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漳州的书院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第十九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5205
颗粒名称: 明清时期漳州的书院
分类号: G649.299.57
页数: 10
页码: 40-49
摘要: 漳州书院肇于唐,兴于宋,盛于明清。唐景龙年间创办“松州书院”,开创福建书院的先河,也是全国最古老的书院之一。宋以后书院大步发展,明清时有书院76所,居八闽前列。漳州历代科名鼎盛,自唐至清进士及第970多名,占全省近百分之十;明清两代漳州考中进士690多名,占全省同期进士16.9%,不仅居全省前列,也居全国前列。漳州“海滨邹鲁”之誉名传四方。陈元光认为,“其本则在创州县,其要则在兴庠序”。时其子陈垧明经登第,县令席宏聘其为教席。朱熹兴学重教之风,在漳郡留下深远影响。明中叶漳州月港洋市兴起,与30多个国家、地区开展贸易,海外贸易促进经济繁荣,带来家殷户足。清初,漳州因战争几遭劫难。
关键词: 建筑 书院 漳州

内容

明清时期漳州的书院
  郭上人
  漳州书院肇于唐,兴于宋,盛于明清。唐景龙年间创办“松州书院”,开创福建书院的先河,也是全国最古老的书院之一。宋以后书院大步发展,明清时有书院76所,居八闽前列。漳州历代科名鼎盛,自唐至清进士及第970多名,占全省近百分之十;明清两代漳州考中进士690多名,占全省同期进士16.9%,不仅居全省前列,也居全国前列。漳州“海滨邹鲁”之誉名传四方。
  历代重视兴学重教
  陈政、陈元光父子于唐总章年间率兵入漳地平“啸乱”,当时这里政治、经济、文化极为落后,土著“所事者搜狩为生,所习者横暴为尚。诛之则不胜诛,徙之则难以屡徙。”陈元光认为,“其本则在创州县,其要则在兴庠序”。陈在垂拱二年(686年)建立州治后,就办乡校,授儒学,讲伦理,启民心。景龙二年(708年)创建“松州书院”。时其子陈垧明经登第,县令席宏聘其为教席。《云霄县志》载,“州治初建,俗尚莽鄙,垧开引古义,于风教多所裨益”。松州书院是福建第一所书院,也是全国最早的书院之一。比创建于唐乾符年间(874~879年)的福州鳌峰书院早一百多年。唐时漳州还有梁山书院、周潘书院。宋时,北方战乱频繁,许多士子避乱定居漳州,其中有部分出身官宦之家或书香门第,带来中原重视文化教育的风尚。特别是绍熙元年(1190年)大儒朱熹任漳州知州,把兴学重教作为改变“漳郡俗未知礼”的政略,他每旬逢二日领学官下州学,逢六日下县学视事、讲学、解义。朱熹在漳郡教化厉治,力倡儒学,郡民由“好佛”而“崇儒”,由“嬉顽”而“习礼”。朱熹兴学重教之风,在漳郡留下深远影响。宋代漳州有丹诏、芝山、龙江书院等十所。
  明代,在朱熹兴学重教的影响下,许多知府如赵汝譡、郑防、章大任、傅伯寿等,都重视文化教育,办学之风盛行。朱熹知漳广传理学,从此理学代代相传,当时的陈真晟、蔡烈、周瑛、林雍、黄道周等等,都是颇具影响的理学家,理学的传人也大力推动漳郡“兴学重教”的开展。明中叶漳州月港洋市兴起,与30多个国家、地区开展贸易,海外贸易促进经济繁荣,带来家殷户足。民间“务农为本,耕读为业”流行,勤耕以丰衣足食,苦读以搏取功名。读书之风甚盛。明漳州府有龙江书院等8所;龙溪县有邺山书院等3所;海澄县有清漳书院等2所;漳浦县有明诚书院等3所;长泰县有龙津书院等5所;诏安县有石屏书院等5所;华安县有花山书院等3所;东山县有崇文书院等2所;南靖县有欧山书院。共有书院32所。邺山、石屏等书院更是名闻遐迩。
