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地踪影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5401
颗粒名称: 故地踪影
分类号: K250.657
页数: 39
页码: 1-39
摘要: 东坂后街是一条既古老又特殊的街区。说它古老是它在明代嘉靖十三年就已设街了,历经明、清、民国和现代四个时期,迄今已存在了四百九十五年。说它特殊是在这条短短两百多米的街区中,有一座古庙宇,两座洋教堂,八座石牌坊,一处官宦的大府第和许多名人,这在漳州城内找不出另有类似规模的街道。另有顾邵二公祠、祠初祀知府顾四科,后以海道副邵梗合祀。嘉靖二十六年任漳州巡海道,屡有军功,恩惠及民,故合祀一祠。东坂后礼拜堂作为龙汀省人民政府旧址,于1988年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关键词: 漳州 文史资料 故地踪影

内容

五百年古街——东坂后街
  黄叶沱
  东坂后街是一条既古老又特殊的街区。说它古老是它在明代嘉靖十三年(1513年)就已设街了,历经明、清、民国和现代四个时期,迄今已存在了四百九十五年。说它特殊是在这条短短两百多米的街区中,有一座古庙宇,两座洋教堂,八座石牌坊,一处官宦的大府第和许多名人,这在漳州城内找不出另有类似规模的街道。
  衙署书院和牌坊
  东坂后是一条南北走向的街区,是县治向东一条斜坡之路,从县前街、观口街、观桥由西一直上坡,古时是府署、县衙、总镇往来必经的官道(斜坡已在民国七年拓路削平)。历史上在这条古街上有西清书院,司狱司,明弘治七年(1494年)知府汪凤改建于此,后于清顺治三年(1646年)毁,康熙十年(1671年)司狱司杜思念重建,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七县捐资重修、后废。另有顾邵二公祠、祠初祀知府顾四科,后以海道副邵梗合祀。顾四科为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漳州知府,为官清正、体察民情,民感德载恩,为立生祠。邵梗明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任漳州巡海道,屡有军功,恩惠及民,故合祀一祠。
  明代八座石牌坊
  一、“世恩晋锡,父子中宪坊”,为杨沣、杨维馨、杨联芳立。杨联芳南靖人,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进士知杭州、后任贵州副使,告老返乡住漳州杨老巷,巷因杨而得名,迄今沿称。
  二、“武俊坊”。为龙溪人丁鹏立。明景泰四年(1453年)举人。
  三、“进士坊”,为龙溪人陈耀立,成化五年(1669年)进士。
  四、“登俊坊”,为龙溪人蔡应孙、李瑚立。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进士,为南御史。
  五、“父子侍御坊”,为封御史蔡谟,御史蔡梦立。
  六、“内台肃宪坊”。为诏安人御史沈汝梁立。万历二年(1574年)进士、为南御史。
  七、“三世参知坊”,为长泰人赠参政沈纯仁、沈时畏、沈维毗等立。
  八、“会魁坊”,为龙溪人周宣立,明正统十年
  (1445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后晋升为太仆寺少卿。
  上列石牌坊也在清初毁废。
  嘉济庙和嘉济庙碑
  嘉济庙位于东坂后街首段东侧,祀真君石敬纯。
  元大德年间(1297—1307年),事姜石瑛,奉神香火莅漳,并建庙于万德坊祀之,漳有真君庙自此始。敕封嘉济明仁广孝翊化真君正月初八诞辰,敕封昭庆康懿妃三月初三诞辰。后庙焚毁,遂将神像附于元坛宫。明隆庆三年(1569年)重建于东坂后街,万历四十六年(1612年)重修。由赐进士及第翰林院编修林钎撰碑文,布衣书法家李宓书丹,此碑至今完好,保存于嘉济庙中,1988年确定为漳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官宦府第何衙内
  在东坂后街中段,有一座官宦府第,郡民称其为“何衙内”,何衙内的主人何楷,明天启五年(1625年)进士,当时正值魏忠贤乱政,舍去在吏部等候选派的机会,而请假回乡筹建府第。崇祯初任户部主事,遂赴任。
  何楷为官正直,崇祯七年(1634年)升任刑部给事中;崇祯十四年,因母丧返漳为母守孝。三年丧满,朝廷召调何楷入京,当时适京都被李自成攻破,崇祯煤山自缢,何楷遂转道南京,在福王朝廷任户部侍郎、兼工部右侍郎。清顺治三年(1646年),攻破南京,福王被执,何楷走杭州,后随唐王入闽,任户部尚书,当时因
  不满郑芝龙兄弟专横,为郑氏所不容,连请告去,返乡途中被郑氏派人扮盗,割去何楷一个耳朵,何楷返漳不久,是年九月,漳州被清廷攻破,遂抑郁而卒。
  何衙内为漳州名宅府第之一,自明天启年间始建,迄今已四百多年,是一座有名的古建筑。
  一街两座洋教堂
  东坂后天主堂,菲律宾曾经是西班牙的殖民地,以天主教为国教,清康熙年间,海禁放宽,天主教多明我会教士马泰以翰苑村(今龙文区后坂村)为据点,在漳州各地巡游,进行传教活动,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曾在漳州马肚底(今胜利公园附近)建立弥加厄尔圣堂,光绪四年(1878年)西班牙天主教多明我会再次派教士来漳传教,1882年在东坂后购地筑建一幢哥特式天主堂,教堂居中,前为广场,称圣堂埕,后为花园,北侧建多玛斯小修院。即修女楼(俗称姑婆楼或姑娘楼),天主教为古教。堂内建有神龛,置有圣母玛丽亚、耶稣、约瑟等偶像,按天主教教规,不准信徒祭祖祀神、拜孔、婚嫁须在教友中选择。所以天主教信徒大部分是姻亲。
  东坂后天主堂的主神为圣人多明我,每年多明我圣诞,都举行祝圣活动,有迎多明我圣像和放映电影,还有攻炮城等多项活动,1988年东坂后天主堂列为市保文物单位。六十年代教堂停止宗教活动,被占为民居和办工厂,天主堂埕也被市邮电局建为宿舍,1985年后.教堂房产陆续归还教会使用。旧城改造,天主堂原址被拆,
