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民俗文化一条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5309
颗粒名称: 传统民俗文化一条街
分类号: K928.71
页数: 3
页码: 26-28
摘要: 在双门顶短短一百米左右长的古街段,是一条最具传统民俗特色的历史街区,只有古道巷陌和文物古迹,才令历史文明活色生香,双门顶古街两侧民居屋宅,上楼下廊、前店后坊、木排门店面、招牌店号一式雕写在骑楼上方,地方特色强烈,历史文化氛围浓厚。见红是漳州城乡郡民喜爱的传统风俗,所经各种器物都是红色。床上用品的蓝夏布蚊帐,红缎帐面,附属饰物的帐眉、绣花八卦、剑带、帐钩、帐围,郡民特别喜爱蓝印花被面,沙绿布被套,新郎新娘的织锦袍服,此外还有专户供应婚嫁必不可少的所谓十二样吉祥物:“蕉、梨、芋、桔、麻、丝、棉花、犁头锌、厝日头,铅钱、铅镜、糖制冬瓜条,两小段木炭”等。
关键词: 传统民俗 漳州 双门顶

内容

在双门顶短短一百米左右长的古街段,是一条最具传统民俗特色的历史街区,只有古道巷陌和文物古迹,才令历史文明活色生香,双门顶古街两侧民居屋宅,上楼下廊、前店后坊、木排门店面、招牌店号一式雕写在骑楼上方,地方特色强烈,历史文化氛围浓厚。
  这里自清末民初,集中许多老字号,如保生堂药店。林荣芳、荣盛、开成、荣茂等数家嫁妆店(今门牌172~174即上述林荣芳嫁妆店店址),原裕、南辉、东川、东昇等四家布庄和绸布店,金时行鞋店、褚圆记、陈恒德洋货店、杂货店、丰顺瓷器店,这些商店经营的是传统民俗特色商品,不论婚嫁喜庆,丧白诸事所需种种传统民俗用品,例如写有红色喜字的锅碗瓢盆、香纸蜡烛、日用百货、服装鞋帽、竹制凳椅、样样俱全。在这段街上可以一次购置齐全,不必走街串巷,省时省事十分方便。城乡郡民婚嫁需置办的古色古香老式雕花大床、画上红八卦的米筛、红漆大桶盘、红脚盆、红子孙桶(尿桶的雅称)、红蓝..喜事中的种种器物。见红是漳州城乡郡民喜爱的传统风俗,所经各种器物都是红色。床上用品的蓝夏布蚊帐,红缎帐面,附属饰物的帐眉、绣花八卦、剑带、帐钩、帐围,郡民特别喜爱蓝印花被面,沙绿布被套,新郎新娘的织锦袍服,此外还有专户供应婚嫁必不可少的所谓十二样吉祥物:“蕉、梨、芋、桔、麻、丝、棉花、犁头锌、厝日头(即皇历中‘避邪’的一页),铅钱、铅镜、糖制冬瓜条,两小段木炭”等。以红篮装盛,随嫁妆送至男家。这些社会习俗的吉祥物品蕴含子孙繁衍生息,千秋万代、一脉相承、永不断线的寓意,以及辟邪等传统习俗。新生孩子周岁所需的制作精致的“福寿帽”、“虎狮鞋”,绣上红丝线“万”字的红肚兜、天官锁,蓝白小花格的花帕..丧白事的寿衣、孝服、天地被、麻布、白布完全不缺。上述就是这条传统商业街的特色。这些传统民俗物事,其内容随时间的推移、演变,社会的进步,显然有的不合时宜,有的与时代不合拍,如今已渐渐地“淡化”摒弃或消失了。
  在这条街段的旧门牌9号,有一家自清末即在经营的日本商店“日隆集货”,是当时漳州唯一的一家,民初仍在继续经营,直至1919年“五四”运动时,群众政治觉悟提高,在爱国热情高涨下,全国轰轰烈烈开展反对日本帝国主义时,漳州各校学生组织学生联合会,配合社会青年行动起来,游行示威、宣传反帝、抵制日货,把“日隆”商店的日本人,和当时设在漳州大岸顶的日本教堂教士谷了悟等驱逐出境。
  据民国9年(1920年11月10日)护法区工务局长周醒南公布的征信录,清末民初的双门顶古街有商店近五十家,可以想见当时的生意是十分兴隆的。至于最近传媒盛传的“灯火西施”,在打石巷边牌坊脚经营灯火(煤油灯)店,那是四十年代前后开始出现的事。

知识出处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本书记录了漳州芗城宋代遗存小考、唐代古街双门顶、漳州府学寻踪、解放路旧事锁记,古镇史话、名人史迹等。

阅读

相关人物

蔡绿茹
责任者
黄叶沱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漳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