  清初,漳州因战争几遭劫难。顺治八年(1651年)郑成功率兵在金厦树起反清复明旗帜,漳州成为郑军“集兵裕饷”的基地,从此郑军与清军在漳州展开拉锯战,顺治十八年(1661年)郑军东渡驱逐荷夷收复台湾,清廷为切断边民对郑军的支持,采取“迁界”的极端手段,划沿海30里为“弃土”,诏安、漳浦(云霄)、海澄、龙溪等县地处界外的广大边民流离失所。康熙十四年(1675年)郑经(成功之子)从台率军回师大陆,攻克闽粤沿海七府,漳州又处在战乱中。历经30多年的战争祸害,书院有的停办,有的毁于战火,有的毁于“迁界”。士子科举也大受影响。直至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收复台湾后,漳州书院才逐渐恢复、发展。清同治三年(1864年)七月,太平军天京陷落,侍王李世贤率太平军进漳,丹霞书院等毁于兵燹。清代漳州连遭战争灾难,但在科第、功名的诱惑下,战后各书院就相继恢复开办。清代漳州府有仰文、丹霞书院等5所,龙溪县有霞东书院等7所,海澄县有锦江书院等3所,漳浦县有梁峰书院等4所,华安县有养斋书院等3所,云霄县有云江书院等6所,长泰县有养正书院等4所,平和县有南胜书院等8所,南靖县有欧山书院等5所,诏安县有沈公书院。共有书院46所。
  自唐至清,福建省主要书院有750所①(唐7所,宋102所,元26所,明185所,清430所)。漳州主要书院有93所②(唐3所,宋10所,元2所,明32所,清46所),占全省书院12%强。明清两代,全省主要书院615所,漳州主要书院78所,占全省书院12.7%强,名列全省前列。
  校址幽雅陶冶情操
  漳州的书院注重选建在风景幽雅的地方,有的虽假寺、庙、祠、观为院址,也远离尘嚣,环境静谧。书院主要设置有礼堂、讲堂、花厅、斋舍、藏书阁等。
  丹霞书院位于城内东南丹霞湖畔,清同治三年(1864年)因兵燹被焚毁,书院迁考棚旧址。光绪十六年(1890年)汀漳龙道尹刘倬云提议在原址复建,并捐俸银400两为首倡,各县纷纷捐款,次年落成,共花银1万3千多两,复建后书院扩大一倍。书院前面丹霞湖北边临水建半月楼,寓近水楼台先得月之意,对岸有威镇阁、魁星阁,湖中有拱桥连成一体。湖畔林竹苍郁,垂柳成行,四季花香。书院正中为讲堂,祀朱熹牌位,以纪念朱子知漳之功绩,配祀黄勉斋、陈北溪、王东湖、陈布衣等乡贤。堂两边各建房8间。左边有功德祠,立捐户牌位以志褒扬。右边有花厅,以供会客,还有办公室,院长卧室、书室。还有藏书阁,有经、史、子、集数千册。讲堂后面有斋房28间,供学生读书、住宿、用膳。
  邺山书院建于明崇祯末年,址在虎渡桥北侧,背靠邺侯山,面临九龙江。为黄道周倡建。书院辟有“邺园”,园中有“花园”、“迥廊”、“墨池”、“乳泉”,还有“幽雨谷”、“黄龙洞”、“兰谷洞”等。四周山水相映,古树围绕,环境雅致。书院建有“三近堂”、“乐性堂”、“与善堂”③等。“三近堂”以近山近水近月,比喻修身应“好学、力行、知耻”,反映黄道周“学、知、行”统一的教学主张。“乐性堂”是寓“知性为乐”之意,是黄道周及门人讲习、研讨之所。黄道周认为“明理知性”是最大的乐趣。万物一体,人性相近,只要孜孜学习,真正明理,即可达到“善”的境界,而成为贤人。这反映黄道周的教学目的。“与善堂”是邺山书院的神堂。堂内列圣贤孔夫子、颜渊、曾参、孟轲、朱熹及漳郡名贤陈淳(北溪)、王遇、高登、陈真晟、周瑛、林魁、蔡烈等神位,是师生谒圣之所。黄道周希望门人从先圣、乡贤的思想学到“道义之善”,并施于他人,使社会达到“至善”的境界。黄道周以幽美的环境及建置的寓意,陶冶人的情操与德性。
  严格学约规范行为
  官办书院招收学生有定额,唐、宋、元时期由地方官推荐,明清时期少数由地方官推荐,大部分向社会招生。学生举行入学考试,录取后按成绩分班。邺山书院选择入学门生很严格。《邺山讲仪记》载有五条标准:“凡我同侪,勿爽尔德,勿贰尔心。有为谋不忠,与交不信,习异端而害正道者不在此位。有不孝不悌,傲侮兄长者不在此位。有托文章以败善类者不在此位。有逾闲越简,不衣冠而遨市井者不在此位。有寡取非分之财,好兴讼者不在此位。”④邺山书院对门生有违忠、信、孝、悌等品德的不予招收入学。这说明书院培养人才要以德为先。
