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永绥老师二三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5452
颗粒名称: 季永绥老师二三事
分类号: K820.8
页数: 6
页码: 99-104
摘要: 2009年是已故老师季永绥110周年诞辰。在这人生岁月具有阶段性时刻,很自然会引起后人对先人的缅怀和思念。我是1943年秋考入龙溪县中,开始与季老师有过短暂的接触,虽然我们接触时间不长,对季老师的为人处世不十分了解,但总感到他是一位热爱国家,热爱民族,热爱教育事业,工作严谨,生活朴素,平易近人,师生融洽,在学生中享有很高威望,是位不可多得可敬的老师。他给我感触较多有下列几方面:。1943年正是我国抗战和世界二战进入最艰巨阶段。当时,国内虽然出现国共合作联合抗日局面。所以,季老师要在这种环境下宣传爱国主义也是非常危险,可是他不怕这种危险,屡屡运用他的合法地位,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关键词: 漳州 季永绥 二三事

内容

2009年是已故老师季永绥110周年诞辰。在这人生岁月具有阶段性时刻,很自然会引起后人对先人的缅怀和思念。我是1943年秋考入龙溪县中(现“漳州二中”前身),开始与季老师有过短暂的接触,虽然我们接触时间不长,对季老师的为人处世不十分了解,但总感到他是一位热爱国家,热爱民族,热爱教育事业,工作严谨,生活朴素,平易近人,师生融洽,在学生中享有很高威望,是位不可多得可敬的老师。他给我感触较多有下列几方面:
  一、他有一颗火热的爱国心
  1943年正是我国抗战和世界二战进入最艰巨阶段。当时,国内虽然出现国共合作联合抗日局面。但当时执政党领导人的“攘外必先安内”的心不死,处处对共产党加以限制和迫害,甚至对进步团体和爱国人士也是如此,各种特务机关派遣大量特务分子,对共产党员和爱国主义者进行监视和逼害。所以,季老师要在这种环境下宣传爱国主义也是非常危险,可是他不怕这种危险,屡屡运用他的合法地位,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首先,他利用他是龙溪县中教务处主任的身份,在招生考试的命题中,突出爱国主义的主题,这是当时其他中学所没有的。如在“国语”试卷中除了作文之外,在问答试题中还有《最后一课》给我们的教育是什么?《爱国者》那个少年有哪些爱国行为?在“常识”的试卷中,就有南京沦陷后,首都军民被日本帝国主义屠杀多少?抗日战争的东战场在什么地方?在欧洲战场上西西里岛在什么地方?等等,在这些科目的试卷中,充满读书、救国、雪耻和振兴中华的爱国主义精神。
  次是,季老师还利用他承担各班级地理课授课的机会,穿插许多人文地理和历史地理,从中激发大家的爱国心。如授“江苏省”时,他还穿插许多有关鸦片战争后的1842年8月,英帝国主义如何强迫满清政府在南京签订不平等的《南京条约》。又如授“山西”和“山东”这两省时,他还讲到我国军队如何在“平型关”和“台儿庄”两个战役中取得大捷的情况,大大鼓舞大家的斗志。
  有次我与郭锦飙老同学谈起季老师在上地理课时,善于结合我国各省市的地理现状和历史事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他也有同感,他讲有次季老师在授“黑龙江省”时,也结合该省的情况,向大家讲述1858年,俄国沙皇强迫满清政府在此签订不平等的《瑷珲条约》,激起大家的愤怒。
  由此可见,季老师感到单靠他一颗火热的爱国心还不够,还必须通过各种形式去教育,去启发,去激励千千万万颗青少年的心,才能成为强大的爱国力量。
  二、他有一种非常可贵的“自我批评”精神
  他在龙溪县中任教时,曾因有个学生在补考场外与场内补考生勾结作弊,被季老师发现,当场打了学生一个巴掌。事后,他对打学生的行为作了深刻的自我批评,并向全校师生道歉,这对大家教育很大,事情经过是这样:
  龙溪县中创办初期,与其他学校一样实行升留级制度,对主科一科或非主科两科不及格者,给予补考的机会,如补考不及格者予以留级,这对学生触动很大。
  1944年春开学前,为龙溪县中首次补考时间,补考生能否升级在此一举。这次补考的监考老师因开学较忙,交由学校职员监考。不知何故考场内外秩序较乱,有的在考场内互相作弊,有的在场外与场内勾结作弊。记得有个姓林的同学在场外,用比手势的方法向场内一个姓蔡的同学暗示“是非题”和“填充题”的答案时,被路过考场的季老师看见。那时,季老师可能很生气,情绪有些控制不住,当场举起右手朝那个正在比划的林同学打了一个耳光,随即将其带到办公厅询问其姓名和班级。次日,在学校的“布告栏”里,贴出学校给那个姓林学生记大过处分的《通告》,同时,还发现季老师也在“布告栏”贴出一张《检讨书》,说他修养不够,教育不当,打了学生一个巴掌,在此公开向林同学和全校师生赔礼道歉,并表示今后一定要认真改正,不再重犯。
  季老师这一举动对全校师生教育很大,那些平时不大认真读书的学生,也开始努力读书了,以免因补考连累他人,而其他老师也以季老师为戒,克服他们随便打骂学生的行为。自我在此就学的两三年间,再没有发生
