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堤战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5363
颗粒名称: 新堤战歌
分类号: D632.5
页数: 11
页码: 158-168
摘要: 十二级台风从南海袭来,挟带着暴雨,横扫过闽南地区。山洪狂泻而下,九龙江水疯狂地咆哮起来。它爬过了堤岸,冲进了漳州市区。漳州市中山桥下水位,瞬间陡涨数公尺。报警的电话,不断地从各处传到市委会来。市委第一书记康仲吉同志,整天整夜守在电话机旁,他密切地注视着九龙江的水情,密切地关注着沿江人民的生命安全..。六月九日上午十时左右,漳州市委召开了紧急会议,研究和迅速部署了这场抗洪抢险斗争。所有书记、委员们都分头到各个抗洪“前沿”去指挥战斗了。他是负责粮食工作的书记,而龙文塔粮库的粮食又很多,是抢救的重点。西桥派出所立即出动一支抢救队,带队的是公安局林振旅股长。田副书记是刚从市防洪指挥部来的。
关键词: 漳州 新堤战歌 救灾

内容

十二级台风从南海袭来,挟带着暴雨,横扫过闽南地区。山洪狂泻而下,九龙江水疯狂地咆哮起来。它爬过了堤岸,冲进了漳州市区。漳州市中山桥下水位,瞬间陡涨数公尺。
  洪水,洪水。百年来特的洪水....
  报警的电话,不断地从各处传到市委会来。这里通宵灯光,电话铃彻夜震响。市委第一书记康仲吉同志,整天整夜守在电话机旁,他密切地注视着九龙江的水情,密切地关注着沿江人民的生命安全..。
  全市十二万人民,在市委领导下迅速地行动起来了
  告急
  六月九日上午十时左右,漳州市委召开了紧急会议,研究和迅速部署了这场抗洪抢险斗争。会后。所有书记、委员们都分头到各个抗洪“前沿”去指挥战斗了。
  市委副书记田悦庄同志,来到了九龙江边龙文塔粮食仓库。他是负责粮食工作的书记,而龙文塔粮库的粮食又很多,是抢救的重点。因此,他开完市委会议就匆匆到这里来组织抢救粮食了。可是,当他正着手转移粮食的时候,西桥派出所所长陈永真同志气喘吁吁地跑进来。
  “田书记,新堤街情况紧急!请快派人抢救..”
  田副书记本来在挂电话,听到“新堤街情况紧急”这几个字,赶忙放下话筒:
  “新堤街还有多少人?”
  “大约二百多个。”
  新堤街就在九龙江边。是全市低洼的地带,加上漳州防洪堤堤岸筑在它的后边,整条街成了“堤外人家”,因此一涨水,整条街就像汪洋大海中的一个“孤岛”。
  “还有二百多人..抢救人命要紧!”田副书记迅速作了决定。他对同来附近工厂指挥抢救的周庆芝同志说:“你留在这里指挥!”又转身对派出所长说:
  “走,我们马上到堤上去看看。”
  田副书记和陈所长来到了靠近新堤街的土堤上,这时,堤岸和新堤街之间,已被洪水切断,成了一条汹急的险河。新堤街水已快上二楼顶了,不少人爬到楼上,窗户内外有许多老人妇女的头在攒动,可以清清楚楚地听见他们呼救的声音。
  见到这样危急的情况,做为一个党的领导人,他的心情是多么焦急呵!他对陈所长说:
  “你赶去调人,我去调船,快!”
  这时,堤岸上来了二十多个解放军某部体训队的游泳队员。他们眼看着洪水来势汹猛,眼看着整个新堤街就有被吞没的危险,心如刀割,向田副书记请求抢救任务。
  “你们立刻游过去!”田副书记对人民的子弟兵说:“先把群众抢到堤上来,我马上组织船只来接应!”
  “是刀山也要上,是火海也要下!亲人们在那边,我们一定要把他们抢救出来!”带队的黄队长向田副书记作保证。
  在西桥派出所
  同一天早上。
  另一个市委副书记、市公安局长赵义同志,在新堤街危险的时候也赶到西桥派出所来。
  赵副书记身患肺炎,正在漳州人民医院休养,八日晚上,他听见暴风骤雨在窗外怒吼,就翻来复去睡不着。九日早上,他叫另一个休养员、漳州市委办公室主任江枫同志,打了几次电话给市委,询问九龙江的水情。回答的电话告诉他们:这次洪水将比去年秋季的洪水还要大,可能超过一公尺..
