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漳州地方货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5354
颗粒名称: 民国时期漳州地方货币
分类号: F822.757
页数: 6
页码: 129-137
摘要: 近几年,厦门、漳州钱币收藏爱好者陆续发现了一些民国时期漳州地方政权发行的货币,这些货币实物的发现,填补了漳州民国金融史料的空白。一枚枚小小的货币,不仅见证了地方政权的更叠,同时也是一部浓缩的地方金融货币史。民国初期,漳州处于战乱频繁、军阀割据的混乱时期。地方军阀在取得政权后,为扩充实力,搜刮民脂,纷纷创设金融机构发行货币,用于谋取私利。辛亥革命后,漳州在北洋军阀卢永祥所属藏致平、杨化昭的统治下,市场流通的货币主要是“洋银”、“龙银”、“银角”、“铜元”等。1918年陈炯明率粤军入闽,建立以漳州为首府的“闽南护法区”。1923年北洋军阀张毅率部进驻漳州,开始其对漳州三年多的统治。
关键词: 漳州 金融 地方货币

内容

近几年,厦门、漳州钱币收藏爱好者陆续发现了一些民国时期漳州地方政权发行的货币,这些货币实物的发现,填补了漳州民国金融史料的空白。一枚枚小小的货币,不仅见证了地方政权的更叠,同时也是一部浓缩的地方金融货币史。
  民国初期,漳州处于战乱频繁、军阀割据的混乱时期。地方军阀在取得政权后,为扩充实力,搜刮民脂,纷纷创设金融机构发行货币,用于谋取私利。辛亥革命后,漳州在北洋军阀卢永祥所属藏致平、杨化昭的统治下,市场流通的货币主要是“洋银”、“龙银”、“银角”、“铜元”等。1918年陈炯明率粤军入闽,建立以漳州为首府的“闽南护法区”。陈炯明在天公庙(现人民新村)仿效广东贰毫银币样式铸造“贰毫银角”,由于成色较低,流通范围并不广。
  1922年直系军阀的汀漳龙道道尹汪宋珍在闽学书局(现延安南路)创办“农工银行”,主要业务是办理存款、放款和代理道署金库,并于当年发行“农工银行”铜元券,该券正面印有“农工银行”、“漳州”字样,中间有记值“铜元拾贰枚”并饰有楼阁、树影,四周边角及券面左边分别印有“汀漳道属”及发行时间“民国十一年印”字样。券背主图案为牌坊。左右分别直书“农工银行”、“汀漳道属”,下方印注“上海美文印刷所印”。纸币票面长10厘米、宽6.3厘米,主体颜色为绿色。农工银行”铜元券是目前所发现的最早的漳州地名券。
  1923年北洋军阀张毅率部进驻漳州,开始其对漳州三年多的统治。1924年张毅与台湾人陈长福、陈长庚合办信托公司,地址设于大路头(今厦门路),业务除了存、放款外,还在南方巷口(今竹巷下)漳州军械厂内将各种银元溶化改铸为劣质银角作为辅币,在漳州及所辖区域强迫流通使用。银角正面铸有“中华民国十三年”“福建省造”字样,中间珠圈内书“贰毫银币”;背面铸币值“20”以及英文“F00KIENPROVINCE”(福建省)和“TWENTYCENTS(20分)字样。该币直径22.5毫米,制作粗糙,有英文错版以及字体大小不同等几种版别。(如图2)
  这种“福建造贰毫银角”,原定每五枚兑换银元一元,但由于含银成色低劣,有的甚至只在外表镀银而已,使用一段时间后即露出铜色,因此,商民拒用,银角亦由五枚兑换银元一元而逐渐贬值为十六枚才能换银元一元。张毅等从发行这种低劣的“福建省造贰毫银角”中获得了巨额的暴利,但漳州百姓却深受其害。
  图21926年10月8日,何应钦率领国民革命军东路军北伐进漳,张毅部败退。“农工银行”及张毅的信托公司被强迫关闭。1927年,国民革命军奉命在漳州图3正面军械厂铸造纪念币,该币币值贰角,正面珠圈内书“国民政府”,中间饰以青天白日国徽,上缘署“民国十六年”,下缘署“漳州制造”,左右分列币值“2”;背面上署“革命军东路总指挥入闽纪念”,下为“贰角银币”,中间为双旗图案。由于该币铸额极少,至今十分罕见。
  1928年北伐军新编第一师张贞部进驻漳州,张贞利用国民政府拨给的经费及各项税收,并招集部分商股于同年4月在原“农工银行”旧址创办“民兴股份有限公司”(又称民兴银行”)。业务以代收税款、代发军饷为主,兼营存款、放款和汇兑等。并发行面额为1角、2角、1元、5元和10元六种纸币。其中辅币1角、2角为竖式(图3),票面印有漳州名胜芝山古亭图案;主币1元、2元、5元为横式,(图4)币面图案是漳州名胜威镇阁(即八卦楼),10元币的币面图案是孙中山头像,背面印有公司章程(图5)。该套纸币在49师辖区的漳州、厦门、龙岩、同安等地发行使用,为信用起见,公司还在龙岩、厦门、汕头三地设立兑换处。此外,不久前厦门还发现有“民兴银行”孙中山头像1元币,该币为至今仅见。(图6)据此有关专家推断,“民兴银行”曾经发行过不同样式的两套主币。
  1932年4月,中国工农红军攻克漳州,49师被击溃,民兴银行也随之停业,库存现金由49师军需处运往东山、漳浦储藏。同年5月底,红军回师闽西漳州复由张贞统辖。由于“民兴银行”现金库仅存4万元,而发钞票却有13万元之多,滥发钞票近10万元。在民众的压力下该行不得不复业清偿债务,以现金收回在民间的钞票。1936年民兴银行倒闭。
  1935年11月国民政府公布《法币政策实施办法》,规定以中央、中国、交通、农民四家银行发行的货币为法定货币,禁止银元和其它地方货币流通,金融业逐渐由“四行二局一库”垄断,至1949年解放,漳州就没有铸行地方货币了。
  (厦、漳两地钱币收藏家陈亚光、陈淑番、苏通海等为本文提供了部分钱币图片)
  本文参考《漳州金融志》相关内容。

知识出处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本书记录了漳州芗城宋代遗存小考、唐代古街双门顶、漳州府学寻踪、解放路旧事锁记,古镇史话、名人史迹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林南中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漳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