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地踪影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第十九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5196
颗粒名称: 故地踪影
分类号: K250.657
页数: 39
页码: 1-39
摘要: 威惠庙遍布闽南、粤东一带,特别是漳属诸县,即使在乡间村落,也往往能见到。威惠庙主祀开漳圣王陈元光将军,在民间又称作圣王庙。新桥头大庙即是众多威惠庙中的一所,殿中有一副楹联:“立庙二百馀年合之北东三圣庙,从军五十八姓配以马李二将军。”联中的“三圣庙”,是三座圣王庙的意思,“北”指威惠庙(北庙),“东”指州主庙,连同新桥头大庙合称三圣庙。威惠庙(北庙),是漳州府的官方庙祠之一,因址在府城的北郊而简称为北庙。从此“北庙”成了一个标志性称谓,陈将军后裔自称“北庙派”,简称“北陈”;而创建南山寺陈邕的后裔则称“南院派”,简称“南陈”,北庙旧址周围至今仍叫作北庙。
关键词: 芗城 文史资料 福建

内容

漳州城区“三圣庙”
  江焕明
  威惠庙遍布闽南、粤东一带,特别是漳属诸县,即使在乡间村落,也往往能见到。威惠庙主祀开漳圣王陈元光将军,在民间又称作圣王庙。新桥头大庙即是众多威惠庙中的一所,殿中有一副楹联:“立庙二百馀年合之北东三圣庙,从军五十八姓配以马李二将军。”联中的“三圣庙”,是三座圣王庙的意思,“北”指威惠庙(北庙),“东”指州主庙,连同新桥头大庙合称三圣庙。
  威惠庙(北庙),是漳州府的官方庙祠之一,因址在府城的北郊而简称为北庙。兴建于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其渊源可追溯到唐代,陈将军阵亡后建庙于当时州治(今云霄),贞元二年(786年)随州治迁龙溪,建于浦南松州堡(今松州村)石鼓山下,距府城有二十多里路,每年春秋二次祭祀,车马劳顿,全程要花费数日,官府为图便利,于建炎四年择址北郊兴建威惠庙,并划拔充裕的田产作为祭祀所需费用,这就是北庙的由来。从此“北庙”成了一个标志性称谓,陈将军后裔自称“北庙派”,简称“北陈”;而创建南山寺陈邕的后裔则称“南院派”,简称“南陈”,北庙旧址周围至今仍叫作北庙。
  北庙是漳州府重要祭坛,享有官府祀典,据康熙版《龙溪县志》载:“威惠庙祀唐侯陈元光也,开漳辟土,血食于漳,俎豆百世拟社稷焉。”每年春秋二仲,历代州府官员严格遵例前住祭拜,其规格与山川社稷坛同等,以此足见北庙在官府中的显要地位。北庙占地广敞,布局严整,并建有观景楼台等,历代频频修缮。宋以来,目睹北庙盛景的官宦及墨客留下许多咏颂诗句,宋龙溪人李颙以“威惠庙”为题赋诗一首:
  当年岭北正危时,数郡生灵未可知。不是有人横义慨,也应无计保藩维。
  清同治三年(1864年),太平天国侍王李世贤部攻占漳州,许多官署被焚,北庙与松州堡威惠庙等也未能幸免,遭到严重损毁,事后官府虽略有修缮,但一直未能恢复原貌。民国时期作为糖市,牛墟,日渐荒废。解放后曾作为厂房车间,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造为商住区,现属通北街道北庙居民社区。
  州主庙,址在东门街(今新华东世纪广场),始建于明代,由乡绅和东门街商户出资兴建。庙主祀陈政,陈元光、陈珦、陈酆、陈谟等祖孙五代昭穆配祀。陈氏一家五代前赴后继开漳治漳,五代中四任刺史,历经唐廷十代皇朝,长达一百五十年之久。从入闽时披荆斩棘,除暴安良;到建州后亦剑亦犁,且战且耕;到治州阶段招抚安顿,感化愚顽;直至创办书院,儒风南渐,开南疆冠带之风气。祖孙数代苦心经营,三易州治,筹措谋划,文韬武略。其伟绩丰功虽不载正史,但漳州官绅士民代代相传,铭记在心,州主庙便是明显的例证。
  陈政,字一民,光州固始人。父克耕,唐太宗李世民麾下的一员大将,陈政年少曾随父转战南北,因战功拜为玉钤卫左郎将归德将军。总章二年(669年),东南边陲泉潮之间“蛮獠啸乱”,陈政奉皇命以岭南行军总管事率许天正等一百二十三名将帅领府兵入闽平乱,筚路蓝缕,屯兵于云霄火田,在渡云霄河流时对部下说“此水如上党清漳。”该河即命名漳江,漳州郡名也源于此。陈政卒于仪凤二年(677年),葬云霄将军山。
  陈元光,字廷炬,政之子,从小敏而好学,十三岁领乡荐第一。总章二年随父入闽,父卒,临危受命,出任统帅。率轻骑增援潮阳、南海,以平叛立奇功,进正议大夫岭南行军总管。嗣圣年间上疏奏请在泉潮间建州,垂拱二年(686年)朝廷批准建漳州,命陈元光世守剌史。乃于四境设行台警戒,开荒建屯,招徕盲流,通商惠工,力图唐化南疆。景云二年(711年),陈元光与马仁轻骑御敌,被敌将蓝奉高刃伤而卒,马仁也一同遇难。百姓哀号,权葬于将军遇难地大峙原。开元四年(716年)移葬李澳川,诏立庙。贞元二年州治迁龙溪,墓随迁州治北松州堡之高坡上。
  陈垧,字朝珮,元光之子,少学于别驾许天正,善词赋,元光抚之曰:“儿非戈戟士,乃台院秀儒也。”万岁通天元年(696年)举明经,授翰林承旨直学士,珦看不惯武则天专断朝政,即上疏请求归乡休养。受龙溪县令席宏之聘,创立松州书院,传播汉儒文化。景云二年父元光遇难,珦哀伤欲绝,朝廷以岭海多故,命珦代领州事。开元三年(715年),珦率武勇夜袭巢峒,斩蓝奉高并俘其馀党。陈珦在任二十馀年,迁州治往李澳川,励精图治,除顽化愚,曾上表辞让封爵,天宝元年(742年)卒。
