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知青上山下乡的初潮——“文化大革命”之前的上山下乡(1962年~1965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第十九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5220
颗粒名称: 一 知青上山下乡的初潮——“文化大革命”之前的上山下乡(1962年~1965年)
分类号: K250.657
页数: 6
页码: 70-75
摘要: 知青上山下乡起源于1953年12月3日《人民日报》发表的一篇社论。当时提出了由政府出面动员组织一部分知识青年到农村务农的设想。到1954年夏秋,由于新中国成立后广大城乡大力普及教育,各地首次出现了有65%的小学毕业生不能入初中,约60%的初中毕业生不能升入高中的局面。为此1954年55月24日,中共中央批转教育部党组首次明确指示:绝大多数中小学毕业生今后都应从事工农业生产劳动这一大方向。1955年,农村农业合作化运动兴起,鼓励有文化的中小学毕业生参与农业合作化进程是各地政府大力提倡的政策,上山下乡开始被提起,全国范围内有些城市开始尝试动员城市少数中小学毕业生下乡务农。从5月中旬开始动员,到10月9日,首批欢送231人到华安县。
关键词: 知识青年 漳州 下乡运动

内容

知青上山下乡起源于1953年12月3日《人民日报》发表的一篇社论。当时提出了由政府出面动员组织一部分知识青年到农村务农的设想。到1954年夏秋,由于新中国成立后广大城乡大力普及教育,各地首次出现了有65%的小学毕业生不能入初中,约60%的初中毕业生不能升入高中的局面。为此1954年55月24日,中共中央批转教育部党组首次明确指示:绝大多数中小学毕业生今后都应从事工农业生产劳动这一大方向。1955年,农村农业合作化运动兴起,鼓励有文化的中小学毕业生参与农业合作化进程是各地政府大力提倡的政策,上山下乡开始被提起,全国范围内有些城市开始尝试动员城市少数中小学毕业生下乡务农。
  1957年,漳州市工业化兴起,1958年开始受“大跃进”影响,城市工业化步伐迅速加大,造成了城市劳力不足的虚假现象。为城市生活和较高的收入所吸引,大量来自外地(包括归侨)和本市农村的人口流入城市,使市区人口自1957年的86344人迅速上升到1960年的109626人,这其中除自然增长外,来自外地的有14018人,来自本市农村的有6687人。
  1961年1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决定对整个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国家大幅度地压缩各项基本建设,对城市工业实行关、停、并、转综合整治,大规模减少城镇人口,精减工厂职工。以此为转折点,城乡二元化户籍制度开始被严格执行,1962年,在这一前提被明确以后,国家重提上山下乡政策并开始把重点完全转到城市中来。
  在漳州,有组织地开展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活动是以1962年为起点的,其起点就是1962年5月开始大规模压缩城镇人口、精简职工工作。1961年下半年起,漳州市根据上级的指示精神,动员一部分多年来流入城市的闲散人员回乡,同时采取精简各单位各工厂临时职工以及停止1961年新进职工等措施,使全市职工净减20.6%,两项合计净减市区人口3898人,占全市人口的3.55%。1962年又压缩城镇人口10879人,占1961年底市区人口总数的8.6%;精简职工8670人,占1961年末职工人数32.72%。1963年,在着重巩固的基础上又精减城市人口3000余人。这样到1963年底,三年精简工作全面完成地委分配的任务,共精减职工10797人,占1960年末全市职工总数的48.29%;减少城镇人口19260人,占1960年末全市城镇居民总人口的17.57%。三年中共动员原本来自农村的干部、职工、家属和其他居民9084人回乡参加农业生产。
  1962年底在精减城镇人口工作基本结束后,漳州市开始组织动员和安置城镇无就业居民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1962年底和1963年共计动员和安置1551人下乡,其中到市郊农村人民公社插队落户有277户674人;上农场、林场、渔场有377人,这些人应该是漳州市首批上山下乡的知青和居民。这些人分布安置在市郊6个公社43个大队插队,具体安置情况是:
  1、下乡当会计的城镇知识青年有63户64人。
  2、市区居民下乡插队40户96人。
  3、天宝、浦南两镇部分居民分散在附近农村就地插队有45户188人。
  4、原分布在农村“五匠五员”(铁匠、木匠、泥水匠、石匠、竹匠;理发员、代售员、缝纫员、医务卫生员、民办教员)就地插队114户294人(其中家属约180人)。