  老师打骂学生的事。我经常想,季老师这种敢于开展自我批评的精神非常可贵,是值得我终生学习的。漳州解放初期,我因工作需要曾在政法部门工作。在工作中办过案件,管教过犯人,曾有些事情使我动怒,在愤怒失控情况下,曾有几次想要打犯人出气,就在这关键时刻,我想起党纪国法,想到季老师的言传身教,情绪就慢慢地平静下来,没有做出违法乱纪的错事。这固然是我受党纪国法教育的结果,也与季老师对我深刻影响分不开。
  三、他对学生具有父母般慈爱的心肠
  他对学生的关爱,特别是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更能看出他的好心肠。记得我在龙溪县中上初二年时,有天上午大家参加升旗典礼回教室后,突然从寄宿生口里传来有位沈姓寄宿生死于他的床上的消息。因我与沈是小学较好的同学,一起考进县中,忽听此事,我立即赶到寄宿生宿舍看个究竟,当我赶到宿舍门口时,看见门外围着不少同学在此观望,宿舍里有两三位老师,站得远远得在此指手画脚。
  忽然,有个同学喊道:“季老师来了!”在围观人群中很快让开一条通道,让季老师匆匆赶到沈同学的床前。他先不断大声呼唤沈的名字,双手不停地摇动他的双肩,好久,发现没任何反应,随即用手摸摸前额,试试是否发烧?好像一点也没有。再用食指在其鼻孔下试一试,是否还有气息?还是一点也没有。季老师再用右手按住沈的左手脉搏处,查一查心脏是否还在跳动?大概早已停止了。季老师还是以他严谨的工作态度,抱着最后一线希望。卸下眼镜,全身蹲下,用耳朵贴在沈的胸膛听
  个究竟,片刻,大概是一点希望也没有,季老师才站起来,放下双手,一时伤心眼泪夺眶而出,滴滴答答地落在沈同学的身上。季老师的一举一动,深深感动了在场的师生,不少师生也热泪盈眶,对季老师这种不怕脏,不怕臭,不怕病疫传染的关爱学生的行为,肃然起敬。
  沈同学是个品学兼优的穷学生,由于读书操劳过度,加上营养不足,以致心力衰竭而猝死。沈的后事处理也因家贫如洗,买不起一个简陋的棺木,停尸数日。此事被季老师知道后,虽然当时他的薪金不高,第一个站出来解囊相助。他的行动搏得校长的赞同和全校师生的响应,也纷纷捐款相助,解决了沈同学家长一时之难,多次要当面向季老师拜谢,都被婉言谢绝了。所以,在学生中大家都认为季老师是位具有父母般好心肠的老师。
  也许有人会提出不同看法,认为季老师能如此关照沈同学,是他的责任所在,因他时任教务处主任,对此不能不管,所以,这没有什么了不起。我认为持这种看法的人,是不知季老师的一贯作风,我想再介绍一件我亲眼所见的事,来说明季老师关爱学生不是偶然的,而是一贯的。
  1944年秋,太平洋战争紧张,学校为提防日本飞机来漳轰炸,全校进行疏散。寄宿生由校长负责带到华安县丰山社住宿上课。通学生由季老师负责疏散到市郊诗浦社上课。大家每天要徒步往返城乡四趟,确实有点累,因此,少数距诗浦较远的同学,在上午来校上课时顺便带把大米和酱瓜之类,中午放学不回城,就在诗浦大庙后面的龙眼树下,捡些枯树叶之类在此生火野炊用中餐。
  有次我亲眼看见一位姓欧同学在龙眼树下煮粥时,不慎弄倒,面临挨饿,他坐在龙眼树下暗暗落泪。因他家境清寒,早上全家已没米下锅,其母将全家唯有的一把米和一条萝卜干给他带来,以便中午煮粥充饥,万万没有想到连最后一点稀饭也吃不上,所以,他伤心落泪。这事很快被准备用餐的季老师知道,他马上将他带来作中餐用的饭菜让欧同学吃。欧虽然肚子很饿,但也不好意思吃季老师的饭,就这样让来让去。最后,欧同学在季老师真情感动下,吃了他一生中最为感动的一餐,顿时,他热泪涮涮地落在他的碗里。
  季老师关爱学生的事例,举不胜举,从关心学生的读书进步,延伸到关心学生的困难,以至关爱每个学生的生活细节,这并不是每一位老师都能做到的事,这就是他的可贵之处。
  我总感到季老师的一生,即平凡又伟大。其平凡是他一生中,没有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其伟大在于他将其许多伟大的思想融化在其日常的行动中。如果没有这种伟大的思想作指导,他就不可能在国难当头,冒着生命危险,通过各种形式唤起千千万万颗青少年的爱国心;如果没有这种伟大的思想,他就不敢在错打学生之后,敢于开展自我批评,公开向全校师生赔礼道歉,赢得大家广泛的尊重;如果他没有这种伟大的思想,他就不可能在当时瘟疫流行严重时刻,想尽办法检验抢救临终的学生。这些不平凡的行为,正是季老师的高尚人品。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芗城文史资料》

本文记述了漳州地区的文史资料、故地踪影、往事寻踪、人物春秋、姓氏选登、经济发展、台岛践履、文献集萃的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王君嵩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漳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