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典诚故居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5349
颗粒名称: 黄典诚故居
分类号: K827
页数: 4
页码: 110-113
摘要: 黄典诚,字伯虔,笔名黄乾,祖籍南靖县湖山乡,出生地漳州市芗城区蜈蚣山路135号。黄典诚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福建省语言学会会长。黄典诚生于工业世家,其曾祖父黄取,铸造鼎锅犁铧为生,工艺精湛,闻名遐迩。自此之后,黄家亦工亦文,黄典诚父亲便是清末师范科贡元,任过小学校长,熟谙古诗文。黄典诚既得益于锻铸家传的刚性又获得儒家文化的氛围熏陶,在八十年人生旅程中,横遭风雨,屡挫不馁,坚持语言学、训诂学和古典文学的研究,表现了为中华文化崛起而献身的可贵精神。他对闽南方言及音韵学有深入研究,专攻文字训诂之学,穷究诗文史学之论。黄典诚故居位于漳州南门溪南岸,丹霞山麓,俗称旧桥头。
关键词: 漳州 黄典诚 故居

内容

黄典诚(1914-1993),字伯虔,笔名黄乾,祖籍南靖县湖山乡,出生地漳州市芗城区蜈蚣山路135号。黄典诚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福建省语言学会会长。
  黄典诚生于工业世家,其曾祖父黄取,铸造鼎锅犁铧为生,工艺精湛,闻名遐迩。鸦片战争后黄取受命制造“龙贡”(铁炮),他以经验和智慧进行摸索、试制,竟然造出大小龙贡百尊之多,从此名声大振。然而,黄取因不识字,也不会说官话(国语),带来许多困难,于是,他立下家训:后世子孙除继承祖业外,须读书学官话。自此之后,黄家亦工亦文,黄典诚父亲便是清末师范科贡元,任过小学校长,熟谙古诗文。黄典诚既得益于锻铸家传的刚性又获得儒家文化的氛围熏陶,在八十年人生旅程中,横遭风雨,屡挫不馁,坚持语言学、训诂学和古典文学的研究,表现了为中华文化崛起而献身的可贵精神。
  1933年,十九岁的黄典诚考入厦门大学文学系,毕业后回漳州龙溪师范任教。抗日战争开始,厦门大学迁入山区,他受聘到长汀任教,五十多年厦大校园生活,他几经折腾,时而讲台执鞭,时而劳动改造,时而专家美誉,时而斥之“反动透顶”,唯拨乱反正之后,年届花甲老教授焕发青春,一系列研究专辑不断面世。他对闽南方言及音韵学有深入研究,专攻文字训诂之学,穷究诗文史学之论。主要著作有《语言概要》、《训诂学概论》、《切韵综合研究》、《汉语语言史》、《诗经通译新诠》等。在海内外报刊杂志发表一百多篇学术论文。
  黄典诚故居位于漳州南门溪南岸,丹霞山麓,俗称旧桥头。因其住家几代都是作坊兼住宅,铸锅造炉颇有名气,所以人称“鼎炉”,至今虽停业多年,“鼎炉”仍为黄典诚故居代称。蜈蚣山路是一条沿江的街道,清澈的九龙江水长年累月在这一排民居门前流淌,江边生长着高低不一的树木,秀水和绿树烘托着南山人家的幽雅和静谧。江边一株枝繁叶茂的大榕树高高地矗立在黄家故居门前,庞大的树冠荫盖着故居的前门后院。黄家门面特大,有八米多宽,厚实木板门扇,显得粗壮牢固,根据劳作需要或开两扇或开四扇。打开大门就是一爿厂,约有百来平方米,置放炼炉、风箱、砧台,地上满是锤、棒和生铁片、炉渣子,只清理一条通道直入后面住宅。
  凡是造访黄家的宾朋亲属都要穿越工场,工场与住宅区有一门沟通。住宅风格是典型闽南民居式样,前面一块庭院,东北角一口水井;庭院土去一方厅堂,摆设佛像供桌,两侧檀木茶几,既是家人拜佛场所又是客人来访接待之处。厅堂有一堵木屏,(江焕明摄)屏后是内屋,照例又一块庭院,摆些花草,庭院往后是住房、厨房,供奉祖先的小厅。这是黄典诚先祖建置的,后来,其父黄英自立门户,紧挨祖屋西侧又建一进房屋,即黄典诚出生的地方。
  黄英所建的西屋,前面是一块露天庭院,然后是一座四房抱一厅井字形结构的房屋,小厅仅十几平方米,房间也不大。西侧后房诞生当代语言学家,这间卧室朝西一扇门,朝南一孔石框窗户,光线略暗。窗外是黄家的空地,后来逐步整理成小园子,有石桌石椅,盆花果树。黄典诚的童年常于此地读书,这里与前面工场有些距离,少些锻打声、风箱声,相对僻静。黄典诚的母亲是上个世纪初叶罕有的知识女性,她就读于教会学校,当时基督教传教士用罗马字母编写闽南语字母教人读圣经,黄母即用这套“厦门白话拉丁拼音方案”教子女识字,这种文化启蒙是黄典诚日后研究汉语方言的奠基。黄家东邻有一座南山小学,黄英担任校长,黄家子弟都是这所学校的学生。黄家屋后是一座千年古刹,漳州第一大寺院南山寺,钟鼓之声,香火之味,伴随徐徐南风,时时飘入黄家,也许是这个因缘,黄家祖祖辈辈都信仰佛教。黄典诚从小就在这中外古今文化交汇的家庭里成长。
  经过百年风雨,“鼎炉”这座黄典诚故居也今非昔比。周边民居多起来,人口密集了,站在门口望江吟风的情景不复存在;覆盖街道的茂林修竹如今仅余亭亭玉立几棵大树。纵然如此,黄典诚一年总有几次回家,即便身处逆境也同样以知足和自信的心态探亲访友。“文革”期间不少亲友“上山下乡”,这当中并非都是“知青”,不乏“知老”也得离开城市移居山乡,黄典诚安慰他们,有一首诗寄往长泰岩溪写道:“..万里东风除俗虑,一轮初日荡尘胸。莫伤垂老疲癃甚,眼底山花烂漫红。”这就是一位老学者的过人之处。
  辛亥冬月感作
  陈嘉言
  睡起西山满蕨薇,今人歌笑昔人非。
  上天明月终黄〓,大地浮云换白衣。
  去暖杜鹃翻北向,冲寒乌鹊自南飞。
  琼华刬尽河山在,留与渔樵话夕晖。
  (李竹深辑)

知识出处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本书记录了漳州芗城宋代遗存小考、唐代古街双门顶、漳州府学寻踪、解放路旧事锁记,古镇史话、名人史迹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庄宗沛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黄典诚
相关人物
漳州
相关地名
黄典诚故居
相关作品
辛亥冬月感作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