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阮姓源流初探及其分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5467
颗粒名称: 漳州阮姓源流初探及其分布
其他题名: 兼谈访问日本冲绳、那霸
分类号: K810.2
页数: 12
页码: 123-134
摘要: 1987年8月1日,日本冲绳闽人36姓族谱调查团一行7人访漳。据他们带来族谱记载:“明洪武二十五年圣祖隆恩,共赐闽人36姓入琉球”,迁徙琉球闽人中,“有漳州府籍阮、毛、王、陈四姓”。此次是日籍华裔600年来首次派族谱调查团访漳。他们委托市、区两级政协文史委寻找阮、毛、王、陈四姓祖居地。我们先后到过龙海、南靖两个县7个村庄,查证历史文献、族谱以及老人的口碑,历时2个月,从以下四个方面,基本查清阮、毛、王、陈四姓祖居地。史载与日本资料相符。日本琉球阮氏我华会会长神村义人为团长的久米村阮氏故乡访问团,一行13人,于1988年2月4日飞抵漳州寻根谒祖。当地举办了许多纪念活动,展示了琉球国与中国的友好关系历史。
关键词: 漳州市 阮姓源流 分布

内容

(一)
  1987年8月1日,日本冲绳闽人36姓族谱调查团一行7人访漳。据他们带来族谱记载:“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圣祖隆恩,共赐闽人36姓入琉球”,迁徙琉球闽人中,“有漳州府籍阮、毛、王、陈四姓”。此次是日籍华裔600年来首次派族谱调查团访漳。他们委托市、区两级政协文史委寻找阮、毛、王、陈四姓祖居地。我们先后到过龙海、南靖两个县7个村庄,查证历史文献、族谱以及老人的口碑,历时2个月,从以下四个方面,基本查清阮、毛、王、陈四姓祖居地。
  (一)查资料:府志,县志没有记载这方面资料,福建通志记载“洪武二十九年琉球遣使夫贡,嘉其修职勤,赐闽人舟工三十六户以便贡使往来”。又载“洪武年间赐闽人36姓为琉球通事”。史载与日本资料相符。
  (二)理清源流:漳州府籍迁入琉球的有四姓五户。阮明,万历十九年入琉球,授都通事职。阮国,万历三
  十五年入琉球,授都通事。毛国鼎,万历三十五年入琉球,授都通事。王立思,万历十九年入琉球授通事。陈华,万历四十五年入琉球,授讲学和都通事,掌国教贡事。
  (三)找祖居地:据查证和对照日本那霸市欠米村世系家谱,我们确认四个姓的祖籍均在龙海县,其中阮氏祖居地是角美镇石美村阮厝自然村;毛氏祖居地是角美镇田里村满美自然村;王氏祖居地是步文乡上苑村;陈氏祖居地是角美镇沙州村。
  (四)核对堂号:日籍华裔亲自到角美阮氏宗祠考证,见堂号“世德堂”横匾,极为重视,再三核实“世德堂”的依据。我们现出祖祠厝契,署名“世德堂”,购地建祠,尚存石刻碑文“阮氏祖业四德堂”。日籍华裔神村义人肯定地说:“日本久米村阮氏堂号也是‘四德堂’,号吻合”。
  日本冲绳闽人36姓访祖旅游团在阮氏团长神村义人,毛氏团长垣花得禄,王氏团长园场公德,陈氏团长幸地维昌率领下,一行37人,于1987年10月6日抵漳州寻根认祖,各自在姓氏祖的祠堂上香祭祖,顶礼膜拜,还与宗亲互赠礼物。
  日本琉球阮氏我华会会长神村义人为团长的久米村阮氏故乡访问团,一行13人,于1988年2月4日飞抵漳州寻根谒祖。琉球阮氏的远祖阮国,于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从漳州府渡海到琉球开基,迄今已380多年,这次访问团来到阮氏漳州开基祖庙,阮厝村“世德
  堂”祭祖,受到宗亲们的热烈欢迎,中日阮氏兄弟欢聚一堂,摄影留念。
  (二)