  书院学约始于宋代。黄道周在邺山书院讲学,每开讲前都同声朗读学约,向上天、列圣、父、师、兄长宣誓。学约内容是“我等不二心,不背德,有失相规,有过相劝,决不做以下七种人:谋不忠、交不信、习异端以害正道;入不孝,出不悌,傲侮兄长,慢游是好;使辟善柔,骄诌佚乐,托文章以败善类;放利而行,为阳鱼乔以希攀援;称人之恶,以讦为直,居下流而讪上;逾闲越简,不衣冠而遨市井;凌侮鳏寡,取非其有,好兴讼以讦文纲者。(清乾隆《龙溪县志》卷二四“艺文”)强调门生“七不”,以做正大光明,操履纯洁的正人君子。
  漳州丹霞书院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订的学约有五条:一、读书要循序渐进,先经而后史。二、学贵有恒,当立定课程,逐日按课程去做,不可间断。三、读书当实事求是,不可存门户之见,以义理为本,经济为用,词章考据为文采,本宋儒之切近,加汉儒之精专。四、读书以心得为主,学思各居其半,日读夜思,防用力不专,心思不入。五、读书以变化气质为尚,器识为先,文艺为后。⑤
  书院学约以办学宗旨、学习目的与方法,严格规范学生的思想与行为。
  启发探究教法善巧
  书院依照科举取士的要求,课程主要学习“四书”(《大学》、《论语》、《孟子》、《中庸》)、“五经”(《诗经》、《书经》、《礼记》、《易经》、《春秋》),以文史为辅。书院的教学特点是教育、教学与学术研究结合,重视精读、深思、论辩、问难、明理。以培养忠君爱国勤政为民的士大夫。
  黄道周在邺山书院讲学,内容注重经史结合,以史为鉴。要求学生通过潜心研读,从中汲取治国平天下的教益。讲学方法采取讲、习、问结合,即在讲解后,鼓励门生对疑难问题发问或提出不同见解,再进行解答或阐发。这种问难论辩的方式,有利启发思维,把学习经典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黄道周屡在邺山书院举行公开“讲会”。参加讲会者不仅有书院门生,地方官员、士民等也踊跃参加。邺山讲会强调学术争辩应端正态度,讲究虚心问学,反对盛气凌人,矫柔造作。既不可互相吹捧窃取荣名,也不许谩骂攻奸,有犯者不得参加讲会。邺山讲会的突出特点是争鸣问难,争鸣以促进学术探讨,问难以相互交流。讲会还要求宜省繁文以求实益,反对毫无准备信口神聊,保证精力用于探讨学术问题。讲会仪式十分隆重,据《邺山讲仪记》载,黄道周每次开讲,必先率门人及宾客到“与善堂”(神堂)拜谒诸先圣,然后再入“乐性堂”(讲堂)。开讲前要鸣鼓三通,左右升坛,率众宣誓有关“仁义礼智”、“涤心立志”等内容的训条。在乐声中由宾主互献诗歌,礼毕才正式开讲。讲会完毕又要鸣鼓奏乐,唱礼毕才把宾客送走,再把门人送走。体现书院教学的严肃与礼仪。邺山讲会在当时很具盛名。因邺山书院地处九龙江边,远近官员、士子多坐船来赴会,每次讲会“环江而来者常千艘”。
  丹霞书院是清乾隆二年(1737年)漳州知府刘良璧创建。书院学生由州县学官于廪膳生、增广生、附学生中选择学行优秀者,每县一二名,由道署甄别考试,选取上舍生数十名入学。学生每月给银一两,米三斗,每年发10个月。书院课程规定,“经以明理,史以记事”,经以四子书为主,易书诗礼春秋辅之;史以紫阳纲目为主,资治通鉴辅之。为参加科举,另选取明、清诸家、唐宋八大家文章作为范文;诗赋选六朝唐宋作品,熟读成诵。书院提出,“士子读书,以变化气质为尚,先气识而后文艺”⑥。要求读先儒的经史诗书,学先儒的思想品德,成为操守谨严,具有儒家风范的士子。书院的学习方法:循序渐进,不可躐等。读《四书》、《五经》以《近思录》为阶梯,读《近思录》从《小学》入门⑦。课程先后主次有明确规序。书院的山长和教师,不作逐章逐课讲解,而是点拨,批阅课卷、答疑。强调学生自学,自行诵读、精思,“字求其训,句索其解”。强调学思不可偏废,先学后思。“书不熟,久读自熟;理不明,深思自明。”培养学生潜心自学、独立思考,辩难明理的精神。