  在原址附近另建一座新的天主堂,教会也恢复宗教活动。
  东坂后礼拜堂,始建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属美国归正教会,钢筋混凝土结构。教堂坐北朝南,建有地下室,为新教教堂风格,面积1000多平方米。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十九路军将领蔡廷锴、蒋光鼐等与国民党左派李济深在福州召开中国人民临时代表大会,宣布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为福建事变,史称“闽变”。
  当时以东坂后礼拜堂作为“龙汀省政府”址。龙汀省辖闽西、南二十一县。蒋介石调动十多万重兵,分三路向福建进军,蔡廷锴等率部从福州向闽南撤退,通电全国以漳州为临时陪都,后蒋军从嵩屿登陆,徐铭鸿(龙汀省长)与守城独立团撤往闽西。漳州只当了八天的国都,至此,“闽变”历史终结。
  东坂后礼拜堂作为龙汀省人民政府旧址,于1988年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东坂后礼拜堂曾作民兵队部,地下室作为关闭人的地方。
  清代漳州的社会情况是“百姓怕官,官怕教会”。因为教会有洋人,信教者以教会的势力为依恃,漳州于辛亥年农历九月十一(十一月十一日)宣告光复,当时漳州府设顾问官六席为陈贵宗(属美国归正教派),黄振荣(属英国伦敦公会教派),吴拱辰(为西班牙天主教多明我会教派)和陈廷佐、邱曾三、庄锡谟等,在六席顾问官中,教会人士就占了三席(即半数),可以想见当时漳州教会的能量,而且上述三位教会中人士,也都是东坂
  后人。
  东坂后街的名人
  陈之磷(芷汀),东坂后街人。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政府废科举,漳州府依照规定兴办中学堂(官办),陈之磷出任学堂的监督(即后来的校长),当时学生的毕业文凭盖的就是陈之磷的印章。
  1911年福州光复后,福建省成立都督府。陈之磷出任第一任财政司长,后来财政司改称财政厅,陈之磷就是第一任厅长。陈之磷任厅长时,推荐漳州籍人潘澄峨、管奋庸、陈铸、王兆庸、黄朴庵、郑祥鸾等六人(这些人在漳州光复时有功),分别被送当时的福建省陆军小学和马江海军学校肄业。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笔者当时在福州工作时,曾与漳州同乡多人,受陈之磷之邀,参加一次“南郡新馆”(系泉州与漳州合建的同乡会馆)元宵节同乡聚餐。陈之磷当时住居福州蒼前山太古坪,是南郡新馆的董事。
  陈贵宗,清光绪二十三年春(1897年),漳州开办一所“中西学堂”(后来改称育才学堂)。是漳州最早的民办学堂,比官办的漳州府中学堂还早八年,由陈贵宗、黄振荣和当时的都司王振宗等人创办并任校董。校址设北桥街,教师有殷雪桥(教英文),国民党时期,漳州进德女子中学校长殷采云即殷雪桥的女儿。蔡凤机教国文,洪克昌教数学,该校以西学为主。
  漳州光复后,漳州府设顾问官六位,陈贵宗是其中
  一位。陈贵宗为美国归正教公会教派人士。
  黄振荣(鉴堂)。医生、中西学堂校董,为英国伦敦公会教派人士,也是漳州府顾问官之一,家住东坂后街中段西侧一座新式大楼房。
  黄莲舫,黄振荣之子,曾任龙溪县财委主任,三十年代为漳州绅士,后移居鼓浪屿,抗日战争厦门沦陷,出任伪厦门维持会长。被爱国志士刺杀于鼓浪屿。
  吴拱辰(古亭),为西班牙天主教多明我会教派人士。也是漳州府顾问官之一,百年老字号天保堂中药铺即吴拱辰家族所经营。
  卢德明,永定人,国民党龙溪县党部书记长,后改任国民党三民主义青年团龙溪支团主任,公馆就设在东坂后街尾段一座古大厝。
  古街的商业
  东坂后古街的商业,没有商肆的喧嚣与华丽,它是一派井然有序安详怡然的景象。
  这里的商家一般是一种以家族血缘为纽带的父子、兄弟店,在
  “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开门七件事中,这里的商业就占了“油”和“茶”两大项。由于是批零兼营的经营方式,商贸活动看起来有点“淡”,实际上经营是很繁荣的。
  奇苑茶庄。奇苑茶庄是一家闻名海内外的老字号茶庄,老板林正博于清同治年间在东坂后街创办奇苑茶庄,专营武夷岩茶。经营规模不断扩大,清末分别在厦门和云霄县设立茶栈和分号。上世纪三十年代,每年从武夷山装运岩茶数千箱(约十万多斤),经营金额达三十多万银元。销售的茶叶有大红袍、铁罗汉(铁观音)、色种、水仙等数十个品种,其中以“三印水仙”名气最大,脍炙人口,老少皆知的名牌茶叶,在经营上,他们注意保证茶叶加工的质量,等次分明,开发海外市场,信誉极佳。
  当年奇苑茶庄出口海外的茶叶,占漳州地区出口茶叶量的80%以上。抗日战争爆发后,厦门、潮、汕相继沦陷。外销中断,销售大为减少,营业规模日益式微。抗战胜利后,因创业者等人先后谢世,奇苑茶庄一时后继乏人,勉强维持至1956年公私合营后,奇苑茶庄从此消失。
  宝兴老油坊。是一家主营花生油兼营豆油、芝麻油
  和其它品种的油类,批零兼营,除销售本地外,还远销邻近各县以及闽西龙岩一带的老油坊。是一家颇具规模的行店,自清末创办以来,营业日益发展,在洋油(即煤油,俗称番仔油)进口前后,宝兴号在隔壁又营开一家专售洋油的洋油店(洋油是专供点灯照明)生意颇见红火。
  致和堂膏药。著名的致和堂膏药店也在这里。这里还有李振号小磨麻油作坊,它专门出售用小磨精制的“香油”和黑、白芝麻油,芝麻酱、花生酱等。海石号迷信纸作坊是一家销售各种迷信纸例如金纸、银纸、长钱、纸钱的作坊,主要是批发给各家烟杂店销售。一口酥饼店与致和堂是隔壁,它除制售各种饼类外,特别精制一种小豆酥饼,饼很小,只一口便可整个吃下,入口酥脆,馅料香甜,作为茶配很受欢迎,十分畅销。