  日本冲绳闽人36姓族谱调查团访漳之后,漳州阮姓从志书获知,阮姓开漳始祖阮溪渊,原籍河南陈留,后迁光州固始。唐广明元年(880年)随王绪义军阮能,自光州固始入闽抵漳。光启年间(885~888年),阮溪渊居漳州府龙溪县石美乡埭头村阮厝社(今龙海市角美镇埭头村,俗称石美埭头),阮溪渊任唐朝奉政大夫,其夫人系漳州“开漳圣王”陈元光第十世裔孙女,以“世德堂”为号立家祠,至今已有一千一百多年,繁衍38世。阮溪渊有十三子,长、次子留龙溪石美,三子入漳州,四子去南靖,五、六子迁两广,七、八子去东南亚,九子到厦门,十子进越南,十一子东渡台湾,十二子居海澄,十三子未祥。据日本阮氏家谱记载:阮溪渊裔孙阮国,于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9月28日迁入琉球国,定居久米村唐荣,任都通事。阮国是日晒冲绳县那霜市阮姓开基祖,已传12世,人口3万多人。
  漳州府城关(今芗城区市区)西溪房开基祖阮崇龙,生有七子。长子阮居山,以船为家,水上运输航行于漳州、靖城、葛仔、山城一线,明正德元年(1506年)定居南靖县山城镇阮厝,已传24世。次子阮旭居,留漳州,聚居在九龙江西溪两岸的春兴埕、新桥头、草寮尾,白鹭洲等,以船定居,已传25世。三子阮赞风,长年于
  漳州、靖城、保林、龙山、金山一线进行水上运输,1980年南靖在马山建罐头厂,一批水上阮姓进入罐头厂当工人,已传22世。四子阮真官,在漳州、靖城、山格、小溪等地从事水上运输,解放后弃船上岸,定居在平和县小溪镇溪边村,已传24世,1955年迁入坂仔镇梨洋、宝南、南山等村,1964年阮寿等水上运输队又迁入南胜镇云后村莲花社。五子阮荣盛,常年航行九龙江北溪的郭坑、浦南、新圩、沙建等地,上世纪七十年代在华安县沙建镇汰口村定居。六子阮茂盛、七子阮允盛,迁居厦门。
  据2006年6月户籍统计,全市阮姓总人口7977人,分布在龙海(2476人)、芗城(1750人)、南靖(1602人)、漳浦(595人)、平和(516人)、诏安(509人)、华安(156人)、云霄(73人)、东山(8人)等地。
  漳州阮姓在龙海市角美镇埭头村设“阮氏宗祠”,堂号“世德堂”,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扩建于清乾隆十年(1745年),再建于民国初年(约1918年),1992年日本那霸市“阮氏我华会”捐资三万美元,修建“阮氏宗祠”,经历代修建,形成现有规模。“阮氏宗祠”坐东北面西南,占地面积817.48平方米,其中大埕464.92平方米,宗祠主体为二进一院,土木结构,中有天井,两旁走廊,左右护厝,大门一对府灯,书写阮府奉正大夫,大厅楹联两对:
  其一:竹林先烈绍,作求世德,传家尽孝子忠臣;
  石美地灵钟,择里居仁,到处皆廉夫义士。
  其二:从河南固始至清漳石美,弘扬祖德;
  自露岛富兴分兰永芗江,丕振家声。
  堂前大埕左右竖立石笔两对,记载阮氏在朝当官的功名。大厅龛内祀奉肇基祖阮溪渊等列祖列宗,龛顶横匾“世德堂”。每年农历十一月十五日为祭祀日,分散在各地的阮氏后裔返回龙海市角美镇石美埭头祭敬列祖列宗。
  祠堂大厅悬挂日本阮氏我华会“祖德传家”,台湾彰化县县长裔孙阮刚猛“源远流长”,台北市阮氏宗亲会理事长阮锡魅“泽岐衍茂”,台湾屏东县阮姓宗亲会、理事长阮嘉瑞“祖德流芳”,香港阮氏宗亲会“弘扬祖德”等牌匾。
  (三)
  访问冲绳、那霸
  1997年10月,秋高气爽,我同阮其尾、王作民应日本“阮氏我华会”的邀请,访问了日本冲绳县那霸市。
  10月17日我们乘坐日本758型航机,下午14:30时从香港起飞,17:10时到达冲绳国际机场。到机场迎接有理事长与古田永宏、副理事长真荣田世行、老理事长神村义人及专务理事吉元康雄等人,到机场迎接还有留学台湾的稻福隆和翻译金洁居小姐。从机场进入市区,但见高楼鳞次栉比,树木草坪清翠,街道干净无尘,商店华丽堂皇,汽车鱼贯穿梭,交通秩序井然,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我们到达那霸市,适逢中日邦交正常化二十周年之际,又是古琉球国建国六百周年的喜庆日子。当地举办了许多纪念活动,展示了琉球国与中国的友好关系历史。