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史料再现漳州教育风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5427
颗粒名称: 民间史料再现漳州教育风采
分类号: G519
页数: 11
页码: 51-61
摘要: 漳州地处福建东南,自古有“海滨邹鲁”之称,文风鼎盛,人杰地灵。自唐垂拱二年建置以来,历代“书院之建为独厚”。创办于唐景龙元年的“松洲书院”,由陈元光之子翰林学士陈珦执教,是我国创办时间最早的书院之一。宋绍熙年间,朱熹知漳时,“笃志学校,提倡儒学”,漳州学风日盛。及至明清,漳州士民好学成风,府县竞相创建书院,达官名儒无不以讲学传道为盛事,据史志记载:明清两代,漳州登进士者达669人,这在国内是不多见的。漳州出现了新式学校,其教材“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为基”。此外,教会、华侨、私人办学等陆续出现。它是目前漳州发现的最早的一帧小学师生合影照,是研究早期漳州小学教育的一件珍贵实物史料。
关键词: 漳州 民间史料 教育风采

内容

漳州地处福建东南,自古有“海滨邹鲁”之称,文风鼎盛,人杰地灵。自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建置以来,历代“书院之建为独厚”。创办于唐景龙元年(公元707年)的“松洲书院”,由陈元光之子翰林学士陈珦执教,是我国创办时间最早的书院之一。宋绍熙年间,朱熹知漳时,“笃志学校,提倡儒学”,漳州学风日盛。及至明清,漳州士民好学成风,府县竞相创建书院,达官名儒无不以讲学传道为盛事,据史志记载:明清两代,漳州登进士者达669人,这在国内是不多见的。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宣布废除科举,停办书院,倡办新学。漳州出现了新式学校,其教材“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为基”。课程设有:中国文学、算学、历史、地理、格致、图画、体操等。此外,教会、华侨、私人办学等陆续出现。
  民国初,学校教育以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公布的“注意道德教育”为宗旨;民国18年(1928年)实施“三民主义教育”;民国29年(1940年),推行国民教育制度,每个乡镇设一所中心国民小学。课程设置国文、算术、公民、历史、地理、自然等学科,实行全国或全省统编教材。
  新中国成立后,课程取消“公民”、“童子军”等,小学思想教育以“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护公共财物)为基本内容,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在漳州民间收藏品中,笔者整理出一批记录早期漳州教育情况的实物资料。这一张张年代久远的故纸,再现了早期官办学校、教会学校、华侨学校以及中小学教育的一幕幕生动画面,折射出早期闽南教育的一些片断,如今读来仍令人感动。
  《岱东两等小学堂》师生合影照,长28.8厘米,宽21.5厘米。从照片上人物的发型、服装以及地方官员亲临合影的场景判断,照片的拍摄时间应在清末。它是目前漳州发现的最早的一帧小学师生合影照,是研究早期漳州小学教育的一件珍贵实物史料。
  清末,书院、私塾、学校等均归知州(府)或知县管辖。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于光绪二十九年
  (1904年)11月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小学学制9年,其中初等小学堂5年,高等小学堂4年,小学堂实行四、三、两等制”,漳属各小学堂实施该项学制。
  岱东小学堂是现今岳口小学的前身,创办于清末年间,由乡绅蔡潮初发起筹建并担任首任校长。(据漳州文史资料第二十一辑侯东盛文章《我所知道的漳州东岳庙》载:岱东小学堂的创办时间为1900年,而笔者走访岳口小学,该校提供的创办时间为1918年。根据该照片上的场景及笔者的调查,创办时间为1918年显然有误。)
  蔡潮初(即照片上第二排左起第十四人),别号略庵,民国时期漳州著名工商业者蔡竹禅的父亲,为晚清拔贡,不任官职,居家精研医学,医术精湛,为“东厢三大名医”,为人喜行善事,常资助孤寡无依者,声誉甚好。
  民国《二十一年度龙溪教育》载:“岱东小学设于东门外岳口,学校一面接近乡村,一面毗连商肆,校舍系拔用岳庙一部,以后陆续改建,略敷应用。”1951年土改时,整个东岳庙扩充为岳口小学,学生人数从创办初期的三、四百人增至千人左右。现学校大门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正德牌坊”为原东岳庙遗存。
