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深深 乡韵浓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5164
颗粒名称: 小巷深深 乡韵浓浓
其他题名: 读张胡山《漳州事迹古今谈》
分类号: K825.4
页数: 9
页码: 108-116
摘要: 新近,有幸拜读漳州文史学者张胡山先生的《漳州事迹古今谈》一书,感受极深,受益匪浅。可以说,这是一本集漳州历史、文化、宗教、民俗风情于一体的地地道道原汁原味的乡土文史资料。(一)漳州是历史文化名城,而古城已无迹可寻,要开启古城漫长的历史沧桑,需要花很大的力气去追寻和考究。其中历史事件,人物春秋,地方掌故,风物习俗,均可窥见一斑。而后,清末民初,城垣无重大改变。书中云及,漳州古城垣毁于1918年粤军陈炯明驻漳,拆除城垣建马路,千年古城毁于一旦。它存在16天,出版16期,漳州光复后,完成使命停刊。民俗学是千百年来人类文化意识的综合,是历史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关键词: 文史资料 芗城区 张胡山

内容

新近,有幸拜读漳州文史学者张胡山先生的《漳州事迹古今谈》一书,感受极深,受益匪浅。可以说,这是一本集漳州历史、文化、宗教、民俗风情于一体的地地道道原汁原味的乡土文史资料。
  (一)漳州是历史文化名城,而古城已无迹可寻,要开启古城漫长的历史沧桑,需要花很大的力气去追寻和考究。胡山先生在浩瀚的古籍新志中寻觅,在古迹古诗词中校核,终于在书中为读者绘就了漳州古城的蓝图。其中历史事件,人物春秋,地方掌故,风物习俗,均可窥见一斑。
  胡山先生在众多资料中,认真阅读,辨别真伪,去虚就实,综合整理,在书中为读者介绍漳州古城垣的千年嬗变:漳自唐建州后,一直是有署无城。至宋太宗“筑土为子城,周四里,辟门六”;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年),城外河沟竣,形成护城河;真宗大祥符六年(1013年),郡守王冕扩城周为十五里,围木栅为外城。一百廿一年后,郡守张成大折内土墙及外木栅,改建为土城垣,原护城河成了城内濠;至宋宁宗嘉定四年(1211年),太守赵汝譡将东城土墙改为石墙。宋理宗绍定三年(1230年),漳州太守江模、郡悴林有宗,一股作气把西南北三面土墙,全改建为石墙,城周三千丈,辟门七,城上建候亭、城楼、哨所,古城始现规模。至南宋年间(1249年),郡守章大任重修城门,增筑城背,铺设环城石路。到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总制郡事官张理问将城垣缩小三分之一,重砌东西北三面石城,设四门。翌年,明师入闽,又增固城垣,建女墙雉堞1514垛,各门月城建城楼25座,城铺(兵房)23间,敌台、哨所数十间。清康熙八年(1669年),城上增设火药局18间,城防功能大为增强。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九月洪患,全城淹没。事后,在东门南侧(今水德宫附近)辟一水门,专供排泄城内洪水。而后,清末民初,城垣无重大改变。漳州古城的变化,张胡山以明快的笔调,层次分明的叙述,随历史延伸而展开。
  书中云及,漳州古城垣毁于1918年粤军陈炯明驻漳,拆除城垣建马路,千年古城毁于一旦。残留100多米长的东城门城墙,亦于1996年10月,在旧城改造中拆除。历经千年的漳州古城垣至此片石不留。在旧城改造同时,东城门原址建新城楼,保留“文昌”楼古名,古味已随岁月逝去。胡山先生的这些记载饱含着他研究的心血。
  (二)
  胡山先生善于从文物古迹中,去发掘深层内涵,让一个个历史人物显露在读者面前。书中“台湾路觅唐风宋韵”、“修文路上史海钩沉”,以及“香港路千年话沧桑”、“两巷桥头论古说今”等等文章,不仅把漳州著名的历史名街、桥头古巷的人文景观,尽收书中,让读者一饱眼福。而且把那些早被历史尘垢深埋的废毁的古代名坊碑表,也发掘出来,展现给读者。如书中列举的位于旧府路口、现仅存石柱痕迹的明朝“五星聚奎坊”,这是为表彰尚书朱天球、林士章、戴耀、待郎卢维桢、石应岳等五位漳籍高官而建。这“五星”为官清正,勤政爱民,故立坊敬之。在卫前街,还有四座早毁坊表:一曰“柱史坊”;二曰“世勋坊”;三曰“大司成少宗伯坊”;四曰“进士坊”。胡山先生读志寻根,把这些已毁坊表的建置历史、纪念何人,有何功德,等等,一一人书上册,让读者知其然。
