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红军在水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5111
颗粒名称: 回忆红军在水潮
分类号: K291.57
页数: 4
页码: 187-190
摘要: 1932年4月间,中央红军东路军挺进漳州。途径南靖水潮时,我在当地隔溪的都美小学任教员,了解一些当时的情况,现回忆记述于下:。红军自从进占闽西坎市后,国民党军的家眷和龙岩一些富豪,则纷纷逃向漳州,很多人连夜赶路,公路上人声嘈杂,火把闪烁,气氛紧张。水潮地界,原是土霸吴其祥的势力范围,其弟吴启昌担任民团团长,平日为非作歹,欺压乡民。这时四十九师已处于崩溃前夕,而师长张贞却扬言要死守龙岩,划龙岩为第一防线,和溪为第二防线,企图阻挠红军入漳。时间虽然只有一个多月,但红军在群众中留下良好的深刻印象。红军一离开水潮后,我因为有替红军做一些宣传工作,恐怕被回来的地主民团迫害,即连夜乘着木排,回到故乡漳州。
关键词: 红军 水潮 漳州

内容

1932年4月间,中央红军东路军挺进漳州。途径南靖水潮时,我在当地隔溪的都美小学任教员,了解一些当时的情况,现回忆记述于下:
  (一)
  红军自从进占闽西坎市后,国民党军的家眷和龙岩一些富豪,则纷纷逃向漳州,很多人连夜赶路,公路上人声嘈杂,火把闪烁,气氛紧张。
  水潮地界,原是土霸吴其祥的势力范围,其弟吴启昌担任民团团长,平日为非作歹,欺压乡民。他看到时局紧张,就把驻扎在河墘的民团转移到溪对面的都美圩,并将家属藏匿在大山内的乡村。
  过了一两天,国民党军四十九师杨逢年旅的残兵败将,也一阵阵的从龙岩撤退下来,衣冠不整,狼狈不堪。这时四十九师已处于崩溃前夕,而师长张贞却扬言要死守龙岩,划龙岩为第一防线,和溪为第二防线,企图阻挠红军入漳。
  4月上旬某个早晨,突然远远地传来一阵机关枪声,正在炮楼下烧饭的国民党兵,吓得丢下饭桶,拔腿就逃。驻守在都美圩的民团长吴启昌,慌忙带着团丁,卧伏在河边,不上半个钟头,有20多名红军便衣队身穿黑衣,头戴草笠,手执冲锋枪从和溪公路冲下来。吴启昌以为是“土共”(国民党称红军游击队为“土共”),认为人少可欺,便令团丁开枪射击,红军的便衣队(先头部队)回了一排子弹,枪声一响,民团长的手臂就被打中,鲜血直流,团丁扶他躲在大树下包扎,走卒继续顽抗。红军便衣队一面回击,一面向公路冲下,并不过溪。接着,一队身穿灰色军装,军帽上扎着树叶的红军,高举红旗紧随着便衣队后面前进。这时民团团长吴启昌见状,才知道红军已进入水潮了,吓得魂不附体,连忙叫团丁扶他向都美乡的后山逃命(后来窜至小山城,被红军击毙)。
  红军刚到水潮时,都美乡一些地主豪绅,纷纷逃上大山。圩中一些商人,因为不了解共产党的政策,妄信国民党的反动宣传,也关闭店门,带着家眷躲避到内山去。
  民团长吴启昌逃匿大山后,仍派爪牙走卒下山骚扰破坏,曾在水潮公路附近,抓走了两名红军便衣通讯员,活埋在都美乡后山的树林里。
  (二)
  4月20日,红军攻占漳州后,驻扎在水潮的红军才进到都美乡,发动群众组织赤卫队,进行打土豪,在河墘溪沙浦搭台,宣传共产党的政策和抗日主张,揭露蒋介石的卖国行为,又宣布红军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当场把没收土豪的财物,分给穷困的农民。那时候,当地的老百姓听不懂普通话,红军某团部有一位姓蔡名中的政委(湖南人),了解到我会说普通话,即亲自到学校里请我作翻译员,又赠我几本马列主义的书籍和油印的中国共产党宣言。过后,我和他交上了朋友,我还替红军绘漫画、写标语、编歌,在当地开展活动。
  躲在山村的商人,听说红军对百姓秋毫无犯、军纪严明后,便陆续回到都美圩开店做生意,他们看到红军买卖公平,都一致称赞“红军比白军好”。不久,都美乡也恢复了圩期。
  (三)
  5月下旬,中央红军完成任务后,主动撤出漳州,驻扎在水潮的红军,也随着离开。时间虽然只有一个多月,但红军在群众中留下良好的深刻印象。
  红军一离开水潮后,我因为有替红军做一些宣传工作,恐怕被回来的地主民团迫害,即连夜乘着木排,回到故乡漳州。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芗城文史资料》

本书为福建省漳州市芗城文史资料汇编,包括古街史话、古镇史话、地方名人名事、金融史事、地方特产、往事回眸等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陈郑煊
责任者