  百年的老照片,仍然品相完好、图像清晰,照片上的人物表情栩栩如生。当年的小学童,如今大多已不在人世,众多的人物,在百年里不知演绎了多少人生的故事……
  华侨林秉祥及其创办的采蘩学校如果不是这张拍摄于民国14年(1925年)的“采学校秋季旅行团体”照,很难想象80多年前的闽南农村学校竟然有了自己的乐队。
  采蘩学校是漳州著名侨领林秉祥于民国初年所创办。林秉祥,1873年生,龙溪县浒茂洲(现龙海市紫泥镇)人。年轻时,林秉祥赴新加坡入圣茹授斯学校学习,毕业后,在其父林采蘩所经营的丰源航务局任职。1911年,38岁的林秉祥创办拥有水泥、钢铁、大米以及信局、种植园等多种经营的“和丰”集团。1913年,又创办华商银行并担任总经理,为服务海外华人,促进东南亚工商业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随着事业蒸蒸日上,林秉祥成为一位实力雄厚的华侨巨子,鼎盛时期曾是马来西亚的首富,1916年他被推举为新加坡中华总商会会长。
  为报答家乡的养育之恩,1914年林秉祥在家乡浒茂创办祥懋学校,这是漳州地区最早的侨办学校之一。1915年,为纪念其父林采蘩,祥懋学校更名为采蘩学校。此后,林秉祥及其弟林秉懋先后在溪洲、霞港、新洋港、草洪、金定、巽玉、吉贝、仁和等村创办9所采蘩分校,学校的办学经费、教职员工的薪俸以及学生的课本费等均由林氏家族负担。高峰时采蘩学校在校生达300多人,为当地培养了大批卓有成就的人才。
  林秉祥热心桑梓公益事业,在他的影响下,其亲属、子女亦秉承先辈爱国爱乡的热情,积极支持家乡地方建设。除了创办学校外,还捐资开设“采蘩医局”义务为当地贫苦百姓施诊,服务乡亲。林秉祥的义举,得到当时政府的嘉奖,至今仍为人们所称颂。
  “缘投”学校寻源中学
  漫步于芝山脚下市政府大院,人们每每会被一幢幢精致的欧式红砖楼建筑所吸引,现今已鲜为人知的这些精巧、典雅的楼群便是民国时期名闻厦漳的“寻源中学”原有的建筑物。
  寻源中学寓意“寻真理之奥,启智慧之源”。其前身是1881年由基督教美国归正教会与英国长老会于厦门鼓浪屿创办的寻源书院。1914年学校改名为寻源中学,1923年为普及内地教育,寻源中学决定在漳州芝山建校,1925年,学校从厦门迁入漳州。
  ——龍溪尋源中學校景—一
  寻源中学的教学设施颇具规模,如今漳州市政府大院的“芝山红楼”、“团结楼”、“漳州市统计局”、“团市委”等建筑便是原寻源中学的校长楼、办公楼、教学楼、宿舍楼。此外学校还建有运动场、图书馆、音乐室、实验室、标本室等。学校背倚霞漳名胜芝山,前有协和医院(现漳州市医院)及漳龙公路,交通便利、环境幽雅。
  寻源中学文风甚盛,治学严谨,教师常常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青年是国家的栋梁”来启发和教育学生,造就了一批享誉世界的著名学者,如翻译家、文学家林语堂,天文学家戴文赛,我国神经外科创始人赵以成等。学校组织有文艺社,出版文艺刊物,公演进步话剧。抗战期间,学校内迁华安时,经常组织师生进行抗日宣传及从事社会服务工作。除了在德育、智育上卓有成就,学校的体育活动亦相当活跃。寻源中学的学生大多是教会和富家子弟,衣着比较讲究,头发整洁,漳州人称该校为“缘投”(即闽南语漂亮、美观)学校。
  1951年9月,寻源中学改办为农业技术学校。追溯寻源中学办校履历,老一辈的漳州人仍是津津乐道,推崇有加。如今寻源中学的校友遍及海内外,他们虽都已进入耄耋之年,但大家都有一个心愿,寻源中学的旧址也应当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加以有效保护。
  “速件”体现师生抗日热情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抗日救亡成了中华民族的首要任务。为了支援前线抗战,“有人出人、有力出力,有钱
  出钱”成为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口号。这封1939年龙溪县政府寄往县立田里短期小学校的“速件”信函,记录了当年龙溪县教育界支援抗战、保家卫国的一段往事。
  信函封面上款书写:“送县立田里短期小学校林校长培檀启”,落款印“龙溪县政府缄”,左上角盖红色章“速件”字样。
  信笺内容是:“迳启者,我国自发动全面抗战以来,前线战士均在奋勇杀敌,后方民众极应有所慰劳,以壮士气而励斗心。现天气逐渐寒冷,棉背心尤为抗战将士所需要,各地正在热烈劝募。本县已由县政府通饬各中小学校校长、职员、学生,赶速尽量劝募,各区县立短期小学校员生,宜及时表现爱国精神,共襄义举。每校以募制十件为最底限度,每件价值只需九角三分,轻而易举,其质料及样式可依照附发之说明单配制,统限于十一月十日前募齐,迳送龙溪县政府第三科,汇送事关救国,务希努力进行,至盼至切。此致林校长培檀。附棉背心质料及式样说明一纸。龙溪县政府第三科科长吴
  锡璋、科员林慎真仝敬(名字边加盖印章)。中华民国二十八年十月三十日。”
  抗战时期,龙溪县政府第三科主管全县教育工作,教育界能够注重民众教育,积极宣传抗战,培养师生的爱国情感,对鼓舞民众的抗战意识起到了积极作用。这封信函体现了在民族大义面前,龙溪县教育界携手抗日、救亡图存的爱国热情。