  陈酆,字有芑,垧之子。举秀才,授辰州宁远令。当时,漳州百姓忍受不了刺史殳伯梁,偏将许平国的肆意盘剥,陈酆刚要赴任时,郡城耆老朱兴家,余拱辰等诣阙陈奏:“漳本荒徼,始得陈政屯戍,继得元光辑绥,男珦代事,兵民胥庆,复举明经谢官归休。朝廷遂以殳伯梁,许平国管束斯土,盗贼迭起,老羸逃窜,酷害斯深,涂炭已极。今有新举秀才授辰州宁远令陈酆,乃垧之子,通达历练,如蒙使继父职,必能恢扩先业,克绍前苏,慰边士来苏之望。”朝廷准奏,授陈酆朝散大夫中郎将刺史漳州,漳州士女闻讯,欢呼相告:“州主将军孙来矣!”州主庙的名称就是从这个典故来的。陈酆在任二十九年,一州晏安,大历十四年(779年)卒。
  陈谟,字以忠,酆之子。建中二年(781年)代父刺州事。初任不协舆情,州民曾拱璧等诣观察使言之。朝议以柳少安任刺史,而谟改任本州别驾。柳精通地理,相准龙溪可建州治,曾对谟言:“大江南旋而东注,诸峰北环而回顾,宜本州属地也。”上报朝廷却未获准。谟以平粤寇功授中郎将,兼任漳州州刺史,任上完成了柳少安迁州龙溪的宏愿。陈谟卒于元和十四年(819年)。
  州主庙自建成后屡经战乱和天灾,频频修缮。据遗存的碑刻记载,清乾隆年间遭洪水淹浸,光绪年间发生火灾,经众多乡绅商户热心攘助,每次受损都能及时修复。民国初改作商音报社,上世纪后半叶,作为厂房车间。新千年之际,城区改造,新华东路拆除,州主庙彻底消失,镶在庙墙的州主庙清重修碑共五通移漳州市博物馆收藏。
  新桥头大庙,址在南河之滨(今江滨花园),建成于清代。面阔三间,共二进,后进建楼,硬山顶,抬梁式木构架。庙后墙嵌民国二十五年重修碑。大门挂“威惠庙”庙匾,正殿主祀陈元光,金柱二对,檐柱为蟠龙八仙柱。金柱各镌一对楹联:
  (一)立庙二百馀年合之北东三圣庙从军五十八姓配以马李二将军
  (二)累世效忠功业垂玉铃旧国金漳载绩英灵作砥柱新桥
  后楼楹联:
  (三)祀承北廓馀光春秋永享神作南洲巨镇栋宇重新
  新桥头大庙建成于古码头商肆之中,是出入漳城必经之道,水陆交通便捷,是当年标志性建筑,城乡士民无人不晓。大庙的维修及祀费主要由周边商户捐资,香客包括城内城外的善男信女,还有以南门溪为生的船上人家,可以说是农工商渔,行行都有,香火兴旺。大庙至民国改作警察局,解放后作为新桥卫生院达半个世纪。1988年列入首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7月7日,由政协委员杨素萍提议,经市政府批准,新桥大庙恢复为宗教活动场所。
  北庙,州主庙和新桥头大庙,都是奉祀开漳圣王,合称为三圣庙。北庙是官庙,州主庙和大庙二者虽然同是民庙,又不尽相同,但这并不妨碍三圣庙和谐相处。在官庙中常年有平民香客进进出出;在民庙捐献活动中,也会有官宦人家参与其中。在州主庙碑刻中,出现一位蒙古姓氏的理事,名叫“合鲁温文响”,合鲁温是蒙古族姓氏,此人很可能是元漳州路达鲁花赤(官衔名,如唐刺史一职)迭理弥实的后裔,迭墓及专祠“表忠祠”距州主庙仅数步之遥,合鲁温文响其住宅应不离其左右的。在开漳圣王神祗之前,官民之间,甚至不同民族之间,都能找到了一个平衡点,这也许就是所谓的“神”力吧。
  三圣庙中现仅存新桥头大庙,也是古城区唯一幸存的一座威惠庙。从庙里第三副楹联看,新桥头大庙由北庙分灵而来,北庙已湮迹多年了,其祖庙松州威惠庙至今基本处于被太平军损毁时的残状,就目前看,难于担当起“龙头老大”的作用。漳州地区的威惠庙数量多,分布广,是圣王文化发祥地,但众多圣王庙存在着类似群龙无首的状况,这是摆在圣王文化研究领域的一个课题。
  续延圣火 心香永在
  ——记漳州九龙宫
  庄宗沛
  古代的漳州城区北山南水,从今之延安北路往北便是连绵不断的丘陵,人称“洋筠仔大山”,南边一条九龙江,则是漳州客货流向台湾及海外各国的通道。“洋筠仔大山”竹林覆盖,杂草丛生,错落着许许多多村子,交通闭塞,人迹罕至。在这名不见经传的大大小小村落中,顶岱山社(今芗城区南坑街道办事处管辖岱山村)却有一座庙宇,其名气远播海外,应了一句古语“庙小神灵大”,这就是九龙宫。
  九龙宫始建何年,目前暂无可查,据村民代代相传,该庙建于宋末,距今七百余年。四百年前的明朝万历年间编撰的《漳州府志》卷之十二《寺观》所载,漳州西北路乡村所管院四十五所,内有“九龙院”,则是今之九龙宫。足见九龙宫时代久远,至今仍香火兴旺,参拜者众多。庙宇建于高地,从下而上,层次分明,依次是放生池、场院、拜亭、殿堂,参拜者拾级而上,突显主殿庄严和威武。九龙宫主祀哪吒太子,众称“太子爷”,佛道两教共奉的尊神。庙史所述,哪吒太子为毗沙门天王第三儿子,受玉皇大帝之命下凡人间,寄胎于托塔天王李靖夫人之腹,神通广大,斩妖除魔,灵山会上成为通天大师,玉帝封其“中坛元帅”。哪吒太子神像两侧分别奉持金吒太子和木吒太子,故“三太子爷”之尊称中的“三”字,既尊称哪吒排行第三也统称哪吒三兄弟。
  “太子爷”神灵远播海外,起因于明末清初的海峡之战。台湾宝岛回归事件经历了郑成功和施琅收复台湾的两场战事。郑成功和施琅两位将军均为闽南人,征战台湾的士兵也多为闽南人。当时漳州一批壮丁离乡之时,都到所在村社庙宇祈求神灵庇护,九龙宫所在周围村庄兵丁亦是如此。据说,当时一批出征台湾的士兵出行前到九龙宫敬拜,并从香炉中取炉灰庄重地包装以作护身。船行海上,忽遭风浪袭击,大都沉入海底,唯独携带“太子爷”香火的船只平安抵台。这批漳州士兵深感“太子爷”灵感,就在台湾建庙奉敬,几百年中分灯台湾各地,目前交往中就有台北、台中、花莲、嘉义、屏东、宜兰、彰化等数十座庙宇,所以,九龙宫柱联中有“中原正气心香在”字句,显示了在这一支法脉中的祖庭地位。
  “太子爷”圣火延伸到台湾以后,台湾信徒时时刻刻不忘祖庭的恩德。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台湾各座太子爷庙依上辈人教训,纷纷派人到大陆寻找祖庭,几经辗转,终于在1984年由台湾省台中市周清泉带团首次登临九龙宫。此后,台湾同胞前来九龙宫敬奉者,年年不断,成千上百,老少同行。九龙宫有一幅高悬于神像上方的匾额“眷顾诞膺”,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这是对神灵的赞颂也是对信众的祝愿,太子爷的威灵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着虔诚的信众,故而台胞参拜者络绎不绝。