那霸市长亲泊康睛、议长唐真弘安、浦添市长比嘉升、副市长宜保成幸、副议长奥本道夫等官员,都在百忙中接见了我们,相互表示了友好的感情和加强经济、文化合作交流的良好愿望。东道主“阮氏我华会”热情地为我们举行了四场欢迎宴会,让我们有机会与各界人士会见联欢。理事长与古田永宏、副理事长真荣田世行及有关理事,同我们一起就漳州与那霸的阮氏族谱资料进行了交流和研讨。还带我们参观了神村本家、元祖墓、冲绳博物馆、古琉球国王宫“首里城”仿古建筑集锦“琉球风”、孔子庙、天妃宫,以及海洋公园、福州公园等名胜古迹。并一同观赏琉球民间歌舞表演,处处洋溢中日友好的浓厚气氛。许多日本友人说,他们家里还珍藏着自己是中国血统的族谱,知道自己的“根”在福建漳州,所以见到漳州人特别亲切。那霸市议长唐真弘安动情地
  说:“冲绳与福建关系特别密切,不仅有着共同的文化传统和民间习俗,连彼此的容貌也很相似。”在那霸访问的日子里,处处都可体会到一种“乡亲加宗亲”的特殊亲切感。
  历史渊源源远流长
  访问期间,我们与阮氏族谱研究工作者及地方文史专家,进行了学术交流和研讨,共同得出了一个结论,福建漳州与冲绳那霸的友好关系源远流长。
  冲绳古称琉球国,当时接受中国明王朝的封藩,每年向中国纳贡,如今县博物馆里还有“进贡船”的模型。早在六百年前,琉球国王为了学习中国先进的航海、文学、历法等科学文化知识,曾奏请大明王朝,要求派一批中国专家到琉球国充当顾问。明洪武皇帝朱元璋,降旨从福建省选派前往。据史料记载,当时派去琉球的专家共有三十六姓,后因世代更迭,出现缺额,又陆续派遣一些人去补充。史书上称这些中国专家为“闽人三十六姓”,历来受到琉球国王的尊重和礼遇,有的被任命为“通事”,负责翻译和办理朝贡等外交事务;有的担任官船的船长,负责运送
  高级官员及外交使者来往于各国之间;有的讲学,教授文学、历法等等,为琉球国的开发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琉球国王特地在久米村建造房宅楼群,号称“唐营”,做为“闽人三十六姓”的定居之所。如今在县博物馆内,还保存着当年久米村中国宫殿式雄伟建筑的模型。这批来自福建的中国专家,后来都加入琉球国籍,并同当地女子结婚,在异邦成家立业传衍子孙后代。在“闽人三十六姓”中,属漳州籍的有四姓,其开基祖为阮国、王立思、毛国鼎、陈天福,这四个家族,人才辈出,兴旺发达。他们为了纪念祖先和联络宗亲感情,建立了民间社团组织,如阮氏称为“阮氏我华会”,王氏称为“久米村王氏门中会”,毛氏称为“久米国鼎会”。从1987年以来,他们先后组织寻根访祖旅游团远涉重洋,前来漳州访问,受到当地宗亲和民众的热烈欢迎,盛情款待,许多日本朋友感动得热泪盈眶。
  这次我们特地去祭奠阮氏元祖阮国之墓。据说原墓在那霸市内二次大战期间被炸毁了,现在的墓是战后迁址重建的。墓的造型为日本式的屋形墓,墓碑写着“敕入球阮氏元祖之墓”。在左前方又建立一座中国式的小型
  副墓,墓碑朝着西南方向的漳州,以表示对祖地的怀念。我们一同在墓前肃立合掌默哀,行三鞠躬礼,以表达对这位为了中日友好而献身的漳州先贤的崇高敬意。
  民风民俗中国味浓
  琉球的文化传统,自古深受中国的影响,如今遗风犹存,身历其境,处处可以感受到一股浓烈的“中国味”。在那霸市街头漫步,浏览一下路名及商店招牌,不用翻译就可懂得个大概,如有条大街叫“国际通”就是“国际大道”的意思。又如“美容院”、“国际旅行社”等,完全与中文同样。在同日本人交谈中,也觉得有些音韵与漳州语音几乎一样,如“材料”、“研究”、“手续”、“准备”、“凤梨”等词,日本语音与漳州语音就很相似。当地的名胜古迹,如纪念孔子的文圣殿,供奉妈祖的天妃宫,从建筑模式到神象、神龛、供品等,都与漳州类似。民间住房的厅堂上,有的挂着“关公周仓”图,有的挂着“福禄寿”图,房屋墙基都立着“石敢当”石牌,也同漳州民俗。
  中国的传统文化对冲绳影响巨大,冲绳的传统工艺、祭祀活动、风俗习惯、经典建筑等等无不透出中国的影子。冲绳作为举世闻名的长寿地区,宫廷食品深受中国饮食影响。平民食品中最具代表性的家常菜是青菜炒豆腐。据介绍,许多冲绳人的祖上有中国血统,冲绳人至今还用中国的农历,许多节日与中国相仿,许多民居大门对面有一堵屏风似的中国式照壁。