  赵副书记听到这消息,再也躺不下去了。他跑出医院,看到九龙江里浊浪滚滚,从上游漂流下来的杉木正在冲击着漳州老桥的桥柱,水每分钟都在上涨。“得赶快回去!参加抢救!”一种以人民生命财产为重的高度责任感,强烈地拴住他的心。他回到医院对江枫同志说:
  “老江,情况紧急!市委人又少,我们马上回去..”
  于是,赵副书记和江枫同志,便赶回市区来。洪水涨得很快,老桥市区一端已被洪水淹没,水深齐腰。赵副书记和江主任都不会游泳,这里距离市委又远,怎么办呢?赵副书记说:“我们就到附近西桥派出所去吧!到那里再和市委联系!”他们两人手勾着手,一步一深地涉过汹涌的洪水,来到派出所的楼上。到了派出所楼上,赵副书记第一件事就是要和康书记联系。可是,西桥通市委的线早在被大台风刮断了。怎么办呢?在紧急的情况下,多么需要听到党委的声音呀。他猛想起了公安局有两部无线电报话机。又打电话给市公安局,叫公安局干部迅速把报话机拿出来,一部送到市委,交给市委第一书记康仲吉同志,一部拿到西桥派出所来。
  赵副书记终于和市委联系上了。
  “康书记吗?我是赵义,我现在在西桥派出所。据派出所同志汇报,现在新堤情况很紧急..”
  “你不是在休养么?怎么跑过来了?”从市委会传来了康书记关切的声音。
  “我这是慢性病,不要紧,坚持两三天没有问题。请你多派些游泳运动员来..”
  康书记原要赵义同志返回去休息,听见他的声音那样坚决便转念说:“那么,你就在西桥指挥战斗。新堤街的群众一定想办法救出来!”
  康书记离开了报话机,走到广播台边。全市广播筒立即响起了宏亮的声音:“全市游泳运动员们,新堤街危急,新堤街危急!请你们马上到西桥派出所去,找赵副书记..”
  会游泳的人,从四面八方涌到西桥派出所来了。
  有二十多个体格强壮的游泳健儿,站在赵副书记的面前,听候命令。
  现在,最迫切的是探知新堤街的情况,赵副书记询问:
  “谁去新堤街侦察?”
  “我去!”
  “我去!”
  大家齐口同声地回答。
  经过挑选,第一次派黄水根、陈长福等三人去。他们从派出所里面找到一条船,迅速开走了。可是,这时水已漫到河沟石桥的栏杆上,船碰到桥栏杆,撞翻了,强渡没成功。第二次游泳运动员、东铺头派出所干部黄森池同志请求说:“我冲过去!”他向水里纵身一跳,把身子放横,顺着浪峰翻滚开去。上面的人替他捏把冷汗,可他翻滚到十多公尺远后,就翻身游起来。原来,黄森池同志游泳技巧名闻全国,已被选拔将去罗马尼亚参加游泳比赛。这回抢救人,正好施展自己的本领。他只身游到新堤街附近,只见新堤街已漫上二楼,不少人已被洪水逼得无处躲了。他把情况侦察清楚之后,又像一条蛟龙转游回来向赵副书记说:
  “必须派游泳能手才能过去,还必须有船只!”
  西桥派出所立即出动一支抢救队,带队的是公安局林振旅股长。
  他们乘着一条木船,向新堤街方向进发..
  最“前沿”的战斗
  就在林振旅抢救队到来的时候,在土堤上的二十多个解放军体训队员,也刚要过去。两支人马合兵一起,一场惊险的战斗开始了。
  洪水在急剧上涨,土堤与新堤街之间的浊水在翻滚,许多树身已被洪水吞没了,只露出树梢,上游的木材又不断地冲下来,人和船随时都有被打翻的危险。这里只有一条小木船,只能载六人。在船的“掩护”之下,也都跟着木船到新堤街来了,当他们冲到新堤街的时候,有个老人眼角涌满泪花:“多亏党呀,救命恩人来了!”
  一个部队同志从水里攀到一家的二楼上,把楼上的老人背到船上来。林振旅同志在另一家抱出小孩。船小人多,压得船沿离水面只有几公分了。林振旅想,如果抢救队员被打下水还没关系,要是这些老的小的掉下水,那就..。他向四周观察了一下,情急智生,说:“用绳子来接’飞河线’!”他从船上拿了绳子,在第二次抢险强渡的时候,把绳子的一端交给堤上的同志:“你们在这里拉着,新堤街那边有一棵大树,我把另一头绳子绑在树上。”
  “飞河线”在林振旅的手里迅速接好了,当船第二次载上灾民离开新堤街时,除去用浆划的,大家都手拉着绳子,船往下冲,他们的手拉得更紧,就这样一步一步地前进。
  正当突击队员第二次把灾民载过来的时候,土堤上突然响起了喊声:“田书记来了!”“田书记还带着一条船来呢!”