  九龙宫的“踏火”更具特色,是那么神奇又那么庄重,“迎神踏火”为一年一度的活动,从农历九月初一开始即设坛拜神,道士诵念经咒,乡民捧着供品前来敬拜,香烟缭绕,人头攒动,十分热闹。九月初九庙会达到高潮,这天是太子爷寿诞。闽南特色的打击乐——罗车鼓、锣钹、翘板,声音清脆响亮而又节奏鲜明,伴随诵经持咒的法器声,气氛非常热烈。人们把早已备好的一卡车木炭——约二百多筐——堆放在场院上,占地三十多平方米,木炭堆成小丘。凌晨三点开始点火,因为是温火焚烧,只见腾腾热气蒸蒸向上,不见火焰冒出来。到中午过后,黑色木炭逐渐变为暗红色,可以想象木炭堆里的温度。这时,周围人山人海,打击乐声和诵经念咒声显得更激昂,四十多位男性青年,经过沐浴之后,统一着装,赤着脚,颇有一种古代武士的气派。为首的举一面旗,随后有手捧神像,有手执刀枪棍棒者,正整装待发。下午二点迎神踏火开始,踏火者绕场一周,朝八个方向礼拜,然后在百千人的喝彩声中从约一米高的火堆中间踩踏过去,为首的一个箭步冲出去,火红木炭掩到他的大腿,他旁若无人地一步又一步跨越,紧接其后一个又一个踏过去,滚烫烟尘直冒天空,经过搅动的木炭堆出现“丝丝”作响的火焰,人在火中行,火从人边冒,咒语声、锣鼓声、喝彩声、鼓掌声,响成一片。踏火者一个接一个越过火堆,无人灼伤,无人呻吟,唯有热烈的赞叹,热情的鼓励。参拜中的台湾信徒,不乏有人,当即脱掉鞋袜,朝太子爷像一个鞠躬,然后踏着炭火,高喊“跳过火,无‘事尾’(灾祸)”,竟也安然无恙,大家快乐地拥作一团,开怀大笑。九龙宫“踏火”是宗教和艺术的融合,学术界也十分重视,《漳州九龙宫宗教仪式与音乐初探》一文已见诸报端。
  漳州九龙宫,其太子爷的神灵,其富有闽南特色的宗教艺术联结海峡两岸信众的心,翻开九龙宫贵宾题签录,从1984年起至2006年,密密麻麻地浮现台湾各地的宫庙名称,台湾屏东太子宫、台湾宜兰三星太子宫、台中太平四方太子宫、……三五人一组有之,百余人一团有之,他们说:“我们的先辈一再交代,漳州九龙宫是我们祖庭,咱在台湾日子会过得好,全仗太子爷的灵感,要我们一定到九龙宫参拜。”这就是不能切断的两岸神缘。
  百年神女庙 长护海霞红
  ——记漳州齐天宫
  庄宗沛
  女神“妈祖”是融合儒、道、释三教之神,宋朝以来,一直是我国沿海各省居民心目中的海神,尊称“天上圣母”。妈祖之“妈”字,闽南话读仄声,乃是对祖辈女性称呼。莆田湄洲“妈祖”分灯泉州、漳州,俗称“泉州妈”和“漳州妈”,或“二妈”和“三妈”。漳州齐天宫主祀天上圣母,即“漳州妈”(三妈)道场,信众都信仰其神灵显赫,圣德无边,裕国祜民,普渡众生。故历经几百年,香火兴旺,影响广泛。
  齐天宫始建南宋末年,据康熙五十四年(1715)漳州府志》所载“漳州古城街道名称”图示,宫址位于漳州城墙东南角,南门溪北岸,大路头船码头附近。其时,漳州对外通道靠九龙江船运,上接南靖、平和,下达石码、厦门,船民为求航运平安、顺风得利,特地于江边建一座妈祖庙,并往湄洲妈祖庙进香,求得一尊妈祖金身和香火回漳敬拜,称妈祖庙为齐天宫。齐天宫仅有一座殿堂,左右两间护厝,前面一大片土埕,每逢初一、十五或三月廿三妈祖圣诞,土埕上热闹非凡,十几张桌子摆满供品,还得临时搭金炉焚烧“寿金”。明朝隆庆六年(1572),漳州知府罗青霄“以东南巽方洼陷不可无突起之峰”为由,择齐天宫后侧建威镇阁(又名八卦楼),威镇阁20多米高,共三层,为漳州标志性建筑,自此以后,八卦楼与齐天宫连为一体,名噪十方。有着几百年历史的宫庙、楼阁,“文革”中夷为平地。1996年,漳州市芗城区政府着手筹建威镇阁、齐天宫,还原历史面貌,并广泛征集设计方案,多方筹集建设资金,终于在1998年元月26日落成剪彩。崭新的威镇阁流光溢彩,东侧又重建当年的齐天宫。今之齐天宫,依然坐西朝东,朱红色的墙,琉璃瓦屋顶,中脊塑有二龙戏珠,可谓美轮美奂,古色古香。殿堂主奉天上圣母——妈祖,堂前土埕改为石埕,如同历史上的方位,前右通九龙江码头,前左下沙地域,礼敬仪俗依旧,热闹氛围不改。
  2004年开始,台湾省妈祖信徒一批接一批到齐天宫进香,有基隆、台北、彰化、台中、高雄、嘉义、屏东等地宫庙组团前来进香,其中以台湾基隆市庆安宫最为频繁。
  台湾基隆庆安宫主奉妈祖,其庙志记述:“圣母降临本市,溯自清代乾隆四十五年(西元1780年)间,基隆街市未辟时,漳州移民于牛稠港及哨船头两处滨海区,筑屋而居,渐成部落,沿海渔民为求航海及渔捞顺利,于是在牛稠港虎仔山畔创建一小庙,奉祀天上圣母,供信徒烧香膜拜,祈求平安。距今已有二百二十一年。”庙志进而记述:“后漳州移民日增,居民纷纷移向崁仔顶一带高地结卢成市,商业渐趋繁盛。清代嘉庆二十年(西元1815年)街绅发起筹资迁建妈祖庙,并由内湖信士何士兰捐献部分土地,新建庙宇完成后,将妈祖庙移于现址,并正式命名庆安宫,距今一百八十六年。”如庙志所载,其信徒因地缘关系奉“漳州妈”为祖,故年年组团跨海峡绕港澳到漳州齐天宫参拜。又有一位台北玄应宫赖先生,遵先人之训,欲到漳州九龙江附近找妈祖庙。他乘坐飞机到香港,入深圳后打听漳州地名,恰好漳州中旅长途汽车就在附近,上车后问司机,漳州可有一条九龙江。翌日凌晨四点许,车到漳州战备大桥头,司机嘱其下车,他问路人,可有妈祖庙,路人随手一指,八卦楼之侧便是,赖先生抬头一望便看见燕子尾庙顶,喜出望外,直奔齐天宫。他认为冥冥中得妈祖指引,此后跟齐天宫结下深厚情缘。台湾佛道及民间信仰的信徒无不认同祖国大陆是其信仰源头,彰化县镇安宫石碑记载:“香火亦随移民自大陆闽粤携带来台。”台湾同胞现在赴齐天宫朝拜已成传统,据齐天宫管委会主任许灵通先生介绍,台胞回到漳州,都很激动地就:“这里就像我们自已的家,所以我们喜欢回来,不是说‘常回家看看’嘛!”