  学业成绩报告单内容丰富
  这是一份1947年龙溪县铁凤乡中心国民学校的成绩报告单,成绩单分3折,页高19.5厘米、宽9.5厘米,单面印刷。
  第1页类似信封封面,分3格。上款为:“送”字,下面留白,应是填写学生的家庭住址;中间是收信人“贵家长收”;落款是“龙溪县铁凤乡中心国民学校”印章。
  第2页内容是:“迳启者:本学期业经结束。兹将贵子弟在本校一年上期成绩列表送请察核,下学期定于九月一日开学,务希依期促其来校办理入学手续为荷。此致,贵家长。校长陈甬义印鉴。”落款时间是:中华民国三十六年七月八
  日。落款处盖学校印章。
  第3页是成绩表。有“学业成绩”、“操行成绩”、“出缺席”、“附注”等内容。从“学业成绩”表格中可知,当时学习科目有:“团体训练、音乐、体育、国语(分:读书、说话、作文、写字)、算术、常识(分:公民、历史、地理、自然)以及国画、劳作等。“操行成绩”分:“等第、优点、劣点”3栏。“出缺席”栏的“上课日数”注明126天。附注栏上印写:“成绩分甲上、甲下、乙上、乙下、丙上、丙下、丁上、丁下、戊上、戊下等,戊等为不及格。”右下方盖级任(班主任)陈培坤印章。
  由这份“龙溪县铁凤乡中心国民学校”学业报告单可知:学生胡榕树在一年级上学期的平均成绩是“丁下”、操行成绩是“丁上”、该学期总成绩是“丁上”。在参加考试的13个同学中排名第7,最后被评定为升级。
  这份60多年前的成绩单设计繁密、严谨,科目设置说明当时小学教育的内容尚称丰富。学生胡榕树的成绩虽属中下,但老师在评定成绩时认真与负责。从中不仅能够了解到当时小学教育的一些情况,也可为今天的教育工作提供参考。
  毕业纪念册记录风华岁月
  “现代的中国:是需要热血的健儿,奋斗!奋斗!”“环境在铸造人,而人又在铸造环境,我们要中流抵柱,切勿随波逐流。”“同学们!毕业了!但在这内战赤热化,
  时局极其严重的今天,我们不能模糊,我们要睁开眼睛,选定我们要走的途径。”这一句句充满书生意气的豪情壮语是60年前福建省立龙中初三四组毕业纪念册里的留言。
  福建省立龙中的前身是创办于1902年的漳州府中学堂,1930年称福建省龙溪中学,1952年起改称漳州第一中学。早在1919年,该校进步学生就积极参加“五四”运动;上世纪20年代至建国前,中国共产党先后3次在学校建立组织,开展革命活动。在激荡的战争年代里,龙溪中学的师生们,为挽救民族危亡,争取民主自由,建立新中国而奋起斗争,在地下党的领导下,他们一面学习,一面坚持抗日宣传,有的还奔赴抗日最前线浴血奋战;有的组织进步团体,反对国民党的迫害,直至参加黎明前的武装斗争。
  该纪念册宽19厘米、高13厘米,印刷时间是临近解放的1949年5月。从封面题款可知,这本由当时的代校长“杨振潘先生惠存”的小册子,在1991年由杨振潘老师转赠给“陈瑞和校友”。
  纪念册虽然仅30多页,但内容却十分丰富,包括《级史》、《我们的教师》、《教职员通讯录》、《同学通讯录》、《我们所要说的
  话》、《本级级会干事一览表》等部分。
  《级史》中写到:“抗战胜利后第二年的秋天,我们这一群便诞生在母校的怀抱里了。”记得初进学校时,“校园因为战时被敌机炸毁,胜利后一时又不能修建,仍然是颓垣残壁,破旧不堪,不但教室没门窗,连平坦的地板也没……操场上长满了约有三四尺高的野草。”初二年级,同学们用两个月时间做了两项艰巨的工作:其一是开辟了一片竹头荆棘的荒地为香蕉园;其二是开辟车道。
  《级史》回忆本级同学们在“初一时获得爬山比赛之冠军和足球比赛的亚军,初二时获得‘十字街头票务推销’比赛之总优胜,初三时获得壁报、演讲、爬山等比赛之冠军,本级因为运动员多数失学或转学的缘故,所以三年来却不曾获得一次球类比赛的冠军,这是本级唯一的憾事”。《级史》还提到:“记得上初一时我们共有180多位同学,而现在却只剩下44位。”可见当时坚持学业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
  《我们的教师》内容是教师赠言。谢新周老师题写:“嫉恶若仇爱人如己,为人求智以勇行慈。”林南洲老师的赠言是:“年青应该是一种意志,一种想像,一种情绪的力量,总之,它表示着生命深处的活力。”杨振潘老师是“业精于勤荒于嬉”的赠言。
  《我们所要说的话》是同学毕业留言及学生像片。
  这本毕业纪念册记录了动荡年代里,年轻学子们的生活及学习情况,体现了在时局困难的条件下,学生们艰苦奋斗、勤奋好学的风采。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芗城文史资料》

本文记述了漳州地区的文史资料、故地踪影、往事寻踪、人物春秋、姓氏选登、经济发展、台岛践履、文献集萃的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林南中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漳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