  新味珍莱馆。是一家很受人们欢迎的莱馆。菜馆有一位掌勺厨师,具有很好的烹调工夫,巧烹善饪、煎炒焖炸、手艺齐全。常时供售各种面点、肉包之类的小吃,也承办宴席。特别是推出一种和菜,每元六味(当时每一银元可换小辅角六个),所以每味盘菜只小洋两角。和菜的菜式品种有红烧鱼、炒醋肉、鸡卷、冬菜鸭、炒猪肝、炒猪肚、什锦汤、猪肚汤、葱烧鸭、白斩鸡……他们从当中选取搭配六样,民间敬神祀鬼或临时远地客人来,便向新味珍定购和菜,随叫随到,很是方便,所以当时新味珍菜馆生意十分兴隆。
  另有一家新源兴菜馆。与新味珍是邻店,生意稍逊。
  天保堂中药号。天保堂中药号是一家自清代创设的百
  年老字号,为吴拱辰家族经营的药号。天保堂在传统经营中,为保证质量,对药材选料精细,炮制工艺严格。因为中药是治病救人,炮制必须求精,药味不能替代。他们就遵古法制,不敢马虎。
  诊源堂西药号。诊源堂是一家早期经营的西药店,三、四十年代,漳州流行一种疾病,民间俗称“打摆子”,也称寒热病,当时在抗日战争期间,海运断绝,进口药品奇缺,诊源堂配制一种专治这种病的白色小药丸,疗效确切。诊源堂为陈贵宗家族经营的商业。
  天一堂药铺。在天主堂埕隔邻,老板吴星辉,是中药店,也兼制售各种中药酒,解放后药店公私合营后,吴星辉调医药公司工作。
  此外还有王万顺皮箱店,著名的蔡福美鼓铺以及还有许多商号在这一条街上不再赘述。
  民国七年(1918年)陈炯明护法区时期,拆城拓路曾将东坂后更名为大通中路,民国时期又一次将东坂后街改称青年路。但民间一直习惯叫东坂后。
  (文稿照片系番仔楼、青年路、青年路鸟瞰,均为江焕明摄)
  浦头喜心港的增福桥
  田丰
  漳州城区浦头溪北岸,分布许多历史故迹,可谓是人文荟萃之地。在浦头大庙和定潮楼之间,有一处古意盎然的小天地,只见一株高大的榕树,蔽荫着一座古老的石桥和古色古香的小庙。热心的护庙人介绍说:“这一角落叫石桥头,这庙是增福祠,桥称增福桥。桥下是古港道,名字很好听,叫喜心港。”真是意想不到,在这平淡中略显嘈杂的聚居区,竟然有如此充满禅意的地名。
  喜心港位于古漳州群城东门外,处于凤霞街(今文化街)与新行街之间,港道中段,凤霞宫横跨两岸,铺筑大面积的石桥梁,形成桥埕,甚为壮观,喜心港因此也叫凤霞港,俗称后港。喜心港西引东湖(今九龙公园)水,向东注入浦头溪,全长约三华里。港道上架有七座石梁
  桥,由西至东依次为教子桥、三间桥、灰窑巷桥、凤霞宫桥、崩桥、闸仔头桥、增福桥,这七座石桥横跨南北两岸,几百年来为两岸交通和物流作出无可估量的贡献。
  喜心港与浦头溪交叉成丁字港岔口,北侧是米坞码头,喜心港北岸得近水之利,米店、粮行鳞次栉比,形成米市一条街,地名就叫米市仔。丁字港岔南侧是蛏蚵码头,喜心港南岸当仁不让,密布鱼店、海鲜摊档,形成海货一条街,此处留下了盐鱼市、蛏仔市、竹笼街等地名。周边商家贩徒纷纷捐资修庙,虔诚祀奉与本行业有关的神明。米商在闸仔头桥北侧建谷保王庙,主祀神农氏,企盼风调雨顺,年年丰收。众商家和居民集资,在增福桥之北修增福祠,专祀土地公、土地婆,祈求土地爷庇佑,流年得利,财源广进。南岸的商家居民也修建仁和宫,主祀玄天上帝。在数百年间,喜心港两岸商铺、作坊林立,人烟稠密,商旅汇聚,一派繁荣景象。
  喜心港的繁荣,是与浦头港密切相关的。浦头港曾是九龙江的故道,环抱漳城东部,以其天然的地理优势,成为漳城交通运输的首选途径。浦头港水域各类码头星
  罗棋布,有番薯馆码头、探花码头、大庙码头、米坞码头、蛏(蚶)蚵码头、定潮楼(周爷楼)码头等,是漳州城货物集散中心,也是城市经济活动的重心。喜心港则是连接浦头港码头群与漳城东门的唯一水上运输线,船只往来穿梭不息。如此发达的航运业,令不法之徒垂涎三尺,一些利欲熏心者,竟持械拦船,强收钱财,直到惊动官府,颁布禁令(禁令碑现存于定潮楼南侧)查办。
  浦头港经明末、清朝的繁荣,持续到现代,至抗日战争初期,当局在主要河道设防,安置水下障碍坝,障碍坝加速浦头溪淤塞。从此,大型船舶进不了浦头港;加上贪婪之徒趁火打劫,私设关卡盘剥船户,船户视浦头港为畏途,纷纷停泊他处。在此天灾人祸双重夹击之下,浦头港急剧衰落了。原本商铺、作坊林立的繁荣街肆,顿时失去喧嚣和忙碌,落成远离城区的沉寂而娴静的民居坊里。沿岸上的庙宇也逐渐圮废,只有那些老地名,还在幽幽地诉说昔日的荣华。
  二十世纪末,漳州城区经历了大规模的改造,寂寥多年的浦头溪两岸,摇身一
  变,成了新城区中心地段和开发商眼中的楼盘热土。喜心港也改造成为东区排涝渠道。原来七座古石桥,在城市改造大潮中,大多销踪匿迹,只有凤霞宫桥和增福桥保留下来。
  增福桥是连接北岸米市与南岸鱼市的一道捷径。也是东乡人流、货物出入漳州城的必经之地。据《新兴增福桥石碑记》文载,增福桥原为木桥,清康熙年间,福建提督蓝理出资铺造。约至乾隆年间,桥梁糟朽不堪,才改建成石桥。增福桥属卧梁式石砌桥,桥墩砌舰首形,原为二墩三跨,现存一墩二跨,三组石梁铺成桥面,每组石梁由六片条石拼铺而成。石梁长约4—6米不等,宽、厚各约60厘米。石梁经岁月磨砺,光滑如玉,泛出幽幽毫光。
  增福祠始建于何年?尚无从考证。据嵌于庙墙的清道光四年重修碑记载,捐资者多是商家店主,以此可证实喜心港当年正处于商肆闹市之中。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庙宇断了香火,废为弃屋。2006年秋,本地居民出资出力,将增福祠拆除重建,庙宇南移六米,照旧坐东朝西,硬山顶。庙前添建轩式拜亭,两侧扩建厢房,庙后增建一落楼房。庙内祀新塑土地公、土地婆神像。庙前数步,一株古榕树像威严高大的天将傲然屹立,护卫着两处古迹,树冠荫庇庙宇和石桥。原来的米市仔街已开发为楼盘林立的商住小区。当年一方土地之主,现偏居混凝土楼群之一隅,个中滋味,唯有土地公自己知道了。
  漳州城区经过十多年的市政改造,市容市貌日新月异,古城的布局网渐趋消失。老漳州人离家多走几条马
  路,就会有晕路的感觉,若用老地名问路,能听明白的寥寥无几,这是一座城市文脉断裂的表征,由此可窥测城市改造缺乏文化继承的缺憾。喜心港沿岸失去了不少的文物古迹,经本地热心者的不懈努力,古榕树、增福桥、增福祠得以保存下来,算是很幸运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厦门大学叶国庆教授退休回到浦头养老,十分关心家乡本土文化的收集与保护,不顾年高体弱,身体力行,悉心指导本地热心人士收集散佚的碑石和民间传说,抢救了不少浦头港文化遗存。叶国庆教授和珍视本土文化古迹的热心人们,为子孙后代做了一件实实在在的好事。有道是:喜心从善,后代增福。