  元朝户部尚书贡顺泰有诗赞妈祖,“不见波涛险,宁知造化功。百年神女庙,长护海霞红。”天上圣母的威灵,不仅护持海上为生计操作人们的平安,而且护持着海峡两岸民众心灵的平安,为和平,为骨肉团聚而平顺地发展、进步。连南夫墓道碑
  江焕明
  2006年4月19日,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携夫人及子女到漳州龙海马崎社祭祖,这是马崎社迁台连氏三百多年的第一次。连战一家在连氏宗祠向神龛行叩拜之礼,神龛祀漳州连氏鼻祖连南夫灵牌,连南夫神道碑也收存于连氏宗祠内。
  连南夫墓道碑现收存于龙海马崎村连氏宗祠内,碑高约150厘米,宽71厘米,双面铭文。阳面镌“宋宝谟阁学士任广东经略安抚使谥忠肃连公墓道”;碑阴刻“霞漳连氏鼻祖讳南夫宋学士、赠太子少傅、谥忠肃,应山人也。绍兴间忤权相,宦寓于漳,隐郡东尚书峰麓,邱墓在焉。经六百馀年,乾隆丙申孟春,贤裔士琼、天柱、宗英、苍、世选等鸿族修封。宗英君之子胪声,吾弟庶吉士云从婿也,走书京邸,属余记。予重其请,为揭碑阴以垂不朽云。清踢进士出身荣禄大夫礼部尚书郡人蔡新撰。”这段文字写于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距今已有230年,碑石是连氏族人一件宝贵的文物。清光绪版《漳州府志》对墓碑作了考证:“尚书峰之麓有连南夫墓碑,镌宝谟阁学士,‘谟’字恐误,文献通考载,奏议二本宝文阁学士连南夫著。考宝文阁自治平间已置,而宝谟阁至嘉泰间乃有此号,南夫之卒在绍兴年,似当以宝文阁为正也。”
  连南夫,其生平在《福建通志》、《续资治通鉴》、《漳州府志》等书中都有文字记载,但略有差异。综述各志籍要点作一简介。
  连南夫(1086~1142年),字鹏举,政和二年(1112年)进士,宣和年间(1120~1125年)曾二度出使金国,著有《宣和使金录》一书。完成使命后,上奏朝廷要求斩首刘延庆、童贯等,受到朝廷保守势力的排挤,被调离京城,出任濠州知州,此后陆续出任建康(今南京)、饶州、泉州、广州等地的地方长官。连南夫处身于南、北宋之交,是一位主张用军事力量收复失地的抗金派朝臣,他的玄孙连琇璇是一名为国捐躯的抗元英雄。
  据《漳州府志》载:“连南夫,应山人,累官至经略安抚使。知广州时,金人归河南地,南夫表贺,有‘虞舜十二州,昔皆吾有。商於六百里①,当念尔欺。’为秦桧所恶,谪泉州,寻隐居于龙溪尚书岭之麓,后因其葬于此地,而取名曰连山。连南夫五世孙琇璇,字居康,据家谱所载,与文信国天祥召募勤王拒元兵,于五坡岭②一族战死三十八人,而史书不传,忠义英灵几于磨灭,可胜浩叹!”
  待御巷的历史变迁
  田丰
  说起“刣猪巷”(台:音台[tai],闽南话宰杀的意思。),三十岁以下的漳州人会一脸茫然,不知所云。这也难怪,掐指算来,台猪巷已经从九龙江消失了二十多年了。
  刣猪巷,正确的写法是待御巷,因闽南话谐音,口口相传,讹化为刮猪巷,以致很多人想当然地以为那是一处专事屠宰的巷子。有关待御巷名字由来的民间故事,流行多种版本的说法,都与皇帝有关,脍炙人口且流传较广的是:乾隆皇帝游江南时,船队经过南门溪时,见溪边洗衣妇一个个跪着观望,乾隆不懂闽南妇女是用跪姿洗衣服的,便问随从这些妇人在做什么?地方官员急中生智,乘机奉承道:“这是民女跪着迎候皇上。”乾隆一听龙颜大悦,即兴命名此地为“待御巷”。
  这则民间传说生动有趣,流传久远。在认真的人看来,却不以为然,或认为是荒诞不经。因为乾隆皇帝从未到过漳州,这是无庸置疑的。但历史的某些真相常常隐含在悠久的传说之中,由于传说的不确定性,一些很珍贵的历史片断被貌似荒诞不经的表象所掩盖。待御巷究竟与皇室有无瓜葛?或与哪一朝代的钦差、御史有何关联?目前尚未查出实据,有待以后的发掘与考究。
  待御巷实际上也不是人们想象的古城中街坊里弄,而是一块沙洲。确切地说,是位于漳州旧城南门溪的一片水中陆地。据《漳州府志》、《龙溪县志》记载,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洪水又一次袭击漳州城,南门溪露出三台洲,时任漳州知府韩擢因此将郡城南门更名为“三台门”。并择址三台洲下游处的方壶洲新建一桥,称文昌桥,就是后来所说的“新桥”,南桥也就叫做“旧桥”(后称中山桥)。三台洲也就是三块沙洲,凭着优越的地理位置,三台洲成为船家首选的泊岸码头,很快形成聚居群落,并有了各自的地名,北侧的叫烧灰巷,中间的叫待御巷,南边的叫船寮(也叫刺竹脚、桥仔脚)。
  三台洲位于漳州城南门溪流之中,上有桥梁连通两岸,构成水陆纵横交错交通枢纽,水运航线连接山海,西接永定、南靖、平和,东达石码、海澄、直至出海漂洋,到台湾岛、南洋诸岛。陆路过旧桥,经南驿道直通漳浦、诏安、潮州、汕头等地。三台洲地理位置如此得天独厚,形成一处天然停泊码头,是南来北往的必经之地,在历史上曾是人流繁忙,生意兴隆的河埠,也是人口稠密的聚居区。三洲数中洲即待御巷最为繁荣,环洲皆是泊位,舟楫云集。西溪上游的笋干、香菇、木耳、干菜、花生、土纸、松香等山货顺水源源运抵三台洲,下游的蚵、蛏、干贝、鱿鱼、虾、蟹、鲍鱼、海参、紫菜等海产品逆流而来。这些山珍海味在三台洲经过初步加工,随即批发销售出去。一些需要大量用水的作坊,如皮革鞣制、布匹漂染也选址于此。造船修船作坊更是得天独厚,小小沙洲竟有数家船寮。三台洲顿时作坊林立,商肆鳞次栉比,俨然是一个水中工商贸易集镇。烧灰巷有多家灰窑,将大量遗弃的蚵壳煅烧成白灰粉,这是一门长盛不衰的行当,上世纪六、七十的年代,烧灰巷的灰窑还一片繁忙景象。
  三台洲自古有“洲滨浮龙”之誉,近水得利,同时也因水受灾。频繁的大水让三台洲蒙受严重损失,甚至遭致灭顶之灾!特别是光绪三十年农历甲辰六月初四至初六(公元1904年7月16日至18日)暴雨三天,九龙江西、北二溪洪水滔天,漳州城上游南靖、平和屋塌人亡,洪水冲溃堤堰,涌入漳州城,水漫街巷,数日不退。旧桥两侧行铺都被洪水冲走,待御巷的作坊宅院几乎被夷为平地,巷内社庙“开山太保公庙”三尊神像漂走了二尊,有一尊神奇地留在原地。大水退后,社里家长在下游的诗墩社和港西社分别寻到漂走的二尊神像,经卜珓,神示愿留在新址安座,大家就恭敬不如从命。从此,“开山太保公庙”一分为三,受到三社信众的祀奉。待御巷为纪念此次大劫难,将六月初六定为平安日,每逢六月初六,每家每户都要上“开山太保公庙”焚香献供,祈求平安。可天不遂人愿意,仅过了四年,即光绪三十四年,大水再呈凶猛,新、旧两桥全被冲毁,待御巷和烧灰巷民宅中平房水近中梁,楼房的楼板水深三尺,两巷人家再一次受足了惊吓。
