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芗城文史资料第十九辑》 图书 |
唯一号: | 130720020220005201 |
颗粒名称: | 待御巷的历史变迁 |
分类号: | K928.655 |
页数: | 7 |
页码: | 19-25 |
摘要: | 说起“刣猪巷”(台:音台[tai],闽南话宰杀的意思。),三十岁以下的漳州人会一脸茫然,不知所云。这也难怪,掐指算来,台猪巷已经从九龙江消失了二十多年了。刣猪巷,正确的写法是待御巷,因闽南话谐音,口口相传,讹化为刮猪巷,以致很多人想当然地以为那是一处专事屠宰的巷子。乾隆一听龙颜大悦,即兴命名此地为“待御巷”。目前尚未查出实据,有待以后的发掘与考究。这些山珍海味在三台洲经过初步加工,随即批发销售出去。 |
关键词: | 待御巷 漳州 |
本书收录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委员会提案与文史委员会编写的芗城文史资料第十九辑,内容包含了前言,故地踪影,往事寻踪,人物春秋,姓氏选登,民俗记述,台岛践履,文献集萃,后记等反映漳州市中心城区的人文地理、物产风俗,反映社会的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