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名鼎盛享誉全国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第十九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5210
颗粒名称: 科名鼎盛享誉全国
分类号: G649.299.57
页数: 3
页码: 47-49
摘要: 官办书院山长,由知府、知县选派对儒学有深研、品行好,可为学生楷模的乡贤担任。教师多是有功名,品学兼优的人才。郑深道曾任宁波府教授、皇太子朱高炽(明仁宗)侍读。回乡与漳州知府钱古训修建观澜书院,并在书院讲学。归休后主镇海卫学务⑧。进士陈天定官居太常寺卿,明亡后隐居华安,在花山书院讲学。清雍正朝内阁大学士、经筵讲官蔡世远告假回乡,到漳浦学宫、书院讲学⑨。龙溪人黄宽于乾隆十三年登进士,任江西崇义知县,后回乡修扩邺山书院,“专心执教二十年,严规条、勤诱导、深探经义,学风勤奋,人才辈出。”〓陈金拔任甘肃省某地知县、福宁府教授,后在丹霞书院任教席。光绪末年,清廷宣告停办书院。
关键词: 教育 书院 漳州

内容

官办书院山长(清乾隆三十年改称院长),由知府、知县选派对儒学有深研、品行好,可为学生楷模的乡贤担任。教师多是有功名,品学兼优的人才。许多乡贤名人也屡到书院讲学。郑深道曾任宁波府教授、皇太子朱高炽(明仁宗)侍读。回乡与漳州知府钱古训修建观澜书院,并在书院讲学。归休后主镇海卫学务⑧。进士陈天定官居太常寺卿,明亡后隐居华安,在花山书院讲学。清雍正朝内阁大学士、经筵讲官蔡世远告假回乡,到漳浦学宫、书院讲学⑨。龙溪人黄宽于乾隆十三年(1748年)登进士,任江西崇义知县,后回乡修扩邺山书院,“专心执教二十年,严规条、勤诱导、深探经义,学风勤奋,人才辈出。”〓陈金拔(道光三年进士)任甘肃省某地知县、福宁府教授,后在丹霞书院任教席。
  历代各地都把科名人数的多少,视为书院培养人才、办学优劣的标志,全国历朝进士及第有十万多人,福建历朝进士有一万余人,占全国总数九分之一,按全省人口比例计算,唐略低于全国平均数,自宋至清皆高于全国平均数,位居全国前列(《福建省志·教育志》15页)。漳州历代考中进士973人,(11)占全省近十分之一。明清两代福建省中进士4100多人(12)(明2400多人,清1700多人)明清漳州中进士690多人(13)(明473人,清220多人),占百分之十六点九,不仅居全省前列,也居全国前列。明清漳州出现一批政治家、教育家与文化名人。有状元林震(明,长泰人),榜眼李贞(明,南靖人)、黄鸣凤(清),探花谢琏(明,龙溪人),林士章(明,漳浦人),林〓(明,龙溪人)。明清曾任宰辅的闽人有20人,漳州有黄道周(明),蔡新(清)二人,杰出人物还有吏部尚书潘荣、工部尚书朱天球、兵部尚书戴耀、内阁学士蔡世远,理学家有陈真晟、林雍、周瑛、蔡烈,水利专家庄亨阳,《东西洋考》作者张燮等等。
  结语:
  明清两代漳州办学之风盛行,书院培养一大批人才。明代月港开放洋市,经济繁荣推动书院发展,是漳州科举最鼎盛,封建文化最辉煌的时期。清代虽屡遭兵灾之害,但还办书院40多所,进士及第仍居全省前列。漳州的历代书院重视以环境陶冶情操;严格学约以规范行为;书院的教育注重教学与学术研究结合;注重精读、深思、论辩、问难、明理等教学方式,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古代书院在宏扬华夏文化,培养人才,推动社会文明进步起了很大作用。但古代书院重经文诗史,忽视科学技术,存在明显的片面性和落后性,远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光绪末年,清廷宣告停办书院。民国初年前后,漳州改办学堂,对课程进行改革更新。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第十九辑

《芗城文史资料第十九辑》

本书收录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委员会提案与文史委员会编写的芗城文史资料第十九辑,内容包含了前言,故地踪影,往事寻踪,人物春秋,姓氏选登,民俗记述,台岛践履,文献集萃,后记等反映漳州市中心城区的人文地理、物产风俗,反映社会的风貌。

阅读

相关人物

郭上人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漳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