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桥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5302
颗粒名称: 东、西桥街
分类号: K928.71
页数: 2
页码: 7-10
摘要: 宋初修子城时,横穿东、西城门的横轴线就是该街的前身。宋绍兴年间扩城后,东、西濠沟成为城内河渠,原城外的桥变为城中桥,因跨濠桥梁已成为该街的一部分,二条街便以所在的桥名作为街名。二条街依然成一条直线,分段称作东桥街、府学街、西桥街,沿线有唐代石桥(名第桥),宋代文庙(府学)和庙宇、宋吏部尚书颜师鲁故居等官宦府邸。该街是记录古城千年历史一条经典老街,今天,虽然绝大多数的故迹不见了,但街的位置并没有移动,沿线最重要的标志性建筑如东、西桥亭,文庙都有幸保留下来。东桥建于唐代,横跨于东门外濠沟上,建成时凑巧本邑人周匡物进士及第,东桥遂称名第桥。
关键词: 东桥 漳州 西桥

内容

该地段今称修文东、西路。宋初修子城时,横穿东、西城门的横轴线就是该街的前身。宋绍兴年间扩城后,东、西濠沟成为城内河渠,原城外的桥变为城中桥,因跨濠桥梁已成为该街的一部分,二条街便以所在的桥名作为街名。二条街依然成一条直线,分段称作东桥街、府学街、西桥街,沿线有唐代石桥(名第桥),宋代文庙(府学)和庙宇(东-西桥亭)、宋吏部尚书颜师鲁故居等官宦府邸。该街是记录古城千年历史一条经典老街,今天,虽然绝大多数的故迹不见了,但街的位置并没有移动,沿线最重要的标志性建筑如东、西桥亭,文庙都有幸保留下来。
  东桥建于唐代,横跨于东门外濠沟上,建成时凑巧本邑人周匡物进士及第,东桥遂称名第桥。后来还在此建名第坊。周匡物,龙溪人,在读书时,就以一首《古镜歌》闻名。
  轩辕铸镜谁将去?曾被良工泻金取。
  明月中心桂不生,轻水面上菱初吐。
  蛟龙久无雷雨声,鸾凤空踏莓苔舞。
  欲向高台对晓开,不知谁是孤光主?
  王播读了此诗,认为周匡物是忠孝之极,感叹道:“会当为此子作孤光主。”元和十一年(816年),周匡物士及第,自唐嗣圣建漳一百二十年以来登第第一人,开了漳州士子金榜题名的先河。登第后的周匡物以《进士谢恩》为题赋诗一首:
  一从东越入西秦,十度闻莺不见春。
  试问昆山投瓦铄,更于灵沼濯埃尘。
  悲欢暗负风云力,感激〓生草木身。
  中夜自将形影语,古来吞炭是何人?
  东桥街上的名第坊早已消迹,街名也几经更改,但名第桥(东桥)还依然如故,桥侧的庙宇(东桥亭)也保留下来。
  东、西桥亭均建于宋代,亭实际上是毗邻桥梁北侧的庙宇,内祀观音菩萨,经过近千年时光,屡经兴废,现存建筑是明清重修时的规模,但跨濠石梁仍是宋代原建物。

知识出处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本书记录了漳州芗城宋代遗存小考、唐代古街双门顶、漳州府学寻踪、解放路旧事锁记,古镇史话、名人史迹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