  我们一行来到位于冲绳首府那霸的“首里”古城参观。“首里”意为众城之首,是历史上琉球王国的首都所在。“首里”作为琉球王国相关遗址,古城的大门上写着“守礼之邦”四个大字。在被称为“龙通瑞泉”的一股清泉旁边立着几块大的汉字石碑,其中一座刻写着“中山第一”,是康熙皇帝派遣的驻琉球王国副使徐葆光1719年题写的。城内的许多古建筑,包括龙殿、龙柱、龙床、龙椅、石狮等与中国如出一辙,殿内的许多展物,包括贡表、敕书、陶器、瓷器、饰物等等与中国不无关系,甚至还有“中山世土”等3块中国皇帝的御赐匾额。明代与中国贸易的龙舟贡船图栩栩如生,琉球王国与中国频繁来往的外交文书等桩桩在案。
  美军基地永远伤痛
  二战期间唯一发生在日本本土上的战争就是“冲绳之战”。从1945年3月23日美军在冲绳登陆,到6月23日战争结束,整整3个月的战争,死亡人数达200656人,其中平民死亡人数大大超过了军人。冲绳“陷落”后,又受到了美国整整27年的“托管”,直到1972年冲绳才回归日本……这段历史是冲绳人永远的伤痛。
  在朋友的导引下,我们从海拔100.7米的嘉数高台眺望,嘉手纳机场尽收眼底。机场位于冲绳宜野湾市一角,北临中国东海,南边紧靠冲绳国际大学,宽阔笔直的跑道长2800米,为了安全和保密,靠城市的一边围上了铁丝网,网内又种了一圈树木遮挡视线。
  在嘉手纳基地的北面,有一座四层的运动场馆。场馆的第四层面对基地有个宽阔的展望台。从展望台看去,200米开外的机场跑道、飞机仓库、指挥塔、军人住宅和来往军车等清晰可见,4000米长的跑道上并排停着6架银色的战机。据朋友介绍,冲绳市民把美军占领的基地建为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美军基地是冲绳人最为头痛的事。从美军1945年占领开始,冲绳人始终没有停止过反对美军基地的斗争,要求缩减或撤走美军基地的游行示威连绵不断,美军基地给冲绳人带来了太多的“麻烦”,基地的昂贵费用要由日本纳税人来负担,美军经常出现欺行霸市、强奸妇女等扰乱社会治安的事。
  冲绳人对中国人有一种特别的亲近感。身处异国他乡却感到一股浓烈的乡情。冲绳岛位于西太平洋上的琉球群岛,海岛的自然环境,热带气候,蔚蓝的天空,碧绿的海洋,纯朴的人民,独特的政治文化,使冲绳成为旅游胜地。
  漳州与那霸虽然远隔万里,但共同的文化传统,亲密的血缘关系,把两市的距离大大缩短了,追昔抚今,感慨万千。
  附:祝文
  时值日本冲绳元始祖阮国入琉四百周年阮氏我华会创立十周年志庆之际
  我代表福建省23万阮氏宗亲,致以最热烈祝贺:
  光州固始 北陆南行,漳州琉球 东渡阮公;
  竹林瓜瓞 陈留衍派,自古一家 骨肉情深;
  血脉相连 习俗相同,香火绵绵 尊祖敬宗;
  同族之谊 血浓于水,寻根溯源 感人至深;
  敦宗睦族 源远流长,怀祖思德 毋忘祖籍;
  公之衍裔 一流大族,冠于天下 人才辈出;
  文化鼎盛 子孙繁荣,财丁日进 奕世峥嵘;
  支支富贵 户户昌盛,光我宗室 造福子孙;
  弘扬祖德 荣宗耀祖,中日亲情 世代留芳;
  日籍宗亲 枝繁叶茂,家族史上 更加辉煌。
  谨致祝贺永世昌盛!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芗城文史资料》

本文记述了漳州地区的文史资料、故地踪影、往事寻踪、人物春秋、姓氏选登、经济发展、台岛践履、文献集萃的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阮位东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漳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