  5、1963年初通过自找亲友下乡插队15户32人。
  6、1963年4月动员城镇闲散劳力(被精简的青年职工、干部子女、知识青年)377人到省亚热带作物试验场(五凤农场)、诏安水产养殖场、天宝林场、程溪军垦农场(大房农场)。
  到了1964年,就业形势更加严峻起来,政府推进知青上山下乡的计划愈来愈显出强势。早在1963年周总理提出:在今后15年内动员城市青年学生下乡参加农业生产是一件大事。要求各省编制15年安置规划(1964~1979年),计划编成经审定后,纳入国家年度计划和长远计划。1963年底各省制定出以安置城市里不能升学的达到劳动年龄的青年学生为中心的15年安置工作规划,并自1964年度开始实施。
  1964年1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将下乡插队转向农村人民公社这一广阔天地,同时确定了以插队到农村人民公社各社队为主的下乡安置方向,并决定每年国家拿出一笔专款作为安置城市下乡青年的经费,以便动员城市青年下乡并使农村生产队易于接纳他们。插队安置费,南方各省为185元/人(用于路费、建房、口粮、农具家具等)。1964年3月20日,国家粮食部还专门下达了《关于城市下乡青年粮油供应工作的几项规定》,保证下乡插队人员头三年在农村口粮得到供应。
  按照上级通知精神,1964年精简城市居民的口号改为“建设山区、支援边远农村”,下乡插队人员开始被安置到边远的山区农村。1964年5月,漳州市撤消精简办公室,改称“建设山区精简安置办公室”,列为行政编制,编制4人。1964年,动员下乡插队人数是按计划指标逐级下拨的,指标完不成要多方设法,压力巨大。1964年龙溪专区下达漳州市的任务数是1000人,计划安排700人去长泰县农村插队,其余300人辖区内解决。市委按这一任务详细分解下达全市各基层单位,需要动员知识青年400名,城市居民150户600人。动员涉及单位主要有:市教育系统、街道总支、市手管局、市城建局、市卫生系统。安置方向:到农村人民公社插队700人(其中插队到长泰县农村500人、市郊农村200人);到农、林、渔“三场”300人。
  全市大动员工作自1964年5月23日开始,首批以街道总支为主,市手管局及各服务社配合,经过近一个月的宣传发动,六月下旬开始报名以及资格审查,到7月28日,首批下乡插队约300人,主要安置到长泰的城关公社和陈巷公社约250人,市郊公社约50人。第二批于8~9月间,在中、高考后发动一次宣传高潮,动员不能升学的应届毕业生约200人,往届毕业生约150人,安置方向依然以长泰为主,市郊为辅。第三批于11月中旬发动宣传,12月中旬约安置近100人去市郊后房农场,以及城郊公社在天宝大山下举办的集体农场。另外,全年共约动员300人到平和的安厚农场、长庐林场、天马林场、天宝亚热带五凤农场、云霄的园岭林场、华安金山林场、潭口林场等。
  这年,安置到长泰的大部分集中在城关公社的十里大队、积山大队;陈巷公社的美彭大队、后坊大队、祖地大队;坂里公社的新春大队、正达大队。其中以十里大队居多,有158人,美彭大队次之,有近100人。安置到市郊的主要集中在过塘公社的盘谷大队、仙都大队、埔里大队;石亭公社的南山大队、秋坑大队;浦林公社的浦林大队、布坑大队;浦南公社的园坑大队、谢坑大队。知青下乡后,单身下乡的以集体插队为主,三、五人成一个集体户,分散到生产队参加劳动,居民户则成户插入生产队落户。安排经费是近插130元/人,远插为150元/人,口粮全劳力33斤/月·人,供应一年,生活补助头一年6元/人·月,还有农具、医疗、搬迁等生产补助等。
  到了1965年,省、地区下达漳州市的下乡任务有所减少,达600人,安置方向也改变了,主要转向华安县。从5月中旬开始动员,到10月9日,首批欢送231人到华安县。华安县把单身的知青安置到县办龙头山柑桔苗圃场28人,社办沙建公社官古农场61人,高车公社前岭农场52人;整户下乡18户82人以及其它社会青年8人,安排在高车公社高车大队各生产队。10月下旬开始,又在街道系统、教育系统、交通系统、市劳动服务公司动员约280人上华安,加上陆续全年动员400人到市郊插队,全年实际动员957人下乡,超额完成省、地区下达漳州市的下乡任务。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第十九辑

《芗城文史资料第十九辑》

本书收录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委员会提案与文史委员会编写的芗城文史资料第十九辑,内容包含了前言,故地踪影,往事寻踪,人物春秋,姓氏选登,民俗记述,台岛践履,文献集萃,后记等反映漳州市中心城区的人文地理、物产风俗,反映社会的风貌。

阅读

相关人物

陈金资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漳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