  在漳州修文路的史海中,胡山先生从历史沉淀中,为读者钩起了许多早已尘封的角落,让一个活生生的人物面世。如漳州第一位名列进士的是唐周匡物,此君未第时已名声早誉,诗赋极佳,后仕至高州刺史,封建王朝为其立的“名第坊”,虽已毁,但其诗文仍有传颂者。再如建于东桥的“邦伯坊”,是明景泰年间为曾任池州知府的郭舒立。此公任内兴学劝农,省刑息讼,以忤直指,后致仕归,淡泊以终。在今区防疫站西侧,还有一座已毁碑坊和一座“王升祠”。坊叫“岳伯尉坊”,是为王升立。王升字日初,明永乐甲申年(1404年)进士,官至抚州知府,兴学重礼,曾捐俸赈救数千灾民,后因疾辞归,明王朝为其建祠立坊。王升的儿子王彝,天性至孝,其父病痢,为其尝粪,疾愈;其母目疾,为其舐目,目明;母患瘤,以口吮之,亦愈。父母逝后,墓侧守孝三年。现王升祠内还保有“孝子厅”,即为宣扬此君德行。
  诸如此类人物,在胡山先生书中,不下几十位,活灵活现,让读者在浏览历史中,吸取有益的启示,古为今用。
  (三)
  文史资料是史学中的新学科,是中国近代、现代、当代史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著述贵在“三亲”(亲身经历、亲眼所见、亲耳所闻)。胡山先生的书,许多文章体现了“三亲”特色,比较真实地再现了漳州某一时期、某一行当、某一事件的来龙去脉,是比较有价值的历史资料。
  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胡山先生曾经是一名颇有名气的记者、编辑,当过《大刀报》和《闽南新报》的总编,对漳州报业的内情,熟如手指。收入本书的《漳州辛亥光复后至建国前报刊通讯社概况》一文,就较全面、真实地记载了解放前三十多年间漳州报业状况。文章从清未朝廷通报政讯的《京报》说起,着重向读者介绍了这一风云变幻的历史时期,漳州报业的史实。据作者说,这期间,漳州(其中少量是郊县办的)共有地方报刊77家,期刊15家,通讯社7家.这些媒传行业,有官办、军办、党团办、民办、商办、校办等等。办报宗旨各异,良莠混杂,让人眼花瞭乱。作者在书中逐一列举了各报刊的兴衰史,让读者了解漳州媒传行业,在辛亥革命、民国期间、抗战时期,直至解放前夕的演变。比如,书中提到漳州最早的报纸诞生于辛亥革命漳州光复前四天(1911年11月7日),由同盟会员林者仁等四人创办,名曰《录各报要闻》。该报旨在鼓动反清起义,为漳州光复造舆论。此报就如当今的“报刊文摘”,其全部字数仅二千,新闻长者不超百字,短者只有九个字,颇具特色。它存在16天,出版16期,漳州光复后,完成使命停刊。可以说是开创漳州报业的首朵迎春花。
  在众多媒体中,据胡山先生书中披露,时间最长的是《闽南新报》,该报前身为军队所办的《复兴报》,1934年9月创刊,1938年11月由漳州地方官接办,改为《闽南新报》。直至1949年9月漳州解放停刊。
  漳州期刊始自1913年《漳州旬报》开篇,随后有1920年出版的,以宣传苏联十月革命为内容的《自治》半月刊;有1927年创刊的以抨击恶行、宣扬建设“新社会”的《虚风月刊》;有1920年由龙溪通俗教育会主办的早期畅销刊物《通俗周刊》。此外,先后还有一些校办刊物,如漳州二师的《二师周刊》等等。
  1928年成立、1930年停办的《闽南通讯社》,是漳州首家通讯媒传。小小漳州城,前前后后竟有《晨光通讯社》、《闽星通讯社》、《汀漳通讯社》等等七家。而历史较长的为官办《华声通讯社》,1941年10月10日开始发稿,供全国约220多家报社采用,至1948年10月停办。
  胡山先生是漳州旧报业史话的见证人,他书中详述,尽管还有一定的局限,但他深考细究的严谨精神和实事求是的历史态度,让人钦佩起敬。
  (四)