  (文稿照片系增福桥、米市仔街、增福祠,均为江焕明摄)
  南星村史简述
  杨金云
  一、村落地形概貌
  南星村位于漳州市区南郊,古称南乡。村落处于九龙江西溪下游南门溪南岸,境内丘陵、台地相连,景色宜人,是郊区生态环境较为优美的城中村。
  该村地域较大,范围遍及南岸沿江一带。东向土地平坦,与龙海市颜厝镇的路边村、下庄村接壤。西南向与龙海市九湖镇的梅溪、新塘、琪塘、岭兜等村毗鄰,山水相连。九湖镇是著名水仙花的产地,有“花果之乡”的美称。靠北方向与市区汀观道隔江相望。
  境内西南部地势较高,有丹霞山(南山)、虎爬嶺、覆鼎金山、南丰山、湖厝山、草仔山、对面山等诸多丘陵小山,曲折起伏,山峦与背后约距三公里的圆山绵连。圆山,高501米,是龙海九湖的名山,它恰似一道天然屏障,保护境内这些丘陵山地,不受西北寒流及风暴的入侵,有利发展花卉,水果等名贵作物。圆山是一座名山胜地,它与境内的南山同脉于天宝山“南条”。在《龙溪县志》中有记述:“天宝山峙有三条(即北条、中条、南条),南条由靖城北趋圆山,南趋大帽山,历石狮岩至
  南山为郡治前案……”。
  境内东北部地势较低,属九龙江西溪流域的冲积平原,土地平坦宽阔,是“漳州平原”的组成部分,这里气温,雨量、光热等自然条件优越,土地肥沃,有较完整的水利排灌设施,历来是村里主要的粮食高产片和蔬菜基地。靠北是九龙江西溪(又称南门溪),江边有连片的河漫滩地和零星的洲园,过去这里多是良田洲园,种植水稻和笋竹、糖蔗等农作物,有较好经济效益。自民国以来,由于沿江不合理的垦植,破坏水土保持,造成河道淤积,水灾频繁,江岸崩塌,田园被淹被冲,良田变成废地、荒埔。但在岸上的土地,平坦又开阔,且临近溪流水边,用水、洗涤都方便,成为大片的居民区和街市。如南山路、双庵路、姜园亭路,鹭洲路、溪洲路、后田路等,有的是古街旧巷,有的是新街、新村落,还有牛圩、农贸市场、商店等,加上紧连新旧两桥,是境内人口最密集、商贸较为活耀,人流量最多的繁荣地带。但是这里地势偏低,一般海拔高度在8—10米,如果出现洪水经常受淹,民众的生产生活受到不同程度的危害,遇到大洪水则灾难更大。如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的极大洪水,群众称“猴年大水灾”,“是龙溪百年罕见的巨灾”,漳州郡城一片汪洋,新旧两桥冲毁,无数良田被冲,上千民房倒塌,蜈蚣山(南山街)民居大量冲毁成为废圩,江边瓦窑、船寮全被摧毁……。
  新中国成立后,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1959年11月上旬起,全市人民每日出动万人到南郊,兴建南岸
  防洪堤,1960年6月初即将竣工时,被突然发生的“六九”特大洪水全部冲溃殆尽,中山桥和新桥也被冲断,南山街、桥南街房屋大量倒塌,南山寺进水1米多。灾后,更改调整重建的设计方案,又投入大量的劳力,把这条关系南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南岸防洪土堤重建在南山寺后,并经多次的加高培厚和砌石护坡的加固措施,现在南岸土堤可达50年一遇以上的抗洪能力,超过“六九”特大洪水灾害抗灾的水平。加固后的堤面达到10—20米以上的宽度,结合为漳码公路的行车道。同时,堤坡结合绿化美化,建成花园式的平台,成为一处休闲的景点,入夜供游人纳凉,观赏龙江夜月的景色,会感到这条绿色长堤不同的风情。
  二、南星村委会的沿革
  南星村委会由上街、姜园亭、陈林、诗墩四个自然村及鹭洲路,内街路、横街路、外街路、九间半、石水井、灰窑口、六九新村等居民组组成村委会的。村委会在建制之前,先由南山街和桥南街两街合并,后又由龙溪县九湖公社划入上街、东林、诗墩三个自然村组成。
  1951年6月,南郊成立两个街政府。居住在中山桥南端,包括姜园亭、蜈蚣山一带住民成立南山街政府,属第一区管辖;居住在新桥南端,包括白鹭洲、后田一带住民成立桥南街政府,属第二区管辖。两街都地处沿江繁华地带和两桥南端桥头,在水陆交通要道周边,住民从事半农半工,半农半贩的职业为多。因此,农民和居民混居一起,被称为带有农业性质的街道。
  1951年9月,全国各地土地改革运动开始,漳州市成立市郊土地改革委员会,并抽调一批干部、军人、积极分子、民主人士等人员,组成工作队下街进村开展土改。根据郊区不同情况,分为两种类型分批进行,一是郊区型的为第一批,有大同街和东岳街。大同街为土改的试点街。二是农村型的为第二批,有南山街、桥南街等6个街。时间从1951年11月中旬至1952年3月中旬总结,9月底结束。
  土地改革以后,市郊农村消灭了地主经济,把地主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个体所有制,实现了农民耕者有其田的愿望。经过一段时间的劳作,南山街、桥南街的农民,在中共漳州市委“组织起来”、“爱国增产”的号召下,于1952年春耕时,以“自愿结合,等价交换,民主管理”为原则,组织起互助组,形式有临时的;季节性的。使农时活动得到保证,耕作条件得到改善,扩大了生产,取得增产增收的效益。
  1954年,市委对各农业街的互助组深入调查研究,决定以南山街的杨菜头、解放街的颜亚洲这两街常年互助组为基础,创办农业生产社(即初级社)。在市委的重视下,两街经过九天的宣传发动,当年11月12日,解放街成立“新生农业生产社”,由颜亚洲任社长。11月22日,南山街也成立“群益农业生产社”由吴天助任社长,社址设在姜园亭。建社是以杨菜头常年互助组为基础,结合一个临时互助组和5户单干户组成的。初入社农民有21户,78人,经营耕地136.24亩,还有果园、菜园、
  自留地40余亩,牲畜有黄牛5头、水牛1头及毛猪16头,以及犁、耙、谷桶、水车等农具。其时,初级生产社的原则是:“入社自愿,退社自由”。社员的耕牛、农具作价入社、土地入股,由社统一经营,结合劳力价值进行分红。入社的土地仍属社员所有,由社内评定固定的地租付酬。交售公粮由各户负担。原则和做法多数社员还是欢迎的。至1955年底,郊区带有农业性质这8个街道,发展初级生产社达26个,入社的农户有870户,占总农户数的71%。为支持初级社建立好财务制度,市财政局还为各社培训财务人员并加强财务管理及审核,使初级社的收支、分配工作能按章办事。
