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街的商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5409
颗粒名称: 古街的商业
分类号: K879.1
页数: 4
页码: 7-10
摘要: 东坂后古街的商业,没有商肆的喧嚣与华丽,它是一派井然有序安详怡然的景象。奇苑茶庄是一家闻名海内外的老字号茶庄,老板林正博于清同治年间在东坂后街创办奇苑茶庄,专营武夷岩茶。经营规模不断扩大,清末分别在厦门和云霄县设立茶栈和分号。当年奇苑茶庄出口海外的茶叶,占漳州地区出口茶叶量的80%以上。抗日战争爆发后,厦门、潮、汕相继沦陷。外销中断,销售大为减少,营业规模日益式微。抗战胜利后,因创业者等人先后谢世,奇苑茶庄一时后继乏人,勉强维持至1956年公私合营后,奇苑茶庄从此消失。民国七年陈炯明护法区时期,拆城拓路曾将东坂后更名为大通中路,民国时期又一次将东坂后街改称青年路。但民间一直习惯叫东坂后。
关键词: 文史资料 古街 商业

内容

东坂后古街的商业,没有商肆的喧嚣与华丽,它是一派井然有序安详怡然的景象。
  这里的商家一般是一种以家族血缘为纽带的父子、兄弟店,在
  “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开门七件事中,这里的商业就占了“油”和“茶”两大项。由于是批零兼营的经营方式,商贸活动看起来有点“淡”,实际上经营是很繁荣的。
  奇苑茶庄。奇苑茶庄是一家闻名海内外的老字号茶庄,老板林正博于清同治年间在东坂后街创办奇苑茶庄,专营武夷岩茶。经营规模不断扩大,清末分别在厦门和云霄县设立茶栈和分号。上世纪三十年代,每年从武夷山装运岩茶数千箱(约十万多斤),经营金额达三十多万银元。销售的茶叶有大红袍、铁罗汉(铁观音)、色种、水仙等数十个品种,其中以“三印水仙”名气最大,脍炙人口,老少皆知的名牌茶叶,在经营上,他们注意保证茶叶加工的质量,等次分明,开发海外市场,信誉极佳。
  当年奇苑茶庄出口海外的茶叶,占漳州地区出口茶叶量的80%以上。抗日战争爆发后,厦门、潮、汕相继沦陷。外销中断,销售大为减少,营业规模日益式微。抗战胜利后,因创业者等人先后谢世,奇苑茶庄一时后继乏人,勉强维持至1956年公私合营后,奇苑茶庄从此消失。
  宝兴老油坊。是一家主营花生油兼营豆油、芝麻油
  和其它品种的油类,批零兼营,除销售本地外,还远销邻近各县以及闽西龙岩一带的老油坊。是一家颇具规模的行店,自清末创办以来,营业日益发展,在洋油(即煤油,俗称番仔油)进口前后,宝兴号在隔壁又营开一家专售洋油的洋油店(洋油是专供点灯照明)生意颇见红火。
  致和堂膏药。著名的致和堂膏药店也在这里。这里还有李振号小磨麻油作坊,它专门出售用小磨精制的“香油”和黑、白芝麻油,芝麻酱、花生酱等。海石号迷信纸作坊是一家销售各种迷信纸例如金纸、银纸、长钱、纸钱的作坊,主要是批发给各家烟杂店销售。一口酥饼店与致和堂是隔壁,它除制售各种饼类外,特别精制一种小豆酥饼,饼很小,只一口便可整个吃下,入口酥脆,馅料香甜,作为茶配很受欢迎,十分畅销。
  新味珍莱馆。是一家很受人们欢迎的莱馆。菜馆有一位掌勺厨师,具有很好的烹调工夫,巧烹善饪、煎炒焖炸、手艺齐全。常时供售各种面点、肉包之类的小吃,也承办宴席。特别是推出一种和菜,每元六味(当时每一银元可换小辅角六个),所以每味盘菜只小洋两角。和菜的菜式品种有红烧鱼、炒醋肉、鸡卷、冬菜鸭、炒猪肝、炒猪肚、什锦汤、猪肚汤、葱烧鸭、白斩鸡……他们从当中选取搭配六样,民间敬神祀鬼或临时远地客人来,便向新味珍定购和菜,随叫随到,很是方便,所以当时新味珍菜馆生意十分兴隆。
  另有一家新源兴菜馆。与新味珍是邻店,生意稍逊。
  天保堂中药号。天保堂中药号是一家自清代创设的百
  年老字号,为吴拱辰家族经营的药号。天保堂在传统经营中,为保证质量,对药材选料精细,炮制工艺严格。因为中药是治病救人,炮制必须求精,药味不能替代。他们就遵古法制,不敢马虎。
  诊源堂西药号。诊源堂是一家早期经营的西药店,三、四十年代,漳州流行一种疾病,民间俗称“打摆子”,也称寒热病,当时在抗日战争期间,海运断绝,进口药品奇缺,诊源堂配制一种专治这种病的白色小药丸,疗效确切。诊源堂为陈贵宗家族经营的商业。
  天一堂药铺。在天主堂埕隔邻,老板吴星辉,是中药店,也兼制售各种中药酒,解放后药店公私合营后,吴星辉调医药公司工作。
  此外还有王万顺皮箱店,著名的蔡福美鼓铺以及还有许多商号在这一条街上不再赘述。
  民国七年(1918年)陈炯明护法区时期,拆城拓路曾将东坂后更名为大通中路,民国时期又一次将东坂后街改称青年路。但民间一直习惯叫东坂后。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芗城文史资料》

本文记述了漳州地区的文史资料、故地踪影、往事寻踪、人物春秋、姓氏选登、经济发展、台岛践履、文献集萃的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漳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