  民俗学是千百年来人类文化意识的综合,是历史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胡山先生用不少的篇章,再现了漳州传统的民俗风情,让人读了回味无穷。在《漳州岁节习俗与婚葬寿庆》、《漳州端午节及其习俗》等等文中,给读者了解漳州人过节的原汁原味,从正月初一的“新正”,到正月十五的“闹元霄”。几乎天天有喜庆。随后,他从二月的“花朝节”、“中和节”;三月的扫墓祭祖的“清明节”;四月的“浴佛节”;五月的“端午节”;六月的“半年节”;七月的“乞巧节”,亦称“少女节”、“中元节”(即俗称‘普渡’);八月的“中秋节”;九月的“重阳节”(今老人节);十月的“‘下元节”;十一月的“冬节”;亡直讲到十二月的“尾牙”、“送尪”(送神)、“除夕”等等过节的习俗新风,让人回味无穷。婚庆是人生一大事。在胡山先生笔下,旧社会明媒正娶,要经过许多繁杂礼俗,如今年轻人会觉得不可理喻,认为是在讲“古”。而历史的原汁就是那味,让人觉得相去已远,追回的也只是当“烂谷”丢弃,新的婚俗才是正码。
  胡山先生对漳州异彩纷呈的民俗风情,大加赞颂,而对某些封建的愚昧的劣俗,则不惜一笔加以批判。有一篇《求雨》的文章,说的是漳州1939年和1946年的两次大旱,田地龟裂,官民无策,惟有问天祁求降雨。当年,从伪县长到乡绅、组织农工商学名界,上千人群,按一定程序、路线,抬着神,去头冠,唱号念,在烈日下三步一拜,祁天降甘露。胡山先生当年亲历其景,他入木三分地指出求雨的是旧社会“不科学的愚昧习俗”,如今科学进步,水利丰泽人间,“求神降雨的封建迷信活动便绝迹了。”
  (五)
  收入《漳州事迹古今谈》的还有许多值得细读的好文章,如他以亲身经历,详述了抗战时期漳州人民的爱国行动,溶入了作者爱国之情。如在“抗战回忆”专栏里,他搜集整理出了市区及漳属各县遭日机狂疯滥炸的资料,列出了一笔笔统计数字,读了让人们对当年日寇的罪行无不愤慨。再如《抗战中漳州人民的几项爱国行动》、《万人狂欢胜利夜》、《抗战胜利后漳城三次灯谜征射盛况》、《抗战胜利后漳州人民抗双灾斗贪官二、三事》等等,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漳州人民的苦难、奋起和欢乐。
  胡山先生从少年起就酷爱武术,是漳州“开元派”拳术嫡系传人之一。书中“武林逸事”专栏,详尽介绍了解放前漳州武林门派的源流和武林人物,还考证了海峡两岸武术源出一家,为研究漳州和台湾武林史迹提供了很好的资料。
  胡山先生的这本书,有极浓的地方色调。“人物春秋”、“地方掌故”、“寺庙史话”、“芗城风物”等等专栏,使读者了解了古城《三庵两院七桥亭》、《七阴八阳与九街十三巷》,以及古刹南山寺、比干庙、玄妙观等等宗教场所的史话,和芗城众多的古迹名胜的风物。对漳州旧地名的演变,作者在调查核实的基础上,写出了《漳州城区旧地名采摭录》一、二、三,这对漳州旧城改造后,许多老街老巷已消失,老地方已不存在,无疑的是提供了很好的对照资料。
  此外,漳州的名优特产、风味小吃也都上了书。可以说,这是作者对家乡的秀美和温馨,流露出的那种自豪和一片深情。
  胡山先生在他居住的深巷中,行医从善几十年,他是个亦文、亦武、亦医的传奇老人。他有过辉煌的年代,也有过坎坷的岁月。正如漳州图书馆馆长张大伟先生在出版此书时,为其所写《杉巷尾内话沧桑(代序)》中所说,他“笔下流淌着人生沧桑,记载的可都是小城的掌故”。
  张胡山先生是1920年出生的,其父是漳州知名中医,兼之文墨尚好,待人热情,家中常是“谈笑有鸿儒”之景象。其父经常借客为师,请来家作客的一些国学名师教习其子,故张胡山国学基础较胜于常人,其后教书、办报、写史均得益于幼时所学。胡山先生年轻时习医、习文兼习武,均有所造诣,花甲之年欣逢盛世,政协文史资料工作又为其搭造平台,胡山先生满心喜悦,似有“老夫聊作少年狂”之态,发愤读书,深究古迹,细探文物,广泛调查,不辍笔耕,写出二十多万字文章。
  小巷深深,乡韵浓浓,2006年春天,老先生无疾而终,安详谢世。我仅以此文向这位87岁老文史学者致以怀念和敬意。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芗城文史资料》

本书确定七个栏目,分别是“故地踪影”、“往事寻踪”、“民俗记述”、“人物春秋”、“邑人书架”、“姓氏选登”和“文献集萃”,以芗城区为基点,对于历史上发生的人、事、物进行搜集、整理。

阅读

相关人物

徐苍生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漳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