  喊声是这样欢悦,这样响亮,它压过了风浪的声响。是呀,当抢救队员在最“前线”奋不顾身地抢险的时候,党的领导同志的到来,给大家有多大的鼓舞呀!
  田副书记是刚从市防洪指挥部来的。他在那里向康书记汇报了情况,要求派船,但这时,指挥部的船都全派出去了,不过,还有一小汽船靠在贮木场。康书记叫田悦庄同志先来,他要想办法叫人和汽船联系上。
  田副书记往土堤上来,路上已被洪水挡住了。这时,洪水像千万只猛兽似的,朝缺口外边猛冲。市区和土堤之间水被切断了,人过不去。田副书记想:“水再大也得过去!抢救队员都在堤那边,群众还没有脱险,一定要亲自去。”
  他往四周一望,突然发现有一条小木船在捡木柴,田副书记走上前说:
  “不要捞了,救人要紧,快载我到土堤上去!”就这样,田副书记也冲过急流到土堤上来了。田副书记年纪已四十上下,可他一来到土堤,就和突击队员们一起,把木船推过木堤,参加抢救。
  现在,堤外有两条船了,速度加快了一倍。群众被一船一船解救到堤上来。新堤街两百多个群众,现在全部被转移到堤上来了。人们好容易才喘了一口气。这时堤岸四面已是一片汪洋,水越涨越高,堤岸缺口处,又哗哗开始崩塌,眼看这里也不是安全的地带。人们多么渴望马上离开这里呵!
  就在这时候,江面上突然响起了马达声。小汽船遵照市委的指示,呜呜地欢叫着开过来了!在田副书记的指挥下,小汽船载满了人,开向左边的老桥高处。
  可是,到九日下午五时,十二级台风骤起,江上浊浪滔天,满江漂木就像无数猛兽在江面横冲直撞。小汽船无法再来。
  这时,土堤上还留下八十二个群众和田副书记所率领的抢险队。
  天黑下来了,洪水比白天又涨高了许多,浪头凶猛地冲击着土堤,土又哗哗地塌了一大段。群众开始不安起来,大家都把眼光朝着田副书记,希望从他的脸上找出办法。田副书记说:“我们一定要坚持下来,党会来救我们的!”
  于是,土堤上烧起了一盆求救的爝火。
  夜越来越黑,风雨也更加凶恶了。站在堤岸上的人,随时都有被大风打落水的危险。田副书记和抢救队员们,从清早吃饭到现在,早已是饥肠辘辘了,每人只穿一条游泳短裤,整天都泡在水里,夜冷风大,都禁不住发抖。但是,当他们看见群众在被风雨吹打的时候,却忘记自己。他们把群众安排在背风地带,让他们一个挨一个蹲着,田副书记和其他抢救队员,则拉牵成一堵“人墙”,掩护住群众。
  土堤上,响起了激昂的“三八作风歌”。雄壮的歌声响彻了长堤,压倒了暴风雨的嗤响..
  强渡急流
  傍晚,在西桥派出所指挥作战的赵副书记,见派出所的林振旅抢救队一直没有回来,情况不明,心里万分焦急。他想起了第一书记康仲吉同志的指示:“一定要想办法把新堤街群众救出来!”更加心急。
  “不行,这里离新堤街太远,必须把临时防洪指挥部转移到最靠近新堤街的地点去!”这时,江堤附近都已是滔滔洪水了,只有漳州第二中学的楼上还没淹上水。于是,他们便决定到二中去。
  西桥派出所楼下的水,现在已有一人深,人早已过不去。派出所的同志想了办法,把两个门板扎起来,当为木筏撑过去。
  赵副书记坐在木筏上,肝脏开始发痛,他已两餐没有吃东西了,浑身疲乏。在十字路口,一股洪水冲过来,门板被冲翻了,他喝了几口水,又从水里挣扎起来。同志们劝他休息,他说:“不行,还有许多群众没有救出来,不去不行!”到了晚上,终于在漳州二中的楼上建立了临时指挥所。
  从二中到土堤有一百多公尺远。晚上,在这里可以看见对面有火光在摇晃,还隐约可以听到人们喊救的声音。这时,洪水正以每小时半公尺的速度猛涨着。洪水把树木、杂物卷着翻滚,巨浪像野兽般向人们张开血盆大口,张牙舞爪。黑夜,风大浪急,要过去救人,恐怕连去的人都回不来。赵副书记把这一切情况用报话机向康书记作了汇报。回音立即来了:“今晚一定要冲过去,要坚决把堤上的人全部抢救过来!中山桥水位已经超过警戒线四公尺了,洪水还在猛涨。天亮前有超过堤面的可能..。”
  这是康书记急切而坚决的声音。现在,是最严重的时刻,对每个人都是一个严重的考验!要过去,就得准备牺牲。楼上沉默片刻。“我们去!”这句斩钉截铁的话,好像把空气都震了。大家一看,是个高个子,二中的体育教员郑瑞祥同志。
  赵副书记问:“你们行吗?”
