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护法区”的见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第十九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5232
颗粒名称: “福建护法区”的见证
分类号: K250.657
页数: 6
页码: 108-113
摘要: 1917年8月,孙中山在广州召开国会非常会议,9月,成立护法军政府。为抵御北洋军阀的进犯,扩大护法成果,1918年5月,粤军司令陈炯明奉孙中山之命率兵进军福建,经过与北洋军阀驻福建李厚基部队的激烈争夺,粤军占领了闽西南27个县。6月,陈炯明与李厚基达成划界停战协议。8月,在所占区域建立“福建护法区”,以漳州作为首府。此时,漳州出现了商旅云集,市肆兴旺的新气象,国内媒体赞誉漳州是“东方的一颗明星”,是“闽南的俄罗斯”。1920年8月,粤桂战争爆发。陈炯明率军回师广东,讨伐桂系岑春煊、莫荣新。漳州重新沦为军阀统治区,“闽南护法区”宣告结束,存在时间仅两年左右。
关键词: 漳州 护法区 纪事

内容

1917年8月,孙中山在广州召开国会非常会议,9月,成立护法军政府。为抵御北洋军阀的进犯,扩大护法成果,1918年5月,粤军司令陈炯明奉孙中山之命率兵进军福建,经过与北洋军阀驻福建李厚基部队的激烈争夺,粤军占领了闽西南27个县。6月,陈炯明与李厚基达成划界停战协议。8月,在所占区域建立“福建护法区”(后称“闽南护法区”),以漳州作为首府。
  “护法区”成立后,陈炯明按照《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精神,提出“提倡新文化,建设新社会”的口号,创办《闽星》刊物,宣传新思想;大刀阔斧进行市政建设改造,折除旧城墙、扩大市区,新建公园、整治街容,改建桥梁、河堤,建成福建省最早的公路---漳码公路。此时,漳州出现了商旅云集,市肆兴旺的新气象,国内媒体赞誉漳州是“东方的一颗明星”,是“闽南的俄罗斯”。孙中山称“护法区”是再造共和的“根据重地”。当时民国政要廖仲恺、许崇智、胡汉民、汪精卫、蔡元培等也相继造访漳州;远在苏联的列宁,也特地派信使波达波夫造访漳州,与陈炯明商谈合作事宜。
  1920年8月,粤桂战争爆发。陈炯明率军回师广东,讨伐桂系岑春煊、莫荣新。漳州重新沦为军阀统治区,“闽南护法区”宣告结束,存在时间仅两年左右。
  笔者从民间搜集到一批“闽南护法区”时期的文物,这些90年前的纪念章、证书、地契、书刊,见证当年漳州进步和开放的一面,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陈炯明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的政绩,可为研究当时的政治、经济、教育、土地、田赋丁粮制度提供珍贵史料。
  名刊《闽星》最早传播马列
  护法区时期的漳州,曾诞生了著名的刊物《闽星》。该刊是福建省最早传播马列学说的报刊,与当时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和李大钊主编的《每周评论》并称为全国三大进步刊物。
  1919年12月1日,《闽星》半周刊在漳州创刊;1920年元旦又续办了《闽星》日刊。陈炯明亲自担任总编辑,从广东聘请陈秋霖、梁冰弦分别担任两刊主编。
  《闽星》半周刊为政论性杂志,着重讨论时政,介绍新学;日刊主要刊载国内外及地方要闻。两刊相辅相成,以讨论和传播新思潮出现于新文化运动中。孙中山、胡汉民、朱执信、廖仲凯、陈铭枢、戴天仇等众多名人曾在《闽星》刊上发表文章。
  《闽星》以大量的篇幅,介绍马列学说;宣传俄国十月革命胜利,高度评价苏维埃制度。如:《闽星》半周刊第一卷第一号刊登李文范的文章《人类斗争形态的变迁》,文中指出:“历史是斗争的历史,人类间的斗争,小的有人的斗争,大的有种族的斗争,国家的斗争,阶级的斗争”,“阶级斗争分为两类:一是政治阶级斗争,一是贫富阶级的斗争。前者是治者和被治者的阶级斗争,后者是有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斗争。”
  1920年8月,粤军回师广东,《闽星》半周刊先行停刊。《闽星》日刊移交给地方人士陈阡真、陈家瑞接办。不久军阀李厚基进驻漳州,《闽星》遭封杀停刊。
  商会证书记录市肆兴旺气象
  民国初期,由于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在“闽南护法区”首府漳州,作为民间商业组织的商会在地方经济建设中曾发挥独特作用。