  每次大水过后,沙洲上的人们都能很快恢复生机,各行各业迅速重整旗鼓,照旧操持,又是一派繁忙景象。这里的居民,相当多的是渔民、船民的后代,由渔猎或航运到三台洲停泊,或交易或装卸,一些头脑活络者或精于盘算者或心灵手巧者,便上岸开铺设坊,作起岸上生意,久而久之便成了巷底居民。他们也许还是古越民中胥民的后裔,《辞源》对疍民的定义是:“古代南方水上居民,也作‘置户’。”《漳州府志》记载:“南北溪有水居之民,维舟于岸,为人通往来,输货物,俗称泊水。”一些志籍在描述胥民时都用“习水,善舟楫。”赞许之词。古代漳州沿海渔民和九龙江流域的船民就享有很高的声誉,明代就流行“看针把舵过洋,须用漳人。”的普遍说法,可见漳州的水上居民具有过硬的航海本领和超人的水上技能。明初郑和下西洋时,其庞大舰队中的水手和舵手,几乎都是从漳、泉二州招募的。明末之际,郑成功以漳州水手为骨干组建水军,骁勇善战的水军屡屡打败清军,依靠强悍的水军,郑氏军事力量驰骋于漳泉厦台之间,与清军对峙周旋长达四十年。
  沧海桑田,九龙江淤积年年有增无减,抗日战争初期,当局于镇头宫水域筑水下封锁障碍坝,航道出现萎缩。1973年,西溪闸建成,航运不能正常运转。1982年,九龙江航运全线宣告终止。
  停泊待御巷的船只少了,作坊商铺相继关门了,繁忙的河趸变成了纯粹的住宅区,居民仿佛与船失去了必然的联系,但巷里长大的孩子们个个如水中蛟龙,水性娴熟程度超乎常人。每遭大水围困,家中缺少食物时,少年小伙便会一头扎入湍急的洪流中泅渡上岸,进城买齐后,单手托举食物在汹涌的浪滔中泅渡回家,令城内人望尘莫及,自叹弗如。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家住待御巷的林氏三姐弟入选省游泳队参加全国游泳比赛,姐姐还取得全国比赛项目的冠军,弟弟长期在国家游泳中心从事训练教学。
  1985年,漳州市政府通盘考虑到泄洪需要和待御巷居民的安全,决定整体搬迁待御巷,新址选在南岸双庵路东端的田地,经过紧锣密鼓的筹建,新居住区很快落成,新址按居民的提议命名为“待御巷新村”。年底全部居民乔迁完毕,大家分住二栋公寓式楼房,一起欢度丙寅年(1986年)春节。这年的夏天,洪水再度来临,淹没了旧桥,六月初六,“待御巷新村”的居民大放鞭炮,庆幸从此摆脱洪水的威胁。
  热心的居民还自愿将社庙“开山太保庙”的神祗和二通清代石碑搬到新址,安放在居民捐出的三间柴火间内。1990年,虔诚的巷底居民信众出资捐物稍稍扩建了新的太保庙,依旧主祀开山太保公,配祀观世音菩萨、伽蓝爷、土地公,还有平安公。主神太保公的来历,巷内老住户们语焉不详。九龙江下游出海口鸿渐村有一座太保公庙,庙门上有一副对联:“著千古之功勋职封太保,济万民乎黎庶德重风山”。庙内并祀二尊太保公,大太保为郑和,二太保是王景弘,二位都是明朝初期西洋舰队的统帅。当年跟随舰队到南洋的明军兵士的后裔落籍成为侨民,为纪念郑和的功德及恩惠,旅外侨胞便在侨居地为他修建庙宇、雕塑神像、供奉祭拜。鸿渐村旅菲侨胞甚多,侨胞屡见海外均有郑和庙宇,而家乡没有,为感恩郑和给家乡带来的功德,明末清初年间,旅菲的鸿渐侨胞把在南洋供奉的郑和画像带回家乡奉祀,在该村西面建一座庙宇,村民称为“太保公庙”,并把每年农历八月廿三日作为郑和纪念日,俗称为“华侨节”。待御巷同样是船民聚居地,与上下游的船民有着密切的联系,许多居民的先辈就是直接来自于西溪上下游的水上人家,开山太保公庙所祀的太保公,是否也是郑和?由此推断,似乎顺理成章,但无确凿的依据,尚不能擅下定论。
  2007年,开山太保庙的另一通碑石,几经辗转回到庙内。现存的三通碑刻记录了待御巷曾经的繁荣,是三台洲历史进程中某一横断面的真实写照。是研究漳州航运史、手工业史和清代社会治安管理制度的难得素材和佐证,也是漳州与台湾之间往来密切的证物。如《道光二十二年》碑文“---漳泉台湾各府工商营生,路经山城及沿河至一-”此段文字明白无误地证实,九龙江流域曾是维系海峡两岸血脉和文脉的枢纽,沿江的市镇是承载山海物质和文化交流交融的福地,漳州大地所蕴藏的人文信息是闽南生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试想当年,少年林语堂,从平和坂仔家中后门登上一叶小舟,出双溪,入花溪,顺流而下,经山城和靖城,过天宝,一帆顺风,泛舟到达旧桥待御巷,曾稍停片刻,漫步待御巷坊铺之间,耳闻南腔北调,眼观山珍海味,竟流连忘返,一直到船家追来催请……
  物换星移,待御巷新村转眼间走过了二十二个春秋,现已列入南山公园的规划蓝图,又要面临再一次搬迁了,“待御巷”这一个漳州老地名将再一次载入新的内容。
  漳州南台路
  田丰
  南台地名不仅漳州有,福州、广州也有,其实,以南台命名的地方在闽粤两地很常见,福州台江原本就叫南台码头。在漳州流传几百年的民间故事《陆希韶一夜渡南台》,讲的是陆希韶在神仙法力帮助下,一夜之间从漳州浦头港飞渡到福州南台码头。
  福建在先秦时属闽越国,秦统一天下后,废闽越王无诸的王爵,降为君长。无诸是越王勾践的后裔,曾率闽越军队加入项羽的大楚军,因不受重用而转入刘邦部队,参加楚汉战争。因灭楚有功,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刘邦在南台封无诸为闽越王,后来的越王庙大都称南台庙。南台其具体地点无考,但其影响深远,福州的南台大庙山,就是因山上有闽越王庙而命名的,至今闽越王庙遗址尚存。
  漳州也有一条南台路,位于古城西濠沟东侧,原本该地有南台庙,主祀闽越王无诸。庙始建于宋嘉定丙子(1216年),郡人黄泰亨,进士程桂、刘旦发起创建。宋代叫武济庙,明清称南台庙。庙于清末倾颓,民国初开始逐渐改成民宅院落,南台庙虽已消迹多年,但该地名一直延用至今天。
