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中国近代高校第一位校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第十九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5254
颗粒名称: 七、中国近代高校第一位校长
分类号: K250.657
页数: 2
页码: 176-177
摘要: 张之洞在大办洋务实业的同时,又认识到兴办教育培养人才的重要性,初调湖广总督,他就上奏清廷请办各类文武学堂以广储人才。除筹建以学习经学为主的两湖书院外,先后在武汉创办以学习外语为主的“方言学堂”,以培养近代工商贸易和技术人才为主的“自强学堂”,以培养新军干部为目标的“武备学堂”等。甲午战后,张之洞根据战争失败的惨痛教训和当时的教育状况,认为必须培养大批能“察临国之政,通殊方之学”,为各方面所需的高级“通才”以经世济民。
关键词: 校长 蔡锡勇 漳州

内容

张之洞在大办洋务实业的同时,又认识到兴办教育培养人才的重要性,初调湖广总督,他就上奏清廷请办各类文武学堂以广储人才。除筹建以学习经学为主的两湖书院外,先后在武汉创办以学习外语为主的“方言学堂”,以培养近代工商贸易和技术人才为主的“自强学堂”,以培养新军干部为目标的“武备学堂”等。
  甲午战后,张之洞根据战争失败的惨痛教训和当时的教育状况,认为必须培养大批能“察临国之政,通殊方之学”,为各方面所需的高级“通才”以经世济民。他认为“西学既极邃密,西书又极浩繁,探讨诚非易事。自强之道,贵能取人所长,若非精晓洋文,既不能多读西书,若不能多读西书,既无从会通博采。本部堂再四推求,知舍普习洋文广储高才,以探西书精微,更无下手取法之处……”(札道员蔡锡勇改定自强学堂章程)这比他原来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认识又进了一步。
  清光绪十九年(1893)张之洞奏准清廷创办以学习近代西方自然科学理工各科为目标的“自强学堂”,任命蔡锡勇为“总办”(校长)。这所学堂的成立比1898年创办的“京师大学堂”(民国后改名北京大学)还早了五年。张之洞把校长重任交给蔡锡勇,是因为蔡氏是我国当时仅有的一位学贯中西,精通外语,对数理化等近代自然科学又者有深厚的基础,并且还在美国做过多年的职业外交官,熟谙西方国家的政治社会情况的人才,由他来出任中国第一所近代高校校长,可谓是深庆得人!
  蔡氏受命之后,对自强学堂的学科和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方法、招生对象、学制年限、毕业去向、管理体制等诸方面,既秉承张之洞的办学精神,又参照西方国家高等学校的分科教学制度,把学制定为五年,招生对象是身家清白、资性聪颖、通晓儒书的15岁以上24岁以下有生员头衔的小官或官绅子弟,入学要经过初试、复试、面试和担保,在我国并率先废除膏伙制,实行奖学金制,按月考课,择优给奖。课程设置除各科主修课外,学生还兼及化学、地学、分析试验、经学、商学、法学、交涉、体操、兵操、劳动实习等课。蔡氏还把他自己发明的中文速记术——《传音快字》作为教材发给在堂学生学习。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第十九辑

《芗城文史资料第十九辑》

本书收录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委员会提案与文史委员会编写的芗城文史资料第十九辑,内容包含了前言,故地踪影,往事寻踪,人物春秋,姓氏选登,民俗记述,台岛践履,文献集萃,后记等反映漳州市中心城区的人文地理、物产风俗,反映社会的风貌。

阅读

相关人物

葛继圣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张之洞
相关人物
蔡锡勇
相关人物
漳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