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南史话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5321
颗粒名称: 浦南史话
分类号: K250.657
页数: 4
页码: 48-51
摘要: 浦南历史悠久,在天宝大山的金沙岭和九龙江北溪两岸,采集到距今一万年左右的晚更生世石器文化遗存和商周时期的陶器文化遗存,佐证先民在这里繁衍、劳动和生活。之后,陈元光奏准建漳州郡,州治初设云霄西林,并建巡逻行台于四境,其中浦南之松州堡为漳州北端行台所在地。景云二年陈元光殉职后,州治先迁至漳浦李澳川,后迁至龙溪桂林村。陈元光墓葬也由云霄迁至浦南松州堡,并在松州书院内建将军庙祭祀陈元光。由此可见,浦南以其特殊的地理条件,曾在漳州开发史上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如今,在浦南境内,开漳圣王陈元光陵园及其部将许天正、李伯瑶、马仁、林孔著、宋用等墓,已经成为海内外宗亲寻根祭祖的重要祖地。
关键词: 漳州 浦南 史话

内容

杨惠民王和贵
  浦南历史悠久,在天宝大山的金沙岭(古称仙岭)和九龙江北溪两岸,采集到距今一万年左右的晚更生世石器文化遗存和商周时期的陶器文化遗存,佐证先民在这里繁衍、劳动和生活。汉朝在仙岭置揭鸿塞(今浦南金沙村吉洋自然村),作为军事据点。唐总章二年(669年),陈政、陈元光父子奉诏带兵平蛮肃乱,到达九龙江北溪东岸插柳为营(旧称柳营江,今称江东),从浦南九龙江北溪的北岸结筏渡江,遂屯兵揭鸿寨,建唐化里,把中原文化带到漳州,扩展到浦南。之后,陈元光奏准建漳州郡,州治初设云霄西林,并建巡逻行台于四境,其中浦南之松州堡为漳州北端行台所在地。唐景龙二年(708年),陈元光之子陈珦于浦南松州村建松州书院,聚州人子弟教于乡学。景云二年(711年)陈元光殉职后,州治先迁至漳浦李澳川(今绥安镇),后迁至龙溪桂林村(今漳州市芗城区)。陈元光墓葬也由云霄迁至浦南松州堡,并在松州书院内建将军庙(后称威惠庙)祭祀陈元光。由此可见,浦南以其特殊的地理条件,曾在漳州开发史上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如今,在浦南境内,开漳圣王陈元光陵园及其部将许天正、李伯瑶、马仁、林孔著、宋用等墓,已经成为海内外宗亲寻根祭祖的重要祖地。
  浦南镇地处漳州市区北部,西靠天宝大山和后房农场,南连石亭镇,东南接龙文区郭坑、朝阳两镇,北与华安县丰山镇隔江相望。地形南北长、成月牙形,东西向两头小、中间大,九龙江北溪自西向东穿抚而过,江的两岸像两条锦带,镶在这块历史上曾经焕发过光芒的宝地。古代九龙江及其支流,冲积的大小低洼地,先民称“低浦”,学者称“湿地”。根据低浦的地理位置,先民分别称“浦口”、“仙柑浦(即今浦林)”、“浦西”、“浦南”等地名,浦南位于低浦之南,故得名。唐代在浦南松州堡虽建有巡逻行台,但从旧志书上尚未出现乡里行政区划,只是在九龙江北溪与西溪之间,从天宝大山之麓到江东以西一带,统称为“唐化里”。至了宋代这些地方才正式建立地名,以县统乡,以乡统里,自南宋淳祐年间(1241~1253年)又开始划都,都之下分图,这是一种地域段落,而行政区划的名称仍为乡、里。明嘉靖《龙溪县志·地理》卷之一载:浦南,宋代属龙溪县游仙乡龙川里,地域为“二十三四都统图十”,下有“金沙社、蓬洲社、香洲社、磁瑶社、松洲社、吴浦社、鲁林社、桃源社”。清乾隆二十七年(1726年),“二十三四都辖12个保”。民国28年(1934年),浦南属龙溪县第五区,辖2镇6乡32保。民国36年(1947年),浦南乡下辖金杏、浦林、福沦、双溪、墟内、松洲、宏楼、苍山、园坑、鳌浦、洛蓬、溪渡、浦溪等13个保。新中国成立后,1961年6日,浦南从龙溪县划归原县级漳州市管辖。1985年7月市改区,浦南为芗城区辖镇。据《芗城区志》载:1995年浦南镇辖53个自然村,组成17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个果林场,面积59.02平方公里。
  历史遗迹
  古代浦南一带就有人类活动。从仙岭(今称金沙岭)和九龙江北溪两岸,采集到晚更生世(约一万年左右)石器文化遗存和商周时期的陶器文化遗存,佐证先民在这里生活、劳动、繁衍的过程。
  1986年,省考古队员陈了文,于仙字潭南岸黾山上茶园里,采集砺石4件,石斧3件(残)、硬陶13片、软陶18片、褐黑色彩釉陶一片。证明旧石器时期和商周时期确有土著在这里生活。
  1989年,考古专家尤玉柱考证,从漳州北郊台地,由浦南北山向南至茶埔,是九龙江北溪自北南流与西溪汇合处,于113处采集石器1457件,根椐石器形状普遍细小,类型复杂,加工精细,命名《漳州文化》,代表福建沿海地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一个过度阶段,填补福建的空白。
  从113处发掘情况看,浦南北山至新厝计37处,采集到石器380件。其中石核59件,石片198件,单直刃28件,双刀刃7件,单凹刃17件,双凹刃1件,凸刃7件,凹凸刃2件,圆头3件,凹缺18件,端刃3件,正尖28件,黾背1件,镞形器2件。
  中国考古专家贾兰坡、盖培、尤玉柱等提出华北地区小石器传统和大石器传统,《漳州文化》诸性质应归入小石器和大石器传统中,其石器组合显示地方色彩,别于小石器和大石器传统的其他文化。(附表)在九龙江北溪东岸,丰山镇龙径村农民在甘蔗园中,挖出绿色石环和黑色粗砂陶三件石器。在西岸,1987年,省考古专家和浦南镇文化干部,从仙柑浦(浦林)至金沙观音亭,采到一块陶器制度箭头,破陶锅(分成两半),另一个陶器,行家说是商周的文化遗存。

知识出处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本书记录了漳州芗城宋代遗存小考、唐代古街双门顶、漳州府学寻踪、解放路旧事锁记,古镇史话、名人史迹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杨惠民
责任者
王和贵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漳州
相关地名
浦南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