  1956年初,各地农业合作化掀起高潮。漳州市委于2月中旬,将这26个初级农业生产社、调整合并为6个高级农业生产社(简称高级社),名称为南山、桥南、前锋、群勇、瑞京、大同等。高级社实施的原则是:折价收购社员私有的生产资料,转为高级社集体所有;组织集体劳动,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取酬”同工同酬;生产安排和经济核算都在高级社;实行劳动工分计算分红等。至年底,参加高级社的农户已有1157户,占总农户的96.7%,耕地6150亩及其他。1957年漳州市委合作部要求高级社实行“三包(包产、包本、包工)”和劳动定额。属于“三包”内的为定额工分加奖赔;“三包”外的评工记分。高级社由于发挥集体力量的优越性,在农业上能够大抓积肥,改造土壤,修建水利,重视农田基本建设,因而农业得到稳产高产、基本上能够完成或超
  额完成“三包”任务。此外,高级社还积极发展集体企业和副业生产。如前锋建炉灶厂、群勇办养鱼场,南山、桥南发展果业、鱼业和农产品加工等,其他还有建筑队、搬运队、小农具修配等。
  1958年,漳州市第一次扩大郊区,将在农业社的居民分出另建居民委员会。原有6个高级社进行调整合并,即前锋、群勇、瑞京、大同按高级社的规模转为农业大队,南山、桥南合并为南星农业大队,加上龙溪县第九区(九湖公社)划出的上街、东林、诗墩三个自然村也归入南星农业大队,这样,南星的地域分布芗城南郊沿江一带,土地面积与人口增加二倍多。与此同时,龙溪县的第十区(步文公社、今龙文区)又划出古塘、市尾、岱山、农友、诗浦五个农业大队归漳州市,加上原有五个农业大队,于8月上旬组成漳州市“市郊人民公社”,地域环绕漳州市区。南星村以“南星大队”名义成为公社所辖单位。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搞活”的方针后,农村经济进入全面改革和发展的新阶段。从1981年下半年开始,各生产队相继出现以“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新的经营方式。这种形式群众称为“大包干”、“包产到户”。它是将集体土地承包到户,耕畜和农具折价卖给农户,承包户应完成规定的农业税、交售任务、公共提留,剩余产品归自己所有。农民称: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自己的。这样,农民明确任务与责任,土话说:“锄头伸有路、利益有
  法度”,很受大家欢迎和拥护。
  1984年,撤销郊区人民公社建制,恢复乡镇建制,生产大队也同时恢复行政村的建制,南星生产大队改为南星村民委员会,原有的生产小队也改为村民小组。
  1998年9月,芗城区根据省、市人民政府的批示,实施行政区划调整,由芝山镇划出南星村委会归西桥街道办事处管辖。
  三、南星村主要自然村
  1、诗墩自然村。位于村委会的东部,与龙海市颜厝镇路边村、下庄村毗鄰。南部与龙海市九湖镇琪塘村、岭兜村相连。西属南星本村,北部至南门溪与市区一江之隔。该村是一个古村,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属龙溪县的十二三都为诗墩保。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属龙溪县莲塘乡为诗墩保。建国后1952年属龙溪县第九区九湖乡(后改称公社、镇)。1957年划入漳州市(今芗城区)并入南星农业生产大队(后改村委会)。
  该村地处九龙江西溪下游南门溪南畔,属平原地带,四周多是田地,其中有小部分土地是过去清政府练兵的南校场,在民国初被改为飞机场用地,因地势低又靠近南门溪,经常受洪水淹没或冲毁,虽然有填高场地,但无济于事,不久飞机场就荒毁。建国以后,由南星农业社组织社员开垦为耕地,现拓建为324线国道和新兴的工业用地及居民点。
  诗墩村地理条件较好,村口如今有保护村庄和耕地的南岸防洪堤屹立南门溪边,又有省道漳码公路擦肩而
  过,西侧是闽粤干线324国道的必经之道,靠北有东新桥、战备大桥可跨越南门溪进入市区,现在村道条条宽坦与公路相通,可谓水陆交通、四通八达。公路两旁的店户门市成列相连生意兴旺,周边簇拥的楼房款式各异,古村焕发了新貌。
  诗墩村地少人多,只有少数村民从事农业生产,多数村民以制售年糕、米粿等粮食制品为主要职业。有做粿专业村之称。
  该村制售粮食制品的粿类,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在漳州一带早就很著名。他们做法很讲究,品色样式、口味都很有特色,很符合群众的需求,如冬天他们就制甜粿、叶包粿、咸粿,夏天就制凉粉粿、油葱粿、米筛目等,端午节就制米粽、豆粽、碱粽等,冬至就制糯米圆、过春节就制售红龟粿、发粿、红糖甜粿等。平时有蔴糍、豆糍、米糕及其他粿类。他们的供应点不但遍及城乡的菜市场、农贸市场,还进入超市,供上宴席大雅之堂及休闲的茶室,还作为馈赠礼品被邮送外地,所以顾客遍及各地,大家称赞诗墩的粿“清甜爽口,老少皆宜”。
  诗墩是南郊一个古村落,村民中以杨姓居多。据有关资料记述,杨姓是最早开基诗墩社的姓氏。根据《漳州姓氏》的记述,及龙海市、芗城区的姓氏资料称:诗墩杨氏先祖系弘农杨姓与龙海市颜厝镇“莲浦四社杨”同属“杨伯鼋支脉”的后代。杨伯鼋系扶摇(今龙文区郭坑镇)三世祖千一郎的长子(即四世)于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由扶摇徙居莲浦,为莲浦杨姓开基祖。
  蕃衍宅前“四社杨”(即今宅前村的河里、张厝、前埔、后巷)。分衍七房,其中有洪阪、象宛、宅前、西社、塔尾、西张、诗墩。另芗城区姓氏资料有关杨姓称:“宋末(1276—1278年)从延平(南平)、将乐经西河桂林或龙溪丹洲社(今颜厝镇)迁入芗城诗墩、杏宛(浦林后林)等村”。依据上述记述及参阅华安、南靖的姓氏徙居情况,杨姓开基诗墩社可能在明正统年间(1436—1449年),距今500多年。
