(676年)唐高宗李治在位期间。 (10)西国指印度,在中国西方。 (11)五台山属太行山支脉,分布在山西省东北五台、繁峙二县境内,周五百里,夏仍飞雪,亦称清凉山。它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峨眉、普陀、九华)之一,传为文殊师利菩萨显灵说法的道场。次,处所。 (12)众圣,谓诸菩萨。 (13)文殊师利,或译曼殊室利。梵文Manjusri。佛教四大菩萨(文殊、普贤、观音、地藏王)之一。意谓妙吉祥,为释迦牟尼的左胁侍,其右胁侍为普贤菩萨。以下“□教”,应是“佛教”。 (14)八难,借用道教名词。《道典论》引《灵宝真一自然经诀》:得生为人,而欲舍女作男,是一难;得生作男,而欲才智明远,形容端伟,是二难;诸善已备,而欲得生有道之国,是三难;贫穷而好道,是四难;富贵而信尚道士尊奉经书,是五难;能受人之恶而不与较,是六难;得见三洞宝经而勤诵供养,是七难;值见仙真说法教化之时而同志相遇,是八难。另有其他八难说法,不备录。 (15)普覆,谓如慈云普遍覆盖。 (16)似当是“遂作婆罗门语”,从民国拓本看,“吾”当是衍字。 (17)六朝至唐之际,有些僧徒戒律不严,娶妻饮酒,时或犯之。 (18)空四字,民国拓本亦残缺,疑是“否?波利言:”。 (19)直来,只来。《孟子·梁惠王上》:“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直,犹但,犹只。 (20)空一字,民国拓本亦缺。 (21)空四字,意为“果能如是”。 (22)空一字,似是“胜”字。 (23)空一字,应是“尼”字。 (24)空一字,似是“至”字。 (25)按仪凤元年(676年)至永淳二年(683年)往返共7年。 (26)空一字,似是“西”字。唐都长安,是为西京。 (27)空一字,似是“梵”字。 (28)空六字,民国拓本亦缺八字。疑是“以此解脱众生”。 (29)空一字,疑是“并”字。 (30)空一字,疑是“便”字。 (31)空三字,疑是“窣堵波”。 (32)空一字,疑是“安”字。 (33)空二字,疑是“参差”或“违异”。 (34)垂拱三年(687年)武后听政期间。 (35)唐光宅元年(684年)武则天定都洛阳。洛阳旧号东都,至是改称神都。神龙元年(705年)复称东都。 (36)下空一格,民国拓本为“静”字。 (37)空一字,民国拓本亦损,应是“藏”字。 (38)永昌元年(689年)武后听政期间。 (39)空五字,未详。据民国拓本,首字为“大”。 (40)空三字,疑是“留一如”。 (41)空一字,民国拓本为“住”字。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芗城文史资料》

本文记述了漳州地区的文史资料、故地踪影、往事寻踪、人物春秋、姓氏选登、经济发展、台岛践履、文献集萃的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黄超云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漳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