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图书馆
漳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漳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芗城庄姓源流概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5171
颗粒名称:
芗城庄姓源流概述
分类号:
K810.2
页数:
5
页码:
168-172
摘要:
漳州市芗城区居住庄姓人口共3897人,而仅有少数庄姓聚居地的天宝镇后塘村和东门社区(原名笃后村)才910人,其余散居在城市的各个角落。芗城庄姓人口大多来自邻县的南靖、平和、龙海及泉州的一些市县,尤以惠安为多。然而,庄姓共同的祖先及溯源,脉络是很清晰的。
关键词:
芗城庄
姓氏
概述
内容
漳州市芗城区居住庄姓人口共3897人,而仅有少数庄姓聚居地的天宝镇后塘村和东门社区(原名笃后村)才910人,其余散居在城市的各个角落。芗城庄姓人口大多来自邻县的南靖、平和、龙海及泉州的一些市县,尤以惠安为多。然而,庄姓共同的祖先及溯源,脉络是很清晰的。
庄姓源流当溯至黄帝。黄帝第七代孙陆终有六子,且分别赐姓,其排行第六的季连受封“芈”(mǐ)姓。又过数百年,芈季连第十六代孙芈熊旅即位楚庄王,在春秋大战中大败晋军,攻下鲁、宋、郑、陈而成为当时五霸之首,死后谥号为“庄王”,后裔以“庄”为姓,绵延至今二千六百多年。其间有个庄周,著有《庄子》,与老子并列为道家始祖,因其名气大,影响广,为庄姓蔚为大观,成为楚庄王之后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先祖。
庄姓源流另有一支是出自子姓,春秋时代宋国国君宋戴公,其名武庄,子孙以字为姓,后融入庄姓族群。
庄姓族群原本生活于中原大地,何以入闽,何以入漳,这一切都发生在唐朝,都与陈元光建漳,王潮、王审知入闽的历史事件相关。
唐高宗总章二年(669年),陈政将军南下平乱,其部下庄肃鸾(河南光州固始县)随其入漳,任府兵队正。战事结束后,庄肃鸾奉调闽中,其后裔大多居闽清、仙游、泉州和晋江一带。
唐僖宗光启元年(885年),同是河南光州固始人庄森随舅父王潮、王审知兄弟入闽。庄森本是唐咸通六年甲榜进士,任黄门都监、广州都督、刺史,入闽后颇有政绩,受派镇守桐城(泉州),定居永春县桃源里湖洋镇蓬莱。庄森家景殷实,地位高,子孙多,播迁广,被奉为入闽始祖,永春被视为庄姓祖居地。延至宋代,庄森之后庄夏,在闽名声甚佳,宋光宗御笔“锦绣”以赐,故庄姓郡望“天水”自此改用“锦绣”,延续至今,所谓“锦绣庄”即是。
现在居住漳州市芗城区近四千名庄姓人口,其先人大致来自三支血脉。
南宋末期,宋端宗为元兵入侵所逼,败走南下,从福州奔泉州而来。此时,庄森十二世孙庄佑孙(号古山)住晋江青阳,膝下五子,分别是庄公哲、庄思齐、庄公茂、庄公望和庄公从,皆忠于宋室,当即联络族亲庄弥渊(授挂印大将军)、庄罗(封护国大将军),专程到泉州城南七里下辇埔接驾,并毁家纾难,变卖家财以充军需,随陈宜中、文天祥护驾南下,经漳州入潮州。其间,庄公望在漳州殉难,受封“义勇将军”,留下三子,隐居漳州。庄公从随军至潮州,被乱兵冲散,隐居潮州江东镇上庄村,后来其孙又折回漳州南靖繁衍生息。由于上述时代背景,故有现今居漳庄姓三大派系。
(一)庄公望派系:
庄公望护宋帝抵御元兵而战死漳州,年48岁,是时系宋端宗景炎二年(1277年)。所传三子分居各地,长子庄守圻住华安汰口,至明初其第四代孙庄汉卿搬到龙海市颜厝镇马洲村;次子庄守诞住平和五寨乡;三子庄守址住长泰武安镇欧山村。庄公望的长子庄圻之后庄汉卿自华安沿九龙江而下,择龙海马洲定居,再繁衍到龙海诸多角落,榜山庄厝,紫泥下楼,海澄华谣、月港,角美澳头、沧里,隆教湖前,平和琯溪等地。继而又迁至云霄、诏安、漳浦、东山。现今庄公望派系以马洲为祖地。
(二)庄三郎派系:
庄公望之弟庄公从在护宋帝南逃之中,来到潮州也被乱兵冲散,因无力回天只得就地栖身,家境十分潦倒。直至元朝延祐七年(1320年),其孙庄三郎,为谋生而出行,徒步到南胜县(今漳州南靖县)永丰里长安保下龟汪洋甲定居。后成家立业,繁衍子孙,并逐步播迁,遍及南靖,续后再移平和岩岭,芗城后塘和粤东一带。庄三郎派系以南靖龟洋为祖地。
(三)庄夏派系:
前述二支派系(庄公望和庄三郎)均为入闽始祖庄森十二世孙庄佑孙之后裔,而庄夏却是始祖庄森九世孙。庄夏其人其事在福建历史上和庄姓族史上都是举足轻重的人物。庄夏生于宋绍宗二十五年(1155年),幼居永春桃源,26岁中进士。中进士后先后任江西宁国和兴国知县,宋嘉定六年(1213年)到漳州任郡守,最大政绩建江东桥。当时九龙江北溪柳营江一段,水流急,风浪大,而两岸居民多,只得靠联艘浮桥过江,经常发生事故,庄夏决意造桥。其召能人共谋,利用潮汐和季节水势,垒石为墩,架设板桥,为古代先进造桥技术,江东桥建造历史载入中国桥梁史册。庄夏三朝为官(宋孝宗、宋光宗、宋宁宗),官至朝廷中奉大夫、兵部尚书侍郎,因其受皇上恩宠,故地永春鬼岫山蒙赐改名锦绣山,“锦绣传芳”成为闽省庄姓标识。后庄夏之曾孙庄瑜,在宋末避乱而迁漳,是时携五子居长泰朝天岭,再迁漳浦官浔、赤湖。此派系现以漳浦官浔濠山为祖地。
现居芗城区几千庄姓人口,大多因事业关系从以上三支派系聚居地搬迁而来的。嗣后,又因种种因缘迁往海外,过台湾、下南洋,达几十万人。
据史料记载,十七世纪的海澄月港繁荣之后,有庄思展自建船队,发展海运,子孙及族亲随之落户台湾高雄。十八世纪中叶,又有庄大田在台湾反抗清朝统治而成为农民起义军领袖,影响深远,一场风暴又吸引许多庄氏宗亲入台。随后两岸商贸交往频繁由漳入台人口骤增。入台庄姓人口基本上都属锦绣一脉,从近年来回乡探亲人数统计,可知台北、桃园、南投、新竹、彰化、花莲、宜兰、嘉义等地庄氏宗亲,其根在漳州。
清末民初,漳州南门大族庄厝,其海外经商基地在菲律宾马尼拉。菲律宾当时为美国殖民地,轻工业品比较先进,品种多,质量优,而漳州是农业发达发区,庄厝贸易方式即运载蔗糖、干果、竹制品南下菲岛,再从菲岛购轻工业品回漳。频频往返,庄姓人口入菲繁衍,至今已成一族,大多融入当地菲人生活圈子中。
若以漳州市区——芗城区为聚散地,庄姓人口在此地出入可有数十万,纵使有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的人口聚合和外迁,但他们基本上有共同的发源地——河南固始,共同的郡望——天水、锦绣,共同的偶像——楚庄王、庄子及入闽后的庄森、庄夏,共同的血亲——旅居台湾、东南亚的庄姓族群。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本书确定七个栏目,分别是“故地踪影”、“往事寻踪”、“民俗记述”、“人物春秋”、“邑人书架”、“姓氏选登”和“文献集萃”,以芗城区为基点,对于历史上发生的人、事、物进行搜集、整理。
阅读
相关人物
庄振东
责任者
相关地名
芗城庄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