  从杨姓在漳州各支脉不同的昭穆字辈的情况看,同属于:“元宗振鸿烈,丕建裕文孙,奕世嘉允德,钟毓秀礽云”的有芗城区的金峰、后巷、浦林、后园、诗墩;南靖县的郑店;龙文区的扶摇;龙海市的宅前;长泰县的雪美大社石室等。
  在村内有杨氏祖祠一座,名为“崇本堂”,对联为:“从瑶山枝承莲浦,置私宅派溯瀛洲”。
  2、上街自然村。现在是村委会的所在地。建国前属龙溪县的南厢,建国初属龙溪县第九区的九湖乡(后改公社、镇),1957年划归漳州市(今芗城区)并入南星农业大队(后改村委会)。该村地域较大,西南和偏北方向有丹霞山(南山)、琥珀岭、覆鼎金山峦连绵起伏的丘陵山地,近年来山上的果园绿树成荫,佳果诱人。向东和偏南方向,有成片的平洋田,原是民国期间由南校场改为飞机场的旧地,因地势低常受洪水淹没而荒毁,建国后南星农业社开垦为粮田,面积约300多亩,是村里最大的水田地。现已辟为通往广东的324国道和居民区等
  用地。靠北方向是九龙江西溪下游的南门溪。南门溪古时是漳州港的航站地,上游通平和、南靖等地,支流有珀溪、船场溪、龙山溪、永丰溪等航线。
  上街村背山面溪,又紧连市区,四面都是水陆交通要道,所以境内有很多大街小巷可与境外连接,如驿路、双庵路、琥珀路、上街路、横街路、内街路、外街路等等。由此,民居楼房也就沿街而筑或临江而居,人居环境较为讲究有序。尤以近溪的地带,水运方便,有较多的物资进出和客货船只来往,进城又有南桥可通,所以沿江应运兴起多处集市,如明代设立的“旧桥市”。清代设立的南桥市、新桥市、民国时期设立的“白鹭洲市”,以后又有牛圩、水果市等,各条街面的门市经营项目繁多,五花八门。
  但陆路交通就比不上水运的畅通便捷,这里名为漳州古城的南路,实际到了民国期间才拓建了漳浮公路,以及通九龙岭公路、通草坂的普通公路。此前,近者只能肩挑背负,远者要策马穿山过峡,行程非常艰难,到北宋初(960—962年)始在南郊的丹霞山靠南山寺旁,设立驿站,称“丹霞驿”,作为传递公文信件及来往官吏、信使途中歇息的处所。这个驿站一直是漳州府郡南路的第一站,有漳州南大门之称,至民国期间因另辟通道才被废止。
  上街村由于环境较为优越,地理位置也较特殊,因而各朝府县都视上街这片土地为要地,如境内的南山(丹霞山)被府郡列为“案山”、县治列为“朝山”,在府
  县志中都有记载。还有很多高官名仕的华表、牌坊也竖立在上街的境内。据《漳州府志》记载的有:“都宪坊在上街,为都御史潘荣立。”“总帅闽粤坊在上街,为总兵晏继芳立”。“步兵坊在上街,为进士陈宏及侄举人陈谟立”。“登青琐坊在上街,为万历庚辰科陈映、戊戍科陈以珪立”。“父子待御坊在上街,为赠御史温必充,御史温如璋立”等。牌坊历经明清两个朝代,约有600年的岁月,多已废失,但上街这块土地的繁荣年代,历史的记载还是存在的。
  上街自然村人口约1000多人,有许、林、黄、潘、邱、郭、蒋、赖、赵、石、朱、唐、汪、翁、姚、詹、周、欧阳等诸姓。其中许姓最多,约占总人口的80%以上,是本村最早的开基者,其历史源远流长。《漳州姓氏》载称:“许姓是一个古老姓氏,也是一个出自名人、国名的姓。……福建许姓来自中原,入闽派系很多,来源主要有五个。”上街许姓属第二个为许天正派系,即“唐总章二年(669年)入闽。宣威将军许陶与子许天正(649—718年)任前锋副使,奉旨随陈政出镇泉潮间。平蛮有功,分镇南诏遂开基漳南。许陶殁于兵……许天正则驰骋闽粤赣五十年,……中外许姓称许陶为入闽一世祖、开漳太始祖,许天正为入闽二世祖,开漳始祖”。据《饶平客家姓氏渊源》记述:“陶于唐总章二年(669年)奉敕副陈政开漳州,戍守泉潮分镇南诏县(诏安县),赐袭父职宣威将军。许陶由河南入漳州,来居诏安县,是为漳、潮之许氏开基祖。在许氏祖序八句中有‘总把陶
  公认发样’一句,指的就是自陶来居后其子孙蕃衍或因战乱而分徙各处的概括”。六十一代陶开创了漳南许氏世系,子天正(649—718年)佐政于元光,平定内乱,表建漳州,分镇南诏,官至团练副使,兼翌府纪室,赠殿前都太尉,历唐高宗至玄宗等盛世,其子平国袭宣威将军,后降为巡检使,故从六十四代许林到七十四代后裔皆袭前职。七十五代许恭,号子顺,徙居龙溪徐翔,又由徐翔迁居田源(即马坪),以孙光亨(字必达,号南溪),享贵赠议大夫,为龙溪许氏之始祖。
  许姓肇漳情况:《漳州姓氏》记述:“许姓入漳主要有两支,一是唐初许天正派系,唐总章二年(669年),许陶、许天正父子随陈政出镇泉潮间,许陶任前锋副使,不久战殁。许天正(649—718年),字允心,号云峰,汝南许纲九世孙,仕宦家族出身,任别驾,司泉潮团练使,袭宣威将军。其子孙世居南诏,传至第十世天桂,有四子,分居南安、安溪等地。传至十四世光亨时,迁徒龙溪之徐翔,即今龙海市东泗乡一带,一支迁至广东潮州、揭阳,另一支海澄(东泗乡)传第四世,又分支南靖马坪(田源)。”马坪原属南靖县,今是龙海市程溪镇人家村,人家二字由居仁里、仁里、仁泉衍变而来的。
  上街自然村许姓源流为许天正派系,许兰庄支系,属马坪街许姓分衍的村社之一。《漳州姓氏》记述芗城区许姓:“许兰庄为开基祖,约于南宋嘉定十三年(1200年)至景定五年(1264年)由马坪迁入漳州城定居,并在定居处建立祖祠,因这里居住马坪人,被称马
  坪街。马坪街许姓散居漳州城及上街村等地。上街肇基祖为许大年”。
  许兰庄(1174—1233年)系许天正第十九世孙,于宋绍定年间(1128—1233年)由南靖县马坪居仁里田源到漳州建立许氏家祠“纶思堂”,子孙散布上街等地。
  根据许姓入闽肇漳及迁徒各地传衍情况,许大年开基上街当在咸淳年间(1265—1274年)距今700多年。其祖墓现保留在上街后潭底。
  四、名胜古迹简介
  南星村范围内有着许多名胜古迹,名山、古桥和千年古刹。
  山:南山和琥珀岭。
  南山,又名丹霞山,突兀于九龙江南岸,《漳州府志》有“南山为郡案山”、《龙溪县志》有“南山者,朝山也”之记载,此山为古代官员祭天拜神之所,南山之侧为丹霞屿,因“土石皆赤”映日如丹霞,于是南山、丹霞均为漳州城之雅称。古代驿站即设置于山麓,名为丹霞驿站。
