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中山公园大事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5416
颗粒名称: 漳州中山公园大事记
分类号: K250.657
页数: 5
页码: 30-33
摘要: 1919年“闽南护法区”开辟漳州第一公园时,保留漳州历代府衙“旧址”,把一堂、二堂改为“图书馆”、“阅报室”,重修仰文楼。1919年5月22日,还在建设中的漳州第一公园,迎来了漳州各界在公园广场召开“万人国民大会”,会上通过致电巴黎和会及我国专使,要求争回青岛,废除“二十一条”不平等条约。要求惩办卖国贼,抵制日货。会后上街游行示威。1919年6月28曰,漳州工农商各界近万人,在公园召开追悼北京郭钦文、周瑞琦、徐日哲三烈士大会,赞扬三烈士爱国精神,怒斥北洋政府辱国丧权的行径。日货”国民大会,会后把搜出的200包日糖投入九龙江,把日籍老板,日传教士驱逐出境。1932年5月1日,在中山公园召开“军民庆祝红军胜利攻占漳州”万人大会。
关键词: 漳州 中山公园 大事记

内容

1919年“闽南护法区”开辟漳州第一公园时,保留漳州历代府衙“旧址”,把一堂、二堂改为“图书馆”、“阅报室”,重修仰文楼。
  1919年5月22日,还在建设中的漳州第一公园,迎来了漳州各界在公园广场召开“万人国民大会”,会上通过致电巴黎和会及我国专使,要求争回青岛,废除“二十一条”不平等条约。要求惩办卖国贼,抵制日货。还通过“致南北政府,争回长春”电文。会后上街游行示威。
  1919年6月28曰,漳州工农商各界近万人,在公园召开追悼北京郭钦文、周瑞琦、徐日哲三烈士大会,赞扬三烈士爱国精神,怒斥北洋政府辱国丧权的行径。
  1919年9月9日在公园召开“提倡国货,禁止
  日货”国民大会,会后把搜出的200包日糖投入九龙江,把日籍老板,日传教士驱逐出境。
  1920年8月16日,粤军在漳
  前总理朱镕基在中山公园听京戏州中山公园誓师:回师广东,兵分三路进攻桂军。“闽南护法区”完成历史使命。
  1923年—1926年间北洋军阀张毅占领漳州时,利用拆寺庙的龙柱,在园内、府衙旧址前筑起一座六角亭为“龙柱亭”。亭中立“治漳政绩”碑以标榜自己。
  1926年9月国民革命将领何应钦率北伐军入漳,改漳州第一公园为中山公园,改漳州第一公园纪念亭为中
  山公园纪念亭,废陈炯明立的碑记。立何应钦撰的碑记,镌孙中山《总理遗训》。废龙柱亭中张毅立“治漳政绩”碑,立孙中山《建国大纲》碑并在公园的“七星池”前增置中山台一座。
  1927年春,在中山公园举行“倒蓝反廖”声讨大会。蓝汝汉,石码人,是个大地主,打手成群,私设公堂,欺压百姓。其子
  蓝步青也仗势为非作恶,民愤极大。时中共闽南特委李联星在石码开展“倒蓝”运动,蓝闻讯潜逃,其子蓝步青被工农群众押送漳州法办,却被驻军廖鸣欧放走,廖的行为引起公愤。声讨大会扩大了漳州工农运动的声势与影响。
  1932年4月20日毛泽东率红军东路军入漳,4月下旬在公园仰文楼成立“闽南工农革命委员会”,王占春任主席。
  1932年5月1日,在中山公园召开“军民庆祝红军胜利攻占漳州”万人大会。大会号召人民群众团结起来,拥护中央红军,反对官僚的统治、压迫和剥削。大会期间红军驾驶在漳缴获的一架飞机从厦门散发传单回来,在会场上空低飞盘旋,会场军民热烈欢呼、鼓掌,沉浸在胜利、欢乐的气氛中。
  1937年“七·七”事变,日机于8月窜入漳州轰炸,公园仰文楼也被炸,中山公园成为抗日救亡的中心区。芗潮剧社、学校师生屡屡在这里演出抗日救亡街头剧,中山台向民众教唱抗日救亡歌曲,唤起民众抗日热忱。
  1937年“九·一八”事件后,多次在公园举行群众性抗日救亡歌咏大会。平型关大捷,又在公园举行庆祝大会,并火炬游行。公园还成
  为街道壮丁队,学生集训队,妇女救护的训练场。抗战时期中山公园都以“捷报”的形式,把胜利的消息迅速公诸于众。
  1945年8月10日晚上九时过后传来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消息。人们从四面八方拥向街头,拥向中山公园。漳州沸腾了,中山公园沸腾了。人群还以高呼“抗日胜利万岁”“中华民族万岁”的口号,互相庆祝抗日的胜利。中山公园人山人海,抗日胜利的激情如海浪汹涌,如火山爆发,人们在这里彻夜狂欢,庆祝胜利。
  1949年10月7日漳州各界人民在中山公园集会,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暨漳州解放。
  1951年初漳州军管会在中山公园集会,宣判驱逐教会派驻寻源中学校董卜显理(美国人)。
  1952年“镇反”运动,多次在中山公园召开审判大会,枪决反革命份子,地主恶霸,流氓地痞。如朱金水,江天赐,朱爱吃等人。
  解放初期人民解放军31军文工团在中山台公演现代剧“白毛女”、“小二黑结婚”,安徽古装黄梅戏,漳州一时轰动。
  1956年8月,人民政府在公园南侧增建“闽南革命烈士”纪念碑。多次拨款维修改造中山公园,先后建成儿童乐园、雕塑喷水池及广场草铺工程、“老人活动亭廊”。兰花圃改成“灯光球场”,新建公园餐厅、照相馆、盆景园、管理房等。成为市民重要的休闲游乐场所。
  1971年中山公园响应毛主席“深挖洞、广积粮,备
  战、备荒为人民”的号召。园内挖掘防空洞,至今尚存,成为公园地下娱乐场所。
  1981年“七星池”前的中山台因失修倒塌。
  解放后多次在公园仰文楼旧址,开展书画展览活动,最突出是1986年12月在仰文楼举办漳州建州1300周年建设成就的大型展览,博得各界人士好评。
  2002年9月改公园东侧“梅岗亭”为“漳州解放纪念亭”。
  约于2003年公园内府衙旧址门前一对石狮被盗。
  2006年漳州诗埔村印尼归侨后裔许氏兄弟,无偿献给公园一株桧柏古树,树龄两百多年,造型奇特。
  2007年4月13日原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来漳视察,参观漳州中山公园。
  解放初期多次在中山公园举办物资交流会。之后,每逢春节张灯结彩供市民迎春游园,一年一度的元霄灯会在中山公园举行。2008年艺术灯会是历届灯会规模最大。
  2008年7月9日在公园仰文楼为庆祝福建(漳州)土楼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获得成功,举办大型土楼图片展。福建土楼被专家誉为“世界独一无二”神话般的山村建筑,形似“天下掉下的飞碟,地上长出的磨菇”。
  2008年下半年漳州市政府投资300万元,再次改造中山公园。保持历史风貌,功能分区进行调整,增设游客座位,假山流水和风雨长廊等。公园中心开辟中山广场,竖立孙中山先生铜像,使之布局更趋合理和人性化。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芗城文史资料》

本文记述了漳州地区的文史资料、故地踪影、往事寻踪、人物春秋、姓氏选登、经济发展、台岛践履、文献集萃的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孙以兴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漳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