  这张当年龙溪县商会所颁证书,高11.4厘米,宽25.3厘米,印制精美大方,底色为黄色,边缘为绿色套框,四周边角分别印有“龙溪商会”四字。正文内容刊写“龙溪商会为给与证书事,现据酒商金叁丰号铺东游清,由会董介绍入会,核与部颁商会法规定会员资格相符,应准登号,列丙等商,同享会员权利。合行填给证书为据。右给与游清君。中华民国九年一月十六日给,商字一千二百六十九号。”右下方钤“福建龙溪县商会之钤记”红印。
  龙溪商会原为漳州商务会,成立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首任总理为陈汝诚。1915年,南京临时政府农商部颁布新的《商会法》提出:商会以“谋商工业之发展,并辅助地区政府推行商工业政策”为宗旨。《商会法》还规定:“会长必须是较殷实的大商号主并在社会上有较高声望者。”新《商会法》颁布后,漳州商务会更名为龙溪商会,并推选“椿记纸栈”老板孙宗蔡为会长。
  粤军入闽后,陈炯明听闻时任龙溪县商会会长孙宗蔡在社会上享有声望,便亲自登门拜访,讨论搞好地方建设事宜,得到了孙宗蔡的鼎力支持。
  景物旧影再现芗城名园盛况
  《漳州第一公园纪略》(1920年12月出版,冯重熙编)。该书记载民国七年(1918年)冬至翌年秋,护法区工务总局修建漳州第一公园的情况。全书有目录2页及内容39页。第1页是陈炯明撰写的《漳州第一公园记》,第2页是工务总局局长周醒南的《弁言》,书中还有“缘起”、“基址”、“沿革”、“工程嬗递”、“公物捐置”、“特殊记载”、“经费”、“修养”、“扩充”以及编者冯重熙的《跋》和《收支对照表》等内容。难能可贵的是书中所附2幅《公园现象图》及《公园故址图》,表现建园时的景象及建园前的陈迹。此外,该书所附16幅《公园景物图》照片,使我们在时隔近90年后的今天,仍然可以较直观地一窥当年园中的景致。
  漳州第一公园是我省建成最早的公园之一,占地42亩,投资3.9万元银元,由原来的旧府署及部分民居改建而成。公园保留原府衙的仰文楼、七星池、馀园中的园林山水。府衙大堂、二堂等改作图书馆。新建方尖碑(博爱碑)和民众教育馆、美术馆、美育俱乐部、喷水池、音乐亭、草坪等。公园西北角修建球场,东南角辟为运动场。工程历时仅一年便告竣工。1926年北伐军进漳后,将第一公园改称中山公园。至今公园还保留有原府衙旧址、七星池、博爱碑等建筑,这一极富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公园仍是漳州市民休憩的好去处。
  粤军纪念章、粤军地契、教员讲习证
  纪念章为铜质,圆形,光背,直径2.8厘米。该章具有典型的民国初期风格,正面图案为一对交叉斜立的旗帜,一面是代表汉、满、蒙、回、藏的“五色共和旗”,另一面是代表当时18个省的“十八星旗”;两旗之间有一椭圆型框,中间空白处原嵌装像片,现已脱落;左右点缀嘉禾麦穗;章面上方镌写“粤军纪念章”五字,下方是“粤军总司令陈炯明”字样。
  这种粤军纪念章,在闽粤其它地方也有发现,应属当年陈炯明颁发给作战有功的将士。
  地契为竖式,票面内框分“天头”、“地格”两部分。“天头”印有“粤军总司令部执照”字样。“地格”的内容是:“给照执业事,今据粤军财政总局详报,龙溪县人沈呈(南、港)承买坐落蔡美保埔美社水洛地方官有屯田,除由该县登记承卖官产簿第肆册第五页,并将该屯田米额()亩,暨应缴价值分款开列外,合行给发执照,须至存照者……”等字样。
  地契的出票日期是:中华民国九年六月二十六日。此外,票面及骑缝处还钤盖有“援闽粤军总司令部”、“清理龙溪县屯田查验讫”及“每斗完粮三分”等多方红色印章。地契的左下角还印有粤军总司令部的告示,内容是:“此项业产,永远不得转售与非有中华民国国籍者,如有此情,察出严究。”表明了“护法区”政府抵御外侮的严正立场。
  《龙溪县教员讲习会》证书内容是:“学员游启泽,系福建省龙溪县人,现年十六岁,经本会规定各科学讲习期满。此证。龙溪县知事兼会长张友仁,主任陈辛槃。”落款时间是:中华民国九年八月十八日。证书左下方钤“龙溪县印”官章。
  “护法区”时期,龙溪县知事张友仁能够秉承“教育救国”之志,致力于教育改革,开展普及平民教育。为了在漳州推行“一乡一校”,采用白话文教学。“护法区”政府在汀漳龙师范学校开办讲习班,令各县派小学教员到漳州培训,以提高师资素质。这张“龙溪县夏季教员讲习会证书”正是“护法区”政府开展普及教育的物证。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第十九辑

《芗城文史资料第十九辑》

本书收录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委员会提案与文史委员会编写的芗城文史资料第十九辑,内容包含了前言,故地踪影,往事寻踪,人物春秋,姓氏选登,民俗记述,台岛践履,文献集萃,后记等反映漳州市中心城区的人文地理、物产风俗,反映社会的风貌。

阅读

相关人物

林南中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漳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