  琥珀岭,俗称虎爬岭,古时岭上古木参天,曾有一株古松柏,挖掘时发现根部有斗大琥珀,志书记述“南厢外琥珀岭,相传旧种松柏,大十围,其下有泉,乡人多百岁者,明,邑令徐闻远奇之,意其下必产琥珀,掘之果得琥珀大如斗,泉遂竭。”古代因其山水林木奇秀,有古龙溪三十二胜景——“珀岭夏凉”之美称。琥珀岭今已成为漳州市区与龙海市界山。
  桥:中山桥和东新桥。有几百年历史的南门溪上新旧桥,其面端桥头均接入南星村。中山桥旧称南桥、旧桥。南宋1131年始建浮桥。因洪水侵害,屡废屡建,直至2008年另建新桥。东新桥始建明1600年,屡遭洪水冲跨,2003年拆除。
  庙:漳州第一丛林南山寺。全国汉传佛教重点寺院。南山寺始建唐开元年间,公元736年,至今一千二百多年。该寺背靠丹霞山面向九龙江,位于南星村人居之间,其起伏变化都溶于南星村的历史洪流中。此外,还有上街妈祖庙、布观音、普庵古佛和姜园亭庙。
  随着时代变化,南星村旧景或存或毁,而新景逐年显现,解放初期的革命烈士陵园建于丹霞山顶,随后南山动物园、桥南供水站、江畔水利公园的建立,324国道穿行而过,南星新兴工业村的兴建,制药厂,香料厂兴起,南星村面貌今非昔比,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漳州中山公园大事记
  孙以兴
  1919年“闽南护法区”开辟漳州第一公园时,保留漳州历代府衙“旧址”,把一堂、二堂改为“图书馆”、“阅报室”,重修仰文楼。
  1919年5月22日,还在建设中的漳州第一公园,迎来了漳州各界在公园广场召开“万人国民大会”,会上通过致电巴黎和会及我国专使,要求争回青岛,废除“二十一条”不平等条约。要求惩办卖国贼,抵制日货。还通过“致南北政府,争回长春”电文。会后上街游行示威。
  1919年6月28曰,漳州工农商各界近万人,在公园召开追悼北京郭钦文、周瑞琦、徐日哲三烈士大会,赞扬三烈士爱国精神,怒斥北洋政府辱国丧权的行径。
  1919年9月9日在公园召开“提倡国货,禁止
  日货”国民大会,会后把搜出的200包日糖投入九龙江,把日籍老板,日传教士驱逐出境。
  1920年8月16日,粤军在漳
  前总理朱镕基在中山公园听京戏州中山公园誓师:回师广东,兵分三路进攻桂军。“闽南护法区”完成历史使命。
  1923年—1926年间北洋军阀张毅占领漳州时,利用拆寺庙的龙柱,在园内、府衙旧址前筑起一座六角亭为“龙柱亭”。亭中立“治漳政绩”碑以标榜自己。
  1926年9月国民革命将领何应钦率北伐军入漳,改漳州第一公园为中山公园,改漳州第一公园纪念亭为中
  山公园纪念亭,废陈炯明立的碑记。立何应钦撰的碑记,镌孙中山《总理遗训》。废龙柱亭中张毅立“治漳政绩”碑,立孙中山《建国大纲》碑并在公园的“七星池”前增置中山台一座。
  1927年春,在中山公园举行“倒蓝反廖”声讨大会。蓝汝汉,石码人,是个大地主,打手成群,私设公堂,欺压百姓。其子
  蓝步青也仗势为非作恶,民愤极大。时中共闽南特委李联星在石码开展“倒蓝”运动,蓝闻讯潜逃,其子蓝步青被工农群众押送漳州法办,却被驻军廖鸣欧放走,廖的行为引起公愤。声讨大会扩大了漳州工农运动的声势与影响。
  1932年4月20日毛泽东率红军东路军入漳,4月下旬在公园仰文楼成立“闽南工农革命委员会”,王占春任主席。
  1932年5月1日,在中山公园召开“军民庆祝红军胜利攻占漳州”万人大会。大会号召人民群众团结起来,拥护中央红军,反对官僚的统治、压迫和剥削。大会期间红军驾驶在漳缴获的一架飞机从厦门散发传单回来,在会场上空低飞盘旋,会场军民热烈欢呼、鼓掌,沉浸在胜利、欢乐的气氛中。
  1937年“七·七”事变,日机于8月窜入漳州轰炸,公园仰文楼也被炸,中山公园成为抗日救亡的中心区。芗潮剧社、学校师生屡屡在这里演出抗日救亡街头剧,中山台向民众教唱抗日救亡歌曲,唤起民众抗日热忱。
  1937年“九·一八”事件后,多次在公园举行群众性抗日救亡歌咏大会。平型关大捷,又在公园举行庆祝大会,并火炬游行。公园还成
  为街道壮丁队,学生集训队,妇女救护的训练场。抗战时期中山公园都以“捷报”的形式,把胜利的消息迅速公诸于众。
  1945年8月10日晚上九时过后传来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消息。人们从四面八方拥向街头,拥向中山公园。漳州沸腾了,中山公园沸腾了。人群还以高呼“抗日胜利万岁”“中华民族万岁”的口号,互相庆祝抗日的胜利。中山公园人山人海,抗日胜利的激情如海浪汹涌,如火山爆发,人们在这里彻夜狂欢,庆祝胜利。
  1949年10月7日漳州各界人民在中山公园集会,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暨漳州解放。
  1951年初漳州军管会在中山公园集会,宣判驱逐教会派驻寻源中学校董卜显理(美国人)。
  1952年“镇反”运动,多次在中山公园召开审判大会,枪决反革命份子,地主恶霸,流氓地痞。如朱金水,江天赐,朱爱吃等人。
  解放初期人民解放军31军文工团在中山台公演现代剧“白毛女”、“小二黑结婚”,安徽古装黄梅戏,漳州一时轰动。
  1956年8月,人民政府在公园南侧增建“闽南革命烈士”纪念碑。多次拨款维修改造中山公园,先后建成儿童乐园、雕塑喷水池及广场草铺工程、“老人活动亭廊”。兰花圃改成“灯光球场”,新建公园餐厅、照相馆、盆景园、管理房等。成为市民重要的休闲游乐场所。
  1971年中山公园响应毛主席“深挖洞、广积粮,备
  战、备荒为人民”的号召。园内挖掘防空洞,至今尚存,成为公园地下娱乐场所。
  1981年“七星池”前的中山台因失修倒塌。
  解放后多次在公园仰文楼旧址,开展书画展览活动,最突出是1986年12月在仰文楼举办漳州建州1300周年建设成就的大型展览,博得各界人士好评。
  2002年9月改公园东侧“梅岗亭”为“漳州解放纪念亭”。
  约于2003年公园内府衙旧址门前一对石狮被盗。
  2006年漳州诗埔村印尼归侨后裔许氏兄弟,无偿献给公园一株桧柏古树,树龄两百多年,造型奇特。
  2007年4月13日原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来漳视察,参观漳州中山公园。