  近期,南台路和具有千年历史的西濠沟的一部分,因钟法路延伸而消失。漳州护城濠开凿于唐代,宋咸平二年(999年)疏浚并全线打通,而使“濠环抱子城”,据《漳州府志》记:“城中故有濠沟,始于西北而中分之,为东、为西”。宋绍兴年间(1131-1162年)扩城后,濠沟成为城中排泄水道,“东濠西沟宋设二闸”。明隆庆六年(1572年),知府罗青霄发动沿濠居民疏浚畅通之后,设一名百户长专职负责闸门的管理,既方便船只进出城区,又保证城内军民的安全。
  漳州护城濠濠历代多次修浚,1950年全面清理和维修。濠沟长约2000米、宽8.5米、深4.5米,两侧驳岸以条石砌成。今虽多段破损,但东濠、西沟仍具排水作用。是唯一一条贯穿全城的马蹄形城内沟渠,1988年,护城濠列入漳州市首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代官府在濠沟上建许多座桥梁,有的桥上还建庙,称“阴桥”,古漳州城的桥梁有“七阴八阳”之说。横于西沟的有“丙申桥”、“天宫桥”、“观桥”等,幸存至今的桥已很少,在钟法路上尚有一座古桥梁,就是观桥,也将在这道路拓建中消失。
  观桥是天庆观桥的简称,是古城“七阴”桥之一,桥上原建有观音亭,后亭废。因桥西隅有天庆观取名天庆观桥,俗呼观桥。观桥位于今新华西路与钟法路的交叉口,东西走向,桥面铺沥青,加混凝土护栏,桥梁仍为原建石材。附近一带地名也就叫观桥顶。
  天庆观是一座由官府所建的大型道观,俗称“天公庙”。始建于唐开元年间,称开元观。唐贞元二年(786年)随州治从漳浦移入龙溪,十二年(796年)刺史李登移建观口街,改称元妙观。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改称天庆观。宋端平年间(1234~1236)观中建有道藏,收有颜耆仲、颜颐仲兄弟从九仙观临摹的道经五百六十四卷。主殿祀老子,旁配日、月、雷、电、风、雨诸神,其规模宏大,神像巍峨,是漳州最大型且藏有道经的道观。民国八年(1919年),道观被陈炯明军队征用为军营,从此日渐毁坏破败。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旧建筑拆毁,建老干部活动中心。原天公庙二根蟠龙石柱辗转到天宝后坑村,九十年代初,海峡两岸同胞共同捐资,以原天公庙蟠龙石柱为主柱,在该村建一座玉尊宫,人们都称之为“天公庙”。
  天庆观前原有一口水井,名天庆观井,《龙溪县志》载:“天庆观井在元妙观前,味甘美,可辟瘴疠,旧传漳土水热,凡仕宦至者,必先汲此,方不得病。”该井于2002年拓宽路面时填毁。
  南台路及相关古迹业已消失,故留字以备考。
  漳州“番仔楼”
  田丰
  闽南话有句口头禅:“泉州人过番,漳州人去台湾”,其实这种讲法有所偏颇。闽南“番仔楼”中不泛经典之作,象珍珠般地散布于漳州市镇及乡村,经过百年的风云变幻,进入新世纪,漳州大地尚幸存许多“番仔楼”。这些“番仔楼”是百年前漳州人漂洋过海,拼搏奋斗的活生生的固态史书,也是漳州人勇于进取,善于吸纳异域文明成果的公允物证。
  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被迫“五口通商”,随即清政府内部推行洋务运动,海外文化从各种渠道传入中国,其中由航海作为传播途径的最多。闽南地处东南沿海一方热土,当仁不让地走在接纳外来文化的前列,素有闽南重镇之称的漳州,也及时地跟上这股潮流,漳州大地从此出现了一批洋式建筑,闽南方言称之为“番仔楼”。“番”字在闽南话中通常是泛指海外,大多特指南洋(即东南亚地区),如将南洋称作“番爿”;出洋去海外、去东南亚叫作“过番”;从海外回来的侨胞称作“番客”;洋人称作“番仔”,洋式楼房也就顺理成章地叫“番仔楼”。
  二十世纪初叶,漳州城区及周边城镇经历了一次大规模的改造,在商贾云集的市镇和沿海乡村陆续出现了更多的洋式建筑,其建筑风格与传统建筑迥异,两种建筑样式常常比邻而立,两者文化外在形式的明显落差,强烈冲击人们的视觉神经,形成中外文化特征醒目的比照体。“番仔楼”与传统建筑二者外观上巨大的反差,仿佛给封闭已久的老屋吹入一股清新温润的东南风,让沉寂千年的一池古潭泛起微微波澜。这种振动,并没引发芸芸众生的不安与混乱,建筑行的工匠也没有出现恐慌或惘然。见过世面的漳州人从容地接受外来文化,并加以合理而巧妙的改造,使之与本土的文化理念平和衔接,多种异源的文化形态在很短的时间融汇于一座建筑物共同的氛围之中。不同的建筑风格能和谐相处甚至相得益彰,这都得归功于闽南人创造性地运用洋式营建手法,渡海过洋的华侨陆续带回了海外建筑技法,通常在屋檐、立面、阳台及栅栏等部位,大量采用从海外运进洋砖洋瓦、红毛灰(水泥)等建筑材料,修筑为典型的洋式风格,但其内部结构及装饰仍以传统的砖木为主材,保留相当多的传统建筑精彩成果。其屋顶绝大多数还是采用传统的板瓦盖顶,有的“番仔楼”群落的中心位置,保留或修建中规中距的传统建筑——家庙,这说明典型的传统建筑在人心目中具有无可替代的崇高地位。民间约定俗成所谓的“番”楼,其实也不是地道的洋式建筑,这些“番”楼都是表为洋,里犹中的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
  由于太平洋战争爆发,大陆与海外中断了所有的联系,之后的政治因素,“番仔楼”就此停滞不前,继而日见破败,它的出现与衰落,犹如昙花一现。算是闽南建筑发展历程的一段插曲,或者说是闽南传统建筑经历的一次短暂的改头换面式的变形。
  “衣锦还乡”,“荣归故里”是汉民族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之一,由河洛文明哺育成长的闽南人,发家后的第一等大事就是回故里“起大厝”,这种观念犹如天生的信仰,就象遗传基因一样,在潜移默化之中,召唤一茬又一茬的海外游子回乡兴建宅第。漳州现存的洋式建筑按其用途,大略分为住宅、商铺和教堂几类,前二种一般都是由侨居海外的华商回乡兴建,而教堂之类的建筑大多是外国教会所建。