  科名鼎盛享誉全国
  官办书院山长(清乾隆三十年改称院长),由知府、知县选派对儒学有深研、品行好,可为学生楷模的乡贤担任。教师多是有功名,品学兼优的人才。许多乡贤名人也屡到书院讲学。郑深道曾任宁波府教授、皇太子朱高炽(明仁宗)侍读。回乡与漳州知府钱古训修建观澜书院,并在书院讲学。归休后主镇海卫学务⑧。进士陈天定官居太常寺卿,明亡后隐居华安,在花山书院讲学。清雍正朝内阁大学士、经筵讲官蔡世远告假回乡,到漳浦学宫、书院讲学⑨。龙溪人黄宽于乾隆十三年(1748年)登进士,任江西崇义知县,后回乡修扩邺山书院,“专心执教二十年,严规条、勤诱导、深探经义,学风勤奋,人才辈出。” 陈金拔(道光三年进士)任甘肃省某地知县、福宁府教授,后在丹霞书院任教席。
  历代各地都把科名人数的多少,视为书院培养人才、办学优劣的标志,全国历朝进士及第有十万多人,福建历朝进士有一万余人,占全国总数九分之一,按全省人口比例计算,唐略低于全国平均数,自宋至清皆高于全国平均数,位居全国前列(《福建省志·教育志》15页)。漳州历代考中进士973人,(11)占全省近十分之一。明清两代福建省中进士4100多人(12)(明2400多人,清1700多人)明清漳州中进士690多人(13)(明473人,清220多人),占百分之十六点九,不仅居全省前列,也居全国前列。明清漳州出现一批政治家、教育家与文化名人。有状元林震(明,长泰人),榜眼李贞(明,南靖人)、黄鸣凤(清),探花谢琏(明,龙溪人),林士章(明,漳浦人),林 (明,龙溪人)。明清曾任宰辅的闽人有20人,漳州有黄道周(明),蔡新(清)二人,杰出人物还有吏部尚书潘荣、工部尚书朱天球、兵部尚书戴耀、内阁学士蔡世远,理学家有陈真晟、林雍、周瑛、蔡烈,水利专家庄亨阳,《东西洋考》作者张燮等等。
  结语:
  明清两代漳州办学之风盛行,书院培养一大批人才。明代月港开放洋市,经济繁荣推动书院发展,是漳州科举最鼎盛,封建文化最辉煌的时期。清代虽屡遭兵灾之害,但还办书院40多所,进士及第仍居全省前列。漳州的历代书院重视以环境陶冶情操;严格学约以规范行为;书院的教育注重教学与学术研究结合;注重精读、深思、论辩、问难、明理等教学方式,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古代书院在宏扬华夏文化,培养人才,推动社会文明进步起了很大作用。但古代书院重经文诗史,忽视科学技术,存在明显的片面性和落后性,远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光绪末年,清廷宣告停办书院。民国初年前后,漳州改办学堂,对课程进行改革更新。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第十九辑

《芗城文史资料第十九辑》

本书收录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委员会提案与文史委员会编写的芗城文史资料第十九辑,内容包含了前言,故地踪影,往事寻踪,人物春秋,姓氏选登,民俗记述,台岛践履,文献集萃,后记等反映漳州市中心城区的人文地理、物产风俗,反映社会的风貌。

阅读

相关人物

郭上人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漳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