  解放初期多次在中山公园举办物资交流会。之后,每逢春节张灯结彩供市民迎春游园,一年一度的元霄灯会在中山公园举行。2008年艺术灯会是历届灯会规模最大。
  2008年7月9日在公园仰文楼为庆祝福建(漳州)土楼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获得成功,举办大型土楼图片展。福建土楼被专家誉为“世界独一无二”神话般的山村建筑,形似“天下掉下的飞碟,地上长出的磨菇”。
  2008年下半年漳州市政府投资300万元,再次改造中山公园。保持历史风貌,功能分区进行调整,增设游客座位,假山流水和风雨长廊等。公园中心开辟中山广场,竖立孙中山先生铜像,使之布局更趋合理和人性化。
  袖珍的空中庙宇
  陈林茂 文 陈志宏 图
  《海峡旅游》杂志2007年第7期的“发现”栏目以(伽蓝庙、神秘的小庙》为题,介绍了漳州一座庙宇。文称“当地官员曾经查过吉尼斯世界纪录,其中记载的最小庙宇面积是6平方米,而漳州的这座伽蓝庙只有3平方米。”于是,笔者近日对这座小庙作了一番考察。
  浓郁的文化氛围
  小庙坐落在古色古香的香港路明清古街。它的南端为文物“探花”、“尚书”石牌坊。北侧另一石牌坊则题写为“两京歇历”、“三世宰贰”。小庙背后,也是市文物保护单位“王昇祠”(王昇,明宣德年间曾任大理寺左丞、抚州知州等职,据《明史》载,有政绩),以及文化名人王作人先生的
  故居。有明清古街、众多文物保护单位、文化名人故居的烘托,小庙的文化氛围便显得十分浓郁。
  从香港路184号向右拐,踅进不足两米宽的打石巷。穿过这条窄窄短短的小巷,看到小巷背后的墙上贴了一张红纸,上面写道:“全国最小的空中庙宇由此进”。一边的墙上,斜倚一固定的大木梯,拾级而上,进入了这座神秘的小庙。
  小庙的内部情景和实际面积
  小庙由庙室和走廊两部分组成。庙室东边靠墙之处,放一老式的长条几桌,几桌前面是传统的八仙桌。伽蓝神端坐在几桌正中,它五官端正,满脸红光,长须五绺,像一个健康而慈祥的长者,两边各有两个小神祗奉陪。神座帷帐艳丽,神祗服饰鲜美。八仙桌上摆满鲜花与水果。长明灯亮着,香烟缭绕。八仙桌的前方,有可供三五人展拜的空间。旧式的陶砖地板很洁净,像刚刚洗过一样。测量一下,庙室长3.26m,宽1.80m,面积5.868m2(看来“3平方米”之说只是约略的估计,未尽精确)。庙宇玲珑而别致,但能否称为“全国最小的空中庙宇”,还有待报请国家权威部门认定,在此
  之前,不妨先称为袖珍的空中庙宇较为审慎。阳台朝西,面对明清古街,长2.80m,宽1.80m,面积5m2有零。阳台上有烧纸钱的大铁炉,栏杆上插三把绣着游龙的旌旗。
  小庙不设庙祝,由周围群众自觉维护共同管理,经历了数百年风风雨雨,至今仍安然无恙。
  小庙的构建特色及其匾额
  小庙的构建很有特色。原来香港路这段落多为二层的砖木结构楼房,在打石巷顶端架起这座小庙,两边的楼房便连成一片。这样,既可使它们互相依傍,增强牢固性,又可使小巷顶端免于裸露,为过往的行人挡烈日遮风雨。比起特意而建的“空中庙宇”,要节省好多的物料,还省工,不占用土地资源。不知是哪位不留姓名的民间建筑师的神来之笔,袖珍庙宇堪称建筑上的一个小小的杰构。
  小庙始建于何时,地方史乘不曾记载,现在已难于查考。只有董其昌所书的匾额“伽蓝庙”三字,尚可约略透露其早期的历史信息。董其昌(1555—1636)的生活年代为明朝的中、后期。官至南京礼部尚书。他的书法在当时至明末清初,极负盛名;在中国书法史上也颇
  有地位。一个小小庙宇能请到他亲手书写匾额,殊属不易。董书看似率易而成,却含有一股秀逸之气,非有深厚的功力不能达到这种境界。参观小庙不能忽视此匾额。
  关于伽蓝的含义
  有介绍此小庙的文章曾经说到伽蓝的含义,惜未能尽善,故略作解释。
  伽蓝有两种含义。一是梵语僧伽蓝摩译音的略称,意为僧院。后因称佛寺。鲁迅《野草·好的故事》写朦胧中梦见坐小船经过山阴道,“两岸边的乌柏,新禾……茅屋,塔,伽蓝……天,云,竹”,“都倒影在澄碧的河中。”其中的“伽蓝”即属此义。198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鲁迅全集》注释甚明:伽蓝“意思是僧众所住的园林。后泛指寺庙。”(卷二187页)此义与“伽蓝庙”中的“伽蓝”无关。
  伽蓝另一个意义是伽蓝神的略称。这座袖珍的伽蓝庙自然是指供奉伽蓝神的庙宇。
  伽蓝神是佛教寺院的护法神;佛经《敕修百丈法规》卷二又称伽蓝有“护法护人”的职责。看来,在大的寺院中,伽蓝是护法神,相当于寺院的治保主任。而在民间社区、街道、乡镇、村庄专供伽蓝的中小型庙宇,伽蓝神则肩负为当地群众“护法护人”的使命。正因为后一点,伽蓝神颇受群众的喜爱,老一辈的漳州人称之为“伽蓝爷”,含有尊敬和亲昵的成分。虽然在佛教神祗体系中,伽蓝的“级别”不算很高(低于菩萨、罗汉等),
  却常享有被单独立庙供奉香火的殊遇。这座袖珍小庙就是一个例证。人们期望伽蓝神能维护法纪的尊严,扶持正义,打黑除恶,庇护一方民众。当然,这只是主观愿望,然而却无可厚非,因为这种愿望是善良的。啊,人们心中的伽蓝神!
  纽带 精神家园
  袖珍庙宇格局虽小,却风貌独特,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俗意义,现在已成了芗城的旅游景点。不少本地和外地的群众闻名前来瞻仰、参拜。海外华侨,港、澳、台同胞回大陆到芗城观光,参观香港路明清古街,必登临小庙,向伽蓝神施礼展拜,焚香烧纸,潜心默祝。这样,袖珍小庙便成了一座连结两岸同胞的纽带,一座海内外同胞共同的精神家园。
  今天,袖珍的空中庙宇更有不同寻常的意义和价值。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芗城文史资料》

本文记述了漳州地区的文史资料、故地踪影、往事寻踪、人物春秋、姓氏选登、经济发展、台岛践履、文献集萃的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漳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