  “番仔楼”住宅群较多地分布于九龙江出海口一带水网区域,因占有地利的优势,这一带出洋过番的历史较早,出洋的人数也较多,留存下来的番仔楼也比其他地方多。名闻海内外的“天一信局”番仔楼就建于濒临九龙江的龙海角美镇流传村,其周边的村庄还有许多风格各异的番仔楼。商铺集中建于城镇闹市地段,漳州古街区及下属县城集镇至今尚保留一些洋式门面的商铺。教堂变化不大,但数量不多,原来由教会兴建的医院和学校之类的“番仔楼”变化很大,基本上都已被改造殆尽,难以观其原貌。本文选择若干处“番仔楼”作一简介。
  0.东美曾氏“番仔楼”东美墩上“番仔楼”,位于龙海角美东美村,创建人是华侨曾振源,建于廿世纪初叶。建筑群占地面积5120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2627平方米,大小房间95间。解放后收为公房,分别作为多个用途:其中41间半作为东美小学校舍;49间用作东美粮站库房等;4间半按土改政策分给贫农。1984年9月,龙海县人民政府将全部房产退还业主。
  整座建筑群落成“凹”字形布局,坐南朝北,前凿大型月池,后有花园;东临港道,南面和西侧是马路,自成一个周全的小世界,其规模类似现在城市中的一个街区。建筑群落西侧的池塘和南面花园作为与马路之间的隔离带,既有相对的封闭性,又开辟兼备水陆两便的出入通道,东侧的港道既是隔离带,又是出入交通途径,此处开辟水门,步出门槛就直接登舟出行,十分便捷;前埕绕过月池即直通大路,出入通道宽畅。
  建筑群的内部格局以祖厅为中轴线的中心点,对称而有序地延伸开来。祖厅左右侧各开二条通巷,四条笔直的通巷连接三排大院落,纵向形成五列主体建筑队形,横向形成三排建筑矩阵,每排之前都有大石埕作为缓冲带,分别称作前埕,中埕,后埕。为了便于描述和阅读,下文用排列方式介绍。
  第一排:共五座建筑物,以祖厅为中心,形成“V”字形布局。祖厅是典型闽南风格的传统建筑,两翼的建筑有明显的南洋作派,都是檐廊式立面;两端的建筑是券廊式立面,朝向相对,将前埕围成“凹”字形。
  第二排:从外观看,这是一座巨大的二层楼房,外檐平顶,通天栏杆,环绕券廊,连通巷处也一样修拱券与券廊融为一体,一层多立克柱式,二层柱头仿科林斯柱式,绿釉磁瓶栏杆。东西两端石砌天梯,梯台砌照墙,粘贴磁砖,装饰华丽,与券廊,山墙灰雕、灰刻构成东西各一的美轮美奂的晒台。西晒台连接西侧楼,西侧楼坐西向东,斜坡檐口,券廊式立面,多立克柱式,柱体及外墙壁贴南洋进口的磁砖。
  第三排:其结构与样式与前面同,二楼在通巷上架天桥与前排连通。后花园临界处建有类似角楼的房屋。
  东美曾氏“番仔楼”建筑群落,选址巧妙,布局严谨,气势宏大,工艺精致。建筑风格广采众长,为我所用。既有中规中距的本土建筑,如祖厅;也有适宜当时流行的“民式”风格,如“五脚距”式檐廊;还有大胆地采用拱券和西洋柱式,用进口磁砖贴墙面等,长跨度,大面积的线脚,灰雕,护栏一气呵成,具有相当强烈的视觉振撼力。经过近百年之后,其风采未减,若能得到合理的维护,该建筑群落是不可多得的建筑活教材和乡村游绝佳的观赏景点。
  东美曾氏番仔楼2排楼 江焕明摄
  1.天一信局天一信局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机构分布最广、创建时间较早的民间侨批局。位于龙海角美流传村,批局于1911年建“苑南楼”(中式传统建筑),1921年购地扩建“北庐楼”和后花园“陶园”,总建筑面积4495平方米。北楼作为天一信局总局办公楼址,楼建二层,楼高7.5米,宽25米,深28米。前后两座均有回廊连接,中有天井,建筑呈外西内中,中西合璧的风格,由天一信局创始人郭有品继承人投资兴建。
  天一总局 江焕明摄
  北楼前后立面为灰洗匠艺,建成凸龟式券廊,拱券修线脚及仿石拱砌,十一开间,居中五开间凸出。前立面仿爱奥尼柱式,凸折角修双柱,角柱柱体饰方锥。后立面仿科林斯柱式,凸折角修双柱,柱体洗凹槽线。护拦列三层,一、二层是瓶形栏杆,通天栏杆为“米”字格,望柱饰陀螺状柱头。前立面通天栏居中饰火焰形灰雕,中修一楼匾和钟孔;后立面居中修方形池匾,双侧望柱立圆雕狮子,正上方塑桃符,中阳刻团书“天一”二字。
  连接前后楼的屋廊,外开二排窗户,窗檐分为弧形(一楼)和三角形(二楼),屋檐三出粘,饰灰博缝,屋顶为“人”字斜坡盖平板瓦。
  内院方形木质廊柱,石质讹角柱础,木刻护栏。回廊沿基砌长条石砛墘,“人”字砖墁。埕铺石板,平整缜密,内院匠作是地道的中式庭院风格。
  天一信局“番仔楼”现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2.新行街“番仔楼”位于芗城老街区(新行街5号),建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创建人是旅居南洋苏门答腊的华侨陈顺筹先生。建筑面积500平方米,楼四周环绕近400平方米的花圃。主体建筑共三层,纵长方形,坐北朝南。临街山墙立面修成五脚距式券廊,共五开间,拱券修线脚,仿拱砌灰洗线条;廊柱仿多立克柱式,柱体灰洗仿砖缝线,二层柱头饰简练灰雕;柱间是瓶状栏杆,通天栏居中处修圆形钟孔,四周浮雕向日葵和卷草纹,上方灰雕茛草束造型,望柱为葫芦形柱头。三楼缩为一开间,山墙立面修仿希腊式,山墙尖开圆孔窗,周围饰灰雕缠枝纹。屋顶为“人”字坡,平板盖瓦,二楼斜顶接于三楼窗台,粘水平灰博缝。二楼窗檐成三弧形状。室内地板铺从南洋运来的花砖,至今色彩不减,楼板及屋顶为传统桁架,仍是外洋内中,中西合璧的风格。
  据《中共漳州党史》记载,1937年,时任工委书记的马海髯巧妙利用与楼主的亲戚关系,该楼一度作为中共漳州工委机关秘密办公场所,为地下党组强织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并成功策划了多次地下活动,这些往事给这座“番仔楼”增添几分传奇色彩。
  3.东坂后礼拜堂位于芗城新华西路216号。始建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1923年由基督教美国归正教公会出资重建,并增建牧师楼,1942年又建百运楼。
