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芗城文史资料第十九辑》 图书 |
唯一号: | 130720020220005220 |
颗粒名称: | 一 知青上山下乡的初潮——“文化大革命”之前的上山下乡(1962年~1965年) |
分类号: | K250.657 |
页数: | 6 |
页码: | 70-75 |
摘要: | 知青上山下乡起源于1953年12月3日《人民日报》发表的一篇社论。当时提出了由政府出面动员组织一部分知识青年到农村务农的设想。到1954年夏秋,由于新中国成立后广大城乡大力普及教育,各地首次出现了有65%的小学毕业生不能入初中,约60%的初中毕业生不能升入高中的局面。为此1954年55月24日,中共中央批转教育部党组首次明确指示:绝大多数中小学毕业生今后都应从事工农业生产劳动这一大方向。1955年,农村农业合作化运动兴起,鼓励有文化的中小学毕业生参与农业合作化进程是各地政府大力提倡的政策,上山下乡开始被提起,全国范围内有些城市开始尝试动员城市少数中小学毕业生下乡务农。从5月中旬开始动员,到10月9日,首批欢送231人到华安县。 |
关键词: | 知识青年 漳州 下乡运动 |
本书收录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委员会提案与文史委员会编写的芗城文史资料第十九辑,内容包含了前言,故地踪影,往事寻踪,人物春秋,姓氏选登,民俗记述,台岛践履,文献集萃,后记等反映漳州市中心城区的人文地理、物产风俗,反映社会的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