  郑瑞祥同志指着旁边的黄天来、黄振东等七个师生:“行!我们都会游泳。再说,我们不能眼睁睁看着堤上的人被洪水淹死。”
  郑瑞祥同志下楼来,把附近木船的缆索一解,跳到船上,八个师生一起向风浪扑过去了。郑瑞祥同志和大家合计了一下,决定把船沿岸边撑到上游,然后斜渡到土堤去。但是不行,船被大风一打,就冲到河中心了。这时船在颠簸,船上的汽灯也被风雨打灭了!风在猛啸,船头和船尾讲话都听不清。现在船已在土堤的下游,要开到土堤去,得逆着滚滚浊浪前进。掌舵的是二中团委委员杨友章。他附在郑老师的耳边问道:
  “你看怎么办?”
  “不能退回,朝堤岸的灯光方向冲过去!”
  这时,船头已转过来,但前进非常困难。最后,舵断了,船失去重心,在急流中打转。杨友章从另一个手上接过桨,把它插在水中当舵。这时,一个浊浪又迎头打来,船被卷向下游去了..
  从木船开出,赵副书记便站在二中楼上,眼睛一直跟着那条船。他看见船上的灯光被打灭了,船还是坚持强渡过去。正在为他们高兴。可是,现在那条船忽然不见了,他的心情是多么沉重呵!
  赵副书记用无线电话机向康书记汇报,康书记下令:
  “一定要想办法把二中师生找回来!”
  大家正在发急,突然,郑瑞祥等八个师生出现在人们面前,全身都湿淋淋的。原来,他们木船被风浪卷到漳州西街尾,船回不来,人却绕着市内小街涉水回来。
  第二次强渡又开始了。这回没有木船,只有部队同志的四条橡皮船,面临着这样险恶的风浪,橡皮船是更难对付了。但是,能够畏缩不前吗?不能。郑瑞祥又要去,赵副书记把他阻住了:“你不能去。你看!你全身都冷得发抖,让别人去! ”
  “没关系,让我喝几口酒就行了! ”
  他喝了酒,又和部队的四个同志乘橡皮船冲向土堤。
  这时候,风比较静些,一条橡皮船像尖刀样插向土堤。
  十日早晨三点左右,被洪水围困在土堤上的群众,开始由橡皮船移过来。田副书记也随着走过来了。本来,赵副书记不知道田悦庄同志在堤上。田副书记也不知道赵义同志在二中。在这以前,他们看见二中楼上的灯光他曾试渡过来,可是一回、两回、三回、四回都被洪水打了回去。现在,两支坚持抢救的队伍胜利会师了!抢救队员的战斗情绪更高!就这样用四条橡皮船,一来一往地穿过惊风骇浪,把土堤上的灾民陆续抢救出来。在抢救中,钟秀腾小组为了争取时间,在天亮前把灾民全部抢救完,自己竟跳下水里,用手推着橡皮船,边游边行进,这样每趟就多载了五个人。
  五点种,天快亮了,留在土堤上最后的一批群众也安全脱险了。全街几百个群众都得救了。老大爷蔡郑邦激动地流下眼泪,他说:“这回要是在旧社会里,我们全街群众都要喂鱼了。有党的好领导,我们才得了救。我像又过了 ‘一世 ’,这条命是共产党给的呀! ”
  胜利的消息迅速传遍了市防洪指挥部,广播站立刻向全市传播了这个激动人心的消息:
   “全市地势最低的新堤街,群众没有一个受损失..”
  (转载自 1960年《闽南儿女》第一集)

知识出处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本书记录了漳州芗城宋代遗存小考、唐代古街双门顶、漳州府学寻踪、解放路旧事锁记,古镇史话、名人史迹等。

阅读

相关人物

陈文和
责任者
王雄铮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漳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