  建筑物占地面积2614平方米,教堂面积1000余平方米。礼拜堂坐北朝南,居中修仿哥特式钟楼,楼成四方体,方锥形楼顶,锥尖竖十字,四角为方形朝天柱,柱头是小方锥。钟楼成拱券式亭子间,东、南、西三面开荷花瓣形望孔,北面开小圆孔。钟楼下修成券式门亭,门亭开六门洞,三门朝外,三门向内。拱券饰对称线脚,形成莲花瓣形门洞,分别朝东、南、西三个方向,下砌八级抹角石阶。门廊两侧各修三开间,顶层上围通天护栏,通天栏两端是穹顶。屋架为木构梁架,屋顶成“人”字坡水泥盖瓦,檐下架水槽。室内北面设神坛,南面架凹字形木阁楼,木质斜梯。整座建筑物仍保持原建时中西结合的风格。
  1933年底,十九路军将士联合国民党内外等反蒋力量,在福州组成的“中华共和国”,史称“闽变”。1934年元旦,在漳州东坂后后礼拜堂举行“龙汀省人民政府”成立仪式。出席成立仪式有李济深、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等“闽变”事件主要领导人,龙汀省副省长徐名鸿率全体政府官员就职视事,中国工农红军驻榕代表黄一青(黄火青)以驻龙汀领事的身份出席。静穆的教堂曾经有过一段慷慨激昂的瞬间。
  1988年,东坂后礼拜堂列为首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4.接官亭礼拜堂位于芗城新华东路257号,主体建筑物肇基于清光绪二年(1876年),因选址于当时的“接官亭”,便以亭冠名。1920年和1924年二次较大规模的扩建成现在规模。上世纪下半叶,曾改为电影院,1995年又恢复为礼拜堂。
  礼拜堂面积830平方米。建筑风格为仿罗马式,大楼坐北朝南,共三层,立面九开间,居中三开间凸出,形成门楼,由一对花岗岩石柱支撑,门楼平顶式,顶檐拉水平线脚,柱头科林斯式,一层辟为门廊,柱头多立克式,门户凹寿式,门窗均是拱券式。1998年在屋顶立筒形穹顶钟楼,顶尖竖“十”字架,楼前是小广场,临街立铁栅栏。广场两侧是厢房,主堂西侧是牧师楼。
  5.东坂后“番仔楼”位于芗城青年路中段,始建于1934年,原计划作为医院大楼,刚竣工时,投资人陈氏因药材生意受挫,只得变卖家产,崭新的洋楼出手给当时的官方机构。解放后房产收归国有,曾作为办公楼,现属租赁性公房,有十多家租户。
  此楼坐东朝西,主体三层,天台建十字形阁楼间,并建柱式烟囱。整座建筑成正方形,檐廊水泥柱,墙体为黑砶清水砌法。门廊成月台式,台基砌四级弧形石阶。四支立柱是经典的多立克柱式,支撑半圆形月台,方形瓶状栏杆。从外观看洋气十足,与绝大多数“番仔楼”的格局一样,其内部是传统的砖木结构,内饰除一层大厅地板铺从海外进口的花砖,走廊及楼上都是粘土窑砖砖墁。大楼高敝厚实,匠作精细,除少许木梁糟朽外,砖石件及水泥预制件保持完好形状,木质楼梯和大部分天花板仍然结实耐用。大楼原有后花园,前有门庭,上世纪中叶,前庭后园改造成公租房,大楼内隔间也有所改动,此时的“番仔楼”,比起当年风采当大为逊色。
  6.石眼科“番仔楼”位于芗城文川里125号,始建于廿世纪初,1951年由石维岩购下,开设以牙科为主的诊所,漳州人俗称石眼科“番仔楼”。主体建筑成长方形,共二层,立面平顶通天栏杆,挑檐及楼层分界处拉水平线脚。整座建筑物隔成五开间,每间一窗,饰希腊式窗框,居中辟为门户,出口建拱券式平顶门亭,仿多立克柱式,拱券浮雕扎束缠枝。门亭兼作二楼阳台,栏杆与通天栏一样都是拱券式,望柱柱头饰陀螺状物。楼内部结构传统风格,屋顶“人”字形,侧面山墙尖檐线脚与水平线脚构成三角形,居中开圆花窗,花瓣形隔芯,周围灰雕倒垂缠枝纹。整座建筑主体结构保持完整,外饰明显露陈旧感,特别是底层的装饰有的已残缺。
  7.西化商铺(店面)如按建筑分类来说,这类建筑不能称为西式,只是在建造中采用一些西洋技法加以点缀,估且说是西化的。与“番仔楼”如出一辙的是,西化店面也是采取中西结合的手法,有的是西式立面镶中式窗扇;有的是中式挑檐配西式立柱;有水泥浮雕西洋人物烘托中文匾额,真是奇思妙招,运用自如。
  (1)天益寿药店位于台湾路141号,共二层。二层立面平顶,分二级修线脚,七根贴壁柱(仿爱奥尼柱式)将立面隔为六开间,开间修成弧顶式落地窗,扇形窗楣,西式铁艺护栏。一层店面居中水泥浮雕店匾,为行书“天益寿药店”五字。正中开二扇店门,左右是店窗,饰西式铁艺窗花。
  (2)采芳店铺位于天益寿药店东邻,传统斜坡盖瓦顶,共二层。一层是传统屉式店门板,号墙以上是西式灰雕装饰。号墙居中灰刻“采芳”二字,两边浮雕西洋人物和缠枝纹。右边是一少年在逗一只小狗;左边是一对母子席地小憩,人物衫饰玫瑰、菊等。雕塑技艺娴熟,人物造型自然生动,表情刻划细致入微。号墙上是二层立面,居中开落地窗,两边是半窗,窗框清水油标,弧形窗楣饰西式样铁艺。窗下幅灰雕团兰,窗檐修弧线脚,上浮雕一对麒麟,底饰花草浮雕。
  (3)新生商铺与前二款立面不同,该商号三楼立面建为阳台式,斜坡瓦顶,木质挑檐拱。两边是仿多立克柱式,柱体浮雕悬鱼垂挂,灰洗护拦,方瓶形栏杆,望柱四枝,柱面三道凹槽,居中柱头饰球状物,两端望柱立多立克柱式,做为饰件。三楼灰洗墙壁,浅浮雕仿多立克柱式及线脚,面墙开一门二窗,门楣火球状,窗楣半月状,木质窗棂。
  漳州“番仔楼”见证一百年前,中国社会在“封闭”与“开放”的拉锯时期的社会状态,为历史研究提供物证。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第十九辑

《芗城文史资料第十九辑》

本书收录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委员会提案与文史委员会编写的芗城文史资料第十九辑,内容包含了前言,故地踪影,往事寻踪,人物春秋,姓氏选登,民俗记述,台岛践履,文献集萃,后记等反映漳州市中心城区的人文地理、物产风俗,反映社会的风貌。

阅读

相关地名

芗城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